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胰-空肠端侧吻合方法,即残端封闭型内置管嵌入式胰-空肠吻合术.方法 胰腺残端修剪成鱼口状("V"型),显露0.2~0.3 cm胰管后内置相应支架管,内翻缝闭胰腺断端.游离空肠,在距闭合端4~6 cm的肠壁对系膜缘切开浆膜,潜行分离后间断缝合肠壁的浆肌层与胰腺后唇.于胰管开口相对应的肠壁上戳孔,直径为0.2~0.3 cm,将内支架管经戳孔处送入肠腔,胰管周围0.3~0.5 cm的胰腺组织与戳孔的肠壁作全层吻合4~8针.剥离的肠壁浆肌层后缘继与残端胰腺后唇缝合.胰空肠吻合口呈线状,完全被肠壁浆肌层覆盖.结果 21例患者的中位胰-空肠吻合时间为15 min,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残端封闭型内置管嵌入式胰肠吻合法简单易行,能缩短手术时间,初步结果显示安全.  相似文献   

2.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u YB  Wang JW  Fang HQ  Peng CH  Wu YL  Xu B  Deng GL  Li HJ  Li JT  Wang XB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997-999
目的 介绍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200例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吻合口针孔渗漏、吻合口间隙渗漏、空肠内高压、吻合口张力大和吻合口血供欠佳等往往导致胰肠吻合漏的发生。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就是针对上述胰肠吻合口漏的主要原因而设计的。结果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吻合时胰断端与肠黏膜缝合缝针不穿透浆肌层,这消除了线周间隙的渗漏,继而环绕空肠浆肌鞘和胰腺同轴捆绑使两者紧贴、不仅消除间隙、而且加速愈合,覆盖胰腺的空肠黏膜被破坏后有扩大愈合面大的作用,捆绑远端空肠保留血供避免捆绑远端空肠浆肌鞘坏死,术中立即测试吻合口的密封性和可靠性确保吻合口不漏。结论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够避免和减少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胰肠直接套入和包盖于残胰腺的空肠端不去黏膜化处理的胰肠吻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期间行胰腺切除手术的28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6例,行保留胰头的胰腺切除术2例.术中均采用残胰直接套入空肠吻合方法,即包盖于残胰端的空肠不去黏膜化处理,将残胰直接套入空肠2.0 cm~2.5 cm,将空肠断端与残胰胰腺相应部位间断缝合固定,距离残胰断端1 cm处用7号丝线环绕空肠将残胰予以捆扎.结果 28例患者均未发生胰瘘,1例患者术后因残胰断端出血行二次手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 复杂的胰肠吻合尤其是通过缝合方式除增加手术时间外,更未必能减少甚至增加胰瘘的发生.而采用残胰直接套入空肠与包盖于残胰端的空肠端不去黏膜化处理的胰肠吻合方法,除吻合方法更为简单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包盖于残胰腺的空肠壁完整性,在捆扎线的捆扎作用下可降低或避免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金星林  张松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104-1105,1108
目的探讨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的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57例行胰十二指肠Wipple式根治性切除,胰空肠吻合中,胰管内置引流管采取胰液经主胰管流出,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空肠胰残端套入吻合。结果无一例发生胰肠吻合口漏,术后随访均无胰管扩张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完成吻合时间平均20min。结论胰液经主胰管流出,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的方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胰肠捆绑式吻合法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无损伤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石炭酸破坏其黏膜,胰断端套入空肠断端与就近胰包膜缝合4针,并用生物蛋白胶外涂1周,距空肠断面1~2cm处用预置荷包线捆绑,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结果:17例均未发生胰漏,恢复顺利。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简单,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谈燚  崔陪元  金浩  吴华  刘会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1029-1030,103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的关系,以寻找预防胰漏的有效术式。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手术114例,其中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48例,胰腺空肠端侧双层套入式吻合37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29例。结果:术后出现胰漏20例(17.5%),其中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8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5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7例。3种胰肠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胰肠吻合方式无优劣之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能使胰漏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按照胰肠捆绑式吻合术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可吸收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电凝破坏其黏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胰包膜缝合,距空肠断面约1~2cm处利用可吸收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道,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结果:25例患者均未出现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恢复顺利。