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林肯霉素、氯林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厌气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体内分布广、可进入骨组织之中。目前多用于骨髓炎、败血症、呼吸系统、肠胃道、五官及软组织感染的治疗,而且产量逐年增长。然而使用林肯霉素、氯林肯霉素时,少数病例可引起假膜性结肠炎而导致死亡。用万古霉素治疗林肯霉素、氯林肯霉素引起的继发性结肠炎是有效的,但是英国Harrow临床研究中心H.E.Larson博士认为,口服万古霉素对严重的抗生素继发性结肠炎虽然有效,但一旦停药,又有发生结肠炎的危  相似文献   

2.
由于应用抗生素治疗而产生的假膜性结肠炎(抗生素致结肠炎)大约已被公认30余年。即使在手术前仅经短时间的接触必需的肠道用抗生素制剂,也证明术后能引起这种结肠炎。在住院病人间很可能发生传染,可由污染的乙状结肠镜和其他方式传播。有很大数量的抗生素能引起假膜性结肠炎,包括林肯霉素、氯林肯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虽然推荐用灭滴灵作为治疗这种结肠炎的一种方法,但发现灭滴灵也有引起假膜性结肠炎的报告。其病原体已鉴定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血清中氯林肯霉素浓度的一种简单快速生物检定法。用一株从病人体分离得到的 Lancefield group B 链球菌(缺乳链球菌)作为试株。这株菌对氯林肯霉素十分敏感而对高浓度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和多粘菌素是耐药的。  相似文献   

4.
皮肤科患者有难治性的常见痤疮34例及集簇性痤疮11例,使用氯林肯霉素(Clindamycin)治疗。每日用药150 —600毫克,使用1周到4个月。对常见痤疮的有效率为76%。对集簇性痤疮的有效率达到91%。副作用有丘疹状药疹1例,有搔痒感的1例,胃内不适的2例。从上述结果来看,认为氯林肯霉素是治疗痤疮的有效药物,特别是难治性的患者,更应  相似文献   

5.
一、概论林肯霉素(Lincomycin)是从美国的尼布拉斯加(Neb raska)林肯市(Lin-coln)州附近土壤中分离到的一种由链霉菌——林肯链霉素林肯变种(Streptomyctslincolnensis var lincolnensis)所产生的抗生素。1962年首先由美国发表,是一个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在国外文献上林肯霉素(以下简称 LC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洁霉素和强力霉素的联合应用在合并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的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本科自2011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的盆腔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强力霉素,观察组则在应用强力霉素基础上加用氯洁霉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疗效,强力霉素加用氯洁霉素比单纯应用强力霉素的效果更优越。结论在合并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的盆腔炎治疗中,氯洁霉素联合强力霉素对抗厌氧菌感染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阿米卡星和林可霉素不能配伍使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辛学俊 《中国药师》2001,4(3):222-222
阿米卡星和林可霉素(洁霉素)或克林霉素(氯洁霉素)配伍使用在基层医院非常普遍。但两药配伍使用或先后分开使用均可发生严重毒性作用。 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3期P.219“阿米卡星和林可霉素联用毒性观察”;P221“氯化钙对阿米卡星联用林可霉素急性中毒的解救作用”,是对温州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用7—氯林肯霉素治疗54名急性和慢性败血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者的情况。其中47名获得满意效果,5名复发但在二期治疗中痊愈。有一名因穿破性骨折不连而进行了早期截除手术,1名中断了治疗,考察了9名患者,所表现出副作用发现都不严重。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抗生素筛选中分离出一些产生林肯霉素的链霉菌(S.espinosis)。这些菌株在产生林肯霉素时,列温度呈明显的依赖性。当温度于28℃以下时,尽管菌丝生长良好,但几无林肯霉素产生。若于28℃以上温度培养,则抗生素效价增长高达一百倍。因此这些菌株的培养温度具有一个剧烈而灵敏的阈值(>28℃),高于此阈值时,开始有效地合成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已知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I(cephalothin)、四环素、氯胺苯醇和林肯霉素(lincomycin)等抗生素可引起肠炎和/或腹泻等副作用,尤其儿童口服时更是如此.此种副作用主要是由于口服抗生素时肠微生物区系变化所致.业已证明,肠细菌在正常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和有助于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放线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仅为长期训育于实验室条件下的放线菌所具有,而且也为自然界中的放线菌所具有,指出了从土壤中新分离出来的小单孢菌对结构上彼此相似或不同的抗生素的耐药性表现为类群式的拮抗性。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定向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简便方法。并利用含林肯霉素选择性培养基来筛选抗生素产生菌。方法土样悬液接种内含50~100μg/ml林肯霉素(LM)的合成高氏1号培养基,对照培养基内不含LM。经28℃、14天培养后挑  相似文献   

12.
进行性多发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多发于幼儿,连续或间断的使随意肌、肌膜、腱、腱膜骨膜、韧带等发生进行性骨化,最后全身变成僵硬的一种疾病。国外于1740年Freke首先报导。1858年Muenchmyer报导过18例并做了分析。1898年Stempell曾分析44例文献。1912年後藤经过多次病理检查,倡用进行性骨化性肌膜增殖症之名。以后宫崎、浦上等,详细报告了有关本症的病理解剖,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尚不满200例。国内有关本症的报导甚少。  相似文献   

