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滑膜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影响,探索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疾病模型,艾灸RA模型家兔双侧"肾俞"穴,运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滑膜液MMP-3、TIMP-1含量.结果 RA模型组滑膜液中MMP-3、TIMP-1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 P<0.01);艾灸治疗组滑膜液中MMP-3含量低于RA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IMP-1含量明显低于RA模型组(P<0.05).结论艾灸对滑膜细胞分泌MMP-3、TIMP-1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由于关节滑膜退变、软骨破坏引起的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病,主要病变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近年来,临床报道以膝周经穴为主,采用传统的针刺、刺络拔罐、水针及温针等疗法治疗KOA取得较好疗效[1-3],但其作用机制不甚明确.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参与骨性关节炎进程的重要介质,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剂,是调节炎症的始动因素,与软骨破坏密切相关[4].本实验研究温针对KOA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旨在证实温针治疗KOA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BZXD)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浆TNF-α和IL-1 β的影响,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诱导实验性关节炎模型,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血浆TNF-α和IL-1 β水平.结果造模大鼠88%出现关节炎症状;造模25 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的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TNF-α和IL-1 β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而痹肿消汤组TNF-α和IL-1 β水平低于甲氨喋呤组(P<0.05).结论TNF-α和IL-1 β在RA滑膜组织炎症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痹肿消汤能下调血浆TNF-α和IL-1 β的水平,其作用优于甲氨喋呤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痛风清热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18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痛风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痛风清热方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按经典Coderre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juvant arthritis,AA)的治疗作用及其对 AA 大鼠血清 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重150~180 g 的雄性 Wistar 大鼠,测量双侧足爪容积后,右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 mL/只)建立 AA 模型,于造模后第19天,将出现二次反应的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青蒿琥酯治疗组80 mg/(kg·d)、雷公藤多苷组8 mg/(kg·d),每组8只;并随机取8只正常 Wistar 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治疗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给药第15天测量各组大鼠足爪容积后采血,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大鼠血清中 TNF-α及 IL-1β含量.结果 (1)青蒿琥酯对大鼠 AA 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给药第15天各组造模侧足爪平均肿胀率(%)分别为:模型组177.00±37.5、青蒿琥酯组68.81±28.19、雷公藤多苷组66.00±30.78、空白对照组27.25±4.20;青蒿琥酯组抑制率为61.1%,雷公藤多苷抑制率为63%.在抑制 AA 大鼠造模侧足爪肿胀方面,青蒿琥酯、雷公藤多苷组和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青蒿琥酯和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非造模侧平均肿胀度(%)分别为: 模型组83.25±21.47、青蒿琥酯组34.50±10.23、雷公藤多苷组35.97±10.82、空白对照组28.00±7.76,青蒿琥酯组抑制率为58.6%,雷公藤多苷的抑制率为56.8%.在抑制 AA 大鼠非造模侧足爪肿胀方面,青蒿琥酯、雷公藤多苷和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和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 TNF-α、IL-1β含量((x-)±s,ng/mL)分别为: 模型组8.76±2.34、0.10±0.03,空白对照组5.40±1.15、0.05±0.01,青蒿琥酯组5.79±1.56、0.06±0.01,雷公藤多苷组6.16±0.94、0.06±0.02.青蒿琥酯、雷公藤多苷和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组与雷公多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两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青蒿琥酯对大鼠 AA 具有良好治疗作用,作用机制与其下调 AA 大鼠外周血 TNF- α、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通络止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ELISE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β,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A大鼠外周血中IL-1β、TNF—α显著升高(P〈0.01);通络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结论通络止痛胶囊可能通过降低IL—1β和TNF-α,抑制AA大鼠骨与软骨的破坏,减轻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栀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IL-1β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I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口服栀子浸膏,观察药物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大鼠滑膜细胞生长活性及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浸膏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足肿胀的程度(P<0.01);给药组滑膜细胞生长活性显著下降,高剂量组滑膜细胞IL-1β分泌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栀子浸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中可以抑制滑膜细胞的生长活性,下调致炎因子IL-1β的分泌水平,提示这可能与该药抑制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艾灸对基因干扰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血清细胞因子IL-17的影响及其抗炎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SOCSl基因干扰组(简称SOCSI干扰组)、艾灸+PTPN22基因干扰组(简称PTPN22干扰组)、艾灸+PIASI基因干扰组(简称PIASI干扰组),6只/组。弗氏完全佐剂按0.5mL/Kg剂量平均注入兔双后膝关节腔塑造RA模型,RA造模第2d将相应siRNA按50μ/g只剂量平均注入基因干扰组家兔双后膝关节腔。艾灸组及艾灸+基因干扰组动物采用艾粒施灸两侧“肾俞”穴各5壮,1次/d,6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法)严格按操作流程测定各实验组家兔血清IL-17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IL-17含量极显著升高(P〈O.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家兔血清IL-17含量有极显著降低(P〈0.01);PIAS1干扰组、SOCSI干扰组家兔血清IL-17含量有显著降低(P〈0.05),PTPN22干扰组有降低趋势;PTPN22干扰组、PIASI干扰组、SOCSI干扰组与艾灸组比较,下调IL-17含量效果不及艾灸组。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的抗炎效应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因子IL-17含量有关,而SOCSI、PTPN22、PIAS1对细胞因子传递重要通路JAK-sTAT通路的良性调控可能是其实现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银莱汤对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IL-1β、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连续测温3次,选取合格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10 mL/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银莱汤高剂量组、银莱汤中剂量组、银莱汤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0.5 h和造模后5 h两次灌胃给药,造模后每小时测温一次,于末次给药后3 h取血,通过ELISA和RIA方法检测血清中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结果 银莱汤各剂量组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1),银莱汤各剂量组血清中IL-1β、TNF-α、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银莱汤对发热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IL-6的产生或加速降解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家兔血清TNF-a、IL-1、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常规喂养外,其余各组将尿酸钠溶液通过髌上韧带注入家兔膝关节,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变病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西药组造模后予以秋水仙碱悬浮液灌胃治疗7天,温针灸组取家兔右侧"太冲""三阴交""合谷"治疗7天。