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不要丧失友情。同志、朋 友、同道间的深厚情谊比任何金钱珠宝更贵重、更美好。 二、不要对善恶无动于衷。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自己要积极参与,而面对邪恶,要敢于斗争。 三、不要不相信人的善良本质。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坏的。 w、不要默认不真实的事情。弄虚作假和封建迷信是人心理健康的大敌,而说真话办实事则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五、不要独自一人时行为不端。单独一人时做错事往往比公开场合做错事心理承受压力还要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同志谈道:“人要活到九十九,必须广交好朋友。”这称得上是经验之谈,也很符合科学道理。正如一首歌所唱:“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 交友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人作为万物之灵,必须依附群体生活,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每一个人都希望能与知心朋友交心、沟通,得到朋友的理解、信任、帮助。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有益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得到朋友帮助和帮助朋友,都能使人心里涌起一种愉快欣慰的感觉,使人内  相似文献   

3.
《心理与健康》2010,(10):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因为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一种社会形态。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党的方针指引下,2010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它的内涵在于:心理的和谐,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和睦,离不开世界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同事、朋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用沟通、理解、关爱的方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会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享受美好的生活,最终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古罗马有这样一则谚语:“多交一个朋友,就多十年寿命。”美国曾发表了一份对长寿老人的调查报告,在接受调查的年逾80的寿星中,好交朋友的老人占85%以上,由此就得出这样的结论:长寿老人朋友多。这正如我国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 大家都知道,人都具有亲和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欢乐、安宁、友爱、友谊等积极的情绪;相反,如果这种需要缺失,就会产生忧愁、烦躁、寂寞、愁苦的消极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范围、朋友圈子。这主要依赖以下几种关系而产  相似文献   

5.
丁彤 《校园心理》2007,5(3):27-27
<正>在同学、朋友的眼中,我是一个典型的“老好人”,与人为善,在和人发生冲突时,哪怕自己是对的,也从不自我辩解。说真的,我很恨自己这样的“好”。这么多年来,我从不做搬弄是非、说三道四的事情,为了“交际”,甚至有时候放弃原则去获得朋友圈子的一种“和谐”。但这种“和谐”为何总是维持得这样艰难,特别是在和女同事交往时?  相似文献   

6.
“爱情贵在永远用新鲜的‘自己’招待对方。” 朋友结婚,我在贺喜电报上写下这么一句话。见了面他说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并且说他要好好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去做。 我却笑着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可是凤毛麟角啊!” 尽管很多人都有“恋旧情节”,但爱情的口味却是刚刚相反。所以很多人结婚不久就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人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专家说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老师同自己的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建立朋友式的关系,往往能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A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各方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学生的教导者。然而,除了这些角色,我认为班主任更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这就是俗话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  相似文献   

8.
“人退休,思想意志不能退休”,“让精神继续得到安慰和寄托”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 重要准则。本文作者邓旭红同志,1925年生,1948年参加革命。今虽年届古稀,但体魄健壮,精神矍铄,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容光焕发,情趣广泛,笔耕不缀,对生活与未来充满信心,继续蓬勃地活跃在人生的舞台上。 离休后,他坚持“三三制”的健身锻炼。在报刊上发表300多篇文章。作爱国主义报告几十场。被评为桂林市“优秀党员”、“美好家庭”和“自治区民政厅先进离休干部”。被《桂林日报》、《古榕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多次受到奖励。他喜欢剪报和收藏,有剪报册100多本,收藏全国旅游门票2000多张。《动、乐、常》一文是邓旭红同志晚年坚持心身保健的现身说法,行之有效,受益匪浅,供老年朋友进行心身保健之参考。  相似文献   

9.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它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微弱平静持续的情绪状态。心境的特点是弥散性的。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境,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除微生物和理化致病因素可使人致病外,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信息的改变也会通过心理活动使人产生消极心境,导致心身疾病。临床护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互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应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性格气质及其对社会、环境、家庭的心理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0.
女人书香     
一直以来,对爱读书的女人心存好感。某日。与朋友相聚聊天,朋友颇有感触地说:“读书的女孩总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找对象一定要找个喜欢读书的。”对此,我深表赞同。 “胸有诗书气自华”。我有一位同学,出身于书香世家,她自小就在做教师的父母的熏陶下,遍读中外名著。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无论是近看抑或是远瞧,都特  相似文献   

11.
言论     
我羡慕“天边的彩霞”,但我更注重“脚下的玫瑰”。——做人要脚踏实地,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任何事要想好了再做,做就做到最好一个人赤裸裸的,固然有伤大雅,但穿得太多,也不利于健康。——身份只是一件衣服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你好!我是一个到期“退役”的老年人。因为刚刚离开工作岗位,感觉自己一时还没适应退休后闲在的生活。尤其是无事可做的感觉令人很难受,就好像自己一下子真的变老了,变得没有价值了似的。原来我也听人说过退休这个门坎不怎么好过,从忙碌到清闲,这几十年的习惯要改变谈何容易!我有时会感觉孤独,虽然身边有亲人和朋友,但不能融于社会的人就是孤单的人。我不知道自己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老已至之对于人的残酷不仅仅是年龄,是生病,而是没有精神寄托。老年人也希望被社会所关注,不知能否也给我复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青春少女接触社会,都愿意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而真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既需要父母、师长的爱,更需要同学、朋友的爱。而社交是友谊的开端,是寻找同学之爱、朋友之爱所必须的活动。 别人对你印象的好坏,每每取决于第一次见面,并且常常是不易更改的。所以,第一次见面留给人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见到一个衣衫褴褛、举止粗俗的人来访时,我们就像吃隔夜饭、穿汗臭衣一样不舒服。罗曼·罗  相似文献   

