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黎彬 《国外医学情报》2001,22(1):13-15,19
前列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可以致命的侵袭性疾病。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一种癌症,每3分钟便可诊断出1例新的前列腺癌病例。在所有诊断为前列腺癌男性中,死亡率大约为25%。事实上,在美国每15分钟就有1例前列腺癌患者死亡或每年死亡37000人。由于目前还没有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尤为引人注目。幸运的是,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善使药物成功地降低了该疾病的负担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正>二月中旬,新加坡总理公署发表公告,总理李显龙前列腺切除手术已成功,会全面康复。现年63岁的李显龙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长子,接受前列腺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前列腺有细胞呈现"可疑病变",随后进行细胞活组织切片检查,确诊为癌症。"脾气好"的癌种"李显龙所患的前列腺癌是种‘善良’的癌症,出现症状时还是有机会治疗的。"南京军区  相似文献   

3.
技术     
《中国医院院长》2011,(2):15-15
癌症检测新方法: 验血可测癌细胞美国波土顿的一个研究组近期找到一种癌症检验新方法,此法能在10亿个健康血细胞中探测到单个“离群”的癌细胞。医生通过探测血液中是否有癌细胞来对患者进行诊断。美国已有4所癌症中心将在今年开始试用此种方法。一旦广为应用后,将彻底改变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的常见病,也是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在肿瘤疾病中占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我国虽为低发区,但随着国人平均寿命的增长和医疗保健措施的改善,以及生活和环境的变迁,近年来已有明显的增多。 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等。手术治疗适应于早期患者,但早期发现困难,且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创伤也大,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存在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而且只能改善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5.
<正>骨转移是常见的肿瘤并发症,是癌症进入晚期的标志之一,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有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骨转移最严重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止痛是中医治疗骨转移的重点。近5年有很多医生对中医治疗骨转移疼痛进行了研究,其中不少都有较好的疗效。1病因病机骨转移癌按其临床表现相当于古代医著中"骨瘤"、"骨痹"、"骨蚀"等。《诸病源候论》认为,瘤实为体内"气血  相似文献   

6.
疼痛是姑息治疗中需控制的最常见症状,而超过一半的癌症转移患者罹患骨转移相关的疼痛。约80%的骨转移来源于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转移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较长,因而控制骨痛对他们尤为重要。因为初级保健医生与患者及家属长期密切的联系,他们是实施姑息治疗适合的人选,并能使各方都满意。  相似文献   

7.
美国韦斯特波特讯:近期在《癌症》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黑人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浓度和Gleaso组织学评分均高于白人前列腺癌患者。密西西比大学医学院Fowler和Bigler医生对465例黑人、331 例白人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前瞻性研究。他们发现当癌症限于局部或局灶期时,黑人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癌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呈高发状态的疾病,超过60%的新发癌症病例和三分之二的癌症死亡病例发生在高龄人群。通过对四种主要的癌症(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随之增加,仅在一年中高龄人群的发病数就达到100万人。 尽管发病率居高不下,但是许多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在英国大约40%年龄高于75岁的癌症患者均采取缓解疼痛的保守疗法,这样做的原因是医生们大多认为针对高龄患者的积极治疗相对于其  相似文献   

9.
法官已经裁定,对一名理解能力障碍的女性患者,允许医生可以违背她的意愿实行肿瘤切除手术。 这名妇女就诊医院的医生向法院提出申请,强迫她接受手术治疗,法院保护家庭分部的主席NicolasWall先生发出了强迫治疗的命令。医生们说如果不切除患者的子宫、卵巢及输卵管,她的子宫癌症最终将杀死她。  相似文献   

