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例同时存在心脏瓣膜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的老年患者施行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提出加强术后监护,细致周密的治疗、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2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选择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50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均在全麻常温下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0例手术使用心脏不停跳技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患者术后心脏功能、自觉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熟悉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心脏不停跳手术配合的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熟练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50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50例患者均在全麻常温下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0例手术使用心脏不停跳技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患者术后心脏功能、自觉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熟悉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心脏不停跳手术配合的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熟练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日益增多,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这些患者如果短期内需要接受非心脏手术将面临失血增加的危害,但是如果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将增加。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抗凝治疗的主要药物、有效性及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 对21例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8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例.结果 20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具有高风险的治疗措施,其实施与否取决于患者的机体状况.术前脏器功能的慎重评估和维护、术中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以及术中、术后心脏功能等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和维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移植心冠状动脉增殖性心脏病的预防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 5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受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心脏移植后使用祛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酯类药 ,观察心电图ST T改变、临床症状 (如胸痛等 )、血压、血糖、血脂 ,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5例患者术后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1~ 3次 ,均出现心电图多个导联T波倒置及ST段轻度下移 ,1年后ST T改变恢复正常 ,1例患者血糖长期升高 ,1例血脂升高 ,2例出现血压升高 ,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结论 对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应注意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预防与监测 ,定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的治疗经验。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由本院及外院心内科转入的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4~84(68±11)岁。冠状动脉意外类型包括单纯冠状动脉夹层形成12例,血管破裂出血12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例,后扩张球囊断裂及后扩张球囊嵌顿各1例,PCI导丝嵌顿2例。30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9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并行循环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史、手术记录等临床资料,总结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的外科处理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中平均搭桥(2.8±0.4)支。术后患者ICU停留时间(8.3±4.8)d,平均住院时间(20.3±15.2)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气管切开2例,术后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28例患者出院,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血量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术后难治性心室颤动。随访26例,随访时间(10.2±8.3)个月,随访期间1例死于脑卒中。结论使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血供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意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1例冠状动脉畸形患者中冠状动脉窦8例,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合并法洛四联症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例。右冠状动脉瘘均在心肺转流术下经心腔修补内瘘口或经扩张的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或同时修补内,外瘘口;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支动脉结扎术或在心肺转流术心脏不停跳下经肺动脉修补;左冠状动脉-左心室瘘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经左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及主动脉瓣成形术。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畸形行左冠状动脉根部结扎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的心脏疾病的同时纠治。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10例术后症状缓解。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一旦确诊,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术后ICU监护工作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甲组(n=32)OPCAB组;乙组(n=48)CABG组。通过对两组病人术后ICU内监护时间、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总天数、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作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ICU内监护时间、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总天数、术后引流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功能稳定,并发症少,明显减少了药品使用和护理工作量,能为监护室的排班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