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陶工尘肺危险度及其防制措施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8个陶瓷厂矿队列研究(1960.1.1 ̄1974.12.31)13476人,追访至1994年底。其中接尘工10331人,尘肺发病1179例,发病率0.45%。1960年前进厂的接尘工尘肺发病率是0.60%,1959年后进厂者为0.24%,说明50年代末期所推行的防尘措施有一定成效,但由于各厂降尘设备不完善,尘肺发病下降远不如金属钨矿和锡矿工人明显。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接尘工累积接总粉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测不同年代参加接尘工作的大明矿矿工在若干年内尘肺发病人数。方法对铁法大明矿煤工尘肺和接尘矿工进行调查。以寿命表法计算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的尘肺累积发病率和年平均发病率;按期望寿命,根据工人的年龄构成进行煤工尘肺发病趋势的预测。结果该矿1959年前、1960-1964年、1965-1969年、1970-1979年4个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至2004年末的年平均发病率逐渐降低,4个年代的年平均发病率依次为0.40%、0.44%、0.06%、0.01%。其参加接尘作业工人预期发病人数分别为16.93、7.03、1.54、2.18,共27.69人,即28人。预测1964年前参加接尘作业的工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6.53%;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接尘后15年内,占总预期发病人数的79.05%。结论预测该矿未来尘肺发病人数逐渐减少,病例主要来自于1964年前参加接尘作业、年龄在60~74岁的工人;发病主要集中在今后15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河北唐山某煤业集团唐山地区所属煤矿接尘工人的队列研究,分析煤工尘肺发病特征,研究接尘工人累积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危险性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该集团1970—2010年开始接尘工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收集资料,通过寿命表的方法对累积接尘量与累计发病率进行分析。煤工尘肺患者发病年龄、接尘工龄、潜伏期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病率差异采用χ2检验,累计发病率之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接尘工人共17 023人,其中煤工尘肺患者838人,发病率为4.92%。掘进工尘肺发病率最高(17.91%),其次为混合工(11.35%),以下为采煤工(8.74%)和辅助工(0.81%),4个工种尘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08,P<0.001)。按累积接尘量分段,掘进工在1 700 mg/(m3·年)~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49.79%;采煤工在1 800 mg/(m3·年)及以上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35.92%;混合工在1 800 mg/(m3·年)及以上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38.01%;辅助工在16 mg/(m3·年)及以上组段的累计发病率为3.69%。[结论]不同工种的累计发病率均随着累积接尘量的增加逐渐增高。在一定累积接尘量区间内,累计发病率快速增长,此累积接尘量区间下的限值为:掘进工900 mg/(m3·年),采煤工1 200 mg/(m3·年),混合工1 000 mg/(m3·年),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择某矿区自建矿以来具有1年以上粉尘接触史的工人,采用寿命表法预测迄今未患煤工尘肺的接尘工人今后若干年内可能发病的人数。结果1960年前、1960~1965年、1965~1970年、1970~1975年和1975年以后5个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煤工尘肺预期发病人数分别约7、2、2、4和5人,共约20人;今后20年内的可能发病人数约18人,占全部预期发病人数的84.6%。1960年前参加接尘作业的工人今后可能发病的人数占预期发病总人数的33.8%。预测煤工尘肺新发病例数主要集中在今后的20年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人数逐渐减少。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煤矿在职接尘工人煤工尘肺病发病特点,为指导煤工尘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矿业集团坚持定期健康检查、资料保存完整的3个煤矿,以调查前一年进行过尘肺病检查,但未诊断为尘肺的全部在岗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共8535人,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对其进行尘肺健康检查,由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尘肺诊断组按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做出尘肺诊断.比较煤工尘肺的发病率,分析煤工尘肺患者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不同工龄、不同工种人群煤工尘肺发病率的分布.结果 共8527人受检,受检率为99.9%(8527/8535).新发现Ⅰ期煤工尘肺49人,发病率为0.57%;平均发病年龄为(44.4±2.7)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6.1±4.7)年.掘进工煤工尘肺病的发病率为0.92%(21/2282),高于采煤工(0.35%,5/1430)和辅助工(0.35%,5/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掘进工和混合工的平均发病工龄分别为(21.7±4.8)和(22.3±5.1)年,明显低于采煤工(27.8±4.6年)和辅助工(29.4±4.7年),各工种煤工尘肺平均发病工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2,P=0.001).煤工尘肺发病工龄多在20~30年,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5~55岁.结论 煤矿在职接尘工人煤工尘肺发病率为0.57%,掘进工的发病率高于采煤工和辅助工.掘进工和混合工的平均发病工龄较采煤工和辅助工短.  相似文献   

6.
