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nRH受体在人类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凤云  谢梅青 《海南医学》2012,23(7):114-11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体内的生理调节功能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介导的,GnRH与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研究发现,GnRH和GnRH-R除位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外,在机体的其他组织,尤其是生殖器官也有分布。近年来有许多对人类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表达GnRH-R的研究报道,推测子宫内膜GnRH和GnRH-R系统在调节子宫内膜的自分泌或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子宫内膜的增殖调节。  相似文献   

2.
叶红  杨菁  管楚玉 《现代医学》2003,31(6):354-356
目的 通过研究雌激素 β受体 (ERβ)在不育妇女和相同年龄段正常育龄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探讨ERβ在不育子宫内膜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不育的可能关系。 方法 对 40例符合筛选条件的不育妇女在宫腔镜直视下用活检钳钳取增生期子宫内膜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β、ERα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 ,并与 3 0例相同年龄段正常育龄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对照。结果 ERβ在不育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体中明显表达 ,在正常育龄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中表达下降或不表达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ERβ在不育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中广泛表达 ,ERβ的过度表达可能与不育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脑膜瘤组织中AR、EGFR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陈坚  薛德麟 《现代医学》2003,31(4):221-223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脑膜瘤中AR、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脑膜瘤中AR、EGFR表达和PCNA标记指数(PCNA Labeling index,PCNALI)均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与肿瘤分级有明显关系.AR、EGFR均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P<0.05和r=0.73,P<0.01),而且AR表达和EGFR表达基本一致,密切相关(r=0.59,P<0.01).结论在脑膜瘤组织中AR和EGFR的表达密切相关,二者从不同方面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可能在脑膜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江  杨柳明  赵延龙  崔彬  王丽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32-33,35,16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雄激素受体(AR)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肝细胞癌组织(HC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Bx、A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和癌旁组织中HBx及AR的表达率为63.8%(37/58)、58.6%(34/58)和20.9%(12/58)、27.6%(1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阳性和HBx阴性的HCC组织中AR的表达率分别为72.3%(27/37)和33.3%(7/21),在HCC组织中HBx表达与AR表达正相关(r=0.4532,P〈0.05)。HBx染色的阳性率与AFP水平和Edmondson分级相关;AR染色的阳性率与性别及肿瘤直径相关。结论在HCC组织中HBx蛋白可上调AR的表达,HBx—AR信号传导途径可能促进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苷A2b受体在肝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腺苷A2b受体在肝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在肝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蛋白水平的表达,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RNA的水平.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腺苷A2b受体在组织切片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 Weston-blot分析显示腺苷A2b受体蛋白表达强度相对于β-actin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定量PCR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邻近的正常组织. 结论:本研究显示腺苷A2b受体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明显升高,腺苷A2b受体有可能成为新的抗肝癌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以探讨EGFR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抗EGFRPcAb对42例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进行标记。结果:42例乳腺癌标本中,19例病理Ⅲ级的EGFR表达阳性率为73.7%,明显高于23例病理Ⅰ~Ⅱ级的39.1%;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6例EGFR阳性率为69.2%,高于无转移的16例(31.3%);雌激素受体阳性(ER+)的24例EGFR阳性率明显低于ER-的18例(37.5%与77.8%);在转移淋巴结中EGFR阳性率高于原发灶(92.3%与69.2%)。通过χ2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论:乳腺癌EGFR过度表达可做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估计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Cyclin D1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引侠  王淑莉  樊江波 《医学争鸣》2003,24(12):1127-1129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蛋白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正常子宫内膜,25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43例子宫内膜癌中Cyclin D1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加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14.3%, 43.8%, 77.8%, 72.1%.增生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典型增生与单纯加复合增生Cyclin D1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Cyclin D1过表达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Cyclin D1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其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对内膜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估计其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蔡元浩  戴永江 《四川医学》2009,30(9):1405-1406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胃癌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18例正常胃粘膜、6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表达胃癌组织中高于正常胃粘膜,进展期高于早期胃癌,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p5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底物色素混合液(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肝细胞癌组织(HC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Bx、AR及p5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CC和癌旁组织中HBx、AR及p53的表达率分别为63.8%(37/58)、58.6%(34/58)及62.0%(36/58)和20.9%(12/58)、27.6%(16/58)及8.6%(5/5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阳性和HBx阴性的HCC组织中AR及p53的表达率分别为72.3%(27/37)、83.8(31/37)和33.3%(7/21)、23.8%(5/21),在HCC组织中HBx表达与AR及p53表达正相关(r=0.4532及r=0.4754,P〈0.05)。HBx染色的阳性率与AFP水平和分化程度相关;AR染色的阳性率与性别及肿瘤直径相关;p53染色的阳性率与TNM分期相关。结论在HCC组织中HBx蛋白可上调AR及p53的表达,HBx-AR信号传导途径及p53基因突变可能促进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bax蛋白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基因bax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成釉细胞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方法对75例成釉细胞瘤进行bax蛋白检测,正常口腔黏膜和牙源性角化囊肿作对照。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20例成釉细胞瘤、12例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bax mRNA。