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癌症,一线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最常见的预防复发和进展的方法是通过膀胱内应用化疗或免疫抑制药物。然而,费用昂贵、不同程度的药物相关副作用及人群耐药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膀胱癌的协同药物。目前,二甲双胍抗肿瘤研究的流行病学、体内外实验研究已成为新的方向和学术热点。本研究综述二甲双胍减少糖尿病患者膀胱肿瘤的患病及复发风险,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生长,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等抗肿瘤的相关机制及二甲双胍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期望为二甲双胍防治膀胱肿瘤的深入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经尿道切除或经膀胱开放手术。但是,切除后50%以上的病人在2年内肿瘤复发,远期复发率几乎是100%。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赵勇等报道了3种灌注药物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其复发率分  相似文献   

3.
1992-2005年我院对103例膀胱癌病人行肿瘤切除,术后加强出院指导,使病人均接受有效的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随访2~10年,结果仅23例复发,复发率22.3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癌、早期前列腺癌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对18 例膀胱颈部及三角区肿瘤、6例前列腺癌(共24 例) 不做传统的膀胱前列腺全切及尿流改道术,而行膀胱颈部横段切除加前列腺切除,膀胱尿道或膀胱前列腺包膜吻合术。结果 经病理证实肿瘤切除彻底,术后经1 年~4 年6 个月的随诊,( 随诊23例) ,其中膀胱癌18 例,2 年内复发4 例,复发率22 % ;前列腺癌6 例复发1 例,复发率20 % 。术后均排尿通畅,残余尿量平均60ml,少数病人有暂时性尿失禁,均于术后3 个月消失。结论 此术式比传统的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损伤小,且能完全切除肿瘤,并保留了部分膀胱,术后病人有正常排尿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1].膀胱癌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2],如何预防肿瘤术后复发有着重要意义.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采用不同药物、不同温度的膀胱灌注后肿瘤的复发率各不相同.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们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采用温热吡柔比星定期膀胱灌注,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谢华琴  廖建鄂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77-1478
膀胱肿瘤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均占首位,其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通常在术后1年内复发。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对2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联合波姆光热疗方法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告46例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资料并讨论其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 46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37例行术后放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1-9年,11例在术后7-14个月复发,总复发率为23.9%.行肿瘤广泛切除加术后放疗复发率为7.7%,行单纯肿瘤广泛切除复发率为33.3%,行肿瘤边缘切除(包括瘤内切除)加术后放疗复发率为29.2%.结论 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局部切除后易复发.术后放疗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对45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丝裂霉素(MM-C)腔内灌注治疗,随访1~4年,3例复发,复发率6.67%.作者认为,膀胱部分切除仍是治疗膀胱癌的重要方法之一.MM-C腔内化疗效果良好,是术后腔内灌注的理想药物,正规的膀胱灌注和定期复查对于预防复发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患者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治疗探讨(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膀胱癌的手术方式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2例及国内文献报道25例肾移植患者膀胱癌进行病理、临床分析,并与普通膀胱癌比较。结果:肾移植患者膀胱癌生物学特点与普通人群膀胱癌不同,主要特点为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浸润、转移,肿瘤异质性发展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此类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不愿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者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复发率高,膀胱部分切除术难以彻底切除肿瘤,且易发生远和转移;局部放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结论:肾移植患者膀胱癌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预防术后复发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体肿瘤细胞药敏检测指导膀胱癌术后化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针对同一病理肿瘤不同个体术后选择性应用最为敏感的化疗药物,我们对1992年1月-1996年12月收3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术中取同的活 标本制成单细胞液,对其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同一病理有别膀胱各种抗癌药物敏感性不同;单药总体敏感率一病理分级明显相关,二药联合应用随分级增加其敏感性明显高于单药。根据药果进行治疗,37例病人一年复发仅3例,全外药敏实验结果能指导临床用药,而且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膀胱肿瘤首选方法,但其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术后需行规则的膀胱内抗肿瘤药物灌注化疗,以预防肿瘤的复发。患者离开医院后,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患者不能够按时进行膀胱腔内化疗和膀胱镜复查,从而增加了膀胱癌术后的复发。因此我们对影响膀胱癌术后患者从医行为进行了调查,并采取相应的个性化和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必要时同时行输尿管移植)或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术后肿瘤复发甚至多次复发的病例并不少见.Roger报道47例复发10例,复发率22%,高安报道为26~52%,本院63例复发23例,复发率37%.对这类复发的病例,除已失去手术条件者外,应再次手术治疗.本组复发病例采用了两种治疗方法:1.全膀胱切除术10例,下称全切组,2.再次或多次膀胱部分切除、肿瘤局部切除或电切术,术后并应用噻替哌冲洗膀胱13例,下称冲洗组.将两组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表浅性膀胱癌25例在切除膀胱肿瘤后,加行部分膀胱粘膜剥离和部分膀胱粘膜下化疗。