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本文介绍HpD—PdT治疗14例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以及治疗后肿瘤的病理改变。14例中鳞癌7,基底细胞癌2,黑色素瘤2,腺瘤1,成骨肉瘤1,移行细胞瘤1。治疗效果:治愈5(35.7%),显效2(7.14%),有效4(28.6%),无效3(21.4%)。波长630nm的红光可穿透肿瘤组织深达3cm。对影响内腔肿瘤照射剂量的各种因素予以讨论。注药后与照射的间隔时间以48、72小时较为理想。与此疗法的同时应强调综合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Nd-YAG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30例,其中Ⅰ期19例,Ⅱ期5例,Ⅲ期1例,Ⅳ期1例,疗效观察为临床肿瘤消失、病理阴性、至少未复发者共26例。还探讨了Nd-YAG对生物组织、肿瘤作用机理及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优点和适应症。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应用光敏技术治疗12例不同类型癌肿的疗效,取得91.7%的有效率,其中消化道肿瘤88.8%.文中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了光动力学技术诊治恶性肿瘤的重要价值.认为血卟啉一激光光动力学技术不失为一种治疗早期肿瘤和控制晚期肿瘤发展、延缓患者生命并减少其痛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常小鼠肝脏能贮溜大量HpD,当用320~350J/cm~2剂量的激光照射时即发生光敏效应。肝细胞最早发生改变的是线粒体和糖原,继而内质网、溶酶体、细胞核及血窦面的细胞膜等也发生明显的变性坏死变化。血窦内的枯否细胞变化也很明显,内皮细胞也相继发生改变。从实验结果表明,光敏效应在细胞的膜结构、核染色质等都起反应,支持单态氧学说,并为临床应用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辛巧玲  聂珍珠  陈旭峰 《中外医疗》2009,28(29):148-14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治疗大多数仍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治疗成功与否与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现就我科自2007年以来收治的52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常行手术切除或联合根治术来治疗。由于手术创伤大 ,出血多 ,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我科自 1992年来 ,共进行 142例此类手术 ,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42例 ,男 10 3例 ,女 39例 ,年龄 32~83岁。其中口底癌 2 2例 ,腮腺癌 8例 ,舌癌 35例 ,颊癌 36例 ,下颌牙龈癌 17例 ,上腭癌 2 4例 ,磨牙区10例。肿瘤手术采用联合根治术 ,组织缺损均用皮瓣修复。2 术后护理2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术后护理重点 由于颌面部肿瘤手术区域涉及上呼吸道 ,手术创伤易导致舌、颌下、颈部水肿 ,加上手…  相似文献   

7.
73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156-1157
恶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对我院737例住院患者中经临床病理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监测,以掌握主要疾病和构成特点,加强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彻底治疗,以减少癌症疾病的发生。1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上报给市卫生局国际疾病分类IC  相似文献   

8.
田海锁  王东妹 《中外医疗》2012,31(14):60-61
目的探讨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口腔外科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00例,其中男248例,女152例,男女性别比为1.63∶1.00,患者年龄平均在56.3岁,高发年龄为52~76岁间。发病部位:位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原发部位的前3位的分别为口腔、唾液腺、颌骨;其中口腔黏膜的恶性肿瘤以舌、牙龈最为多见。其肿瘤组织来源以上皮来源性最多,占有88.59%(354例),其次为淋巴造血系统和间叶组织源性。病理分型中以鳞状细胞癌(64%)较为多见,以及数量较多的恶性淋巴瘤和粘液表皮样癌等。重复癌者29例(7.25%),男女比为1.3∶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7.9%和65.1%。行放、化学疗法及手术的综合疗法治疗者68例,5年生存率为76.1%。据统计,患者半年内复发率20.9%,复发时间在5周~7个月(4.61±1.80)个月。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有升高的迹象,男女构成比例有所下降,组织来源以上皮源性肿瘤为主,而鳞状细胞癌在肿瘤的病理分型中占首位,治疗方法以综合疗法疗效显著,有效地减少了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惠  陶正 《宜春医专学报》2000,12(3):230-231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在21世纪恶性肿瘤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因而,肿瘤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以上皮源组织来源最多,尤其是鳞状上皮细胞癌最为常见;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及未分化癌;肉瘤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较少,主要为纤维肉瘤、骨肉瘤等。造血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可首发于口腔颌面部。 关于口腔癌,近年来舌癌、口底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占全身恶性淋巴瘤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这些均已…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菊华  刘保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40-3240
<正>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常需放射治疗巩固其疗效,由于腮腺、唾液腺等均在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放疗)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受到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小,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纤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分析口腔颌面部常见良性、恶性肿瘤的CT影像特征,评估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住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认的良性肿瘤患者120例、恶性肿瘤患者90例,结合患者术前CT影像,对比分析CT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探讨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良性、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CT对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6.7 %,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4.4 %。CT检查对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肿瘤的良性、恶性均有较高的诊断率,平扫CT结合增强CT能有效减少漏诊率,增强诊断效能。