煤工尘肺预期发病工龄寿命表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煤工尘肺预期发病工龄。方法 收集整理某局1960-1995年期间的8291份接尘工人健康检查资料,分别计算不同时间的尘肺累积发病数,队列寿命表法求得矿工预期发病工龄。结果 煤矿工人的接尘工龄与累积患病率的概率单位之间呈正相关(r=0.98,P=0.0001),煤工尘肺的发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预期发病工龄随工龄的增加而缩短。结论 煤矿工人的尘肺发病工龄约为15年左右,在目前煤矿粉尘浓度水平的条件下,若想把尘肺患病率控制在1%左右,各工种的工人接尘期限以不超过6年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铁矿接尘工人尘肺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为铁矿工人尘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铁矿1960年至1974年在册且工作1年以上的所有接尘工人建立队列,随访至2003年底.尘肺诊断由职业病诊断小组确定.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队列接尘工人3647名,累积接尘132 574.4人年.诊断尘肺316例,人年发病率为0.24%.1960年前开始接尘者中发现尘肺274例(86.7%),人年发病率为0.40%,明显高于1960年后开始接尘工人尘肺人年发病率(43例,0.07‰).尘肺发病平均潜伏期是(26.0±7.3)年.尘肺晋级年限分别为0+晋Ⅰ期(5.3士3.2)年,Ⅰ晋Ⅱ期为(6.6±5.2)年,Ⅱ晋Ⅲ期为(1 1.3±5.0)年,随诊断年代的推后,各期晋级年限均有延长趋势.164例尘肺为脱尘后诊断,平均脱尘8.3年.铁矿工尘肺发病危险度随累积接尘量增加而上升,呈明显的接触剂量-反应关系.尘肺患者年平均累积接尘量为(173.7±91.6)mg/m3,远高于非尘肺接尘工人(112.1±64.8)mg/m3.除累积接尘量外,影响尘肺发病风险因素包括肺结核(HR=5.9,P<0.01)、吸烟(HR=1.7,P<0.01).结论 累积接尘量与尘肺发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并发结核、吸烟是影响尘肺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影响煤工尘肺发病的主要因素,选择尘肺病情不同的两个邻近无烟煤矿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比较了两煤矿尘肺工种工龄患病率,多重断面的尘肺患病率和工种别人年发病率,并用寿命表法分析两煤矿不同工种、不同入矿年代接尘工人按工龄累积的尘肺发病概率,结果表明,影响两煤矿煤工尘肺肺病情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接尘量和粉尘中游离SiO_2含量,建议在修订我国粉尘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时,宜将两者密切结合,把游离SiO_2含量分级更细些为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大同某煤矿不同工种、不同开始接尘年代的接尘工人档案资料,揭示煤工尘肺发病规律.方法 收集该煤矿1970年以来进入研究队列的4 771名煤矿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随访42年,分析不同工种、不同开始接尘年代的接尘工人发病率及各队列累计发病率.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共4 771人,其中患者193人,非患者4 578人,粗发病率为4.05%;掘进工、采煤工、混合工及辅助工的发病率依次为25.10%、8.50%、3.60%、0.19%,不同工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12,P<0.001);在相同的42年观察期内,掘进工、采煤工、混合工和辅助工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84.25%、41.04%、33.60%及1.03%,不同工种间累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3.73,P <0.001);在相同32年观察期内,1970~及1980~开始接尘年代累计发病率分别为13.56%及13.51%,不同开始接尘年代累计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12,P<0.001).结论 掘进工累计发病率高于采煤工、混合工和辅助工;随着开始接尘年代的推移,接尘工人累计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接尘的煤工尘肺60例发病分析张石宝(天府矿务局卫生防疫站)报道:1979~1991年间,在对重庆煤炭工业公司某矿务局70年代从事煤炭生产的井下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调查中,陆续确诊Ⅰ期煤工尘肺60例。其开始接尘时间:1970年36例、1971年...  相似文献   

11.