提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安全,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根据胰颈和胰管的大小抉择不同胰肠吻合术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根据胰腺颈部的面积和胰管的直径选择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n=21):胰管直径大于0.3 cm,不管胰颈面积的大小,采用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B组(n=18):胰管直径小于0.3 cm,且胰颈面积大于1.5 cm×2.5 cm,采用胰颈空肠端侧吻合术;C组(n=20):胰管直径小于0.3 cm,且胰颈面积小于1.5 cm×2.5 cm,采用胰颈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术.比较A,B,C 3组患者术后胰漏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各组均无患者发生胰漏、胆漏、胃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和腹腔内出血,围手术期各组均无患者死亡,A组和B组各出现1例肺部感染,C组有1例患者出现黑便,3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根据胰腺颈部的面积和胰管的直径选择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能避免胰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蕊  米曰堂  邵峰  王云霞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6):626-627,630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胰漏的合理胰腺残端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年间行PD治疗的壶腹周围癌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的情况和术后胰漏及由此引发的腹腔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间围手术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管空肠端侧吻合组与胰腺空肠端端吻合组术后胰漏发生率分别为3.9%和12.6%(P=0.044).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和9.7%(P=0.026),相关死亡率为0和5.8%.结论胰管空肠端侧吻合重建确实可靠,能够有效地降低PD后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缝线的改进及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6月~2008年6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6例,男4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3岁(32~74岁。其中胰头癌34例,胆管下段癌16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8例,胰岛细胞癌4例,胰头囊腺瘤4例。胰肠吻合采用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端侧吻合,第一层胰管粘膜对空肠粘膜均匀缝合4针,第二层空肠浆肌层对胰腺断面间断缝合,尽量贴合胰腺断面不留死腔,第三层空肠浆肌层对胰腺包膜连续缝合。手术缝线改进为:将胰肠端侧粘膜吻合缝线由慕丝缝线改为普理灵缝线。比较胰肠吻合术采用缝线的改进前后对术后并发胰漏的影响。结果术后胰漏总发生率22.37%(17/76),慕丝缝线组27.50%(11/40),普理灵缝线组16.66%(6/36)。普理灵缝线组胰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慕丝缝线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240min(220~280),慕丝缝线组手术时间230min(210~275),普里灵缝线组手术时间251min(229~290),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改用不可吸收的普理灵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并没有显著地延长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渠时学  李青 《河北医学》2000,6(10):913-913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PD)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胰漏 ,目前已有许多处理胰腺残端的方法 ,但其效果不尽相同。自 1992年 6月以来 ,我们将自行设计的空肠浆肌鞘与胰断端一层吻合术应用于 11例患者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33~ 78岁 ,平均 4 8岁。其中胰头癌 5例 ,乏特壶腹癌 3例 ,胆总管下段癌 2例 ,慢性胰腺炎 1例 ,均经病理证实。术式均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式 :1空肠浆肌鞘的准备 :提起近端空肠 ,在拟切断线两侧各置一把齿直血管钳 ,在两钳间切断 ,紧贴远端血管钳远侧 ,环形切开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后Madden胰管空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7年4月施行改良后Madden胰管空肠吻合术36例。Madden吻合法基础上进行改良,游离胰远断端3 cm,胰管内置入硅胶管。电刀灼破空肠全层形成直径2~5 mm小孔,胰管支架硅胶管经此孔插入空肠,胰管-空肠黏膜对合后以4-0的可吸收线间断吻合4针,将胰断面与空肠壁浆肌层连续缝合1周,收紧打结,使胰管周围的胰腺断面和空肠浆肌层贴合紧密。结果:采用此法治疗3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胰瘘。结论:改良后Madden胰管空肠吻合术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半月以上的胰腺残端迟发大出血较少见。现将我院1984年至1994年间共发生的3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 男性,56岁,确诊胰头癌按Whipple术式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残端采用端端套入空肠吻合,胰腺管内放入约8cm内支撑管,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第21天感上腹闷胀不适,随即呕吐出腊肠型凝血块、鲜血和胰腺胰腺管内置管,出血量约2000ml以上,很快进入休克。