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二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燕虹,蒋有平,曾昭瑞例1,患者男,58岁。间断性下肢浮肿10年,胸闷,气短1月而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无烟洒嗜好及心绞痛发作史。入院体检:血压13/9kPa,颈静脉明显怒...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2岁。因反复头昏2年,乏力15天入院。入院后给予相关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完整,实质回声不均匀,肝脏右后叶可见2个相邻的边界欠清楚的偏低回声图像,大小约45.4mm×37.1mm、35.7mm×34.9mm,其周围可见声晕。CDFI:其内及周边可见点条状及半环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3.
<正> 患女,45岁,以胸闷,心前区痛8月加重10d 之主诉于1990年6月24日入院。1989年11月15日患者突感胸闷,心前区剧痛向背部放散,以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在当地医院治疗,出院后仍感活动后胸闷,胸部隐痛,10d 来症状明显加重并感腹胀,恶心,呕吐,尿少,面部肿胀,以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而收住院。既往体健,无冠心病史。入院查体:T37℃,P100次/min,BP11.7  相似文献   

4.
<正> 一过性Q波是指在短时间内变小或消失的Q波。临床上比较罕见,只能动态观察心电图,回顾确诊,常易误诊。为提高对一过性病理性Q波的认识,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2岁。因心前区持续性剧痛6小时急诊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经治疗30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可逆病理性Q波的变化。方法 对 2 1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分别作心电图和血流变学检查。病理性Q波组应用川芎嗪治疗。结果 心电图基本正常者 98例 ;出现无病理性Q波异常的其他心电图异常 5 2例 ;表现为可逆性病理性Q波者 6 5例。病理性Q波患者血流变异常。应用川芎嗪 3~ 5天后病理性Q波均消失。结论 老年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可导致可逆性病理性Q波 ,药物治疗可使病理性Q波消失  相似文献   

6.
曲英秋 《当代医学》2009,15(34):23-24
心肌梗塞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病理性Q波,损伤性ST改变。其中病理性Q波是心肌坏死的标志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病理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急性心肌由于梗塞面积、厚度或部位等多种原因,虽未能形成典型的病理性Q波,但可产生一些特征QRS波群改变,这种QRS波群的形态改变和病理性Q波一样,可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指标,称为“等位性Q波”。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1963~1980年之罔山红十字医院内科循环疾病研究中心连续剖检1392例,其中恶性肿瘤占525例,转移性心脏肿瘤64例。年龄5~81岁,平均58.8岁,男性43例,女性21例,64例中肉眼可见到转移瘤者45例,镜检发现者19例。1、转移率各种恶性肿瘤525例,向心脏转移者64例,转移率为12.2%,其转移率较高者为乳腺癌33.3%(4/12)、白血病33.3%(11/33)、肺癌27.5%(22/80)恶性淋巴瘤26.3%.(5/19)、肾癌23.5%(4/17)、子宫癌18.2%(2/11)。转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65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半年,于1992年2月10日住院。诊断为:1.高血压病Ⅲ期;2.脑动脉硬化;3.脑血栓形  相似文献   

9.
于萍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8):1040-1040
患女,74岁,因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入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75次/min,QRS时限〉0.12s,终末向量增宽,V1呈QS型,V2、V3呈QRS型,V5、V6ST段下移0.10mV。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梗,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学检查:肌酸激酶(CK):1488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相似文献   

10.
Q波型心肌梗塞病理性Q波消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临床上分析心电图时,只要发现有Q波,首先都会想到是否异常Q波,是否由心肌梗塞引起或还是正常变异?应如何分析鉴别各种不同及非病理性Q波,这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及时治疗,予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笔者对有Q波的84例心电图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怎样鉴别非病理性Q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总结报导如下,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时出现病理性Q波或QS波,并不完全是由于心肌坏死,也可因相邻的心肌发生高度缺血、损伤,而使心肌电的产生能力暂时丢失或失衡,经恰当治疗,心肌缺血改善,电产生能力恢复或平衡,病理性Q波可以消失。1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塞6例,均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反复心电图跟踪检查确认;其中前壁梗塞3例,下壁梗塞2例,侧壁梗塞三例,均已出现典型的病理性Q波(Q波宽度超过0.O4秒,深度超过同导联R波高度的1/4或Q波有切迹)。Q波消失时间,在4天(10小时)以上者2例,10天以上者3例,最长五例5周(为例壁心梗)。6例男4例,女2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0岁。主因颈部、胸腹部及左下肢多处刀刺伤后半小时入院。查体:T:37℃,BP:9.5/4.0kPa,P:130次/min。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尖部被创口贯穿,有活动出血,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向下扩大,约达第6肋,心脏听诊不满意。随即行心脏修补手术治疗。术中可见:心尖左室部有11.5cm刀口,深达心肌全层。于手术后12d做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4.
转移性心脏肿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清渝  顾复生 《北京医学》1990,12(4):249-249,252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短暂病理性Q波20例临床分析刘守朝(山东省成武县中医院)刘恒连,刘哲华(山东省成武县医院)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电图出现短暂性病理性Q波(简称Tp─Q),类似心肌梗塞图形,常给临床诊断带来错误的认识,但正确识别有助于与心肌梗塞鉴别,现将20例临床特...  相似文献   

16.
17.
转移性心脏肿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性心脏肿瘤并不罕见。现就我院1980年以来经过临床和病理学诊断的29例转移性心脏肿瘤分析、讨论如下。 一、材料 1980~1987年我院内科诊断转移性心脏肿瘤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5~70岁。经尸体解剖证实诊断8例,手术证实2例,心包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6岁。心慌、胸闷全身无力1月入院。入院前1周在外院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提示大量心包积液。按结核病治疗无效。患者起病后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既往无结核病史及粉尘接触史。查体:神清,面色潮红,唇无紫绀,颈静脉轻度怒张。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部分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心包积液。胸片,心脏呈普大型改变,肺与纵膈未见异常。肺部断层:右肺门改变,不除外支气管匍行型肺癌。肺CT:奇静脉食道隐窝内结节影,考虑为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入院后第1次心包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并查见癌细胞。病理学检查再次找到恶性肿瘤细胞。第2次心包穿刺,仍抽出血性液佑。逐给予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半年前行右下肺癌(图1)手术,术前常规腹部CT检查未见异常(图2),半年后复查CT,脾脏实质内见边缘较清晰的低密度圆形结节影,相同层面脊柱右份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缺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60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持续加重2h,于2001年2月13日11:00以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收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5 8112mmHg(2115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