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全世界蛋白质饲料资源日趋紧缺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成为各国动物营养学家们极为关注的问题.60年代,各国动物营养学家们就开始对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逐渐弄清了饲料蛋白质在瘤胃降解的规律、瘤胃菌体蛋白的合成影响因素、饲料过瘤胃蛋白质和菌体蛋白在小肠的消化情况,并提出了瘤胃能氮平衡等理论.这些理论和规律的发展和成熟形成了新的蛋白质体系,对新体系各国名称不一,如英国的代谢蛋白质体系、法国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等等.随着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使得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本文仅就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分解有很大的意义。不完全的分解能妨碍瘤胃发酵,使饲料的消化降低,而过多的蛋白质又会引起氮的不必要损失。 探讨在牛的瘤胃中降低饲料蛋白质降解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保证饲料为获得瘤胃微生物区系蛋白质而有足够数量的  相似文献   

3.
大豆粕在反刍动物饲养业中的科学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大豆粕进行处理,可提高反刍家畜对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对于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影响其利用率。大豆蛋白在瘤胃中有60~80%被微生物降解,降解率颇高。如果能增加过瘤胃蛋白,则可提高其利用率。特别是对于高产的反刍动物来讲,瘤胃降解后经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仅能满足需求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靠过瘤胃蛋白来满足。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通过下述处理可达  相似文献   

4.
瘤胃代谢     
过去25年来对反刍动物消化功能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回顾起来,这一步已经明显地导致了家畜生产的提高。令人鼓舞的是,生产上的这些提高是通过定量地应用我们的知识而取得的。定量地应用知识是当前努力的一个重点,会在将来带来更大的利益。尽管我们还在继续鉴别新的瘤胃微生物,看来主要的瘤胃微生物已被鉴别出来了。人们做的研究主要在于了解做为瘤胃生态系统特征的各种瘤胃微生物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促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的消化方面,各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单独的微生物种所能起的作用:一些微生物提供其它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一些微生物消除了对其它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代谢产物,一般说来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关于反刍动物饲料的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定量关系,瘤胃内消化的动态学,被反刍动物吸收的消化产物等等方面,特别是关于如何能控制上述过程以提高家畜的生产力,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肽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是反刍动物和瘤胃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反刍动物的组织及瘤胃微生物都能利用肽作为氮源以维持其生长,且肽显示了比氨基酸更强的刺激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反刍动物存在对肽和氨基酸不同的并行吸收机制,以确保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的营养代谢的平衡。本文从瘤胃肽的产生和降解机制、吸收和营养作用、代谢调控等方面阐述了反刍动物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瘤胃产生的微生物蛋白不能满足高产奶牛和快速育肥牛的需要,饲粮中必须有过瘤胃蛋白到小肠以提供充分的氨基酸。因此,合理的蛋白质营养由供给瘤胃和微生物的蛋白质来确定。NRC(1985)用消化区(Pools)和换算系数来描述蛋白质的代谢,并使用了计算机。各区消化的换算系数见表1,用于换算系数的术语限于6个性状,它们是成比例的,为提供一个严谨的计算模式,引入FORTRAN Ⅳ程序计算有关系数。  相似文献   

7.
浅谈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保护程茂基,蒿迈道(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西北农业大学)反刍动物经小肠吸收后用于维持和生产的蛋白质来源有二:一是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Microbialcellprotein),一是饲料在瘤胃内未降解的蛋白质即过瘤胃蛋白...  相似文献   

8.
影响反刍动物蛋白质利用的因素有饲料蛋白质的量与质(天然蛋白与非蛋白氮间的配比)、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能量与氮之比率、饲料颗粒大小及其在瘤胃内的存留时间、供菌体蛋白合成的瘤胃内食物量、饲料蛋白质的理化处理方法和程度等。蛋白质和含氮物对反刍动物的效用,以蛋白质价值来计算;主要测定指标,是计算在上述各因素影响下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总量。但有人建议,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消化代谢规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是反刍动物营养的重要来源,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和酮酸;含氮化合物降解为NH3和CO2;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酮酸和NH3合成MCP,为瘤胃微生物和动物提供能量与蛋白营养。本文从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和营养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和利用张建中(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反刍动物由于瘤胃的发酵作用,使得淀粉在其体内的消化和利用同单胃动物有着根本性差别。淀粉进入瘤胃后,首先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只有少量的未被瘤胃微生物分解的淀粉由瘤胃进入小...  相似文献   