镇江东风煤矿煤工尘肺发病情况30年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薄煤层小型煤矿煤工尘肺动态发病情况、规律及影响因素,按前瞻性调查方法对各作业点粉尘浓度、接尘工人X线胸片进行了30年动态观察。结果30年间全矿共发现煤工尘肺患者750例,患病率25.07%,病死率11.87%,现患率22.77%。动态观察表明随着作业场所防尘措施的不断改善,尘肺发病率明显下降。不同诊断年代的发病工龄、年龄及平均生存年限,随时间推移明显延长,经等极相关检验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薄煤层小型矿只要能采取以湿式作业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就能预防和控制煤工尘肺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煤工尘肺(CWP)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选择141名CWP患者为病例组,200名非CWP的接尘矿工为接尘组,75名非从事接尘作业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对研究对象调查接尘工种、接尘工龄、肺部疾病、吸烟及职业卫生防护情况等,并测定肺通气功能,根据对照人群特征建立相应肺功能指标的预计回归方程计算预计值,以各指标的实测值和预计值之比对肺功能障碍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及接尘组FVC、FEV_(1.0)实测值及FVC、FEV_(1.0)实测值与其预测值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煤工尘肺分级增加,限制性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增高(x~2=67.46,51.19,P<0.05);佩戴口罩情况、CWP分期、吸烟程度、接尘工龄等指标均被选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影响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因素可能有CWP晋级、是否坚持佩戴口罩、吸烟、接尘工龄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农民工煤工尘肺患病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关系,为企业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楚雄州780名从事煤炭生产的农民工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和煤工尘肺患病情况进行社会流行病学分层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越低、职业保护知识得分越低,煤工尘肺患病率越高(P<0.01),随着月收入不断增加,煤工尘肺患病率不断升高(P<0.01),煤工尘肺检出率以掘进和混合工最高(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和职业保护知识得分是煤工尘肺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针对不同社会人口学因素分层的人群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某国有煤矿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国有煤矿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患病情况,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疾病预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某国有煤矿自1976—2007年间829例煤工尘肺病例合并结核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某国有煤矿1976—2007年间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为8.20%,显著高于当地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3,P〈0.01)。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随着期别增加而显著增高(χ趋2势=5.23,P〈0.05)。采煤、掘进、混合3个工种尘肺合并结核率分别为6.08%、6.60%、16.89%,其中混合工种尘肺合并结核率明显高于两个单纯工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随发病年龄升高而升高(χ趋2势=30.71,P〈0.01),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随工龄升高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趋2势=2.22,P〉0.05)。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死亡率为6.15%,死因构成比:肺心病占31.37%,肺结核占23.53%,肺癌占19.61%,肺部感染占15.69%,其他疾病为9.80%。结论尘肺期别越高,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越高;混合工种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率明显高于两个单纯工种;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的死因前三位是肺心病、肺结核大咳血和肺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患者死因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煤矿15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情况。结果煤工尘肺全死因前3位为肺心病(36.18%)、肺结核(21.05%)和肺癌(11.84%)。煤工尘肺患者和肺心病的病死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01或P<0.05)。<60岁煤工尘肺患者的病死率和肺心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60岁者(P<0.001),<60岁肺结核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60岁者(P<0.001)。结论煤工尘肺主要死因为肺心病、肺结核和肺癌。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与尘肺期别、年龄有关。煤工尘肺防治重点应放在治疗和预防肺心病与肺结核上。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Ⅱ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煤工尘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其Ⅱ型受体 (TNFRⅡ )基因多态性在煤工尘肺发病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及其与煤工尘肺纤维化程度的联系。方法 选择 2 34例汉族煤工尘肺患者和4 4 0例煤尘接触者为研究对象 ,拍摄高仟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 ,按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分期 ;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其TNF α及TNFRⅡ基因多态性。