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SD雄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烷预处理组(Sevo组),每组各12只。I/R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evo组先连续4 d给予1.2%七氟烷60 min行预处理,24 h后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接受手术、术中不插线栓。各组大鼠在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采用TTC染色方法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TUNEL法检测凋亡脑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超微量ATP酶测试盒检测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evo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损伤面积明显小于I/R组(P <0.01),TUNEL阳性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Sevo组脑组织中Na+-K+-ATPase、Ca2+更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chondrial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mitoKATP) 介导七氟醚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七氟醚延迟性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84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280 g,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并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组)、ROS清除剂2-硫基丙酰氨基乙酸(2-MPG)+七氟醚(MPG+Sevo组)、mitoKATP通道特异性抑制剂5-羟葵酸盐(5-HD)+七氟醚(5-HD+Sevo组)、单纯MPG及5-HD组,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HE染色,计算神经凋亡指数(AI)并观察组织结构变化,检测缺血侧脑组织TNF-α以及IL-1β含量,并使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缺血侧半球皮层半影区TNF-α及IL-1β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AI与TNF-α及IL-1β蛋白水平以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应用七氟醚预处理后,AI和脑组织TNF-α及IL-1β蛋白水平以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使用ROS清除剂2-硫基丙酰氨基乙酸(2-MPG)以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特异性抑制剂5-HD能取消七氟醚预处理效应,但单独使用MPG和5-HD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七氟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延迟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厄贝沙坦预处理组?厄贝沙坦预处理组在制备模型前给予厄贝沙坦30 mg/(kg·d)干预3周,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72 h后用Longa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Western blot法测大鼠脑缺血组织内NF-κB p65?IκBα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I/R组相比较,厄贝沙坦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P < 0.05);②脑缺血再灌注后24及72 h,I/R组缺血区NF-κB p65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1),与I/R组相比较,厄贝沙坦预干预组缺血区NF-κB p65的表达明显降低(P < 0.05);③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I/R组缺血区IκBα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与I/R组相比较,厄贝沙坦预干预组缺血区IκBα的表达明显增高(P < 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通过提高IκBα的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对脑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额叶大脑皮质蛋白激酶Cγ亚型(PKC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实验分行为学加脑梗死灶体积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2轮进行,每轮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异氟醚预处理组(n=8)。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断前脑血供2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氟醚预处理组于缺血前1.5 h经半密闭的吸入箱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1.5%),持续1 h。再灌注24 h后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法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测定额叶大脑皮质PKC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增加;缺血再灌注组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减少,异氟醚预处理组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氟醚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体积减少而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增多(P均〈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可能是通过上调额叶大脑皮质PKCγ蛋白表达而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内T细胞死亡耦联基因8(TDAG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七氟醚组,每组1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48h。七氟醚组在造模前吸入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为1的七氟醚30min,对照组和再灌注组则吸入O2。大鼠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处死。取大脑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F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采用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内的TDAG8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组和七氟醚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七氟醚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较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组和七氟醚组TDAG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5);七氟醚组较TDAG8的表达再灌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降低TDAG8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健  李成洁  李媛 《河北医学》2022,(3):374-379