结果:bax蛋白阳性率正常口腔黏膜为77.8%(7/9),牙源性角化囊肿为65.7%(23/35),成釉细胞瘤为74.7%(56/75)(P〈0.01)。成釉细胞瘤复发组、原发组、恶变分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凋亡在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吴小华  徐翠清  闫萍  韩晶  霍密英 《医学争鸣》2008,29(24):2281-2283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Ⅰ,GnRHⅡ及其受体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恶性上皮件肿瘤中GnRH Ⅰ,GnRH Ⅱ及其受体的表达并与2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作对照.分析GnRH Ⅰ,GnRH Ⅱ及其受体表达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分化的关系.结果:①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GnRH Ⅰ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79.5%,恶性肿瘤中GnRH Ⅰ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两者有明显差异.②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GnRH Ⅱ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5%,100%,两者无明显差异.③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GnRH受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53.8%,恶性肿瘤中GnRH受体表达阳性率低于良性肿瘤.④GnRH Ⅰ,GnRH受体表达率与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其分级越高,GnRH Ⅰ,GnRH受体表达率亦越高.结论:GnRH自分泌调节系统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有关.并且Gn-RH Ⅰ及其受体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胆管癌患者胆管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及其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与胆管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0例胆管癌患者癌及其癌旁组织中IL-6及其受体的水平,分析IL-6及IL-6R与胆管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相关性.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IL-6、IL-6R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P<0.05);IL-6、IL-6R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和预后情况等临床生物学特征显著相关. IL-6及IL-6R很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对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判断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FPR)的表达,探讨FPR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了20例胃炎组织和80例胃癌组织中FPR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了FPR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80例胃癌组织中FPR阳性表达率为57.5%(46/80),高于胃炎组织的表达(25.0%,5/20);FPR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胃壁侵犯、分期和分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P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上皮型钙粘附蛋白在月经周期各阶段子宫内膜和蜕膜中的表达及其免疫组化染色特点。方法 应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SABC免疫组化技术,采用微波缓冲液抗原修复法和酶消化法,检测45例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子宫内膜及早期妊娠蜕膜中上皮型钙粘附蛋白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上皮各阶段均见上皮型-钙粘附蛋白的表达,但在植入窗期表达最高,分泌晚期及早孕蜕膜表达降低。间质细胞仅在早孕蜕膜有少量表达。微波修复法阳性率明显酶消化法高。结论 钙粘附蛋白在子宫内膜植入窗期表达增高可能与胚泡粘附及植入过程有重要关系。检测该抗原宜采用微波抗原修复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XCR4、MMP-9的表达及分布,并分析CXCR4及MMP-9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结肠癌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的CXCR4表达,并分析不同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CXCR4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淡黄至棕黄色,细胞核不染色。结肠癌组织CXCR4阳性表达率为54.1%(40/7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33.8%(25/74,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标本的CXCR4阳性表达率为73.5%(25/3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37.5% (15/40,P<0.01)。癌组织中CXCR4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癌组织CXCR4与β-actin的灰度值比为1.053±0.09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0.807±0.095(P<0.01)。结肠癌组织标本MMP-9阳性表达率为59.5%(44/7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标本的MMP-9阳性表达率为82.4% (28/3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0.0%(16/40,P<0.01)。CXCR4与MMP-9在结肠癌中存在相关性(k=0.564,P<0。01)。结论CXCR4、MMP-9可能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两者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调控或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XCR4、MMP-9可预测淋巴结转移及结肠癌预后。  相似文献   

17.
凝集素半乳糖结合蛋白3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凝集素半乳糖结合蛋白3(galectin-3)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和胚泡着床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alectin-3 mRNA和蛋白在增生晚期和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3蛋白在子宫内膜的定位和表达。结果galectin-3mRNA和蛋白在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高于增生晚期,galectin-3蛋白定位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结论结果提示galeetin-3在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和胚泡着床的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l,AQPI)在人羊膜中的表达、定位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例正常足月妊娠产妇、11例羊水过少及9例羊水过多者足月妊娠产妇的羊膜组织中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AQP1在羊膜组织立方上皮细胞中有阳性表达,且主要位于细胞浆中,而在成纤维细胞中仅有微弱表达.羊水过少及过多患者与正常产妇的羊膜组织AQP1蛋白面积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羊膜组织表达AQP1蛋白,其在羊水的液体转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为羊水的水转运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并且为羊水量异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及其受体(IL-17R)在骨髓瘤细胞表达,探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不同病程血清IL-17水平,对IL-17与MM预后及肿瘤负荷指标IL-6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初治患者骨髓瘤细胞IL-17R表达。结果 IL-17在MM初治组、MM复发组及MM进展组呈高表达,随疾病稳定而下降,各期MM患者血清IL-17与同期IL-6呈正相关;MM初治患者骨髓瘤细胞IL-17R高表达。结论 MM患者IL-17水平明显增高,促进骨髓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urora-B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常规提取41例胶质瘤及11例正常脑组织中总RNA.在总RNA被逆转录成cDN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Aurora-B基因mRNA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表达差异;随后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Aurora-B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mRNA水平,Aurora-B基因的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后发现,Aurora-B蛋白在胶质瘤组织细胞核内呈高表达,这与mRNA表达特征相一致.结论 Aurora-B基因mRNA和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可能是胶质瘤发病过程中的恶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