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镜免缝合肌间隙入路(SISA)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2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实施腔镜SISA甲状腺切除术,即通过打开颈部带状肌肉自然间隙显露甲状腺进行手术。结果:2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手术,3例为甲状腺腺瘤,行单侧腺叶大部分切除术;1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单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5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8例;4例为原发性甲亢,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65±23.3)min;术中出血量(5.5±1.9)mL;显露喉上神经外支26侧(81.2%,26/32),喉返神经30侧(93.7%,30/32)。术后无并发症,术后第1天引流量(54.5±32.5)mL,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0~1分,术后住院时间2~3d。术后随访3个月,1例患者出现颈部感觉异常及吞咽时颈部皮肤牵拉联动现象,无复发,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腔镜SISA甲状腺手术是安全的、可行的,且具有不切开颈白线、免缝合、疼痛轻、易显露神经、术后颈部粘连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颈部的主要操作空间层面。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A组(n=30,手术操作空间层面在颈阔肌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B组(n=30,手术操作空间层面在颈深筋膜浅层与颈前肌群之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颈部紧张感、疼痛感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面积。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颈部紧张感、疼痛感及感觉异常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B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在颈深筋膜浅层与颈前肌群之间建立手术空间的早期炎症反应较颈阔肌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轻,且不会增加颈部紧张感、疼痛感、颈部感觉异常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手术中"L"形拉钩的使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10例甲亢患者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中采用腺体缝扎"L"形拉钩牵拉的方法,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用9号针头穿刺皮肤后插入"L"形不锈钢拉钩。显露甲状腺后,在腺体上、中、下部用10号丝线8字缝合,在腔镜分离钳的协助下,将手术对侧拉钩的短臂在需牵引部位的线结下方穿过,进行腺体牵引,手术侧拉钩根据需要弯成"V"或"W"形牵拉同侧的带状肌。结果 10例手术均完成,手术时间100~120 min;术中出血100~150 ml,住院时间4~6 d。术后随访12~36个月,(21.6±9.0)月,无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甲亢复发,颈部无瘢痕。结论腔镜甲亢手术中用腺体缝扎"L"形拉钩牵拉,手术操作方便,腺体出血少,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及美容效果。方法:将33例术前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6行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腔镜组),17例行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小切口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均明显少于腔镜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腔镜甲状腺手术均属于美容手术,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及根治效果,小切口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等方面优于腔镜手术,但颈部仍有2~3 cm的瘢痕。腔镜手术具有术后颈部无瘢痕的美容效果,美容效果更佳,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乳晕途径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通过单侧乳晕切口建立皮下操作空间,置入腔镜和一个操作器械,应用颈部缝线悬吊技术显露甲状腺,超声刀切离患侧甲状腺。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中转三孔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8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145~205 min,平均170 min;术中出血量15~40 ml,平均25 ml;术后创面引流总量80~135 ml,平均115 ml,术后3~4 d拔管;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5分,平均3.2分。术后病理:7例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术后3个月随访,无明显胸壁创面疼痛、麻木,无颈胸皮肤发紧不适感,患者对美容效果评分(0分为非常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为8~10分,平均9.5分。结论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切口隐蔽、皮下分离面积小、美容满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经乳房途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乳房途径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3 年12 月至2004 年6 月期间我科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7例。于两侧乳晕及乳头间切口放置3 个trocar,分离胸前皮下和颈阔肌深面,注入CO2建立手术操作空间,CO2 压力为5~6 mm Hg,超声刀切割、分离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血管。结果 13 例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11例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 3 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时间70 ~ 140 min,平均(97±34.2) min; 术中出血20~40 ml,平均(34±9.7) ml; 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6±0.8) d。27 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乳房途径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靠,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乳晕途径行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0例患者通过单侧乳晕切口建立皮下操作空间,置入腔镜和1个操作器械,应用颈部缝线悬吊技术显露甲状腺,超声刀切离患侧甲状腺.总结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等.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中转为三孔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除外术中冰冻病理为恶性病例),12例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6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例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前15例手术时间145~205 min,平均170 min;后15例手术时间125~15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量15~40 ml,平均25 ml;术后创面引流总量为80 ~ 135 ml,平均110 ml,术后3~4 d拔管.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0~5.0分,平均3.1分.术后病理:13例为甲状腺腺瘤,17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胸壁创面无明显疼痛、麻木症状,颈胸皮肤无发紧不适感,患者对美容效果进行评分(0分为非常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为8.0~ 10.0分,平均9.5分.结论 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切口隐蔽、皮下分离面积小、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可以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暴露和保护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0月~2013年11月对46例甲状腺肿瘤采用免注气锁骨下途径腔镜手术,经锁骨下区向上沿颈阔肌深面分离至颈部,部分横断颈前肌群,暴露甲状腺后方喉返神经,完整切除肿瘤。结果46例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5±8.7)min,出血量(20.5±10.5)ml。46例暴露颈段喉返神经,未见变异的喉不返神经。术后2例出现声音嘶哑,营养神经治疗2周后痊愈。2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中转行淋巴结清扫;分别随访21、44个月,无肿瘤复发。4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32例甲状腺腺瘤,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随访时间1~84个月,平均45.6月,术后每6个月复查彩超及甲状腺功能,均无肿瘤复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暴露颈段喉返神经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ETE)治疗男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困难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43例经乳晕入路行ETE的男性及175例女性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男性患者术中的主要难点及处理措施。结果:21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方式包括单侧次全或近全切除,单侧腺叶切除,双侧次全或近全切除、全切除术,两组间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丝线悬吊腺体的比率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或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乳晕入路ETE治疗男性良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难度较女性患者大,主要原因在于男性胸壁移动性较小及发达的颈前肌群导致腺体向后延伸生长,从而使腺体的显露、手术操作在灵活性上受到一定限制。术前B超、CT平扫三维成像检查利于术者评估所需的手术空间,术中丝线悬吊腺体可在尽量避免切断颈前肌群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手术难度,降低中转开放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将传统的颈部手术切口转移至隐蔽部位,兼顾治疗与美容效果。采用胸前人路,建立皮下空间,通过特殊拉钩显露,行甲状腺全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以结合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和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对于意外切除的甲状旁腺给予自体移植。实践证明,对于低危组的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完全腔镜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