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的COX-2和VEGF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其中伴有颈淋巴结转移(N )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6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N-)患者33例.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组(Ⅰ~Ⅱ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COX-2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6%和86.8%,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COX-2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和66.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淋巴结转移组中,原发灶组织COX-2和VE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VEGF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颈鳞癌血管生成与其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头颈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5 8例头颈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IMVD)及VEGF的表达。结果 :5 8例头颈鳞癌组织中IMVD为 2 3.93± 8.77,肿瘤分化程度 ,高与中、高与低间 ,IMV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中与低间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颈淋巴结转移组IMVD(2 7.92± 9.11)明显高于非转移组 (2 0 .6 9± 7.0 8)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瘤内IMVD呈正相关 (rs=0 .4 87,P <0 .0 1)。结论 :瘤内IMVD可作为预测头颈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VEGF可促进头颈鳞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喉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 33例喉鳞状细胞癌和 15例声带息肉标本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和肿瘤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 )记数。结果 喉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P <0 .0 1) ;喉癌组织中 ,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声带息肉组织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 (P <0 .0 1) ;VEGF表达与病人年龄、病变部位和喉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VEGF表达与喉鳞癌T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1) ,而与病人预后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VEGF在喉鳞癌中有高表达 ,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 ,VEGF的表达程度与喉鳞癌T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可作为判断喉鳞癌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下咽癌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中VEGF、PDGF和MVD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咽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小板来源的内皮生长因子 (PDGF/dThdPase)、Ⅷ因子测定微血管密度 (MVD)表达的差异。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检测 4 8例下咽鳞状细胞癌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中VEGF、PDGF/dThdPase、MVD的表达差异。结果 :原发灶中VEGF平均阳性标识率为 2 5 .38% ,淋巴结中为 2 1.5 2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DGF/dThdPase阳性标识率为2 9.5 9% ,淋巴结中为 4 0 .75 %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MVD测定均数为 34.9,淋巴结中均数为2 1.2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以高低分组记数后VEGF在病理分级、生存与死亡组中有显著性差异 ;MVD在生存与死亡组、早晚期分组、T分期组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以标示指数和血管计数 ,VEGF、PD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结论 :MVD、VEGF可作为临床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PDGF在淋巴结中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 ,MVD在原发灶中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微血管密度(MVD)的临床意义,比较分析CD105、VEGF、p53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喉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以CD105标记的MVD(CD105-MVD)、VEGF、p53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0例喉癌组织CD105-MVD为14.90±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织(P<0.05);Ⅲ、Ⅳ期喉癌组织的MVD高于Ⅰ、Ⅱ期,颈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阳性率77.5%。p53蛋白阳性率67.5%。VEGF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及病理分化有显著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CD105-MVD与VEGF、p53蛋白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641,P<0.01;r=0.534,P<0.01)。结论:CD105与肿瘤活性血管生成有密切联系,是肿瘤新生血管的标志;喉癌组织CD105标记MVD的测定可作为预测喉癌患者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的重要独立指标;喉癌中VEGF的表达、p53蛋白表达与CD105-MVD呈正相关,三者联合可作为判断喉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2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染色,分别检测VEGF、bFGF和CD31。结果: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VEGF、bFGF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的胞质内,其阳性率分别为69.04%(29/42)、61.9%(26/42)。②VEGF、bFGF表达与TNM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声门上型组、颈淋巴结转移组、中、晚期喉癌组组织内的MVD明显高于声门型组、无颈淋巴结转移组及早期喉癌组(P<0.05)。结论:VEGF和bFGF在喉癌的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LSCC(喉癌组)、22例声带息肉组织(声带息肉组)及30例正常喉组织(对照组)中AQP1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AQP1和VEGF在喉癌组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及对照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1和VEGF的表达与LS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二者的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逐渐升高;组织分化程度越差,二者的表达越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不同临床分型以及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喉癌组中AQP1和VEGF的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QP1与VEGF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LSCC组织中AQP1和VEGF蛋白的高表达及与LSCC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提示2个因子在LS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癌细胞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HMGB1与VEGF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MGB1、VEGF蛋白在69例LSCC及15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MGB1和VEGF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HMGB1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均与LSCC的临床分期(P<0.05)及转移(P<0.05)密切相关,而二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肿瘤原发部位无明显相关(均P>0.05).