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灶长度<5cm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特点。方法:我科于1994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食管癌病灶长度<5cm的患者138例,全部均行常规放射治疗,食管剂量为60Gy~70Gy。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8.1%、23.2%、13.8%,年龄、部位与预后关系不大,疗终X线影像改变明显好转者(CR)与部分好转者(PR)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20.9%、2.4%(P<0.05),有显著性差异。病灶长度≤3cm的髓质型患者与缩窄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5.0%(P<0.01)。结论:小于5cm长度的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的预后(CR或PR)与疗终X线影像改变关系密切;缩窄型食管癌放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120例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长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5年 3月~ 1992年 12月收治超长食管癌 12 0例 ,均采用60 Co外照射 ,DT60~ 70Gy。结果 :治疗后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30 %、6.7%、5.8% ;病变 <11cm和≥ 11cm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分消失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3.7%、0 (P <0 .0 5) ;超长食管癌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 2 4 .2 % ,明显高于同期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 13.5% (P <0 .0 1)。结论 :超长食管癌应积极治疗 ,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及远处转移率与病灶长度呈正相关 ,食管病灶长度、疗终X线表现、放疗剂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 3~ 2 0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 <2cm 10例 ,2~ 3cm33例 ,>3cm 2 0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 9例。 6 3例中右上纵隔 2 7例 ,左上纵隔 16例 ,中上纵隔 2 0例。 6 3例中未接受过放射治疗的 5 2例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4 0Gy ,后重新定位再次做治疗计划 ,新计划 3.0Gy/次 ,5次 /周 ,照射总剂量 6 4~ 70Gy。原来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仅给予 5 0Gy,不再重新定位。结果 治疗后 1个月复查 ,病灶达CR者 2 7例 ,病灶达PR者 30例 ,无进展病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4 3%、15 %。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在多发性转移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 2 3例多发性转移性肺癌运用镂空式挡块放疗。每野每次Dm 3Gy ,每天 1次 ,每周 5次 ,每野总DT5 0~ 6 5Gy。以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评价放疗效果 ,以肺功能评价副作用。结果 :多发性转移性肺癌运用镂空式挡块放疗后 ,CR 13% (3/2 3)、PR 6 5 % (15 /2 3)、NR PD 2 2 % (5 /2 3)、未作放疗组CR 5 % (1/2 1)、PR 2 1% (2 4 /2 1)、NR PD 71%(15 /2 1)、放疗组CR PR显著优于未作放疗组 (P <0 0 1)。远期疗效 :放疗组中位生存期 18个月 ,未放疗组中位生存期 9个月。 1年生存率放疗组 6 7% (16 /2 4 ) ,未放疗组 38% (8/2 1)。 18个月生存率放疗组 16 % (6 /2 4 ) ,未放疗组 4 % (1/2 1)。放疗后 1年生存率放疗组显著优于未放疗组 (P <0 0 1)。放射治疗前后 ,肺功能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 :镂空式铅模治疗多发性肺转移有效 ,副作用轻 ,在改善生存质量同时 ,部分提高了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射治疗方法。方法 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 4 5例 ,其中锁骨上区复发 11例 ,纵隔复发 2 3例 ,锁骨上区加纵隔复发 5例 ,纵隔加吻合口复发 6例。全组均行放射治疗 ,剂量 5 0~ 80Gy ,19例疗后行FP方案化疗。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时间 12个月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1.1%、2 6 .7和 11.1%。放射治疗后化疗与未行化疗者 ,3年生存率分别为2 1.1%和 3.9% ,但P >0 .0 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分期 (P =0 .0 2 3)及近期放射治疗效果 (P =0 .0 0 2 )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放射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疗后局部控制好 ,预后也好 ,放射治疗剂量应以 6 0Gy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EHART)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放射副作用。方法  60例II~III期食管鳞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CFRT)组 3 0例 ,方法为 2Gy/次 ,5次 /周 ,总剂量 60Gy ,3 0分次 ,6周完成 ;EHART组 3 0例 ,方法为放射治疗的第 1~ 2周 ,1 8Gy/次 ,每天 1次 ,第 3周为 1 2Gy/次 ,每天 2次 ,间隔 6h以上 ,第 4周为 1 4Gy次 ,2次间隔 6h以上 ,第 5周为 1 6Gy次 ,2次间隔 6h以上 ,总剂量 60Gy ,40分次 ,5周完成。结果 CFRT组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3 6 7% (11/ 3 0 ) ,部分缓解 (PR) 3 6 7% (11/ 3 0 ) ,无变化 病变进展 (NR PD)占 2 6 7% (8/ 3 0 ) ,总有效率为 73 3 % ;EHART组CR占 5 0 0 % (15 / 3 0 ) ,PR占43 3 % (13 / 3 0 ) ,NR PD占 6 7% (2 / 3 0 ) ,总有效率为 93 3 %。EHART组明显优于CFRT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放射治疗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EHART能为食管癌患者耐受 ,没有明显增加放射治疗副作用及并发症 ,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1、3、5年生存率及晚期损伤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SRT )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43例未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治疗2~4次,SRT采用15MVX射线,肿瘤计划靶体积(PTV )≤12 5cm3 者单次剂量为5~6Gy ,生物等效剂量为DT5 6~60Gy ;PTV >12 5cm3 者单次剂量为4Gy ,生物等效剂量为5 0~5 6Gy ,放射治疗每天1次。结果 12例完全缓解(CR ) ,2 2例部分缓解(PR ) ,4例稳定(NR) ,5例进展(PD ) ,肿瘤总有效(CR +PR)率为79.1% (3 4/4 3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4% ,5 3 .5 % ,44 .2 % ,治疗前PTV≤12 5cm3 者治疗后的3年生存率(5 5 .2 % )高于PTV >12 5cm3 者(2 1.4% ) (χ2 =4.3 6,P <0 .0 5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168例Ⅰ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Ⅰ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16 8例中鳞癌 94例 ,腺癌 19例 ,鳞腺混合癌 3例 ,癌未分型 5 2例。放射治疗采用60 Co或 10MVX射线常规外照射 ,剂量为 4 0~ 76Gy。用Kaplan Meier法和Logrank法分析比较生存率 ,用Cox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放射治疗剂量≥ 6 5Gy组放射治疗结束时X射线片显示治疗有效 (CR +PR)率明显高于 <6 5Gy组 (χ2 =4 .4 2 ,P =0 .0 4 )。中位生存时间 2 2个月 ,总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7.6 %、2 8.0 %、15 .7%。