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肝炎预后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血清胆固醇(ch)、胆碱脂酶(che)、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病例进行常规检测血清的ch、che、TB及PTA的定量水平,并根据其不同转归患者血清ch、che、TB及PTA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清ch和che的水平测定对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程度均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38例重型肝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肝炎是一种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西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00年以来,收治重型肝炎患者38例,采用综合疗法,严密观察病情,作好重点监测,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临床护理,挽救了部分患者生命,提高了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了病死率,也为进一步治疗争取了时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 199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各型重症肝炎 4 0例 ,现就其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 ,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我科住院患者 ,按1995年北京会议诊断标准 ,对 4 0例重型病毒肝炎统一诊断、分型。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5例 (12 5 %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5例 (37 5 % ) ,慢性重型肝炎 30例(6 6 7% )。男 32例 (80 % ) ,女 8例 (2 0 % )。其中 30岁以下 4例 (10 % ) ,31~ 4 0岁 2 2例 (5 5 % ) ,4 1~ 5 0岁 5例 (12 5 % ) ,5 1岁以上 9例 (2 2 5 % )。1·2 实验室资料 全部病例检测血清总胆红…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近年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细菌与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前瞻性观察我院1999年11月~2002年11月收治的重型肝炎,将其中确诊为并发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有关资料. 结果 380例重型肝炎患者共发生62例(16.3%)、73例次感染,其中医院感染34例(46.6%);革兰阴性(G-)杆菌和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分别占49.3%和27.4%;真菌感染占23.3%;>50%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畏寒、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和中性粒细胞增高;380例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48.2%,发生感染的病死率为59.7%,未发生感染的病死率为45.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感染有所不同;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G-杆菌是其常见病原菌;感染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疾病类型、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清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并发症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312例患者中80例合并感染,感染率为25.6%,其中>40岁患者感染率为32.1%,明显高于≤40岁的19.0% (P<0.05);住院时间>20 d患者感染率为37.6%,明显高于≤20 d的17.6%(P<0.05);有侵入性操作患者感染率为28.9%,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18.2% (P<0.05);血清白蛋白>28 g/L患者感染率为31.8%,明显高于≤28 g/L的21.1%(P<0.05);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感染率为30.5%,明显高于未合并其他并发症的20.0% (P<0.05);而感染率与疾病类型、性别以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人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其他并发症因素密切相关,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次,静脉推注1次/d,治疗3d.检测并比较第0、1、2、4、8、10和12周患者ALT、TBil、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两组治愈好转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入院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的ALT水平分别为(561.6±425.1)和(576.8±437.8) U/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治疗后两组ALT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自人院第1周起,在以后各周的检测中治疗组ALT均低于对照组,但第1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LT水平分别为(38.9±10.9)和(40.6±11.3)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05).治疗组TBil水平在治疗后第1、2、4、8、10和12周分别为(449.2±185.3)、(350.1±194.8)、(235.6±91.6)、(189.6±64.7)、(120.8±56.9)和(74.6±32.8) μmol/L,均低于对照组(t=-7.20、-12.97、-17.52、-14.80、-11.60和-10.71,P<0.05),PT 水平在治疗后第1、2、4、8、10和12周分别为(40.2±6.7)、(30.3±10.6)、(27.3±5.9)、(22.3±6.4)、(19.4±6.5)和(17.3±7.5)s,均高于对照组(t=-6.05、-6.68、-8.48、-10.28、-6.60和-4.69,P<0.05).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13/30)(x2=0.02,P<0.05),平均住院时间32.1 d,短于对照组79.7 d(t=-17.27,P<0.05).结论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能更快有效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治愈好转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1,他引:42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类型,临床表现特点和预后。方法 前瞻性观察了我院近15年收治的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细菌感染的情况。结果 148例患者中并发败血症者52例,腹腔感染90例,其它部位感染患者6例。亚重肝炎并发细菌感染的病死率为86.7%;慢重肝炎为68.5%,肝炎后肝硬化为48.1%。 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细菌感染并不少见,感染后的预后差,关键在于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测定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夜间禁食与睡前加餐后晨起空腹及3餐后2小时的呼吸商(RQ)及24小时尿氮(微量凯式定氮法),监测静脉应用葡萄糖时的RQ。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夜间禁食晨起空腹时RQ为全天中最低(0.76±0.07),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氧化率依次为(63.88±31.60)%、(22.38±13.19)%、(13.75±23.64)%;睡前加餐RQ均提高,脂肪氧化率降低到(48.13±28.24)%,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增加到(37.25±24.05)%,蛋白质氧化率降低到(14.75±10.73)%;静脉应用葡萄糖时可见RQ迅速提高。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晨起空腹时以脂肪、蛋白质为主要供能物质,睡前加餐及葡萄糖的静脉应用可提高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节约脂肪、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型肝炎、尤其是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比率高 ,治疗困难 ,预后差[1] 。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6月收治重型肝炎并SBP8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符合 1995年所订标准[2 ] ,本组 86例 ,男 66例 ,女 2 0例 ;年龄 11~ 60岁 ,平均年龄 36 4 8岁。急性重型肝炎 6例 ,亚急性重型2 8例 ,慢性重型 5 2例。SBP诊断标准 :⑴有典型发热、腹痛、腹胀、腹肌紧张者 ;⑵腹水常规白细胞计数 >0 3× 10 9/L ,中性多形核细胞 (PMN) >2 5 % [1] ;⑶除外腹腔脏器破裂…  相似文献   