11.
补充尿素──淀粉产品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O.K.Kwon等日粮蛋白质的补充对奶牛保持产奶和维持怀孕是很重要的(Hagemeiste等,1980)。已公认尿素是瘤胃细菌用来合成蛋白质的非蛋白氮源.而微生物蛋白质又是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奶牛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疾管的阉公牦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生长期牦牛在饲喂蛋白水平分别为4.17%(基础日粮期)和7.31%(尿素期,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9%的尿素)日粮时的复胃氮代谢及瘤胃与肠道消化代谢。研究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由4.17%升至7.31%后,生长牦牛瘤胃NH3-N浓度由3.63±0.38升至12.66±1.84毫克/100毫升(P<0.01),复胃氮的消失率由21.40%升至24.39%(P<0.05),MCP的产量尿素期比基础日粮期提高38.27%,进入十二指肠的微生物氮增加123.79%,氮的存留量提高123.51%,尿素氮的利用率为81.18%。  相似文献   

13.
一、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生物学基础 1.瘤胃NH_3—N浓度 几乎所有的瘤胃细菌主要以NH_3—N作为合成细胞蛋白的N源,细菌N的50~80%来自瘤胃NH_3池。饲喂低N日粮时,瘤胃细菌N有80%来自NH_3—N,一般日粮为70%左右,并不因投入瘤胃N的增多而提高。 Satter & Slyter曾先后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发现,维持瘤胃微生物生长稳定状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 近来,对蛋白质的评价有了一些新的方法,其特点是将瘤胃微生物所需要的氮与动物本身所需要的蛋白质加以明确区分,因而能使我们了解其在体内的真实代谢情况,并在实际饲养中对饲料加以合理利用。运用可消化粗蛋白体系,不仅不能了解微生物对氮及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而且不能合理利用非蛋白氮和评定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消化生理上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更好地利用粗饲料,并能利用非蛋白含氮物。特别是后者是单胃家畜所无法比拟的。反刍动物的这一特性为合理利用大量的粗饲料资源和价格低廉的非蛋白含氮物提供了宽广的前景。当然,目前对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的研究还远不及对单胃动物和禽类的那样深广,但是,通过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特性的研究表明,反刍动物能为人类更好地提供动物性蛋白质,且其绝对量比猪和禽类多得多。因此,对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的研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所需蛋白来自瘤胃微生物蛋白和饲料未降解蛋白。对于维持饲养和低生产水平的奶牛,微生物蛋白和饲料未降解蛋白,甚至仅微生物蛋白就可以满足其需要,但对于快速生长犊牛和高产奶牛(尤其是泌乳初期),微生物蛋白和饲料未降解蛋白通常就不能满足其需要。由于在能量一定、氮源充足情况下,微生物产量相对稳定,所以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增加饲料未降解蛋白或过瘤胃蛋白的数量。增加过瘤胃蛋白的途径有:  相似文献   

17.
牛、羊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利用取决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瘤胃微生物对牛、羊的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能分解粗纤维,牛、羊能消化饲料中的粗纤维达50—80%;②能把植物性饲料中的低质蛋白转变成高质微生物蛋白,甚至能利用非蛋白氧(如尿素)合成高质菌体蛋白;③合成维生素R复合体及维生素K;④还能合成牛、羊所需的十种必需氨基酸,并能将牧草中的不炮和脂肪酸转变成牛、羊体内的饱和脂肪酸。Smith等(1977)认为,提高家畜生产力的途径将包括利用遗传调节瘤胃细菌以控制瘤胃生态系。任何不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因素,都将影响营养物的转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碳水化合物是饲料干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碳水化合物以挥发性脂肪酸的形式在反刍家畜的胃肠道里被吸收。反刍家畜瘤胃中所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的数量取决于日粮的成分、饲料的调剂方法、家畜的年龄、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状况。瘤胃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和日粮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当易消化碳水化合物不足或过剩以及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例不当时,都会破坏蛋  相似文献   

19.
奶牛为典型反刍动物。瘤胃中寄生着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区系,能利用NPN合成菌体蛋白和B族维生素,但对高蛋白饲料亦有“破坏”作用。奶牛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极少,主要是让其自由采食青粗饲料,并用混合精料作补充料,使整个日粮组成趋于合理,从而促进高产。因此,奶牛配合饲料配制方法亦有别于其它动物的饲粮。 一、对饲养标准的正确理解及混合精料营养浓度的确定 奶牛营养标准规定的营养素需要量乃是指真正进食的数量。日粮营养浓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利用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之所以能消化利用粗饲料中的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是因为它们具有瘤胃这一独特的消化发酵罐,其内存在着大量的厌氧微生物。本文介绍了瘤胃内分解纤维素的主要微生物群,阐述纤维素在瘤胃内的降解、消化机制,并综述反刍动物对粗纤维利用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