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行X线摄片及CT扫描.其中4例做了MRI检查.结果 本组5例发生于胫骨上端,各有1例发生于股骨近端和腓骨下端,1例发生于髌骨.X线和CT主要表现为伴有硬化边缘的骨质密度减低区.可呈膨胀性改变.灶内多可见钙化密度;MRI表现为T1WI上呈中等-低信号,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硬化边缘及灶内钙化呈低信号.灶周水肿在T2WI及压脂序列上呈高信号.结论 X线平片、CT、MRI在诊断成软骨细胞瘤上各有优势.将其中两者或三者相结合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CT、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胆管囊肿患者的B超、CT、PTC及MRI的影像学资料。结果B超和CT能清晰显示肝内较大的胆管囊肿,对肝内细小胆管囊肿及肝外胆管囊肿的显示不如MRI;PTC能较好地显示胆管树及胆管扩张情况,但操作复杂,有创伤,对某些合并症易漏诊;MRI能无创、多方位、多序列地显示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的影像学特点,其中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无创、直观地显示肝内外胆道情况,可与PTC相媲美。结论对于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的诊断,MRI较其他检查方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和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3年12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X线检查的结果设为X线组,而CT检查结果设为CT组,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成骨细胞瘤阳性42例,阴性4例。X线检查阳性38例,阴性8例。其中2例误诊为阴性,6例误诊为阳性。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91.9%(34/37).X线检查特异性为11.1%(1/9);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例。其中3例误诊为阴性。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3%(42/45)。CT检查特异性为100.0%(1/1);CT检查敏感性为93.3%稍高于X线检查91.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T检查特异性为100.0%显著高于X线检查11.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4,P0.05)。结论 X线及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CT检查较X线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临床应结合两者的诊断优势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脑内影像表现改变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肝豆状核变性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和头颅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头颅cT扫描。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见肝硬化影像改变,7例表现为弥漫结节性肝硬化;2例cT扫描患者发现双侧基底节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灶;MRI检查其中4例脑内有异常信号,2例表现为基底节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累及丘脑、双侧大脑脚和双侧额叶伴局部脑萎缩,另外2例为基底节斑片状短T1短1、2信号。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节性肝硬化伴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是其的典型影像表现,可提示该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进行X线及CT扫描检查。术后也均病理确诊为成软骨细胞瘤。将X线检查的结果设为X线组。而CT检查结果设为CT组。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成骨细胞瘤阳性42例,阴性4例。X线检查阳性38例,阴性8例,其中2例误诊为阴性,6例误诊为阳性。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89.5%(34/38),特异性为12.5%(1/8);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例,其中3例误诊为阴性。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3%(42/45),特异性为100.0%(1/1)。CT检查敏感性稍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检查特异性显著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及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CT检查较X线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临床应结合两者的诊断优势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CT上,软骨母细胞瘤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硬化,病灶内常见斑点状及片状钙化灶,部分有关节软组织肿胀及骨膜反应。在MRI上,其表现为在T1WI上呈等、稍低或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中等或高混杂信号,病灶边缘可见低信号环,部分病灶形成穿破骨皮质向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结论CT与MRI对软骨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CT上,软骨母细胞瘤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硬化,病灶内常见斑点状及片状钙化灶,部分有关节软组织肿胀及骨膜反应.在MRI上,其表现为在T1WI上呈等、稍低或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中等或高混杂信号,病灶边缘可见低信号环,部分病灶形成穿破骨皮质向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结论 CT与MRI对软骨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8年至2011年病理证实的21例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21例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中发生于手腕和手指12例,踝关节3例和足部5例,发生在膝关节1例。MRI表现主要是指、趾关节附近结节状或分叶状占位病灶,紧贴肌腱。15例磁共振T1WI信号等于或略高于肌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病变内含铁血黄素沉着明显时表现为T1WI和T2WI低信号。静注Gd-DTPA后,瘤体及邻近滑膜病变强化明显,边界较清晰。临床手术肿瘤易从周围组织分离,可完整切除。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镜下以显著的多核巨细胞与组织细胞为特征,纤维细胞穿插于组织细胞与巨细胞之间,可合并胶原化或玻璃样变性,少数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病理检查有较明显特征性。结论MRI能清晰显示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瘤体和范围,并在术前做出较高符合率的诊断。手术切除是治疗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主要方法。病理与弥漫性巨细胞瘤(即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CT检查13例,MRI检查15例。结果X线显示14例椎体边缘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形成骨桥,3例椎体骨质破坏。CT能清晰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小的死骨、椎间盘密度减低、椎旁软组织肿胀增厚。MRI示15例33个椎体表现为相邻椎体终板下局限或全椎体弥漫性长T。、长T2信号改变,受累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也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2例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CT与MRI对化脓性脊柱炎均可做出正确诊断。MRI对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显示椎管内累及范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化脓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CT检查13例,MRI检查15例.