13.
氯洁霉素     
氯洁霉素是洁霉素的一种衍生物,与国外报道的氯林可霉素(Clindamycin)是相同物质。它的抗菌谱与洁霉素相似,但活性一般要高4倍以上。【化学名】(甲基7-氯-6,7,8-三脱氧-6-(1-甲基4-丙基-2-吡咯烷甲酰胺基)-1-硫-D-赤-D-半乳糖-辛吡喃甙)盐酸盐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过敏的免疫学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是一种杀菌力强、毒性小、应用广的抗生素。一般剂量使用一年以上或一天静脉滴注超过1亿单位时皆无明显毒性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按常用剂量使用也不致引起蓄积中毒。可是青霉素过敏名列各种药物反应的首位,而且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也最高。Welch调查了美国八百家医院1953—1957年发生的药物反应,在2,995例反应中青霉素引起的占84%,其中809例即刻反应中青霉素占 98%,死亡率 9%。WHO 1968年统计,青霉素反应率为0.7~10.0%,休克发生率为4~15/10万,致死率为15~20/100万。美国每年死于青霉素严重反应的约100~300人。国内报导青霉素过敏发生率约5~6%。李氏统计1952~1976年国内报导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约565例,死亡97例(17.2%)。可见青霉素过敏严重地危及病员的生命与健康,也阻碍它的广泛使用。 青霉素过敏如何预测,过敏者在什么条件下可重新使用,如何脱敏,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随着免疫学的进展,目前对青霉素过敏  相似文献   

15.
非抗生素药物所致的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抗生素药物所致的结肠炎顾掌生(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202450)自50年代开始发现氯林可霉素引起急性伪膜性肠炎以来,对抗菌药物所致的结肠炎已有了深刻的认识[1],叵对在使用非抗菌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结肠炎,较为少见,故易被忽视,应引起临床重视。1非甾体...  相似文献   

16.
陈永田 《江苏医药》1998,24(8):579-580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结肠炎(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itis,CDC)是一种结肠炎症性疾病,常发生在抗生素治疗后,也称谓抗生素并发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术后结肠炎或伪膜性结肠炎。 一、历史回顾 18世纪末Finney首先报告一名患幽门部溃疡的年轻妇女行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进行性腹泻,数天后死亡,尸检发现结肠有假膜。1952年Reiner首先发现CDC与抗生素使用有关。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报告CDC发病率亦日趋增多。60年代的研究集中在CDC的致病菌方面。早期研究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CDC的致病菌,但抗葡萄球菌的抗生素治疗CDC无效。70年代末Bartlett首先报告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致病菌。  相似文献   

17.
(四十一)范康尼(Faneoni)氏综合征是与使用过时的和已降解的_有关。 A.氨节青霉素 B.强力霉素 C.四环素 D.头抱菌素兀 E.氯洁霉素(Clindamyein) (四十二)氛墓糖武类杭生素是 A.适用于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微生物的杀菌性广谱抗生素 B.适用于慢性尿路感染的长期治疗 C.由肝脏代谢的 D.当尿液呈碱性时治疗尿路感染更有效 E .A和D。 (四十三)应用色甘酸钠治疗气喘的一个缺点是 A.其作用持续时间短 B.反跳的支气管收缩的发生 C.迅速产生快速减敏 D.有早期支气管收缩作用的可能性 E.投予胶囊剂型后胃肠道吸收很差。(四十四)由脑垂体后…  相似文献   

18.
洁霉素导致呼吸循环衰竭6例056001邯郸钢铁总厂职工医院任青云邯郸市第二医院吕福清在门诊、急诊工作中。临床医师经常使用洁霉毒针剂,尤其对青霉素触散时多半选用该药。洁霉素是一种窄诣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但过量肌注或静滴太快可引起P重的呼吸循环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国产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与国外原研药说明书差异所致用药风险,探索仿制药风险管理研究模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引入基于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Borda序值法计算风险总值,定性评估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国内外说明书差异可能导致的用药风险。结果:国产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与国外原研药说明书差异较大,可能导致不合理用药、药物致伪膜性结肠炎(CDAD)误诊、患者用药依从度不高、患者不能自我发现CDAD等5方面的风险,综合风险总值为3.7,风险较高。结论:我国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与国外原研药说明书存在较大差异,差异造成用药安全高风险。  相似文献   

20.
洁霉素(Lincomycin)是由林可链丝菌(Strept-omyces Linconensis 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抗生素。它的7(R)—脱氧—7(S)—氯衍生物抗菌活性增加4~16倍,称氯洁霉素(Clindamycin)。两药国内均已生产,为了便于临床用药特介绍如下。一、抗菌作用洁霉素和氯洁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多数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一)革兰氏阳性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表明,洁霉素对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的 Mic 为0.2~0.8μg/ml,个别菌株为16~32μg/ml;肺炎球菌为0.2~1.0μg/ml;链球菌为0.2~0.8μg/ml。氯洁霉素对金葡菌的 Mic 为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