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种重要的付作用,它限制了抗精神病药的长期应用而且治疗效果很差。最常引起这类症群的有关药物为吩噻嗪类和氟哌啶醇。与服药后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相比,自发的运动障碍是少见的。正确的发病率颇难评定,估计占各类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DT)较罕见,据报道在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以及长期药物治疗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2%。本文对15例这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方法:1987至1990年15例连续在运动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下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预选标准:①有肌张力障碍(持续的、不自主肌肉收缩常引起扭转和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超过1个月;②如伴有其他运动障碍,则以肌张力障碍为主;③停止抗多巴胺药治疗3个月内,运动障碍加重;④排除其  相似文献   

3.
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出现迟发性锥体外系综合征。最多见的是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自80年代开始,国外有资料介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rdive dystonia)。其中以迟发性斜颈最为多见。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慢性不随意运动。根据其特征表现有各种名称:如起病在服药数月到数年后者称为 TD,在减量或停药时出现者称为撤退性运动障碍,药物中止后症状仍继续者称为持续性运动障碍,其中一部分是不可逆的称为不可逆性运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用来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已经提出,我们这次研究目的是重试维生素E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短期有效性。方法所研究的27例门诊病人(男10女17)符合研究用诊断标准,至少有轻度迟发性运动障碍,有牢固的精神病理学改变和入组前至少二个月不变的精神安定剂治疗。其中22例符合DSM-Ⅲ-R精神分裂症标准,5例符合双相情感障碍标  相似文献   

6.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长期使用神经松弛剂时最重要的并发症。典型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于服用神经松弛剂多年之后,但也可见于仅接受短期治疗的患者。其症状包括口面部、肢体和躯干的不自主运动。医生常需给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以神经松弛剂的维持治疗,但由于害怕产生迟发性运动障碍,以及  相似文献   

7.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的综合征[1-2].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10年以上的病例,TD年发生率高达50%,具有明显的致残性和不可逆性[3].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率和流行率似乎相对稳定[4].  相似文献   

8.
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多为口一舌一颊三联征或搓丸动作,但以扭转痉挛性斜颈为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形式较为少见,陆雪娟曾报道过2例,笔者近见1例,且治疗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廖某,女,19岁,住院号:19362,未婚,自1991年8月份无诱冈出现精神异常,主要表现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称有人议论她,有人加害她,自1991年8月至1994年5月一直在当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在慢性住院精神病人中为1~2%;长期用药的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中为1%。以往的报道认为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易发于年轻人,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时间与性别及肌张力障碍的发病年龄无关,年轻病人更易出现全身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常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D)和迟发性静会不能并存。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E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E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已被推广,本文目的是进一步探讨维生素E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27例门诊病人,男10例,女17例,年龄18~70岁,平均42.9岁。符合RDC至少轻度迟发性运动障碍诊断标准。22例符合DSM-Ⅲ-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例符合DSM-Ⅲ-R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研究前,患者至少已服用2个月抗精神病药。21例注射抗精神病药,5例口服,仅1例没用任何抗精神病药。20例患者病程达10年以上,并服用同样长时期的抗精神病药。患者随机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对在精神病院长期住院者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所惹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12例(精神分裂症11例,非典型精神病1例);运动障碍除1例局限于舌、唇、颚外,其余病例都波及身体其它部位。以抗癫痫药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简写为SV)6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迟发性运动障碍预后的相关因素, 旨在发现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13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收集资料, 主要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居住环境、工作性质、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引起运动障碍的药物、服药至发生运动障碍的时间、运动障碍部位、运动障碍病程和干预措施。将数据录入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对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将单因素分析中P≤0.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3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中, 16例(14.16%)痊愈, 27例(23.89%)症状明显好转, 25例(22.12%)症状轻度好转, 26例(23.01%)症状无明显变化, 15例(13.27%)症状轻度恶化, 4例(3.54%)症状明显恶化。预后良好率为60.18%, 预后不良率为39.82%。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年龄>52岁(χ2=15.07, P<0.00...  相似文献   

13.
对长期应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进行迟发性运动障碍(TD)调查 ,并以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作对照。1 对象和方法系本院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 CCMD- 2 - R标准。研究组至少 1年持续单用氯氮平治疗 ,除外以往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者。对照组以至少 1年以上持续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 ,除外合并使用氯氮平或舒必利者。研究组 5 2例 ,男性 ,平均年龄 (4 3.6± 8.2 )岁 ,总病程 (13.3± 7.34 )年 ,持续服药时间 (4 .2± 2 .3)年 ,药物剂量折合氯丙嗪效价 (35 2± 12 5 ) mg/d。对照组 46例 ,男性 ,平均年龄 (4 5 .3± 7.8)岁 ,总病程(15 .2± 8.4)年 …  相似文献   

14.
抗精神病药物 (APs)尤其是第一代APs的长期使用 ,大约有2 5 %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 (TD) [1 ] 。不同种族中精神分裂症的TD发生率不尽相同 ,在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病人中TD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一致性 ,这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影响TD的发生。激动多巴胺D3受体 (DRD3)能抑制躯体运动 ,而拮抗DRD3能增强躯体的运动 ,DRD3可能在运动控制上起到一定的作用[2 ] 。本文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研究DRD3功能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第一代APs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系。1 资料1 1 研究对象 :从 2 0 0 0年 10月到 2 0 0 1年 1…  相似文献   

15.
报告三所精神病院使用丙戊酸盐治疗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丙戊酸钠和丙戊酸镁在治疗躁狂症、快速循环型情感性精神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苏州报告用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16例,显效率为75%,浙江和淄博分别报告用丙戊酸镁治疗快速循环型情感性精神障碍3例、迟发性运动障碍1例和躁狂症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且副作用小。作者认为丙戊酸盐在精神科临床应用是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由于抗精神病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已成为药物使用受限制的因素之一。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治疗有调整抗精神病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运动障碍与糖代谢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 (TD)与糖代谢关系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作者单位 :2 1 1 1 2 3 江苏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1 对象与方法对我院 5 2 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住院患者 ,以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 (AIMS)进行 TD筛选 ,量表 1~ 7项总分≥ 2 ;注射东莨菪碱 0 .3mg,一日 2次 ,  相似文献   

18.
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药物后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临床上已引起人们重视。为此,我们于1978年对本院住院服用各种不同抗精神病药22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发现有39例(17.5%)产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并进行两年随访。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分析①年龄及病程:39例中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平均43.5岁。精分病程最短8  相似文献   

19.
长期服用氯氮平的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调查了连续服用氯氮平3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7例,发现在长期服药期间白细胞计数增多者有30例(28.0%),减少者26例(24.3%)。其中单用氯氮平者共40例,均未见锥体外系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20.
1介绍 自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typical antipsychotics,AAP)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哌西酮及阿立哌唑问世以来,这些药物已被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或严重行为障碍患者,这部分是由于有证据提示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有效,并且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或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的发生倾向较其它神经抑制剂低(Jeste et al.,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