目的:本研究探讨七氟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机制研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七氟醚组(I/R+Sev)、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七氟醚组+EX527组(I/R+Sev+EX527).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的 机制。 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再灌注-异丙酚治疗组,大鼠经历2 h脑缺血,然后实行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3、6、24、72 h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GF-β1的表达;再灌注后24 h做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及HE染色观察缺血皮层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TGF-β1明显表达, 24 h后达高峰(P<0.01), 72 h后降至正常。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皮层水肿、淤血,神经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应用异丙酚能显著地促进TGF-β1的表达,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丙酚治疗组TGF-β1释放增多、高峰提前、延缓下降(P<0.05),同时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减轻缺血皮层组织形态学损伤(P<0.05)。 结论: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对七氟醚的脑保护功能研究较多,其对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C)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断前脑血供1h,拔出栓线给予再灌注,七氟醚预处理组术前吸入七氟醚1h,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维持在1.0(2.4%)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再灌注72h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测量术后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的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CA1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变化. 结果:七氟醚预处理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在记忆保留实验中七氟醚预处理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海马CA1区ChAT阳性细胞的数目七氟醚预处理组也明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 结论:1.0 MAC七氟醚预处理1h可能通过保护CA1区胆碱能神经元,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空间学习与记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calcium and integrin-binding protein,CIB1)双链RNA(CIB1.siRN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只):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A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CIB1-siRNA组(B组).A组、B组行大脑中动脉阻断,阻断1 h再开放,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在缺血前即刻、16、24 h水压法尾静脉注射CIB1-siRNA 2.5 mg/kg(用PBS稀释至10 mL),S组给予等量PBS,S组只作切口,不作缺血再灌注.S组、B组、A组分别于再灌注1、5、11、23、47 h各处死8只大鼠,断头取脑,计算脑梗塞体积比,用RT-PCR法测定脑缺血半影区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B组、A组再灌注23 h时脑梗塞体积比达到高峰,再灌注47 h脑梗塞体积比均高于S组(P〈0.01);与A组比较,B组脑梗塞体积比增加(P〈0.01).A组和B组再灌注5 h时Caspase-3 mRNA表达高峰,B组各时间段Caspase-3 mRNA表达均强于A组.结论 CIB1-siRNA预先给药可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曾甜  王强  熊利泽 《医学争鸣》2009,30(12):1072-1075
目的:探讨1倍最低肺泡有效浓度(1MAC)的异氟醚和七氟醚预处理是否能够诱导大鼠快速脑缺血耐受,并比较两者预处理的保护效应有无差异.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对照组,异氟醚组,七氟醚组.分别接受970mL/L O2,1MAC的异氟醚(15mL/L异氟醚+970mL/L O2),1MAC的七氟醚(24mL/L七氟醚+970mL/L O2)预处理1h.从各组中随机抽取4只大鼠在预处理前后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气.其余大鼠在预处理1h后行局灶性脑缺血,2h后恢复灌注至72h.分别在再灌注24,48,7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BS),72h评分后取脑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异氟醚组和七氟醚组的NBS在3个时间点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异氟醚组和七氟醚组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分别为(31.9±3.7)%和(38.5±2.3)%,明显小于对照组[(48.6±2.2)%,P=0.001,P=0.032].比较异氟醚组和七氟醚组的NBS和梗死容积百分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MAC的异氟醚和七氟醚预处理可以诱导大鼠快速脑缺血耐受,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两者的保护效应相似.  相似文献   

11.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24只,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4、12、24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实验结束检测血BUN、Cr,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对肾小管损害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S组和I/R组BUN、Cr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后同时相点比较,12h、24h S组BUN、Cr均明显低于I/R组,4h两组差异不显著;肾小管Paller氏评分,与C组相比,I/R、S组均高于C组(P<0.05),S组各时相点评分较I/R组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大脑海马区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设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环磷酰胺处理组(T),以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处理组缺血后1h给予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处理组和I/R组均于缺血后2h形成再灌注,每组均分为三个时间段(24h、72h和5d)分别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脑组织不同时段以及正常脑组织中海马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5d内,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GFAP在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多,缺血24h后即有表达,缺血再灌注72h后增多,5d后表达最高;经过环磷酰胺处理后,海马区GFAP表达减少(P〈0.05)。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GFAP表达。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5d内GFAP在海马中的表达与缺血时间呈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用环磷酰胺处理后GFAP表达明显减少,提示环磷酰胺对缺血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脑型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Kontron 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脑梗死体积比;剥取缺血半影区皮质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GLUT1、GLUT3 m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测定GLUT1、GLUT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1h后再灌注(MCAO1h/R)较缺血3h再灌注(MCAO3h/R)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MCAO1h/R组GLUT1、GLUT3 mRNA缺血后升高,24h到达高峰,但GLUT1比GLUT3提前升高,且升高的幅度更大。MCA03h/R组GLUT1在3h开始升高,24h到高峰;GLUT3在缺血3h有一下降点,然后升高,24h到高峰,一周恢复正常,同样GLUT1比GLUT3提前升高,且升高的幅度更大。MCAO3h/R组较MCAO1h/R组的GLUT1、GLUT3峰值低。GLUT1、3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相符合。