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喹硫平治疗心境障碍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BPD),是针对单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而言。DSM—Ⅳ和ICD-10将二者并列为两种主要心境障碍。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DSM—Ⅳ将双相障碍又分为若干个亚型,这在诊断上是一个重要变更,突出表现在分出了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基本区别是前者一般以躁狂发作严重;后者以抑郁发作严重,躁狂发作较轻,且家族史中阳性率高,发作次数多,对治疗反应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双相Ⅰ型发病率为0.5%~2.4%,双相Ⅱ型发病率为0.2%-5.0%。双相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同病率(焦虑障碍,酒依赖,药物依赖)与较高死亡率(特别是在抑郁相或者混合状态)特点。目前有关躁狂症状的治疗已有很大进展;而抑郁症状则被认为治疗困难,传统抗抑郁药物或心境稳定剂疗效均不佳。美国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喹硫平除对躁狂症状(单药或喹硫平+锂盐/双丙戊酸钠)或精神分裂症疗效明确外,还能控制抑郁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喹硫平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单药既可用于治疗双相躁狂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科疾患,主要临床特征为情绪的转变: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只能依靠专业精神科医师的精神状况检查,治疗主要针对临床症状,锂盐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1],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系统心理治疗可以预防或延缓其复发[2],但目前该疾病尚不能治愈[3].  相似文献   

3.
<正>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BPD)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其症状具有多样性,呈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混合状态、快速循环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境稳定剂(MS)逐步广泛用于治疗BPD,锂盐被认为是BPD急性期和维持期一线治疗的"金标准",但约有42%~64%的患者尤其是混合状态和快速循环患者对锂盐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与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患者之间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患者(混合组)、54例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组)、47例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组)及3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IL-1β)、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浓度;混合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和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定。结果:混合组IL-1β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及抑郁组(P〈0.01),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2浓度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6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P〈0.001)。混合组IL-6浓度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72,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5)。混合组治疗前后IL-6浓度差值与HAMD-24、YMRS减分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r分别=-0.211、-0.100,P均〉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可能存在IL-6诱导的免疫功能异常,有不同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心境稳定药(包括锂)常只对躁狂效果较好,而对双相障碍时的抑郁疗效较差,加用抗抑郁药又有转发躁狂的可能。拉莫三嗪(lamotrigine)是80年代推出的抗癫痫新药,使用过程中发现它能改善心境与活力。已有一些有关此药治疗双相型与型情感障碍有效的非盲性临床报道。本文是有关此药治疗双相型抑郁的第一篇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入组病例的条件如下:符合DSM-IV中双相型障碍的诊断标准,过去10年间至少有过2次情感障碍发作,其中至少一次为躁狂型或混合型,诊断经DSM-IV定式临床检查(SCID)所证实,当前为抑郁发作,当前发作的病期等于或长…  相似文献   

6.
张三 《上海精神医学》2011,23(3):175-177
双相障碍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以往治疗的重点在于控制躁狂或轻躁狂症状,然而由于双相障碍患者处于抑郁状态的时间远多于躁狂或轻躁狂状态,近期更多关注的是双相抑郁状态。很多双相障碍患者持续存在阈下抑郁症状。然而,有关双相抑郁药物治疗的循证依据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是一种终身患病率为0.8%~1.6%的慢性发作性疾病。研究证实,氯氮平对常规治疗无效的躁郁症及快速循环型有治疗作用。但是由它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流涎、镇静作用限制了其应用。近来新研制的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的结构与氯氮平相似。一系列研究表明,在改善整体精神病症状、阴性症状、心境不良和生活质量方面,奥氮平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研究还表明,奥氮平对不能耐受锂、抗惊厥药和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相和混合相有效。为探讨奥氮平对伴有和不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急性躁狂与混合相的疗效,我们对自1996年10月…  相似文献   

8.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啸  季建林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1):53-54,62
抑郁障碍一般包括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发作,两者的治疗原则截然不同,尤其是双相抑郁障碍的治疗主要是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所谓心境稳定剂,不仅能有效治疗躁狂或抑郁症状,同时不引起转相,而且长期治疗能有效预防复发,其代表药物为碳酸锂与抗惊厥药(如丙戊酸钠等)。  相似文献   

9.
用卡巴咪嗪治疗情感障碍最初是由日本的Takezaki等报导。后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卡巴咪嗪治疗情感障碍是有效的。也有人报导将卡巴咪嗪与锂合并使用。公开试验提示这两种药物的预防作用是彼此独立的。本文报导单独使用锂、卡巴咪嗪或两药联合使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方法:病例为本文作者12年来所观察的90例双相病人,其中男性62例,女性28例,所有患者曾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和非典型双相障碍,80%为双相Ⅰ型,20%被诊断为双相Ⅱ型。在首次就诊前,72例有躁狂,18例有轻躁狂发作。所有的病人以往最严重的抑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双相情感障碍不同心境状态与免疫及应激因子的相关性,为探索不同心境状态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1989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双相躁狂发作患者118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536例,双相混合发作患者271例.对3种不同发作类型...  相似文献   