14.
人尽欢乐百事通,忧愁烦恼事难成。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拿书中的世界来看人生,对自己、对朋友、对同事、对工作这不免有点过分苛求,于是烦恼丛生。在一个地方呆不顺,便想换个地方,找个“平静一点的去处”,其结果自然是失望再失望,因为变的只是地点。快乐的人,到哪里去都快乐,不快乐的人就是走到天边也不快乐,关键在于心境,而心境在于营造。你要是看什么都不顺眼,生活就没有快乐可言。“散心”是骗人的,心是散不开的,一个心绪不宁的人,就是走到“快乐老家”,心情也不见得能开朗起来。  相似文献   

15.
琴、棋、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陶冶情操,使人心情舒畅,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 音乐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如果工作、学习和劳动之余没有音乐,定会感到生活平淡乏味,缺少乐趣。音乐是生活的“调味剂”,它能调剂人的生活,使生活趋于和谐;宛转悠扬的琴声,旋律优美的乐曲,能使人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人精神愉快。节奏鲜明的乐曲,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与体力;优美动听的乐曲,有助于使人趋于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学会医学仪器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0月9年至11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学术年会。前总后卫生部长韩光、总后卫生部助理员杜和诗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杨彦琴同志主持开幕式,周正祥主任致开幕词,姜远海同志作了首届年会筹备工作报告。至1989年9月底,医学仪器专业委员会已有会员402人,集体会员20个单位。出席首届年会的代表46人,列席会议51人。收到医学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霍纪文教授和其他同志的贺信。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36篇,印发了论文摘要。有19篇论文在大会宣读。特邀了姜远海教授做了“现代医学仪器的进展与展望”、梁竹勋高级工程师做了“CT机进展”、辛瑞华同志做了“医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同志: 你们好!我是读者,你们办的这个杂志是人们生活的朋友。我们每次都是看了这一期等着要下一期内容,这本杂志既是我们的“医生”又是我们的朋友。 今来信特请您们告诉我,怎样治疗长期失眠?我母亲今年70岁,从49岁那年父亲去世开始,由  相似文献   

18.
常听一些青年朋友这样说道:“我就是和别人合不来”,“我就是看不惯某些人”,为什么合不来,看不惯?还有一些青年朋友因为“人缘不好”调到新的单位,也曾发誓要搞好人际关系,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与同事的关系就变得很僵硬、很紧张了。这又是什么缘故? 人是社会化动物,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9.
每进古刹庙宇,总可见一尊弥勒佛盘膝北向而坐。我非佛教徒,谈弥勒佛做什么呢?就是因为他面呈慈祥欢乐的笑容,是那种出于内心的欢乐;另外,他又有个大肚子。俗话说“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把弥勒佛的两个特点联系起来,就是因为他能容难容之事,所以欢娱,笑口常开。容难容之事,就颇值得我们思考。这种难容之事,多半是那些使你不愉快,或是不尊重你、妨碍你的事。如果你对这类事斤斤计较、  相似文献   

20.
胡萍 《校园心理》2005,3(7):36-38
生活中,有无数的人在渴望自己功成名就,荣华富贵,也有无数的人在身体力行,为这样的目标而奋斗,理所当然的,也有无数的人成功了,富有了。然而,就在他们富有和成功之后,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严峻和复杂是他们用尽自己所有的经济智慧和致富思路也无法解决的,他们说:“我还需要为什么活着?”“我现在贫穷得只剩下钱了。”很多人说他们这是“做作”,是“标榜”,是“炫耀”。真是这样的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作秀”?为什么他们的话语这样无奈?这样的话语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被人理解的心迹?有一种很常见的媒体评论:现在的大学校园不再神圣了,大学生们也不再纯洁了,女大学生坐台傍大款,男大学生投机发大财。学习不再是他们的主要生活,他们变得过于强调物质。是这样的吗?那再看看大学校园里,“郁闷”声一片。再问“郁闷?你们这么随心所欲还郁闷什么呀?”他们愕然,“我们做什么了?”“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真的那样做了?”“那我们又该做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按一种模式生活,这种生活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我要比别人更优秀,我的生活要比别人的更美好。我们在这种模式中低着头机械地生活,不能有任何的停顿,一旦停顿,我们就会茫然和困惑,毕竟,我们是会思想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正喜欢的生活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活着?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真正考虑过我们自己,也许是没有时间考虑,甚至人们不敢让自己的生活停顿,因为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害怕面对这些问题,更不愿意陷入这些问题纠缠不清。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感受富足带来的羡慕眼光,却无法体会真正“如我所愿”的人生快感。下面文章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美丽、文静、成绩优秀的乖乖女。她从小听话、不爱吵闹、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在重点学校学习,考上大学,她也在按人们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按理说,她应该是满足的,也应该是成功的,但她对自己生活的感受更多地是艰难、压抑和沉闷。一次又一次她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又该怎么办?我的生活该如何继续?她不断地探索自我,剖析自我,通过各种渠道,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虚弱和无助,最终,她认识了自己,她轻松地说,“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实的人。”她走出了心灵的困境,获得了自由和平衡。也许你的内心也是虚弱的,但这不全是你的过错,但如果你不愿认识自己,面对自己,那你就是懦弱的,对你自己来说,你是鲁莽的,是不负责的。所以,勇敢面对,清醒面对,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做一个给自己机会真正生活的人,这是每一个希望自己人生完整、轻松、真实的人需要走出的第一步——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