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骨桥蛋白是一种分泌性磷酸化糖蛋白,是人体极其重要的黏附因子,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转移复发的分子标签,在肝癌的转移复发巾扮演重要角色。骨桥蛋白作为一项预警指标能够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发生,有助于识别需要积极综合治疗的患者,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3.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具有分泌性、粘附性、糖基化磷酸化蛋白,包含精氨酸一甘氨酸一天冬氨酸(RGD)的细胞结合序列,在许多细胞外基质蛋白能发现此序列。自1979以来OPN被认为是恶性转化的分泌性蛋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转移、预后相关。对OPN结构和功能以及参与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骨桥蛋白与肿瘤发生及转移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具有分泌性、粘附性、糖基化磷酸化蛋白,包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的细胞结合序列,在许多细胞外基质蛋白能发现此序列.自1979以来OPN被认为是恶性转化的分泌性蛋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转移、预后相关.对OPN结构和功能以及参与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汤钊猷 《实用肿瘤杂志》1999,14(6):321-322,349
肝癌术后复发与转移十分常见,过去由于无法对复发转移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一旦发现复发转移,病灶已较大或较多,无论用何种治疗,其效果均差,为此过去对复发转移的处理多采取消极态度。由于70年代初对小肝癌的研究,证明亚临床期肝癌是可能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后来看到,小肝癌研究的理论实践也同样可用于肝癌的复发与转移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简称我所)自70年代末开展对亚临床期复发转移的再切除(余业勤,汤钊猷等.原发性肝癌再次手术的评价.江苏医药,1980,6(1):4),19…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骨桥蛋白(OPN)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已发现在多种肿瘤中OPN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增强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在肝癌中,OPN尤其具备良好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够有效地判断肝癌患者预后,而抑制OPN表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与转移,提示该蛋白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肝癌的复发与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临床病理指标外,相关因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因子、细胞黏附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尤其对黏附因子、蛋白水解酶、相关基因如骨桥蛋白、p97等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肝癌复发转移相关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肝癌的复发与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临床病理指标外,相关因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因子、细胞黏附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尤其对黏附因子、蛋白水解酶、相关基因如骨桥蛋白、p97等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9.
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肝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很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参与,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目前已经发现很多与肝癌复发转移有关的有可能成为监测复发和评价预后的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与肝癌复发转移有关的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转移复发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的主要障碍。早期识别或预测哪些患者易于转移复发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治疗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可以预测转移复发的指标,传统意义的预测指标包括肿瘤TNM分期、肿瘤大体及组织学与形态学特征,但这些难以准确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分子标记物可提供常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外的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1.
潘烨  郑起  汪昱  闫钧  薛琼 《肿瘤》2007,27(2):104-108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在肝癌转移模型中对肿瘤切除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影响。方法: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40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干扰素组(IFN-α2a)、5-FU组和联合组(5-FU与IFN-α2a)。观察肝癌切除后肿瘤复发、肝内播散及肺转移,检测复发瘤血管生成相关指标(MVD、VEGF、bFGF和SMA),并检测血清AFP。结果:对照组、干扰素组、5-FU组和联合组肝内复发率分别为100%、90%、100%和80%;肝内出现播散灶率分别为100%、60%、70%和10%;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素组和联合组复发瘤体积、肝内播散灶数量、肺转移率和转移灶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两药联合应用对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有协同效应;干扰素对肝癌血管形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及5-FU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和5-FU均可抑制肝癌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许多因素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包括患者的一般状态、肿瘤大体病理学特征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等相关因素.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许多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如甲胎蛋白-L3、甲胎蛋mRNA、γ-谷氨酰转肽酶Ⅱ、α-L-岩藻糖苷酶、骨桥蛋白等.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肝癌(HCC)转移、复发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HCC的转移、复发,寻找与其相关的新蛋白质、肿瘤特异性标记物及药物治疗的靶标,对提高HCC治疗效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桥蛋白检测对预测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ui BK  Zhang CQ  Zhang Y  Yuan YF  Zhang YQ  Shi M  Chen MS  Li SP  Li JQ 《癌症》2006,25(7):876-879