11.
尽管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双相躁狂与双相抑郁的患者数量相当,但大量的研究仍集中在双相躁狂的药物治疗上。例如,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盐都已经被证实对于治疗急性躁狂是有效的/[1-2/]。然而缺乏这些药物在治疗急性双相抑郁方面与安慰剂的对照研究。锂盐、抗癫痫药、抗抑郁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几种治疗双相抑郁药物,所以有必要将这几种药物在控制急性双相抑郁方面的疗效进行一下比较。  相似文献   

12.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将双相及相关障碍从心境障碍中独立出来,与抑郁障碍分为两章。双相障碍是一类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精神障碍,其代表性疾病是双相Ⅰ型障碍、双相Ⅱ型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是双相Ⅰ型障碍诊断的必要条件,且不再要求个体必须有重性抑郁发作史。双相Ⅱ型障碍需有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史。环性心境障碍从开始发病,至少有半数时间经历多次轻躁狂期和抑郁期,但未符合轻躁狂发作或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双相及相关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心境稳定剂治疗、心理咨询、电休克治疗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以了解不同发作类型双相障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在出院前的差异,为出院后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266例,其中躁狂发作116例,抑郁发作94例,混合状态56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态度清单(DAI)在出院当天分别评定精神症状、自知力及服药态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HAMD-17、YMRS、ITAQ及DAI评分。结果 HAMD-17、Y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TAQ、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5、5.481,P=0.002、0.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均高于躁狂发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发作类型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存在差异,躁狂发作患者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较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患者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了解单相抑郁和双相障碍患者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情况. 方法对38例单相抑郁住院患者和63例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双相障碍Ⅰ型19例,双相障碍Ⅱ型44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者33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者18例,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者12例)进行DST,其中17例单相抑郁、35例双相障碍患者在治疗4周后再次行DST,比较各组DST脱抑制率差异.结果 治疗前,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36.8%)与双相障碍(14.3%)、双相障碍Ⅰ型(10.5%)、双相障碍Ⅱ型(15.9%)以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5.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Ⅰ型(10.5%)与双相障碍Ⅱ型(15.9%)之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5.2%)、双相障碍混合发作(16.7%)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11.1%)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T脱抑制率在上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随着病情改善而降低,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的DST脱抑制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病期,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高于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的DST脱抑制率与临床分型、发作类型、病情无关.  相似文献   

15.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相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相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2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相患者(混合组)与93例无混合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患者(躁狂组)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混合组年龄稍低,多见于女性和独身者,性格多为外向型或中间型,首次发作多为抑郁,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及自杀意念和企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混合发作与自杀意念和企图、性格、性别、首次发作形式有显著的相关性。混合组具有易被误诊、住院时间长、疗效较差的特点。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相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严重性及相应的难治性,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6例(躁狂发作77例,抑郁发作4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和正常对照126名,测定其血清UA水平,并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评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组血清UA水平[(349.34±107.21)μmol/L]高于精神分裂症组[(319.71±84.48)μmol/L]和对照组[(280.94±71.9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躁狂发作患者UA水平高于抑郁发作患者[(366.45±104.01)μmol/L vs.(322.45±107.69)μmol/L],且二者均高于对照组(P0.0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是否使用精神科药物的亚组间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与YMRS、HAMD分数线性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血清UA水平升高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心境稳定剂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境稳定剂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定义[1] 。有学者认为 ,理想的心境稳定剂应具有如下特点 :①对急性躁狂状态或混合状态治疗有效 ;②对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或混合状态中的抑郁症状有效 ;③可预防躁狂和抑郁的复发 ;④不会恶化躁狂或抑郁症状 ,不会诱发症状转相或诱发快速循环发作。目前的药物均无法满足上述标准。因此 ,有人提出一个相对宽松的标准 ,包括 :①至少符合上述标准中的 2条以上 ;②符合前 3条标准中的 1条以及最后 1条标准[2 ] 。目前 ,心境稳定剂的分类尚未被药理学所认可。但在精神病学领域 ,人们早已将以碳酸锂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8.
拉莫三嗪对双相抑郁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永春  陈炯  金卫东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5):295-296,299
目前,双相障碍抑郁相(简称双相抑郁)的治疗已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它的治疗与单相抑郁的治疗有所不同。如果将这些双相抑郁按单相抑郁治疗,就可能会引起躁狂发作或者引发快速循环。因此各国都制定了双相抑郁的治疗指南,其中心思想表明,双相抑郁的治疗在应用抗抑郁药物的同时应该联合心境稳定剂。这样,不仅使抑郁得到治疗,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抗抑郁药物引起的躁狂发作。同时也尽可能避  相似文献   

19.
锂盐以外的药物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袁浩龙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急性抑郁和躁狂发作,以及预防将来的再发。希望有一种有效的心境稳定(moodsta-bilizing)药来达到这些目的。理盐作为最初用于双相病人的治疗,其有效...  相似文献   

20.
奥氮平冲击疗法在急性激越状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等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但在急性激越状态时使用奥氮平大剂量冲击治疗目前国内的经验较少。现对近几年国外研究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