【结论】GLUT1、GLUT3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calcium and integrin-binding protein,CIB1)双链RNA(CIB1.siRN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20只,体重290~310 g,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S组,n=40)、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A组,n=40)、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CIB1-siRNA组(B组,n=40).A组、B组行大脑中动脉阻断,阻断1 h再开放,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在缺血前即刻、16、24 h水压法尾静脉注射CIB1-siRNA 2.5 mg/kg(用PBS稀释至10 mL),S组给予等量PBS,S组只作切口,不作缺血再灌注.S组、B组、A组分别于再灌注1、5、11、23、47 h各处死8只大鼠,断头取脑,计算脑梗塞体积比,用RT-PCR法测定脑缺血半影区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B组、A组再灌注23 h时脑梗塞体积比达到高峰,再灌注47 h时B组、A组脑梗塞体积比均高于S组(P〈0.01);与A组比较,B组脑梗塞体积比增加(P〈0.01).A组和B组再灌注23 h时Caspase-3表达高峰,B组各时间段Caspase-3表达强于A组.结论 CIB1-siRNA预先给药可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脑型 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 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 Kontron IBAS2.5 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脑梗死体积比; 剥取缺血半影区皮质组织,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 测定GLUT1、GLUT3 mRNA 水平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测定GLUT1、GLUT3 蛋白水平的变 化。【结果】脑缺血1 h 后再灌注(MCAO1h/R) 较缺血3 h 再灌注(MCAO3h/R) 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MCAO1h/R 组GLUT1、GLUT3 mRNA 缺血后升高, 24 h 到达高峰, 但GLUT1 比GLUT3 提前升高, 且升高的幅度更大。 MCAO3h/R 组GLUT1 在3 h 开始升高, 24 h 到高峰; GLUT3 在缺血3 h 有一下降点, 然后升高, 24 h 到高峰, 一 周恢复正常, 同样GLUT1 比GLUT3 提前升高, 且升高的幅度更大。MCAO3h/R 组较MCAO1h/R 组的GLUT1、 GLUT3 峰值低。GLUT1、3 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 相符合。【结论】GLUT1、GLUT3 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上调, 可 能是机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神经微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200,NF-200)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生理盐水对照组(I/R+C组)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I/R+YXQ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第2天及第2周,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F-κBp65,IL-6,NF-200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F-κBp65蛋白的表达,楼梯测试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结果:缺血/再灌注后第2天,I/R组大鼠缺血侧皮质NF-κBp65,IL-6表达明显增高(P<0.001),NF-200表达显著降低(P<0.001),同I/R组相比,I/R+YXQ组NF-κBp65,IL-6表达降低(P<0.001);缺血/再灌注后第2周,同I/R组相比,I/R+YXQ组NF-200表达增加(P<0.001),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善(P=0.178)。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能通过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神经元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轴突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因子(hypoxic inducible fac-tor,HIF-1)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低氧预适应(HP+I/R)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前12h将HP+I/R组大鼠放在8%低氧舱中完成低氧预适应。分别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低氧预适应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的HIF-1α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阳性数显著升高(P〈0.01,P〈0.01);低氧预适应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HIF-1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阳性细胞降低(P〈0.01)。结论低氧预适应可能通过显著增加神经元中HIF-1α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S)组、亚甲蓝对照(S+M)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组、亚甲蓝预处理(I/R+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于假手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kg,S+M组于假手术后腹腔注射亚甲蓝5 mg/kg,I/R组于再灌注前5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kg,I/R+M组于再灌注前5 min腹腔注射亚甲蓝5 mg/kg。各组于再灌注前5 min和再灌注24 h时采用Longa评分法行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再灌注24 h时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后计算脑梗死体积及其百分比;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皮质病理学变化;化学发光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和S+M组相比,I/R组和I/R+M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其百分比、脑组织ROS含量均升高,Nrf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P<0.01),缺血侧脑皮质有明显病理学损伤。与I/R组相比较,I/R+M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其百分比、脑组织ROS含量均降低,Nrf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P<0.01),缺血侧脑皮质病理学损伤较轻;S组和S+M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预处理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和H0-1的表达、降低脑ROS的含量、产生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IGF-Ⅰ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GF-Ⅰ蛋白及mRNA表达。 结果:正常组织有极低水平的IGF-Ⅰ表达,脑缺血后表达主要位于半影区,随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半影区表达逐渐增强,IGF-Ⅰ蛋白及mRNA表达在再灌注24 h为169.64±6.97、168.64±6.28,48 h为168.86±5.39、170.86±5.07,并达高峰。 结论:内源性IGF-Ⅰ表达增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在局灶性脑缺血早期脑组织内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 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并分析脑缺血后Ang-1、Ang-2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缺血组(I组),缺血组又分为缺血1、3、6、12、24、48和72 h组,采用改进的线栓法制做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影区内Ang-1 mRNA及Ang-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Ang-1 mRNA中等量表达,两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ng-2 mRNA极低量表达,两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血组Ang-1 mRNA表达水平在脑缺血早期(3~6 h)低于C组(P<0.01),脑缺血48~72 h高于C组(P<0.01);Ang-2 mRNA在脑缺血后3 h表达水平高于C组,在脑缺血后12 h出现高峰,且持续至脑缺血后72 h(P<0.01)。结论:Ang-1和Ang-2可能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与其他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共同参与缺血半影区的新血管形成并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利于改善缺血半影区血液供应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