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放射治疗前患者是否伴有其他内科疾病及卡氏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放弃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经选择的部分病例放射治疗剂量有必要达到 6 5Gy ,从而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何报宁  何林  陈松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594-159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15个病灶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DT30Gy~36Gy/5f~9f·10d~21d,分割剂量3Gy~6Gy。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3年以上。治疗后1~3月复查,所治疗的15个病灶<4cm者5灶:CR80%(4/5),PR20%(1/5)4cm~9cm者9灶:CR44.4%(4/9),PR55.6%(5/9);>9cm者1灶达PR。3年后复查CR93%(14/15)部分病例配合护肝治疗,除>9cm1例治疗中出现黄疸,后证实为G-6-PD缺乏应用解热镇痛药所致,经治疗黄疸消退,完成了放射治疗;未发现其他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损伤小且易被患者接受,远期疗效确切,但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60例食管癌术后发生纵隔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适形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放疗采用6/15MV X线外照射,前2/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DT(38~40)Gy,后1/3疗程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和超分割放疗,2次/天,(1.4~1.5)Gy/次,全疗程总剂量 DT(65~68)Gy,采用FP方案化疗(5-Fu+DDP)。结果 治疗后3月内复查CT,适形组与对照组的CR、PR分别为53.5%、36.7%和43.3%、36.7%,无进展病例,有效率(CR+PR)分别为90.0%、80.0% (χ2=1.17,P>0.05),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33.3%、13.3%和73.3%、20.0% 、6.7%(χ2=0.80、1.36、0.91,P>0.05)。结论 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Brain metastases in differentiated carinoma of the thyroid is a rare occurrence. We treated five documented cases of carcinoma of thyroid with brain metastases out of 400 cases of thyroid cancer treated between 1972 to 1993. 4 were females out of which one was pregnant during the appearance of brain metastase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yroidectomy, and radioiodine as primary therapy. Brain metastases developed 6 months to 11 years following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and wer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suppressive levothyroxine. We observ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suppressive thyroxine and the poor prognosi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and withdrawl of thyroid replacement therapy. 3 of the 5 patients are alive 12–2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es, while 2 patients died at 4 months and 7 years post brain metastases due to pulmonary and hepatic failur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18.
Otoacoustic emissions have been advocated in the management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However, otoacoustic emissions cannot differentiate different types of hearing los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find factor that can differentiat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from other common causes of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Children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 four groups consisting of 25 ears each after pure tone and impedance audiometry: (1)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group, (2) Normal ear group, (3) Sensory-neural hearing loss group, (4)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group. Otoacoustic emissions were recorded and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normal hearing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other groups but total band reproducibility of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 did not show an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cases groups. In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group 1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group 3 and group 1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all other groups at 4 kHz. The study did not find any factor that differentiates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from other diseases. Although,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can indicat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but impedance audiometry should be the main tool in the management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囊腺瘤癌变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OC曲线,计算胆囊腺瘤癌变的肿瘤大小临界值。应用χ2独立性检验,计算胆囊腺瘤癌变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临床表现与肿瘤位置的相关性。结果:肿瘤良恶性临界值为2.27 cm。胆囊腺瘤癌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结石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形态、超声下是否有血流(P<0.05)等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临床症状与肿瘤是否位于胆囊颈部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胆囊腺瘤在超声扫描下表现为单发、无蒂、有血流、直径大于2.27 cm,应高度怀疑已有恶变。肿瘤位于胆囊颈部可引起右上腹胀痛、疼痛向右背部放射、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32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行乳腺X片检查121例,B超检查25例,近红外检查21例,针吸细胞学检查42例;15例(12.4%)乳腺X片检查及3例(14.3%)近红外检查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正确率为17.5%(56/320),误诊率为82.5%(264/320)。随访253例患者,其中局部复发45例(17.8%),远处转移死亡13例(5.1%)。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诊断需常规病理检查,治疗宜行局部广泛切除或全乳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