10.
当初级保健医生实施专科医生制定的筛查指南时,两者可能因视角不同而产生分歧。两则由专科机构最近发布的临床指南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美国泌尿学会(AUA)指南小组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具有前列腺癌一般患病风险的男性在40岁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风险和好处进行咨询,而此前建议的年龄是50岁。不过,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此建议对前列腺癌死亡率有具体影响。为了不妨碍初级保健医生为患者提供好处和价值已被证实的服务,专业机构在制定指南时应遵循适当的标准。初级保健协会和医疗系统也应该对现有证据进行评估,以判断临床建议实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患者在超声导向下经直肠穿刺I125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随机将作者医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根治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直肠超声导向经直肠穿刺I125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PS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及尿路和直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植入穿刺针14根,植入粒子平均(42±17)粒。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4~7 d拔出尿管后均能够正常排尿,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拔出尿管后不能自行排尿,经过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观察组有9例出现上诉症状,随访至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上诉症状均显著的好转。结论超声导向下经直肠穿刺I125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跃居第3位.前列腺癌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国50岁以上男性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前列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前列腺根除术、去势手术、放射疗法及各种雄性激素抑制的内分泌疗法.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对一部分患者控制疾病一段时间.许多患者一段时间后成为难治性雄性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或几年后肿瘤复发均是治疗方面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有效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新兴的一种有前途的辅助治疗方法,给前列腺癌患者带来福音.本文就前列腺癌的几种基因治疗策略及其临床/临床前试验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去北京看望80岁的堂兄。2010年他被查出前列腺癌,医生说,手术风险大,别太劳累、注意饮食,药物能够控制住。医生虽然给了颗"定心丸",可想到多年来好端端的身体,如今却患上了"癌症",他仍然害怕得要命。不过冷静下来一想,既然病已找上自己,只能面对,积极治疗,他便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他爱好书法,便专心致力于自己的爱好,搜寻  相似文献   

14.
周发友  梁朝朝 《安徽医学》2015,36(10):1307-1309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2位。据美国癌症协会最新预测,2015年全美将有220800例新增前列腺癌病例,占男性新增癌症病例的(848200例)26%,同年预期将有27540例前列腺癌相关死亡病例,占男性新增癌症死亡病例的(312150例)9%[1]。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9位,在男性泌尿系肿瘤中发病居第1位[3]。当前列腺癌出现转移时,5年生存率仅为29%[4],所以,前列腺癌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早期前列腺癌手术和放疗效果良好,进展期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然而由于遗传、药物诱导等原因,终将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尽管卡巴他赛、自体疫苗、放射性核素镭223、醋酸阿比特龙、MDV3100等新药,对 CRPC 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CRPC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因此,阐明 CRPC靶向治疗机制,对提高 CRPC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PI3K/ PTEN/ AKT/ mTOR 信号通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表观遗传学3个方面对 CRPC靶向治疗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D组31例(采用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2D组34例(采用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切缘阳性率、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2D组(均P<0.05),但两组的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切缘阳性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传统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据台湾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27年来,癌症一直是台湾地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在该地区,几乎每四个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台湾地区发病率最高的前6种癌症分别是大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口腔癌。这些癌症均与当地居民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可以说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局部热敷、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3例.2组均给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局部热敷、盆底肌训练,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围术期手术指标,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后疼痛程度及膀胱功能,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降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个月、3个月后,2组VAS、IP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2组HAMA、HAMD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局部热敷、盆底肌训练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手术指标,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膀胱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行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都接受了半年至3年半的随访,完成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排尿顺畅,前列腺体积较治疗之前有所减小.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为(84.32±11.84)ng/ml、(3.18±0.57)ng/ml、(1.07±0.79)ng/ml,几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全部患者中有5例是在随访第36周时发现有排尿障碍的情况,为患者再次使用了电切术治疗,因为转移而死亡.35例患者术后42 w存活.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延续,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患者能否进行间歇内分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前列腺癌的间歇性内分泌治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那 彦群敫授谈到,"记得药物去势治疗刚开始时,每个患者都会问医生'我需要打几针,是一针、三针还是一辈子?'当时大 家的印象是一辈子。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是一个新方法,这个观念逐渐被接受。但能否在患者前来就诊时,就告诉他是否应 该进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这是一个难题。因此,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来讨论间歇内分泌治疗的适应证"。 2005年3月11~12日在杭州召开的"前列腺癌治疗学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泌尿外科专家针对前列腺癌的间歇性 内分泌治疗各抒己见。以下是导报对该次论坛的纪实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TLRP)与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6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通过TLRP治疗的患者有80例,通过ELRP治疗的患者有80例;回顾两种治疗方式的围术期指标、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结果:通过TLRP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天数、肠道功能恢复天数和住院天数均高于通过ELRP治疗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BCR和控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P组拔管时和术后6个月的控尿率均低于ELR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P和ELRP相比,后者的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易恢复等,但缺点是技术难度系数高,要求手术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