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巧红  常艳  王兵兵  郝磊  刘洁 《医学争鸣》2006,27(18):1696-1696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4-04/2006-06共收治心脏瓣膜病患者180(女122,男58)例,年龄6~67岁,体质量13~78 kg.心功能Ⅱ-Ⅳ级疾病种类:风湿性二尖瓣病变85例;主动脉瓣病变3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病变4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变7例;三尖瓣病变5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130级;Ⅳ级30例;合并心房纤颤106例;心室肥厚140例;肺高压56例.手术种类:二尖瓣置换85例,主动脉瓣置换3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47例,三瓣置换7例,三尖瓣置换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72例,79例行二尖瓣置换,2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47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2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置换,60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共置换人工机械瓣203枚。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97%;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严格的围术期处理及恰当的瓣膜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10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ong CZ  Zhou XM  Hu JG  Yin BL  Yang YF  Liu F  Y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49-185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手术指征、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等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5月至2004年5月间1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年龄1.5~16(13±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4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三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3例,二尖瓣和三尖瓣双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26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6例,Ⅲ、Ⅳ级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均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令抗凝。结果早期死亡5例(4.8%),主要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0±4)年,随访91例,失访9例。晚期死亡4例,2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随访到的87例存活者恢复良好,未发现有与抗凝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大型号的瓣膜,手术同期纠正合并畸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胸心外科共收治28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进行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AVR+MVR10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3例同时行改良三尖瓣DEVEGA法环缩。结果死亡1例(3.8%),死亡原因为心包填塞。随诊患者2月~2年,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注重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5.
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跳动中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4例,换瓣时采用连续缝合;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2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术后6个月复查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有利于心肌保护,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效果显。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心脏瓣膜病以风湿性最为常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要是二尖瓣病变 ,部分患者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极少数病变侵及三尖瓣。其病理改变为瓣叶增厚 ,特别是瓣叶边缘部分 ,瓣叶交界融和 ,瓣口狭窄 ,瓣下结构挛缩 ,以及瓣膜钙化。196 1年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 (cardiacva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它是风湿病遗留的心脏瓣膜的损害[”,造成瓣膜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对病人危害很大c手术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用机械瓣替换病人病变的瓣膜。现术中将传统的多给节式缝合二尖瓣法改为目前流行的单线连续缝合法,大大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2],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手术室洗手护士的配合作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5例,男性20例,女性35例;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41例;年龄17~48岁,体重46~78公斤;心功能1级10例,Ⅲ级27例,Ⅴ级1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无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发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探讨机制、预后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因重度TR住院的患者12例,排除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心脏超声测量右室收缩压〉35mmHg)及三尖瓣瓣膜畸形或破坏。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12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前的风湿性瓣膜病病史较长,均超过20年,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房颤病史。心脏超声提示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左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内径及收缩功能正常。置换的金属瓣或生物瓣形态及功能正常。无明显肺动脉高压,但三尖瓣瓣口探及重度反流,三尖瓣瓣膜及附属结构无明显异常:无瓣膜破损脱垂、腱索断裂,但三尖瓣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或双瓣置换术后无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发生重度TR可能与右心室重构、三尖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效果。方法: 分析11例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心功能Ⅱ~Ⅳ级,心电图示心房颤动4例。均行二尖瓣置换,其中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置换瓣膜均为人工机械瓣。结果: 手术死亡1例,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是治疗心脏二尖瓣瓣膜疾病的可靠、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现普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刘鸿翔  张世新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118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张国报  乔刚  赵小娟  权晓强  赵健  程兆云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31-1332,1385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手术中3个瓣膜同时置换的经验。方法:对4例同时置换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4例病人均有三尖瓣环扩大和瓣叶增厚导致关闭不全,2例病人伴有交界融合导致瓣膜狭窄。1例病人接受了二尖瓣位、主动脉瓣位以及三尖瓣位生物瓣置换。另3例病人接受了二尖瓣位和主动脉瓣位机械瓣置换,以及三尖瓣位生物瓣置换。1例病人死于术后低心排。其他病人平均随访30个月(12~49个月),术后心功能I级2例,Ⅱ级1例。结论:如果三尖瓣需要置换时应使用生物瓣。尽管左侧心脏瓣膜应用机械瓣,三尖瓣位应用生物瓣仍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柳尧林 《西部医学》2010,22(5):845-846,848