结果 TNF α - 30 8位点G A A A基因型和TNFRⅡ 196位点T G G G基因型分布频率在成组或 1∶1配对分析中 ,煤工尘肺患者和煤尘接触者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G A A A基因型频率在Ⅲ期煤工尘肺患者中为 2 0 .0 0 % ,高于煤尘接触者 (10 .91% )、Ⅰ期(10 .34% )和Ⅱ期煤工尘肺患者 (7.5 0 % ) ;1∶1配对后 ,G A A A基因型携带者发展成Ⅲ期煤工尘肺的危险性是G G基因型的 3倍 (95 %CI:0 .35~ 2 5 .84 )。结论 TNF α和TNFRⅡ基因多态性在汉族煤工尘肺发病的遗传易感性中不起主要作用。TNF α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煤工尘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翠莲  王增英  张连英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05-1106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患者脑血管病患病情况及血脂及血压水平、变化规律。方法120例煤工尘肺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选与其年龄构成具有均衡性的无尘接触史工人2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脑血管病、血脂及血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煤工尘肺组脑血管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煤工尘肺患者脑血管病患病率高,要加强煤工尘肺患者血脂及血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李翠莲  卢军利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36-2437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CWP)患者心血管病患病情况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以120例煤工尘肺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选与其年龄构成具有均衡性的无粉尘接触史工人230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心血管病患病率、CRP水平及不同期别、不同年龄煤工尘肺患者心血管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煤工尘肺心血管患病率、血清中CRP水平高于对照组,55~70岁组煤工尘肺患者冠心病患病率高。结论煤工尘肺患者心血管病患病率高,要加强煤工尘肺患者心血管系统疾患的监控。  相似文献   

19.
钱青俊  唐爱华  于京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631-2633
目的研究煤工尘肺(CWP)及并发肺结核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方法用现况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31人)和对照组(202人),分别测定其血脂及脂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CWP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总异常率低于非CWP患者(χ^2=15.2,P〈0.05),CWP并发肺结核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低于非CWP并发肺结核和CWP不并发肺结核者(TC、TG和LDL均P〈0.01)。结论CWP患者血脂及脂蛋白的检测对于CWP临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In miners exposed to coal dusts,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CWP) can occur.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al dust exposure and activities of blood plasma antioxidant enzymes, namely,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and lipid peroxidation end product malondialdehyde (MDA) concentration in coal workers with early and low grade simple CWP diagnosed by 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 Forty-three coal workers who had profusions of 0/1-2/2 according to ILO 1980 chest X-ray (CXR) classification, 43 coal workers without CWP (control group 1) and 44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2) who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population register or recruited from the hospital staff were enrolled. Coal workers were reevaluated by HRCT (Hosoda-Shida classification) due to its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standard CXR. Then, blood plasma SOD and GSH-Px activities and MDA plasma levels were measured. CWP was found positive in 46 of 89 coal workers by HRCT evaluation. Profusion 0 (P0, CWP not present), profusion 1 (P1, early CWP) and profusion 2 (P2, low grade CWP) were found in 43, 23 and 19 of patients found to have CWP by HRCT, respectively. We had no worker with profusion 3 (P3). Complicated CWP was shown in four of 46 patients and thesecases were excluded as the study was restricted to early and low-grade pneumoconiosis. In respect to the plasma levels of MDA and plasma activities of SOD and GSH-Px,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CWP cases and control groups (p < 0.01, p < 0.01, p < 0.001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also obtained for the plasma activities of SOD and GSH-Px and levels of MDA in relation to HRCT profusions (p < 0.05). In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n oxidative stress due to increased free radicals and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te production in early stages and low grades of simple CWP diagnosed by HR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