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然;柴智;樊慧杰;李艳荣 《中医杂志》2017,58(23):1989-1993
酒具有温通血脉、鼓舞阳气、宣散药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作为药用历史由来己久。从酒与药结合的历史沿革、两者结合所产生的功用,现代药酒的分类、制备工艺、临床应用,以及药酒的质量标准研究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对酒为药用及药酒的发展与应用进行论述,认为从单纯的饮用酒到辅助药引再到现代的药酒发展,酒与药的结合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其在治疗、预防、保健及养生等各个方面都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白斑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背等露出部位,常使病人造成精神负担。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制备了一种白斑搽剂治疗白癜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痒疹是一种以瘙痒性丘疹或结节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多为过敏体质,常在蚊、蜢、螨、白蛉等昆虫叮咬或食物过敏后发生。紫连搽剂是我院皮肤科用于临床痒疹治疗多年的院内特色制剂,效好价廉,配制简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根据自主发明专利“咀嚼剂及其制备方法“之工艺,将研制的口溃平咀嚼剂用于口腔溃疡患者以观其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治疗组41例,给予“口溃平咀嚼剂“;对照组38例,给予“养阴生肌散“[1]。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结论咀嚼剂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既延长了药物与病灶的接触时间,又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及治疗冲击量。 相似文献
7.
1处方组成 双黄连粉末4.0g、病毒灵1.0g、地塞米松钠0.05g、盐酸地卡因0.3g、冰片20g、甘油2.0ml、PVA(750)6 0g、CMC-Na2. 0g、糖精钠适量,蒸馏水加至100ml。2制备方法2. 1取 PVA用适量 85%乙醇浸泡 24h,滤干后再用水浸泡24h,使其充分膨胀,在约90℃水温上加热溶解,待全溶后加入适量水浸泡的CMC-Na搅匀.使呈无色澄明粘稠性液体,过80目筛网,得滤液。2.2将双黄连粉末、病毒灵、地塞米松钠、盐酸地卡因、糖精钠分别用适量水溶解后,依次加入上述滤… 相似文献
8.
9.
处方:制川乌、当归、川芎、葛根各30g,巴戟天20g,全蝎6g,白酒1kg,白糖适量。 制法:将中药酌情碎断后,置广口瓶中,加入白酒1kg,密闭浸泡,每日搅拌2次,7天后每日搅拌1次,共浸25天,取上清液,压榨药渣,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加入适量的糖,搅拌溶解,密封,静置1周,滤清即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面瘫咀嚼剂的组方、制备、质量控制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面瘫咀嚼剂与同一方组的汤剂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面瘫咀嚼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汤剂对照组为63.3%,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剂集药物治疗与功能康复于一体,较之汤剂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11.
因恣酒嗜烟所造成的急慢性咽炎,以及卡拉OK发声不当或用嗓过度引起的声带充血、肥厚等,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失音的咽喉“暴暗”、“久暗”性疾病屡见不鲜。笔者针对上述病因、病机特点,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指导原则,采用清热利咽、润肺开音,兼以化痰顺气、祛痰 相似文献
12.
13.
肾炎康袋泡剂是由黄芪、山药、杜仲等16味中药按半生药袋泡剂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具有消除水肿及蛋白尿的作用。经本院内科临床应用观察,对慢性肾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具有携带及服用方便的特点,受到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面瘫咀嚼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开发研制而成的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型制剂。两年来经对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对比用药观察治疗表明,该剂型具有锻炼面瘫肌群、促进肌力康复的作用,起到了“标本兼治”之效果,解决了单一针灸或用药治疗与康复锻炼互不衔接的缺憾。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制剂质量标准和临床治疗指标,特进行了以下药物及临床研究。1处方与制备1.1处方当归、大青叶各150 g,三七、水蛭、僵蚕、桃仁、红花、连翘、菊花各120 g,全蝎、蝉蜕、荆芥、防风、桂枝、白附子、甘草、钩藤各100 g,… 相似文献
15.
16.
复发性口疮和口疮性口炎,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溃疡性损害,属中医“口疳”的范畴。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因嗜食膏粱厚味、辛辣刺激食品造成心脾积热,胃火上炎所致该疾患日益增多。为此,笔者在“清胃散”的基础上,结合名老中医陈应贤副主任医师数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加减化裁、筛选参合而成“口疮净”咀嚼剂一方。经两年来对83例患者的用药观察表明,疗效满意,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银翘散原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其原剂型是一种煮散,是近代中医临床治疗外感热病常用的有效方剂之一。其应用频度高,知名度大。为了提高该方的疗效,并适应目前群众生活节奏加快的需求,解决携带、服用的不方便,我所研制出了较易为临床中医师所接受,与中医传统用药习惯较吻合的银翘散浓缩袋泡剂,并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处方金银花30 g,连翘30 g,桔梗18 g,薄荷18 相似文献
19.
乙肝转阴袋泡剂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行配制的乙肝转阴袋泡剂,经3a的临床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明显疗效。1 处方组成黄芪、甘草、蚂蚁、叶下珠、柴胡、紫丹参、黄芩、赤芍、虎杖、紫草等。2 配制方法将上述药材分别用水漂洗,除去尘土,晾干,80~100℃烘烤2h,分别粉碎过2号筛,用4号... 相似文献
20.
皮肤花斑癣,俗称“汗斑”,分布世界各地,在热带地区,约有50%的人群患本病。家族同患本病者占5.8%~18.8%,夫妻同患本病者约占6%。有人调查4年间4294例皮肤真菌感染患者,结果发现.花斑癣占所有真菌感染者的30.9%[1]。本文系介绍皮肤癣搽剂的制备及用药1~2次治愈皮肤花斑癣的临床疗效观察。1处方及调配1.1处方酮康唑20.0 g,苯甲酸120.0 g,水杨酸60.0 g,桂皮油20 mL,香茅油20 mL,樟油20 mL,丁香油15 mL,冬青油100 mL,氯霉素10.0 g,乙醇75%适量至1 000 mL。1.2制备取酮康唑、苯甲酸、水杨酸、氯霉素溶于75%乙醇700 mL中。另取处方中桂油、香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