喉癌组织中HMGB1及VEGF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MGB1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密切相关(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淋巴结有无转移及HMGB1表达水平为L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SCC组织中HMGB1与VEGF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该两基因在LSCC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两基因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环氧化酶-2(COX-2)、兔抗人Ⅷ因子(FⅧ)的表达,探讨LSCC中COX-2的表达情况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LSCC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FⅧ的表达,分析其与LSCC的临床病理、淋巴结转移、MVD等的关系。结果:LSCC组织中COX-2阳性率为71.4%,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的阳性率为19.1%,肿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LSCC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和T分期无关(均P〉0.05):与病理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和MVD密切相关。结论:COX-2在LSCC中的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起促进作用,COX-2可能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表达水平与喉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64例喉癌标本中HIF-1α、COX-2与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进行了检测.结果:喉癌中HIF-1α、COX-2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3 %(42/64)、68.75%(44/64)和71.88(46/64),MVD为35.79±9.49.喉癌HIF-1α、COX-2和VEGF与MVD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喉癌中HIF-1α和COX-2与VEGF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HIF-1α、COX-2和VEGF阳性表达及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HIF-1α、COX-2和VEGF参与喉癌的血管生成,HIF-1α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COX-2及VEGF),在喉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参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人类前列腺癌转移抑制基因(kang ai 1,KAI1)、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onmetastasis23,nm23)、E26转录因子(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d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微血管测定密度,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鼻咽癌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首诊时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 carcinoma,NKC)50例、无淋巴转移的NKC30例和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内KAI1、nm23、ETS-1、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NKC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 KAI1、nm23蛋白在颈淋巴转移组、无颈淋巴转移组和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χ^2=6.2,P〈0.05;χ^2=7.4,P〈0.01);ETS-1、VEGF蛋白在3组间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χ^2=12.8,P〈0.01;χ^2=9.1,P〈0.01)。80例NKC病例中KAI1、nm23蛋白阳性表达者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分别低于其阴性表达者(t=2.4,P〈0.05;t=2.0,P〈0.05);ETS-1、VEGF蛋白阳性表达者MVD分别高于其阴性表达者(t=2.6,P〈0.05;t=3.6,P〈0.01)。KAI1和nm2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较两者各自单独阳性表达时MVD降低(t=2.5,P〈0.05,t=2.3,P〈0.05);淋巴转移率降低(χ^2=5.2,P〈0.01;χ^2=4.3,P〈0.05);ETS-1和VEGF蛋白共同表达较两者单独表达时MVD增高(t=2.1,P〈0.05;t=2.2,P〈0.05),淋巴转移率增加(χ^2=4.1,P〈0.01;χ^2=4.1,P〈0.01),提示KAI1与nm23蛋白及ETS-1与VEGF蛋白的表达有相互协同的作用。KAI1与nm23蛋白及ETS-1与VEGF蛋白阳性表达成正相关关系(r=0.5,P〈0.05;r=0.4,P〈0.01)。NKC患者有或无颈淋巴转移与治疗后5年生存期的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P〈0.05)。结论 KAI1、nm23、ETS-1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有明显相关性,与鼻咽癌的淋巴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可以作为预测鼻咽癌颈淋巴转移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Survivin和VEGF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Survivin、VEGF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技术对40例喉癌组织(喉癌组)和5例正常喉黏膜石蜡标本(对照组)进行Survivin、VEGF蛋白表达的检测,并采用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Survivin和VEGF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分别为P<0.05和P<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喉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均与喉癌组织TNM分期有关(均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存在负相关关系(r=-0.646,P<0.01);VEGF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也存在负相关关系(r=-0.567,P<0.01);而Survivin与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676,P<0.01)。结论:喉癌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它们的高表达提示肿瘤患者预后不良;该两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两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LSCC的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20例新鲜LSCC标本的癌中心区(TC)、过渡区(TR)及病理证实的无癌区(TF)中eIF4E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eIF4E在LSCC的TF、TR及TC的表达水平呈递进性增高;VEGF在LSCC的T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R及TF;eIF4E与VEGF二者密切相关。