观察家兔造模前后的皮色、皮温、精神状态、步态、饮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的TNF-α、IL-1、IL-8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关节严重跛行,血清中IL-1、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温针灸组家兔IL-1、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温针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发挥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清中IL-1、IL-8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栀子水提浸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I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口服栀子浸膏,观察药物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检测药物对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水提浸膏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足肿胀的程度(P<0.01);用药后,给药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栀子水提浸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提示这可能与该药抑制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梁秀云 《海南医学》2012,23(4):85-87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6、TNF-α、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比浊法对74例RA患者(RA活动期组48例、RA非活动期组26例)血清IL-6、TNF-α、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的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组患者血清IL-6 [(8.03±0.98)pg/L]、TNF-α [(7.54±0.82)pg/L]、CRP[(11.40±1.25)mg/L]等检测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活动期组患者血清IL-6[(10.42±1.51 )pg/L]、TNF-α[(10.32±1.34)pg/L]、CRP[(15.02±1.8 1)mg/L]等检测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呈正性显著相关(r=0.61,P<0.05); IL-6、TNF-α.与CRP水平呈正性显著相关(r=0.52,r=0.71,均P<0.05).结论 检测RA患者血清IL-6、TNF-α与CRP水平对观察其病情变化具有重重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男性不育症患者各项精液动态参数及精浆中IL-1β、TNF-α的含量,探讨IL-1β、TNF-α含量与各项精液动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不育组,其中精子活动力正常[(a+b)≥50%]者31例,不良[(a+b)〈50%]者44例;精子活动率正常(≥60%)者35例,下降(〈60%)者40例}和22例正常生育者(生育组)进行精液动态参数测定,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精浆中IL-1β、TNF-α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各组间精浆IL-1β、TNF-α含量的差异及其与各精液动态参数的关系。结果(1)两组男性精液动态参数中,除精子密度、C级精子百分率、平均移动角度外,其他各项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0.01);而且不育组男性精浆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生育组(P〈0.01)。(2)精子活力正常者a%、(a+b)%均显著高于精子活力下降者(均P〈0.01),而精浆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精子活力下降者(均P〈0.05)。(3)精子活动率正常者精子活动率显著高于精子活动率下降者(p〈0.01),精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精子活力下降组(P〈0.05),而IL-1β含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4)不育症患者IL-1β含量与a%、(a+b)%以及TNF-α含量与a%、(a+b)%均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TNF-α(含量与精子活动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TNF-α(含量与精子直线速度、曲线速度以及平均路径速度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不育男性精浆中IL-1β、TNF-α含量与精子动态参数密切相关,其含量可以反映精子运动功能,可为探讨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伤后大鼠进行远红外线干预,探讨远红外线干预对创面愈合影响的免疫及细胞因子等机制.方法 选择SPF级8周龄30只健康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健康安静组(A)、受伤+安静组(B)、受伤+红外+安静组(C)3个组.采用付氏改良造模方法,在动物造模治疗后第3、10、17天进行断尾取血,离心取血清,ELISA法测IL-1β、TNF-α、TGF-β1.结果 在造模后,受伤大鼠的IL-1β和TNF-α含量均明显上升,其中C组大鼠的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相对较小,与B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C组的TGF-β1则相对较高,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远红外线干预能改善受伤后大鼠免疫应激能力,减少创面持续的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免疫反应变化与TGF-β1变化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荆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红霉素对佐刑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连续7d,直至第28d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后用放免法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均成抑制作用。结论:红霉素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炎症在肿瘤的生长与增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炎症因子IL-1β、IL-8、TNF-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更为密切.炎症因子IL-1β、IL-8、TNF-α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生存微环境,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同时也促进了肿瘤的转移,因此研究炎症因子(IL-1β、IL-8、TNF-α)与乳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对早产儿肺泡灌洗液人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儿分为rh EPO组及非rh EPO组两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皮下注射500IU/kgrh EPO,不给予对照组患儿rh EPO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用氧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吸氧1h、3d、7d的IL-1β、TNF-α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rh EPO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医疗费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α、IL-β、IL-17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50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A患者IL-1α、IL-β、IL-17血清中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病情的发展与IL-1α、IL-β、IL-17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AA)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以雷公藤多甙作为阳性药物对照,观察高三尖杉酯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SP及IL-1β、TNF-α的影响.[结果]经高三尖杉酯碱,雷公藤多甙干预后,AA大鼠血清与滑膜中TNF-α、IL-1β含量,以及血浆,滑膜中SP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高三尖杉酯碱有与雷公藤多甙相类似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明显抑制AA大鼠血清与滑膜中TNF-α、IL-1β含量,以及血浆、滑膜中SP含量的分泌和释放,起到治疗AA大鼠关节炎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