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李文平  吴多庆  张寿  郭祥 《海南医学》2012,23(11):65-67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0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结果与常规换药组比较,治疗组换药次数少,开始治疗至创面关闭时间短,抗生素使用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以显著降低骨筋膜室压力、减少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术后5 d~10 d移除切口部位敷料,切口部位肉芽组织新鲜,无明显感染,11例患者予直接缝合,9例伤口行植皮术。随访时间3个月~12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无功能障碍,外形满意。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减少感染概率,显著改善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患者的预后,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1999-2 0 0 2年 ,我科共收治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45例 ,现就诊治情况作一回顾。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45例 ,男 3 2例 ,女 13例 ,年龄 18~ 64岁 ,平均( 2 8 9± 10 6)岁。左小腿 18例 ,右小腿 2 7例。致伤因素 :车祸伤 2 3例 ,压砸伤 9例 ,坠落伤 11例 ,刀刺伤 2例。受伤类型 :软组织损伤 9例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8例 ,闭合性胫腓骨骨折 2 3例 ,股动脉—动脉损伤 5例。  发病原因 :属骨筋膜室容量减少者共 7例 ,其中属外用绷带或夹板包扎过紧者 2例 ,石膏外固定过紧 2例 ,筋膜缺损缝合 3例 ;属骨筋膜室内容增加者 3 8例 ,其中出血…  相似文献   

4.
段艳霞  白小龙  孙云 《吉林医学》2011,32(22):4666-4667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对56例甲状腺手术使用负压吸引装置。结果:全组未出现伤口积液,感染,以及血肿等情况。结论: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在甲状腺手术中持续引流的效果好,易于护理,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拔管后穿刺点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在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9年23例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发生胰瘘,3例十二指肠瘘,经负压封闭引流治愈各1例,6例再次手术行瘘管空肠吻合治愈;无死亡,无腹膜后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重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和适当的手术,负压封闭引流是充分及高效的引流,能简化控制性手术,防止腹膜后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有效地治疗胰腺或十二指肠瘘.  相似文献   

6.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的进行性病变。主要原因是骨筋膜间室内容积恒定,当间室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致其内容物主要是肌肉、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自1997年-2008年以来,我们共收治28例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对27例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临床的诊断及治疗。结果:以脱水为主的早期综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疼痛,减少腰肌劳损发病率。结论:对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及早期治疗。对预防或减少慢性腰肌劳损所致的慢性腰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世琴  邓波  李飞  李显蓉 《西部医学》2019,31(11):1794-1796
【摘要】 糖尿病足是临床慢性伤口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创面修复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综述,为罹患糖尿病足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创面修复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巨大创伤性滑囊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创伤引起血肿后治疗不及时可以形成滑囊炎,巨大的滑囊炎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创伤性滑囊炎的效果。方法:13例巨大的创伤性滑囊炎滑囊完整切除后,在体表多处打孔,外加VSD。结果:随访3~20个月,平均8个月。1例2周后出现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继续加压包扎2周后愈合,余12例均恢复良好,一期愈合。结论:VSD可以有效引流巨大滑囊的创腔,避免感染,促进创腔愈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不同创面序贯救治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血压、血液指标的影响,为规范化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提供临床应用依据。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5年1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5例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患者,采用"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具体伤情变化制定负压封闭引流时间,每3~7 d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改善进展;根据具体创伤情况制定二期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方式,同时进行血压、血液学指标的监测。 结果 所有创面在简单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后逐渐形成新鲜肉芽,无脓性渗出,创面面积逐渐缩小;29例患者经过1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后治愈,6例患者经过2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治愈;1例负压吸引面积达10%的患者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血红蛋白由117 g/L降至61 g/L,给予对症支持处理,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随后患者血红蛋白逐渐上升,经负压封闭引流2周、植皮术后3周,创面愈合。 结论 "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救治方案为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创伤患者提供了一项简便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避免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对于负压封闭引流面积达10%的患者,首次清创可能会影响血液学指标变化,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负压吸引过程对血液指标以及血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慢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8例慢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分组,9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创面,9例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创面作为对照组。结果:封闭式负压吸引组和常规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1±2.3)d和(43±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能促进慢性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性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娟  曹东升  娄寅  李红红 《安徽医学》2013,34(12):1763-1766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临床常见四肢复杂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对我科处理的 14例四肢复杂性创面,在创面封闭前期治疗中使用VSD,每5~7 d更换或去除VSD,观察创面感染控制及肉芽的生长情况,根据创面条件Ⅱ期采用皮片移植或邻近皮瓣、肌皮瓣覆盖修复创面.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在使用VSD技术后创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肉芽生长新鲜、良好,结合后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方案,全部病例创面均被有效的封闭,修复满意.结论 VSD在修复复杂性外科创面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Ⅱ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多种指标将传统换药和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进行临床观察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在电击伤创面植皮术前准备方面的优缺点,探讨VSD技术在电击伤创面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收集某科室98例电击伤患者,共112处电击伤创面,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VSD组和传统换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创面清洁时间、手术植皮成活率,将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传统换药组和VSD组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平均值分别为5.9±2.5和2.4±1.3,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换药组和VSD组的创面清洁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3.5±6.5)天和(9.25±2.5)天,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换药组和VSD组的手术植皮成活率平均值分别为(65±15)%和(90±8)%,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结论与传统换药相比,在熟练掌握VSD技术的前提下,VSD技术在电击伤创面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清洁时间,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震所致的四肢开放损伤伤口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地震所致四肢开放损伤伤口,采用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的处理方法,伤口清洁后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邻位皮瓣和带蒂皮瓣转移闭合伤口;根据伤口创面分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治疗。结果全组15例四肢开放损伤伤口全部愈合。结论地震所致的四肢开放损伤伤口采用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处理方法,可以加快伤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迟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学及防治。方法:分析8例迟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病例、治疗方法。结果:5例恢复功能,1例截肢,2例跛行。结论:一旦确诊,即应彻底切开减张,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保留有活性的肌肉组织,保护神经血管束。注意全身支持治疗,必要时截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骨伤一科住院的软组织、骨科疾病感染患者119例,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时间观察及疗效评定,并随访至少1年。结果119例患者中痊愈84例(70.59%),显效30例(25.21%),无效5例(4.20%),总有效率为95.8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3)个月(12个月~40个月),6例复发感染,复发率为5.04%,其余情况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外科引流技术,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阻止感染的扩散和毒素吸收,加快感染创面的愈合,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由裘华德教授率先引进我国并推广[1],我院2009年1月开始应用VSD+二期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治疗骨科复杂创面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骶尾部潜行褥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2011年间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骶尾部潜行褥疮的患者,行一期清创后应用VSD7~10d,同时行抗感染及全身治疗,观察褥疮的愈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1~3次VSD治疗,单纯切除缝合7例,二期行组织瓣转移5例,创面均愈合,随访一年半,褥疮无复发。结论VSD技术可减少褥疮的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为后期的缝合及组织瓣的转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慢性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诊疗的40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比2组病人的溃疡治疗效果、疼痛度、踝肱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第1次清创术后观察组创面表面情况、肉芽组织生长及炎性表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2组疼痛程度和ABI均较治疗前减轻(P < 0.05~ 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和ABI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感染、植皮或皮瓣术后成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清创水刀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中,可以增加溃疡创面愈合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