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制剂工艺导致中成药方剂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水、醇工艺过程存在着与传统炮制相类似的理化环境和作用,醇提取工艺改变了原有汤剂的物质基础,长时间的加热产生了化学变化,精制与成型工艺改变了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理化环境,水提加醇提工艺不一定产生原中药的全药理作用。作者认为现有中成药不再是原汤剂的方剂,而是其衍生方剂。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与中成药同时开可能发生的配伍禁忌,医生开出中药汤剂的处方中不存在着配伍禁忌,但同时并开的中成药中合有的中药成份与中药汤剂中某些中药同用会引起药物的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3.
余海琳  梁海慧 《中药材》2000,23(10):664-665
我国中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有效的方剂,由方剂所制成的中成药发展很快,已由过去的丸剂、汤剂等发展到现在的针剂、胶囊剂、片剂等剂型,服用和携带方便了,使用也越来越广。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少的临床人员对中成药的药理作用、理化性质、毒性反应和处方组成缺乏了解,尤其当中西药合用时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疗效减弱,甚至引起了不良反应。而作为最直接获取中成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剂量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阳长明  林丹  郑天骄  王玲玲  顾杰  宋菊  李慧  唐溱 《中草药》2019,50(16):3741-3746
中成药剂量是决定其临床有效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中成药剂量的分析研究较少。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919个中成药及其药味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药典收载中成药处方中大部分药味日服饮片量小于药典单味饮片用量,且无论是其处方中单味药的日服剂量还是处方日服总剂量,均远小于中医临床汤剂常用剂量。对中药有效方剂成药化过程中影响中成药剂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由临床有效方剂转化为中成药的新药研究中,应充分重视临床有效方剂的药味剂量,注重量效关系研究,以"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研制高质量中成药,以体现、发挥原有方剂的疗效。如何在原临床有效剂量的基础上制定新药剂量,是中药临床有效方剂成药化研究中需关注和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月  罗云  谭婷  廖正根  杨明 《中草药》2020,51(24):6405-6413
煎煮时间对于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成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对中医药典籍《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的煎煮时间及其煎煮终点的判断经验进行了整理,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认为影响煎煮时间的因素主要有病证、方剂功效、药物药性、药材性状等;通过对其总结,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方法,以期能为中药汤剂煎煮时间及现代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寻求合理的科学依据,为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简论中成药的剂量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药的剂量是决定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中药的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人状况、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用药习惯及药物性质等。目前中药在临床的应用主要是汤剂和成药两种形式。随着中药剂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成药品种日趋增多,然而对中成药的研究多偏重剂型及工艺方面,对剂量问题却重视不够,以致在汤剂中的药物剂量增大的同时,成药中的药物剂量却越来越小。有些中药改变剂型后未顾及剂量的关系,造成一些新制剂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口服类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注射液、粉针剂)较之汤剂在临床使用中有较好的依从性。中成药在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主要是过敏反应。临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若能解决过敏问题,中药注射剂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揭示了当前国内中成药品种太多、应用太滥,中药的汤剂应用逐年萎缩,指出这是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理论相违背的不健康思潮,中药现代化不能离开中医药理论,同时,强调了中医药治病的精髓就是辨证论治和灵活用药,认为要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提倡多用中药汤剂。  相似文献   

9.
合理选用中成药治疗感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认为,感冒病因为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病位在肺卫,使用中药治疗效果好。中药主要使用辛散的药物,使在表之邪从表而出。治感冒最好用汤剂,除了见效快,还可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但是很多人对感冒不重视,不愿意熬药,往往选择中成药来治疗。但在选用中成药时也要辨证选方,不能随意用药。虽然表证的共同证候都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但是因为气候、病因、体质的不同,在临床上就有风寒、风热、暑湿、虚实夹杂等不同证候,在病程中还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所以在临床上一定要根据病情轻重、病性寒热、病变部位、体质虚实、有无兼证而选择用方。一旦失治、误治,病情可以发生传变。现将笔者治疗感冒用中成药的选择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的剂量用法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的剂量用法与疗效分析任玉庆施亚珍江苏南通市通济医院226005中成药由传统的汤剂发展而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用药情况来看,有些中成药在临床上仅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治疗用药。为了让这种独有的自然中药事业能进一步健康地发展,更...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邵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9):147-147
目的:预防与治疗因分娩女性婴儿导致情绪受到刺激,因而引起平衡、调节系统的崩溃,同时促发心理疾病、精神病及躯体病.方法: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姿势等改变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结果: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海南青牛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系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 ,为一新种。民间用以治疗关节疼痛和筋骨损伤。主要含有甾酮类、生物碱等化合物。为探讨海南青牛胆中挥发油成分 ,对其藤茎进行了挥发油的研究 ,通过GC MS Computer进行测定分析 ,从中共鉴定出 2 0个化合物。1 材料及样品的制备原材料采集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乡 ,经海南师范学院钟义教授鉴定为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取该植物藤茎经切片、干燥 ,粉碎成…  相似文献   

19.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探讨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能。一般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样是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包括中医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鉴定,传承中医药历史、反映当代中医药科技、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素质教育;服务社会变革等。因此认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职能重在面向全社会,承担其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