获随访2~5年23例,复发1例,与常用的术后长期、间歇性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相比,此法有望进一步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膀胱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个体差异,是制约化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一种有效的肿瘤药敏试验,为选择临床化疗用药提供了依据。本文选用6种常用的膀胱肿瘤化疗药物对17例病人进行体外药敏测试并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提示;1.不同个体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2.以药敏测试为依据进行术后化疗可显著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superfici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TC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28例STCC患者(对照组)行TURBt术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另取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81例STCC患者(观察组)行TURBt术后丝裂霉素C+干扰素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回顾性分析其肿瘤复发情况、化疗方案、手术操作规范等,结合文献探讨其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209例患者术后获随访(31±3)个月,总复发率28.23%,12例术后病理分期分级进展。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为14.15%,对照组为36.72%;单发肿瘤复发率为23.23%,多发为42.59%;Ta期6.25%,T1期34.78%;G1级17.05%、G2级37.25%、G3级62.07%。观察组获得肿瘤分期、分级、数目等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肿瘤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1);单发、Ta期、低级别的肿瘤的复发率分别较多发、T1期、高级别的肿瘤低(P<0.01)。结论 STCC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主要原因是肿瘤高分级及高分期,肿瘤多发性及非乳头状,肿瘤基底电切深度及范围不够,肿瘤周围存在肉眼难以发觉的隐性卫星病灶及人为因素遗漏小肿瘤,膀胱内残留肿瘤组织碎片种植,灌注化疗失败等。规范化彻底性切除肿瘤原发病灶,术后即刻开始联合应用化学药物及免疫生物制剂规范化膀胱灌注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于女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TUR-BT术应将肿瘤完全切除直至露出正常的膀胱壁肌层,切除肿瘤后,应进行基底部组织活检,便于病理分级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可降低术后复发几率,TUR-BT术后的患者有10%-67%在12个月内复发,可能与新发肿瘤、肿痛细胞种植或原发肿痛切除不完全有关.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临床上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常规方法,术后膀胱灌注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由于肿瘤细胞播散而引起的复发.我院自2001年1月-2011年10月共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32例,术后均行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对于术后早期(3小时内)和常规灌注化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崔涛  葛明珠  纪强  马卫海 《河北医学》2009,15(7):760-762
目的:探讨膀胱癌切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依据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手术前后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术中切除肿瘤后于膀胱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和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结果:全组65例中有60例获得3年以上的随访,随访率(92.3%)。4例分别在术后19、27、37、43个月复发,复发率(6.7%)。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粘膜下注射及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可增强抗肿瘤作用,延长无瘤间期,对预防肿瘤复发远期疗效可靠,尤其对早期浅表性非浸润癌效果显著,为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提供了一种新的化疗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8.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肿瘤,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浅表性膀胱癌约占75%-85%,虽然预后较好,但仍有70%的复发率.浅表性膀胱癌又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理类型为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是目前治疗NMIBC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证是细胞分化好、直径<2cm的Ta期和T1期的浅表型膀胱肿瘤.但据文献[1]报道,术后的复发率为50%-70%,因此,控制术后的复发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使用药物行膀胱灌注是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2]临床上应用的膀胱灌注药物主要有化疗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细胞因子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表浅膀胱癌患者,均给予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有无膀胱穿孔等情况,灌注化疗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随访1 a统计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5~65 min,平均(30.54±7.41)min。手术过程中均无膀胱穿孔、大出血以及水中毒等并发症出现。男性患者中1例行丝裂霉素2次膀胱灌注后,龟头出现红疹,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1 a,4例(6.67%)在非原位置出现复发,二次行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再次随访均未再复发。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根除肿瘤,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以羟基喜树碱(40 mg/40mL)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7例.结果 5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一次性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至24个月,5例复发,再次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以羟基喜树碱(40 mg/40 mL)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重复使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