目的观察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25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32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辩+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10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结果死亡3例(低心排血量2例、心室颤动1例)死亡率3.84%。随访65例,平均随访4.5年,死亡5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组织,选择合适瓣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间行瓣膜替换术的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 34例 ,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2例 ,心脏瓣膜粘液性病变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 2 4例 ,Ⅳ级 10例。采用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替换 (MVR AVR)及三尖瓣成形术 (TAP) 31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替换 (MVR AVR TVR) 3例。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 12例 ,死亡 4例 (11.8% )。结论 对心脏联合瓣膜病变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 ;术中加强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装置、积极处理三尖瓣病变 ,对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术前心功能IV级可视为预置心外起搏器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浅低温心脏不停跳重症瓣膜病换瓣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1例重症瓣膜病患者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0例,三尖瓣置换1例,9例为重危患者,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换瓣术,有利于心肌保护,结合围术期的心功能维护,术中正确处理瓣膜病变,重症瓣膜病换瓣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0.2%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采用三尖瓣前瓣叶加宽和粘连、融合的交界切开技术修复风湿性三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13例,同期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6例;采用病变瓣叶切除、自体心包片修复及人造腱索技术,手术治疗5例三尖瓣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变和1例多发性瓣膜黏液瘤病变,同期行室缺修补4例、佛氏窦瘤修补和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和自体心包瓣肺动脉瓣置换1例。结杲:19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院前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启闭良好。17例随访3个月至6年,复查心脏超声显示三尖瓣无反流5例,少量反流11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对风湿性三尖瓣病变或局限性三尖瓣器质性病变应用自体心包片行瓣膜成形术可以取得优良的早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国外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检索1979年~2004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2004年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66年~2004年Pubmed数据库中有关SLE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文献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国内数据库中未检索到相关文献,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文献57篇,共计81例。资料显示瓣膜病变累及二尖瓣58例,累及主动脉瓣32例,同时累及到上述两个瓣膜共11例,单纯累及三尖瓣1例。大多数病例术前使用过类固醇治疗,术前心功能为3或4级。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机械瓣膜置换术(29例)、生物瓣膜置换术(19例)、瓣膜成形术(10例)、同种组织瓣膜置换术(2例)。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膜穿孔2例、瓣周漏2例;瓣膜成形术后再手术5例。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30 d死亡率9.9%。结论SLE病变瓣膜主要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多表现为单一瓣膜,类固醇治疗可能引起SLE心脏瓣膜损害。因瓣膜损害而使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变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较为安全,术后效果良好。手术方式主要为瓣膜置换和成形术。瓣膜成形术后易再发瓣膜炎,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可再发瓣膜炎致瓣膜穿孔、瓣周漏而需要再次手术。机械瓣膜置换术对于SLE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6年 4月~ 1999年 11月 ,共行浅低温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术 3 9例 ,其中 6例术后出血较多者给予收集心包、纵隔引流血回输 ,辅以输少量新鲜血 ,除 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顽固性心衰、肾衰外 ,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 ,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6例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2~ 60岁 ,平均 41岁。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 1例 ,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 4例 ,单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1例 ;心功能Ⅳ级 5例 ,Ⅲ级 1例。行双瓣膜置换加三尖瓣环缩术 1例 ,双瓣膜置换术 3例 ,二尖瓣置换…  相似文献   

18.
邓盛  况竹生  刘邕波 《华夏医学》2000,13(6):765-766
我院于 1985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治 16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现就体外循环下再次心脏手术前的心功能调整 ,术中心肌保护 ,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32~ 48岁 ,平均 39岁。二尖瓣交界闭式扩张或直视分离术后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3例。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8例。二尖瓣置换 3例。生物瓣置换术后再行瓣置换 2例。术前凝血酶原时间 14.5~2 0 .4s,均未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入院时心功能 ~ 级7例、 级 9例 ,经强心及利尿 ,至术前心功能 级 6例 , ~ 级 7例 …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BP-Ⅰ型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的患者长期超声随访观察中发现5例置换后瓣叶撕裂患者,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年龄29~54岁。原瓣膜病变均为风湿性二尖瓣双病变,换瓣部位均为二尖瓣。全部病例术后杂音消失,心功能恢复到NYHA Ⅰ或Ⅰ~Ⅱ级。生物瓣体内放置时间分别为8年2例、7年2例,5年1例。由于瓣叶的撕裂临床上迅速出现心功能失调。5例均有心累气急和不同程度肝大及下肢水肿。心尖区可闻及3/6~4/6收缩期杂音(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治疗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疗效的方法。方法1998年7月至2005年11月8年间,对131例风湿性多瓣膜病变患者施行外科治疗。男54例,女77例,年龄21~63岁,平均42.5±4.5岁。术前心功能Ⅲ~Ⅳ级者112例(占85.50%)。21例同期行Devega法三尖瓣成形。结果痊愈124例(占94.66%),死亡7例,(占5.34%),手术后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严重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的患者,加强围术期处理,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改善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积极纠治三尖瓣关闭不全,可提高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