结果 X线显示14例椎体边缘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形成骨桥,3例椎体骨质破坏.CT能清晰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小的死骨、椎间盘密度减低、椎旁软组织肿胀增厚.MRI示15例33个椎体表现为相邻椎体终板下局限或全椎体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受累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也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2例Gd-DTPA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 CT与MRI对化脓性脊柱炎均可做出正确诊断.MRI对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显示椎管内累及范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及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占原发骨肿瘤的4%-9.5%,占良性骨肿瘤的18%-23%。典型的GCT为良性,单发。但多发也有报道,5%-10%可以为恶性。X线平片、CT、MRI和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在GCT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就GCT的影像学表现、治疗以及相关基础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探讨其MRI上的影像特点.方法 对9例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孟氏孔区,矢状位侧脑室前、中1/3到2/3的区间,形态不规则有分叶,肿瘤信号混杂,增强后实性成分轻度到中等度强化,DWI上呈高、稍高信号.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在MRI影像上部位、各序列信号变化有一定的特点,对于术前正确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垂体瘤32例,颅咽管瘤12例,脑膜瘤12例,生殖细胞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Rathke囊肿3例,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错构瘤和垂体脓肿各2例。结论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特征、大小范围、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显示清晰明了,能对其作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拟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MS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12例行CT平扫+增强检查;8例行MR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5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结果13例均为单发胰岛素瘤;发生在胰头(包括钩突)4例,胰颈1例,胰体2例,胰尾6例;11例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均无血管、胰管和胆管受侵及肝转移表现。12例CT平扫均呈等密度的肿块:12例于动脉期整个瘤体明显强化;门脉期肿瘤强化程度下降;实质期9例密度略高于正常胰腺;3例呈等密度。MRI表现:T1WI:5例呈的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T2WI(抑脂):7例呈高信号,1例体积较大者呈等、高信号;DWI序列均呈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均呈富血供。结论胰岛细胞瘤有较为典型的MSCT和MRI表现。对其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胸片、胸部螺旋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胸部创伤胸片及/或胸部螺旋CT表现,对各种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总结。结果肺撕裂伤、湿肺、肋骨骨折、气胸及血气胸、胸腔积液是胸部创伤的主要表现,分别占40.9%、30.7%、73.9%、21.6%、18.2%,膈疝、支气管断裂、肺血肿及肺囊肿是胸部创伤较少见的影像表现,有3例漏诊。结论胸片及胸部螺旋CT扫描是现阶段胸部创伤诊断的主要方法,仔细观察图像、短期复查及CT重建技术的使用是减少误、漏诊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胆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附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CT、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FC)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胆管囊肿患者的B超、CT、PTC及MRI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B超和CT能清晰显示肝内较大的胆管囊肿,对肝内细小胆管囊肿及肝外胆管囊肿的显示不如MRI;PTC能较好地显示胆管树及胆管扩张情况,但操作复杂,有创伤,对某些合并症易漏诊;MRI能无创、多方位、多序列地显示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的影像学特点,其中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无创、直观地显示肝内外胆道情况,可与PTC相媲美.结论 对于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的诊断,MRI较其他检查方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在Mirizzi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和MRCP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患者中,术前MRCP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I型10例,正确率100%。其余6例为Ⅱ型,术前MRCP无一例提示胆囊胆管瘘形成,MRCP未做出正确诊断。结论 MR/及MRCP是诊断Mirizzi综合征I型的可靠方法,Ⅱ型的诊断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及提高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8例输卵管妊娠破裂CT表现。结果输卵管妊娠发生部位不同,CT表现有各自特点。哨兵血块征是宫外孕破裂常见征象,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量较大时子宫及附件被包埋,子宫包埋征和妊娠子宫CT表现在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中常联合出现。结论哨兵血块征在宫外孕破裂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子宫包埋征和妊娠子宫CT表现联合出现对输卵管妊娠破裂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外侧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LPMN)的CT认识,探讨该结节及相应小关节、黄韧带伴随改变的发病机制及其共同对中心椎管、侧椎管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7例LLPMN的CT表现。结果17个软骨结节均为单发,其中,S1后上缘7个,L5后上缘6个,L4后上、下缘分别为1个、2个,L3后下缘1个;单纯小关节退变、黄韧带肥厚分别为1例、5例,小关节退变伴小关节半脱位2例,小关节退变伴黄韧带肥厚或骨化3例。结论CT能准确反映LLPMN对椎管的影响及其相应小关节、黄韧带伴随改变,并能指导临床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正确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结果:典型的X线表现为四肢长骨的骨端偏心、膨胀性、皂泡样、边缘清楚的骨质破坏:典型的CT表现为骨的偏心性、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连续性可中断,肿瘤的边缘可见断续的骨质硬化,肿瘤内可见有短小的骨嵴:典型的MRI表现为长骨骨端偏心性骨异常信号区,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中、高混杂信号,可出现液-液平,肿瘤的边缘可有一相对比较规则的低信号线状影结论: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CT和MRI能清楚显示巨细胞瘤内部结构,腰骶部巨细胞瘤可清楚显示突入盆腔或腹腔内的软组织块影X线平片结合CT和MRI影像可显著提高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