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合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00例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撷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服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折合氯丙嗪剂量为<300 mg/d),其中干预组同时接受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及个案管理;于入组时和随访每半年时评定1次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疾病严重程度量表(SI)、疾病总体进步量表(GI),3年共7次。结果 (1)入组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BPRS、SI、GI、SDSS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综合干预1年时,干预组各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并持续到随访结束。(3)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在掌握精神卫生知识、规律就医、接受精神科治疗、恢复工作能力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使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因抗精神病药导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综合干预36周,依次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合并二甲双胍750 mg/d及更换抗精神病药3个阶段,每个阶段12周;对照组不干预直接随访;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每12周测量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BG)、血脂及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110例完成观察(研究组52例,对照组58例)。经36周干预后,研究组29例(48.3%)BMI恢复正常,体质量、BMI、腰围、FBG、胆固醇(T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三酰甘油较观察前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体质量、BMI、腰围、FBG、TC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干预前后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3.
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病房中首选药物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我院早期药物干预情况。方法采用早期干预病房与门诊用药作对比,调查全年患者首次使用抗精神病药(APD)情况,并作1年后应用追踪分析。结果病房组前三位使用的APD分别是维思通、氯氮平、氟哌啶醇,首选全部单种APD治疗,日平均最高剂量为(418.3±107.4)mg,明显高于门诊组(269.6±94.4)mg;病房组安坦预防性用药极少(3.7%),APD合并其他精神药物比例(30.5%)明显低于门诊组(71.8%);总显效率比较病房组60.7%优于门诊组26.9%,两组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1年后追踪首选APD使用率,住院组74.5%明显高于门诊组47.9%,换选药物主要以维思通、氯氮平为主。结论早期干预病房用药合理,疗效较好。作者提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 29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结果 67.12%患者出现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从多到少的药物依次是氯氮平、奥氮平、氯氮平合并利培酮、氯丙嗪、利培酮、氯氮平合并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体重增加较人组前有显著差异;女性患者、初次服抗精神病药者、合并心境稳定剂者体重增加亦明显。结论 大部分抗精神病药可导致体重增加,应在治疗前及治疗中定期进行体重监测。  相似文献   

5.
50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用药现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为1995年1~6月份出院患者(共501例),皆符合CCMD—2—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237例(47%),女264例(53%)。已婚255例(51%),未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于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护士用观察量表评定患者疾病的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出院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能有效缓解或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新经验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功能亢进的假说。所有抗精神病药几乎都是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其临床疗效与它们对D2受体的阻滞作用有密切的相关性。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研究显示,在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基底核中,多巴胺受体数量是正常人的2-3倍。这一结果恰好与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相  相似文献   

8.
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及伴有睡眠障碍的80例患者,采用"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及音乐治疗、刺激控制、渐进性肌肉放松综合干预,疗程一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定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研究组PSQI总评分分别为(9.70±1.65)分和(9.79±1.8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SQI主观睡眠质量(1.43±0.68)、入睡时间(2.23±0.56)、睡眠持续性(0.83±0.67)、睡眠障碍(1.49±0.51)、习惯性睡眠效率(0.28±0.50)、日间功能障碍(1.04±0.59)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QI各项得分和总得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综合干预对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良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于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和结局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疗效并不一定理想[1].因此,近年来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合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综合干预,是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比较了综合干预与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130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期2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2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3例和对照组123例。干预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药物自我管理、症状自我监控、回归社会技能训练和家庭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12个月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PS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干预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12个月,干预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情感表达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情感表达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00例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服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其中研究组同时接受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干预;于入组时和随访时每年评定1次坎伯威家庭问卷(CFI)中文版(CFICV)、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疾病严重程度量表(SI)、疾病总体进步量表(GI),连续3年共评定4次。结果(1)入组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CFICV、BPRS、SI、GI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干预1~3年时,研究组家属的批评、敌对和情感参与等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0.05),热情性、赞扬性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0.05)。(3)干预1~3年时,研究组BPRS、SI、G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的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抗精神病药单用与结合心理社会干预对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结局的影响.方法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1239例病程≤5年、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以下简称药物组,635例)和药物结合心理社会干预组(以下简称干预组,604例)治疗随访1年.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家庭干预、技能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治疗中断率、疾病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健康状况问卷(SF-36)、大体评定量表(G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变化.结果 (1)干预组和药物组总的治疗中断率分别为32.8%和46.8%[相对危险度(RR)=1.61],复发率分别为13.8%和21.3%(RR=1.76),再入院率分别为6.5%和11.2%(RR=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05).(2)干预组ITAQ总分变化值[(4.7±0.1)分]、6项SF-36因子分改善值、GAS总分变化值[(6.9±0.2)分]、SDSS总分变化值[(1.5±0.1)分]均明显高于药物组[分别为(1.5±0.1)分、(3.7±0.2)分、(1.0±0.1)分;P均<0.01~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结合心理社会干预治疗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断率、复发率和再入院率均低于单用抗精神病药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患者.  相似文献   

13.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家庭干预,并以50例单一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作对照。结果一年后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4%,显著低于对照组(44%),同时DAS总分也明显下降。结论家庭干预不仅可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且有助于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精神分下病程对家庭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病程〈5年与≥5年二组共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式家庭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家庭干预后病程〈5年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减少78.57%,抑郁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以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评定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减轻,年复发率下降51.86%,比病程≥5年组的情况好得多。结论:家庭干预有助于病人康复,早期干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讨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的特点、方式及效果。方法 在成都市新津县农村以乡为单位,将3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药物治疗(Haloperidol针剂50-125mg/月,或五氟利多20mg/1-2周,126例]药物组(单用相同药物治疗,103例)及对照组(无任何干预,97例)。家庭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对患者及其家属以家庭访视(每个月1次,共9次)和家庭集体座谈会(每3个月1次,共3次)为主的方式进行教育干预,并随访9个月。采用精神现状检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等,于干预前后(共4次)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药物组与对照组提高(P<0.001);干预组复发率(16.3%)低于药物组(37.8%,药物组低于对照组(61.5%,P<0.05)。与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P<0.05,0.01),对患者的照管态度改善。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能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属对患者照管的态度,适合在农村社区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社区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为我国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兰州新区三个镇农村社区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42),两组均接受一般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家庭教育的二年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目的了解对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进行集体心理社会教育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及其长期效果。方法在上海市和济南市进行了为期2年的研究,组织14次讲座和5次讨论。结果第2年教育组有682例完成半数以上活动,为第1年的93.4%;与只接受例行社区服务的366例对照组相比,病情及社会功能进步显著(P<0.01);患者家属的疾病知识增加、照料负担减轻、心身健康亦相对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法简单可行,患者家属愿意接受,确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联合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法 ,观察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入住我院的 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 :药物加家庭干预加认知领悟治疗 ,对照组 :药物加普通心理治疗 ,出院后随访 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 (SDSS)评价疗效 ,观察依从性、复发率和病残率。结果 干预组完全依从性、不依从性、BPRS评分、SDSS评分、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社区个体化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社区个体化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二年的社区个体化干预,并设50例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复发8例,复发比例16%;对照组复发20例,复发比例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65,P〈0.01)。干预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和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各项分数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个体化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