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养生学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生物处于冬眠阶段,以养精蓄锐,适应明春之生机,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那么,冬季究竟如何养生呢?  相似文献   

2.
白桦 《大众健康》2023,(2):64-65
<正>“补冬”重在养藏。从中医角度看,肾脏旺于冬季,养藏即养肾。数九寒天,自然界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发,人体处于汲取营养、养精蓄锐的最佳阶段。人们在此时进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补冬”也是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3.
冬季,万物生机闭藏,阴气盛而阳气潜伏,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冬季养生要注意阴平阳秘,"天人相应",以维护机体阴阳相对平衡和谐。起居有常敛阳护阴冬三月,应以敛阳护阴,养"藏"为原则。"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起居方面,顺乎自然规律。早睡以养人体阳气,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  相似文献   

4.
陈日益 《保健医苑》2023,(10):56-57
<正>中医历来注重“天人相应”和“阴阳平衡”的重要养生理念,即人体要顺应四季变换调节好阴气与阳气,才能达到强身健体、防治未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春夏季,人们要养护自己的阳气,这样在秋冬季节来临时就可以抵御风寒;而秋冬季要滋养人体的阴气,这样才能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眼下已入深秋,日照时间渐短,天气逐渐变冷,外界环境由阳盛向阴盛过渡,正是人们养护体内阴气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国人的概念中 ,从立冬开始 ,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直至立春前 ,为冬季。在这为期三个月的严冬季节中 ,其气候特点 ,就是寒冷 ,从草木凋零 ,昆虫蛰伏 ,直至天寒地冻 ,万物生机皆闭藏潜伏 ,是一年中阴气盛极 ,阳气潜伏的日子。人体也表现为“阳气衰少 ,阴气坚盛 ,巨阳伏沉”(《素问·水热穴论》) ,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为了维护人体阴阳平衡 ,保障身体健康 ,冬令养生必须注意遵循“养藏”的原则 ,从多方面进行调摄 ,以保护体内元阳的生机。1 冬令起居宜避寒就温严冬之际 ,寒易伤人体阳气 ,人们生活起居 …  相似文献   

6.
迟莉丽 《家庭健康》2011,(11):34-35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医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到了“小雪”节气,北方地区就开始下雪,气温骤降,寒气袭人,人体阳气容易受到损伤,是某些疾病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7.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季节。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生物处于冬眠阶段,以养精蓄锐,适应明春之生机。人体腠理紧闭、阳气潜伏,以保护体内元阳;肾脏旺盛,发挥其封藏之责。故有秋冬养阴、冬天养肾之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长发育。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正是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呈现出生、长、壮、老的不同生理状态。人至老年,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显出老态之象。养肾、补肾不仅是重要疾病治疗方法之一,补肾填精还是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秋日养生     
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固摄入体正气,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因此,秋季虽短,一逝即过,却不能“怠慢”了,秋天要有秋天的吃法。  相似文献   

9.
《长寿》2009,(7):70-70
“冬病夏治”是一种有效的抗病理念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医疗之一,渊源于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肌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慢性疾病得以提早治疗,防止复发。“冬病”就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肺感染、肺炎等症。这类疾病之所以好发在冬季.主要是由于人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气候影响,而造成疾病反复发作。本着中医“春夏养阳”的治疗理论。故冬病应重在夏治。而“夏治”,就是指在夏季,趁这类病情处于缓解季节,  相似文献   

10.
冬季到来,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尤其在早晚与日间的温差变大,户外运动也变得不太可行。对于许多热爱锻炼的中老年人来说,进入冬季对于健身也是个挑战。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自然界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以待来年春天的生机。但对人体来说,冬天若是静卧不动,会使得机体与内脏的功能下降。如果能多在室外  相似文献   

11.
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根据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冬季养生应避寒就温,敛阴护阳,以使阴阳相对平衡,身体健康。那么,冬季人们应当怎样从衣食住行诸方面做好养生保健呢? 衣 冬季的衣着,内衣应暖和贴身,以棉布质地为好;外衣则要稍宽大。鞋袜也须稍大一点,使气血流通四肢舒畅温暖。冬天尤须注意头、足和手的保暖。戴帽  相似文献   

12.
谈冬令进补     
中医学认为,从立冬起至立春前的这段时间(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冬季里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大地冰封,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处于冬眠状态,养精畜锐,以适应来年春天的生机;人体新陈  相似文献   

13.
高琰 《保健医苑》2021,(11):15-17
中医认为,秋天由于阳光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由热转寒,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日:"秋冬养阴."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秋属金,在五脏属肺.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在冬季的3个月中,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顺应着冬季养生,各大旅行社也都纷纷出招,推出了"冬日养生"团.  相似文献   

15.
杨力 《家庭健康》2011,(24):4-6
中医理论指出,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顺应天时,当然饮食也不例外.春夏秋冬,气候不同,饮食也应随着季节有所变化.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需阴气藏丽不泄”的季节,故有“冬主藏”的理论,宜多吃“收藏”之物,从而增强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冬季气温骤降,寒风凛凛,万物皆都潜藏,人们也相应减少活动,这是适应节令的养藏行为。在冬季,房事调摄也应掌握“养藏”的原则。保精是冬季房事调摄的首要任务。从中医而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其中尤以精为根基,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所以也正如古人所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善保精者多高寿,过损精者必早衰”。冬季是保精的好时机,其既与冬令养藏之性相吻合,且阳气已衰,性欲相对减少,性冲动而交之机也相应减少,有利于保精而不泄精。然而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节欲保精也有不同的措…  相似文献   

17.
杨力 《生活与健康》2011,(11):10-13
中医理论指出,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顺应天时,当然饮食也不例外。春夏秋冬,气候不同,饮食也应随着季节有所变化。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需阴气藏而不泄”的季节,故有“冬主藏”的理论,宜多吃“收藏”之物,从而增强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阵阵冷风带来的寒意,气候宜人的秋季渐渐离我们远去,天寒地冻、万物收藏的冬季即将到来。众所周知,冬季的气候特点为“寒”。传统医学认为,寒为阴邪,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应增加,伤及人体的阳气。此时人体为抵御严寒,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冬季到来时,营养物质在体内也最易吸收和储存。  相似文献   

19.
冬季话养生     
冬季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万物收藏,养生就应顺应自然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用药以滋阴药来补益肾气,衣着则不必过厚过暖。以上原则主要是从强化肾的功能着手的,所以一切有关补益肾脏,强化肾脏,养护肾脏的养生方法,都是冬季养生的主要内容。 中医认为,肾是人体生命之源。肾中的精(气)为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关系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老年人往往都有肾虚征象,久病之人也可有肾虚,即所谓“久病穷必及肾”。现代科学研究也指出,肾阳虚时机体处于  相似文献   

20.
冬季养生     
唐谭 《健康向导》2012,(6):48-49
冬季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点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以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除起居作息合理安排外,还必须保持室内温暖恒定。若室温低则易伤元阳。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就很容易外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