结论:CT检查是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光敏剂瘤内注射后的光动力学疗效。方法:将高浓度血卟啉衍生物(HPD)直接注入荷瘤小鼠的肿瘤内24h后,对瘤体进行激光照射,16d后将鼠处死,取瘤称重并量取结痂面积及肿瘤体积,将瘤组织制成HE切片后再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瘤内注射后24h照射组(IT24)瘤表面结痂面积最大,与腹腔注射后24h照射组(IP24)及瘤内注射后立即照射组(IT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形态学观察可见,IT24组多核瘤巨细胞数明显高于IP24及IT0组。结论:局部注射可提高近期疗效,并可避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在恶性胆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接收的38例恶性胆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7)采取ERCP下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术,观察组(n=21)实施ERCP下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对宁夏居民寿命的危害。方法应 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对1994—2000年宁夏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4—2000年宁夏居民恶性肿瘤全死因YPLL率为8.93年/1000人口。男性YPLL率为10.78年/1000人口。女性YPLL率为7.01年/1000人口。男性高于女性。胃癌、肝癌、白血病和肺癌居YPLL的前四位。是危害宁夏居民长寿水平的主要恶性肿瘤;造成男性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为:肝癌、胃癌、白血病和肺癌。女性为:胃癌、白血病、肝癌及子宫颈癌。恶性肿瘤潜在寿命损失的高峰年龄为45—60岁。结论 胃癌、肝癌、白血病和肺癌是危害宁夏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导致男性与女性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及其顺位不完全相同。肝癌、胃癌、白血病、肺癌及子宫颈癌是我区需要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Craniofacial resection of advanced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alignant tumor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craniofacial resection for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s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Methods Forth-six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aniofacial resection for malignancies involving the anterior and middle cranial fossa over a 20-year period between June 1978 and December 1997 at our department were evaluated.Twenty patients receiv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an adjuvant therapy after the operation.Eleven patients received chemotherapy of various types as an adjuvant therapy.Results The 3-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48.8?20/41)and 35.1?13/37),respectively,while the 10-year survival rate was 20?4/20).Conclusions Our results revealed good prospects of using craniofacial resection 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cies in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SOX2是维持干细胞多向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有维持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能力,在胚胎发育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SOX2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分化程度、转移及不良预后等方面关系密切,本文就SOX2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胸腺肽α1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Tα1)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检索Medline、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胸腺肽α1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汇集入文献,对肿瘤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研究中对异质性检验采用X^2检验,具同质性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不具同质性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疗效评价共纳入6个临床对照研究,缓解率胸腺肽α1组(70.63%)高于对照组(52.99%),优势比(OR)=1.28(95%可信区间为1.06~1.55)(P〈0.05),有显著性差异;安全性评价共纳入4个研究,胃肠道不良反应和乏力发生率胸腺肽α1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肽α1可能有提高抗肿瘤治疗疗效、减低不良反应的作用。由于相关文献少,尤其缺乏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故胸腺肽α1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许原 《中国民康医学》2020,(2):152-153,156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宁疗护,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可以缓解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应用光敏技术诊治恶性肿瘤,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光敏技术是利用光敏剂,经光照射产生光动力效应杀伤细胞(亦称光敏效应)。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是目前常用的光敏剂。光源采用复合光—白光或激光。此组合又称为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治疗(简称HpD-PdT)。在载瘤(S_(180))小鼠尾静脉注入长春制血卟啉衍生物(16mg/kg)后隔72小时,用630um波长长春制染料激光器(382J/cm~2)照射,验证在此条件下杀伤动物恶性肿瘤的效应,结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黄琰菁  王海霞  陈俊民 《海南医学》2013,24(14):2100-210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分析117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小板计数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小板增多病例较临床分期Ⅰ~Ⅱ期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提示血小板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关.血小板增多可作为恶性肿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