10.
徐传荣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73-174
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起病急,发展快,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健康。该病多因肝性脑病、严重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且长期卧床又可造成皮肤破损,甚至并发感染。因之,提高慢重肝的治愈关键在于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的细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0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分布特点及其合并症作一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收集从1993年3月~1998年11月本院收治的重型肝炎病人资料105例。其中急性重型肝炎(ASH)8例,亚急性重型肝炎(SSH)28例,慢性重型肝炎(CSH)69例。年龄2~64岁;其中男性97例,女性8例。诊断符合1995年5月第五届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本组病例均排除药物、毒素、代谢性疾病等非病毒因素引起的暴发性肝衰竭(FHF)。1.2 方法 抗HAV-…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3~5mg,间隔48~72h,治疗30例早期重型肝炎,并与对照组33例比较。结果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剂量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间隔用药,疗效明显,病程缩短,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对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血清球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的研究报告已不少[1 ,2 ] ,认为血清免疫球蛋白随着肝功能和肝组织损伤程度加重,逐步递增[3 ] ,直至肝硬变达高峰。而对重型肝炎球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却知之甚少。我们对84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球蛋白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血清球蛋白及其变化与重型肝炎病情轻重有关,且对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 0 0 1-11~2 0 0 3 -0 6本院传染科收治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共84例,其中男75例,女9例,年龄2 0~71(平…  相似文献   

14.
内毒素在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毒素参与了重型肝炎的病理过程。重型肝炎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减弱,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下降,存在明显的内毒素血症,从而对肝脏造成二次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内毒素在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20例的临床资料,提高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997年7月~2007年6月我院2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中,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乏力、纳差、身目黄染,因缺乏特异性,未能引起重视;分娩前入我院的病例存活率高于外院分娩后转入我院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ALB)≤22g/L、血清总胆固醇(CHOL)≤1.6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肝脏缩小提示预后极为不良;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及感染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死亡病例的主要并发症,90%以上的病例于产后1周内死亡。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提高全民认识,早期识别,及时转运,积极动态监测ALB、CHOL、PTA及肝脏大小等指标,早期防治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及感染,多学科协作,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重型肝炎(主要指急性和亚急性)的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产妇死亡病例的特点及经验教训,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浙江省1996~2007年间共51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死亡病例中,44例为农村人口,7例为城市人口;流动人口6例,均发生在后6年。大多数患者在孕晚期发病,主要以消化道症状、皮肤黄染或目黄尿黄等症状起病。共有44例患者进行了不同次数的转诊,将第1次转诊与第2次及以上转诊的有意义转诊率进行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孕产妇死亡人群主要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源投入、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完善流动人口管理,要早预防、早发现,一旦发病及时转诊至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相似文献   

18.
沈阳地区重型肝炎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阳地区重型肝炎病原学调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科(沈阳110003)刘沛,舒波,李智伟,周子文鞍钢曙光医院传染科孙国君1986年~1991年对沈阳地区发生的重型肝炎中各型肝炎病毒感状况及重叠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病例选自19...  相似文献   

19.
重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型肝炎)病死率高。为了探讨其预后有关因素,作者对88例重型肝炎(急性重型7例,亚急性重型48例,慢活肝重型33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下列因素对预后有重大影响。1.凡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呃逆、肝脏缩小者预后差。2.血清总胆红质(SB)≥342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30S、血清总胆固醇(Tch)<2.58mmol/L者预后差。SB越高、PT越长、Tch越低,预后越严重。3.凡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肾综合症、脑水肿者预后严重,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4.起病或复发能否在2周内早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是重型肝炎预后吉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转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8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例资料,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两组由外院转来我院时的情况。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u检验、秩和检验。结果:在转入我院时是否分娩对预后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从起病到转入我院时间长短的差别有显著性;入院时两组在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胆固醇、血清总胆红素、肝脏大小、肝性脑病、是否达重型肝炎诊断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即转运时病情的轻重对预后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在产前、在病情较轻尚未发展到重型肝炎前及时转运到有条件的医院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