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e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LC术后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胆漏中6例在术后24 h内发现,其中1例为肝外胆道损伤,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6例在术后48 h以后发现,其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迷走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热损伤。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LC术后胆漏重在预防,如果发生胆漏则应早期发现、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修复、胆管空肠吻合及胆管内或外引流是治疗LC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良性胆囊疾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胆漏中1例在术后24 h内发现,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4例在术后48 h以后发现,其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迷走胆管损伤、肝外胆管锐性损伤和胆总管热损伤。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术前准确判断病情、把握手术时机、术中操作规范、注意解剖变异、术后缜密观察和及时对症治疗是防治LC术后胆漏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2例LC术后胆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胆漏中4例在术后24h内发现,其中3例为肝外胆道损伤,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8例在术后48h以后发现,其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迷走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热损伤。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LC术后胆漏重在预防,如果发生胆漏则应早期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4—2015-01间实施的LC术治疗后发生胆漏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及术后≤24 h内发现胆漏9例,其中6例为肝外胆道损伤,3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术后≥24h发现胆漏11例,其中9例为迷走胆管损伤或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2例为副肝管损伤。患者均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6个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复发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重视术前预防措施、及时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是减少LC术后胆漏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的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12年2月LC术后34例患者发生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手术治疗3例,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6例(引流管引流不畅所致),保守治疗25例。患者治疗后均痊愈,无胆管狭窄、胆管炎、再次胆漏及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解剖胆囊三角,以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术中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时,放置引流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08-01—2017-01间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LC的1 203例患者,其中10例(0.83%)术后并发胆漏。对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胆漏患者均在术后经腹腔引流管中引流出胆汁确诊。其中6例引流量较少,考虑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或微细迷走胆管损伤所致。5例患者经充分引流后,术后5~12 d痊愈,1例经鼻胆管引流后21 d痊愈。4例引流量较多的患者,持续2周无减少趋势,经ERCP检查发现造影剂由胆囊管残端漏出2例,由胆总管侧壁漏出2例。前者再次腔镜手术发现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所致,给予结扎后痊愈;后者考虑为术中胆总管电灼伤所致,经开腹手术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3周拔除T管愈合。结论 LC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较为复杂,多与胆囊的炎症程度、局部粘连情况、结石是否嵌顿、胆囊萎缩局部纤维化等因素有关。胆囊床放置引流管可早期对胆漏进行诊断,并防止发生胆汁性腹膜炎而影响预后。可根据发生胆漏的部位、原因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严格掌握LC的手术适应证,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是预防发生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相关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09月通过本院收治的行LC后并发胆漏的患者共计21例进行分析总结。按照患者胆囊炎症轻重分为观察组(12例,胆囊壁厚≥5mm或并发胆囊积液者)和对照组(9例,胆囊壁厚5 mm且无胆囊积液者)。分别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胆漏量、胆漏部位、围手术期以及术后一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由检查数据可知:观察组胆漏量≥100 ml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手术中出现损伤性胆漏的机率相对较高。3.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远期并发症方面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术并发胆漏的原因主要为迷走胆管或胆囊管损伤,围手术期的,二期修复手术可以较好的防治胆漏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LC后并发8例胆漏的诊治经验。结果 LC后8例胆漏病例中肝外胆道损伤2例,肝总管壁电凝烧灼伤1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3例,迷走胆管漏1例,胆囊管钛夹脱落1例。均经相应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流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预防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01—2015-01间再次腹腔镜探查的12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4例、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3例及肝总管横断2例。均在术后6~48 h因胆汁性腹膜炎或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胆汁,因引流效果不佳,经腹腔镜探查确诊。12例患者均经相应治疗后治愈。出院后随访1~6 a,患者恢复良好。彩超复查胆道系统无异常发现。结论胆漏是LC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可及时发现胆漏的原因、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LC后胆漏的主要方法。加强腹腔镜医师规范化培训、术中进行规范操作、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可有效预防LC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漏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LC胆漏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胆囊床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渗漏5例,胆总管横断伴胆漏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不全或脱落导致胆漏者2例。实施保守治疗5例,腹腔镜手术2例,开腹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均获治愈。结论术中操作不规范,缺乏对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解剖位置的认识、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预防胆漏措施不足等,均是发生胆漏的原因。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规范处理Calot三角、胆囊管和胆囊床等。发生胆漏后应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方法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总结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2013-01—2017-01间,永城市人民医院共对156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实施LC,术后发生胆漏12例(0.77%)。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胆漏中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5例、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4例、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分别经持续负压引流及再次腹腔镜下胆囊床放置引流管、胆囊管重新缝扎及胆总管侧壁损伤修补术联合胆总管T管引流术治愈。随访1~5 a,复查彩超肝内外胆管均无异常。结论胆漏是LC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时机,是预防LC胆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诸多的优势已成为胆囊良性病变首选手术方式[1].但LC并发症时有发生,胆漏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对已发生的胆漏能予以即时正确的处理,将更能显示出LC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并处理不当,将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对我院1993年12月~2006年10月3040例LC术后发生的7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胆漏发生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Zhang JH  Cao YM  Tan WK  Wang LH  An XN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0):724-72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胆漏和出血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0月至2003年1月110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并发症:胆管损伤1例(0.09%)、胆漏3例(0.27%)、腹腔内出血4例(0.36%),均经手术及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术中正确识别与处理变异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避免电灼伤周围组织,冷静处理术中出血,是减少胆管损伤、胆漏及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14年10月1 500例L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其中13例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参数、处理方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1 500例LC患者中共13例发生胆漏,胆漏发生率0.87%,均予以充分的腹腔引流。胆漏原因考虑与术前胆囊炎症程度、局部粘连、结石嵌顿与否等情况有关。8例患者经5~14 d对症治疗痊愈;5例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腹腔引流,其中3例予以鼻胆管引流4周后痊愈,另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双根塑料支架引流,3个月后取出支架痊愈。半年后胆漏患者经ERCP检查均无胆道狭窄、胆道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后胆漏是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前术者应对手术难度与问题有充分的认识,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重在预防。术中仔细辨别分离胆囊三角,术后并发胆漏时,尽快予以经内镜胆汁引流是较好的有效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治疗原则及如何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方法总结并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胆漏的原因及胆漏量决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术中应注意解剖变异、操作仔细;术后及时缜密的观察、护理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减少胆漏的发生及避免胆漏后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胆囊管重新缝扎术、胆管侧壁漏修补术、胆管T管引流术及胆囊床放置引流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相应治疗后,全部患者均获治愈。出院后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彩超复查无异常发现。结论术后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及时确诊、保持通畅的腹腔引流、修复胆管漏口或胆管T管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加强腹腔镜医师规范化培训、规范手术操作等,均有利于减少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44例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28例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16例实施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结果 28例LC中4例中转开腹,2例胆总管损伤,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漏胆,2例发生继发性总胆管结石。16例LSC均顺利完成,术后漏胆1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例。随访6~32个月,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创伤小、安全性高,合理选择术式、术中规范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2001 年3 月~2004年8月1 40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出血7例、胆漏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9例,均经手术及保守治疗治愈。无胆管损伤和死亡病例。结论 术中遵循暴露充分、钝性分离、准确识别胆囊壶腹和胆囊管交界部、适时应用术中胆道造影的原则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2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手术技巧与并发症预防进行探讨。结果:术中发现胆漏3例;术中出血5例;中转开腹3例,中转开腹率为1.74%。全组无胆管损伤、术后出血及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熟悉胆囊血管和胆管的解剖变异,合理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操作、及时果断的中转开腹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