背景与目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性磷酸糖蛋白,可以同整合素和CD44v结合,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病理过程中起作用。本研究探讨血浆中OPN检测,在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术后转移复发中的意义。方法:病例组选取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56例,用ELISA法检测术前血浆OPN浓度,对照组取23例健康体检职工血浆标本。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OPN水平;并随访病例组复发转移情况,分析血浆OPN水平与肿瘤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HCC组血浆OPN浓度为(864.4±391.9)!g/L,健康对照组血浆OPN浓度为(382.5±169.4)!g/L,两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随访期间,25例无复发,31例复发。肝细胞癌无复发组血浆OPN浓度为(744.6±323.9)!g/L,复发组血浆OPN浓度为(961.0±411.6)!g/L,复发组与无复发组血浆OPN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9)。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浆OPN水平、肝硬化、肿瘤大小是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浆中OPN浓度可以作为预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潜在参考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高表达中期因子蛋白与肝内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Yin Z  Luo X  Kang X  Wu Z  Qian H  Wu M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27-29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特点、水平及其与肝内侵袭、转移的可能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33例人HCC组织、10例良性肝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瘤旁肝组织进行了MK蛋白定位表达及表达水平的研究,并结合肝内有无卫星灶形成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Western印迹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在正常肝组织及良性肝病变组织中,MK无表达;而在HCC组织中,MK高表达。在癌旁肝硬化组织中,MK微量表达;而在肿瘤侵袭前沿区域,MK表达则增强。HCC中MK表达率与其组织学类型、组织分级、瘤体大小、包膜状况、AFP值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在有卫星灶形成的HCC中,MK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无卫星灶形成者(P<0.05)。结论 HCC在蛋白水平上表达MK增加,并可能与肝内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探讨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印迹法 ,检测 2 5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RhoCmRNA和蛋白的表达 ;同时采用PCR产物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法检测RhoC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HCC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 ,RhoC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高 ,其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 1.8± 1.1和 1.0± 0 .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同样高于癌旁肝组织 ,其A比值分别为 33992± 10 384和 17342± 999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灶中的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 3.3± 0 .5和 6 386 5±9116 ,较HCC肝内病灶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RhoCmRNA和蛋白在分化较差、结节数较多、有静脉浸润或伴有肝外转移灶的HCC中过量表达 (P <0 .0 5 )。全部HCC经PCR SSCP银染法分析均未发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 RhoC基因的过量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且可能是通过过量表达而非突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周血AFP mRNA表达与原发性肝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通过检测手术或介入治疗前后的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 mRNA)的表达,了解原发生性肝癌的血行播散情况及肝癌综合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技术,对54例原发性吕患者外周血样本AFP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54例样本中,26例(48.1%)AFP mRNA阳性,20例正常人及10例良性肝病患者分别只有1例阳性。16例伴  相似文献   

18.
潘烨  郑起  艾开兴  闫钧  薛琼 《肿瘤》2005,25(5):439-441
目的研究干扰素和卡培他滨对肝癌根治性切除后转移、复发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40只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卡培他滨组(希罗达)、干扰素组(因特芬)、联合组(卡培他滨与因特芬).观察肝癌根治性切除后肿瘤肝内复发率、复发瘤大小、肝内播散灶数量和肺转移率,检测复发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干扰素组、卡培他滨组、联合组肝内复发率为100%、90%、100%和80%;复发瘤体积分别为(3981.54±262.59)mm3、(1012.05±70.61)mm3、(714.34±60.37)mm3和(35.60±5.25)mm3;肝内出现播散灶比率分别为100%、40%、50%和10%;肺转移率分别为90%、40%、60%和0;肝脏复发瘤内MVD分别为22.36±4.36、6.42±1.66、19.32±3.25、5.92±2.63;VEGF阳性率分别为90%、30%、80%和30%;bFGF阳性率分别为100%、70%、90%和80%;干扰素组、卡培他滨组、联合组分别与对照组比,对肝癌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对肝癌血管形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及卡培他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干扰素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对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有协同效应.结论干扰素和卡培他滨均可抑制肝癌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