结论:过表达的eIF4E是LSCC恶性改变及判断其恶性程度的一个分子标志;VEGF的高表达与LSCC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其或许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二者在LSCC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为LSCC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P53, nm23 protein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on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laryngeal cancer. METHODS: Specimens of 42 laryngeal carcinomas were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P53 protein, nm23 protein, VEGF and CD34 antibody. RESULTS: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P53 protein, nm23 protein and VEGF were found in 47.6%, 57.1% and 71.42% of laryngeal cancer specimen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53 and VEGF expression. The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in P53- or VEGF--positive tumo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than those without metastases. No correlation was identified between nm23 and VEGF staining. The MVD in nm23-negative and VEGF--positive tumo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 These phenomena were more easily found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 metastases. CONCLUSION: P53 gene play roles in the metastasis of laryngeal cancer through regulating VEGF expression and reacting MVD in tumor; and nm23 gene reacts through approaches other than regulating VEGF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的血管生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i crouesseldensity ,MVD)在鼻咽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研究 4 0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切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 ,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阳性率为 92 .5 % (37/ 4 0 ) ,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 (P <0 .0 5 ) ,微血管密度也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 (P <0 .0 5 ) ,且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80 9,P <0 .0 5 ) ,并与鼻咽癌病人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骨、肺、肝等远处转移有关。结论 鼻咽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 ,血管生成在鼻咽癌生长、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可以作为鼻咽癌病人有意义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喉癌微血管生成中P53 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5 3、nm2 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or,VEGF)在喉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 42例喉癌标本中P5 3、nm2 3蛋白、VEGF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进行了检测。结果 喉癌中P5 3、nm2 3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占 47 6 %、5 7 1%和 71 4%。P5 3基因和VEGF呈正相关 (P <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标本中P5 3、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5 )。而nm2 3基因和VEGF在喉癌标本中无直接相关性 ,在nm2 3蛋白表达阴性和VEGF阳性标本中MVD较高 ,这种现象多见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结论 突变型P5 3基因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影响肿瘤内MVD ,促使喉癌发生转移 ;而nm2 3基因可能不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 ,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影响喉癌转移。  相似文献   

17.
喉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检测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在喉鳞状细胞癌及颈部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对手术切除的21例喉鳞状细胞癌(7例伴颈淋巴结转移,14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织标本中Cyclin E的表达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yclin E在喉鳞状细胞癌、阳性淋巴结、阴性淋巴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平均荧光强度为78.12士6.54,略高于不伴颈淋巴结转移者(74.93士8.82)(P〉0.05);阳性淋巴结平均荧光强度为93.65士7.48,明显高于阴性淋巴结(30.65士7.48)(P〈0.01),且高于喉鳞状细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和不伴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Cyclin E的异常表达是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Cyclin E的检测可望成为临床评估喉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沉默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EphA2)与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phA2、VEGF蛋白在69例喉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phA2和VEGF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黏膜组织(P均<0.05),EphA2蛋白表达尚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P<0.05),且EphA2和VEGF蛋白表达均与喉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P均<0.05)及转移(P均<0.05)密切相关,而二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喉鳞癌组织中EphA2及VEGF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phA2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淋巴结有无转移及EphA2蛋白表达水平为喉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EphA2与VEGF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提示二者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血管生成素-1,2(Ang-1,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评估Ang-1,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LSCC中的联合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SCC标本61例、癌旁组织30例及正常喉黏膜组织15例中Ang-1,2及VEGF的表达和MVD,并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ng-1,2在LSCC细胞、正常喉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VEGF只表达于LSCC组织中;LSCC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相比,Ang-1,2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对于临床病理因素的分析表明,Ang-1,2在高、中低分化LSC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ng-2表达与临床分期、MVD有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而Ang-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MVD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在所有联合表达状态中Ang-2和VEGF同时为阳性的肿瘤组织MVD均值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任何状态(P<0.05)。结论:Ang-1,2在LSCC中的表达可能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与肿瘤血管的形成关系密切。其中Ang-2与VEGF共同作用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