诊断胰残端大出血,行急诊手术,切开胰空肠吻合口前壁空肠侧见肠腔充满积血块,胰残端组织坏死脱落约2cm,残端动脉裸露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胰头癌的切除率以及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一胰漏的发生。方法 1996年5月~2002年11月本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除经典的手术步骤,笔者对手术术式与方法进行了改进,完整切除胰腺钩突,在门静脉与胰头粘连时应仔细分离,对受到浸润时的门静脉(PV)或肠系膜上静脉(SMV)作部分切除,PV端或SMV端端吻合或人造血管连接吻合,胰肠端侧吻合时,将胰腺残端确切地套入空肠,并在吻合口两角危险区及前壁覆盖一束大网膜。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切除率和生存率,而且并发症并未增加,本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7%、68.8%、24.4%;采用端侧吻合加吻合口周围附以带蒂大网膜无胰漏发生。仅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腹腔内大出血1例,胃排室障碍3例,继发腹腔感染4例,切口脂肪液化并切口裂开2例。结论 随着肝胆外科技术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及合并PV部分切除以及SMV部分切除已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胰肠端侧吻合加吻合口周围覆盖大网膜能有效地降低或防止胰漏的发生。此法为提高胰头癌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总结预防壶腹部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胆瘘的体会。方法对我院1984年1月~1995年10月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术后胰瘘3例(7.7%),非手术治愈。无胆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率。结论胰漏的预防关键在于胰腺残端常规楔形切除与合掌式缝合,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吻合层次精确,吻合口无张力,胰管内置多侧孔引流管,胰液输出通畅。胆肠胰肠吻合口相距5cm~6cm。胆肠吻合口的胆总管周围组织游离长度以1cm为宜,保证胆肠吻合血供。胆肠胰肠吻合口附近各置质软腔大的硅胶管充分引流。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行胆管胰管双重外引流预防胆漏、胰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3例采用Child方法重建消化道,4例采用Whipple方法重建消化道,1例采用空肠胰腺捆绑式吻合重建.胰管内插入适当粗细塑料管并与胰管缝扎固定,T管一侧短臂经胆肠吻合口放入肝总管,另一短臂放入肠腔,T管长臂及胰液引流管经桥袢肠腔距胰肠吻合口15~20 cm处肠壁分别引出、固定.10~14 d胆汁、胰液适时回输肠道,带管3周拔除.结果 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胆漏、胰漏,1例胰腺残端出血,1例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愈.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胆汁、胰液双重外引流,能有效降低吻合口张力,消除胆汁、胰酶侵蚀作用,预防胆漏和(或)胰漏,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应用胆胰双支撑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②方法 本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6例,其中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20例,胰胃吻合重建消化道16例。胰腺残端与空肠或胃吻合方式采用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吻合。有31例于胰管内置入直径约1mm硅塑管作为桥袢引出体外或肠腔、胃腔内,26例于胆肠吻合口上的肝总管或胆总管下段另行戳孔置入T型管引流。③结果 36例中发生并发症有6例,占16.7%,其中姨瘘2例,占5.5%,无胆瘘并发症。④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双支撑引流能有效地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胰重建方式与胰瘘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映波  关远祥  詹友庆 《广东医学》2003,24(11):1204-120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胰不同重建方式后胰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残胰的重建方式分别按胰空肠套入式端端吻合22例,胰胃吻合13例,分析两种不同吻合方法后胰瘘的发生率。结果:35例术后共发生胰瘘3例,其中胰肠套入式吻合2例,胰胃吻合1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胰的重建采用胰胃吻合有操作的简便性,但不能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胰胃吻合的真正价值有待更大量的随机性前瞻性研究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冼沛中  康旭  王三明  徐飞鹏 《海南医学》2004,15(8):77-77,39
目的 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空肠吻合口漏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2002年间2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法改进。结果 21例手术患者均治愈.无1例术后发生胰空肠吻合口漏。结论 重视手术基本操作.采用连续缝合及T管胆汁外引流、胰液内引流的方法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立元  赵录 《吉林医学》1995,16(3):132-133
为了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残胰管内插入导管、胰腺空肠端侧吻合的方法,使手术后胰液全部引流到体外,待胰肠吻合口愈合后再拔除导管,方法简单,效果满意,共手术11例,无1例胰瘘发生。我们认为,胰瘘的发生,同术式和操作技术有一定关系,但关键是手术后含有大量胰酶的胰液存积在吻合口附近。采用胰管内插管的外引流术,使胰管内减压,胰肠吻合口附近无胰液,有利于胰肠吻合口的愈合,对防止胰瘘发生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