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A组:32例,常规治疗控制心力衰竭后,加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治疗.逐渐加至最大耐受量25~50mg,B组:32例,常规治疗控制心力衰竭。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心胸比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结果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比较P<0.01,心功能、心胸比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比较P<0.05,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狄高辛、利尿剂三者联合应用不失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和难治性心力衰竭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通过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观察,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CHF中的作用。方法:88例CHF患者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及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初始剂量6.25mg,每日2次,依临床情况每周加倍至目标剂量100mg/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LVED均明显降低(P<0.05~<0.01),心功能改善(P<0.05),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倍他乐克治疗CHF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水平变化,分析与缺血性CHF患者左心室功能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确诊的老年CHF患者183例作为CHF组,将CHF组按照是否伴有冠状动脉疾病分为缺血性CHF组117例和非缺血性CHF组66例。选取同期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非CHF患者58例作为非CHF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计算TyG指数并分析TyG指数与CHF患者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的TyG指数明显高于非CHF组(8.51±0.51 vs 8.18±0.42,P<0.01);缺血性CHF组的TyG指数高于非缺血性CHF组(8.62±0.51 vs 8.30±0.45,P<0.01)。CHF组TyG指数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171,P=0.020)、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0.172,P=0.020)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175,P=0.018)。缺血性CHF组的TyG指数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何焕疆 《内科》2011,6(6):561-563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应用利尿剂,ACEI和地高辛),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331,P=0.02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目标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患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方法:给予26例LQTS患者口服心得安(16例)和美托洛尔(10例)治疗38个月。评定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率、校正QT间期(QTc)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22例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的心脏事件减少50%以上。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人均晕厥次数从(16.2±5.1)减少到(1.1±0.9)(P<0·01),人年均晕厥次数从(4.5±1.2)减少到(0.7±0.6)(P<0·01),QTc从(0.56±0.06)s减少到(0.50±0.03)s(P<0·01)。在心得安与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中晕厥次数和QTc的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晕厥发作减少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或左心室功能无关(P>0·05)。QTc减少是晕厥控制的惟一独立预测因子(r=0.81,P<0·01)。结论:口服β受体阻滞剂是LQTS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QTc显著减少高度预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史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使用剂量以及影响老年人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因素。结果①β-受体阻滞剂4年的平均使用率为56.83%,使用禁忌率为20.10%,排除使用禁忌后4年的平均使用率为71.17%。老年及非老年病人平均使用率分别为66.41%、75.10%(P<0.01)。②4年的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日用量为(30.12±20.36)mg,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分别为(25.89±19.31)mg、(31.61±20.18)mg(P>0.05);应用β-受体阻滞剂达最大耐受量者占33.52%,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别为34.38%、32.71%(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影响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因素有心肌梗死部位、心功能状态及医院级别(OR值分别为0.568、0.256、2.267),非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非三级甲等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β-受体阻滞剂较少。结论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呈普遍趋势,但仍有一些因素限制了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尤其在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CHF患者40例,并同时与单独应用福辛普利治疗39例进行疗效比较,用药前后观察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09,P<0.05),治疗组治疗后SBP、DBP、HR、LVESd、LVEDd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VEF增加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CEI福辛普利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两药联用可明显提高慢性心衰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核因子(NF)-κB活化水平与CHF程度之间的关系,从NF-κB调控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角度,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例CHF患者(CHF组)分成卡维地洛干预亚组(卡维地洛亚组,在传统CHF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卡维地洛从3·125mg,bid开始,如无明显不良反应每1~2周剂量倍增,直至最大耐受剂量;14例)与非卡维地洛干预亚组(非卡维地洛亚组,除β-受体阻滞剂外的传统药物治疗;26例);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活化的阳性率;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等指标。结果:①CH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阳性率(66·95±2·81)%以及hs-CRP(6·61±1·11)mg/L、ESR(9·58±1·16)mm/h等炎性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3·25±2·44)%、(1·34±0·20)mg/L、(5·10±0·44)mm/h,均P<0·01;②卡维地洛亚组患者NF-κB阳性率(55·64±3·34)%、hs-CRP(3·56±0·67)mg/L均较非卡维地洛亚组患者分别为(73·04±3·41)%、(8·25±1·59)mg/L有显著降低(均P<0·01),而ESR(7·00±0·80)mm/h也显著低于非卡维地洛亚组患者(10·58±1·54)mm/h,P<0·05;③CHF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NF-κB的阳性率与LVED(r=0·414,P<0·05)、LVEF(r=0·356,P<0·05)、NYHA分级(r=0·584,P<0·01)、hs-CRP(r=0·650,P<0·01)、ESR(r=0·354,P<0·05)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了CHF的恶化,卡维地洛治疗CHF的作用机制部分地与抑制NF-κB的活性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入选38例慢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房颤有无复发对左心房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31例慢性房颤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3.45±1.46)个月,将其按消融效果分为复发组(15例)和非复发组(16例)。随访结果如下:(1)消融术前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超声指标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上下径、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非复发组消融术后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较术前减小[(38.73±3.77)mmvs.(41.86±4.73)mm,P0.01],左心房上下径较术前减小[(58.03±4.31)mmvs.(61.70±3.80)mm,P0.01],左心房左右径较术前减小[(43.93±6.06)mmvs.(46.08±6.62)mm,P0.01],左心房最大容积较术前减小[(75.78±22.27)mLvs.(83.18±24.29)mL,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减小[(45.85±4.98)mmvs.(48.26±5.36)mm,P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较术前减小[(28.74±4.27)mmvs.(31.44±5.32)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68.03%±4.58%vs.62.75%±7.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窦律能使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的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逆向重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
将2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予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消鼾操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行多导睡眠(PSG)监测,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INEF).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整夜睡眠监测中SpO2<90%时间占整个睡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LVDS、LV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低SpO2、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认为消鼾操联合nCPAP治疗OSAHS可减少呼吸暂停,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夜间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对比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组(A组)与卡托普利合用倍他乐克治疗组(B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A组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提示β受体阻滞剂降低CHF病人的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的发生率,是其降低CHF病人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Ⅱ(11βHSD2)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 方法 入选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例,其中窦性心律(窦律)组12例,持续性房颤组13例(房颤时间≥6个月).上述患者均于术前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留取有关资料,于手术时取左、右心房侧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11βHSD2 mRNA及其蛋白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1βHSD2在心房肌细胞中的分布. 结果 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左房内径显著扩大(P<0.01);房颤组患者11βHSD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右房:0.86 ±0.14与0.33 ±0.12,左房:0.95 ±0.15与0.37 ±0.10,P均<0.01);同时房颤组11βHSD2蛋白表达也较窦律组明显增加(右房:1.18±0.64与0.71 ±0.21,P<0.01;左房:1.36±0.58与0.85 ±0.15,P<0.05),但左、右心房之间无论是在窦律或房颤时,11βHSD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证明,11βHSD2主要分布在心房肌细胞胞质中,且在房颤时其染色密度明显增加. 结论 房颤时心房肌组织11βHSD2表达增加,并可能参与和介导了房颤的心房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选取60岁以上的初诊CHF患者134例,随机分为ACEI治疗者45例(ACEI组)、ARB治疗者48例(ARB组)及未使用ACEI或ARB治疗者(对照组)41例。在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三组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三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6个月,ACEI组、ARB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LVEDD、LVMI较对照组下降;其中ACEI组LVESD、LVMI较ARB组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EI通过改善左心室重构进而治疗老年CHF,疗效优于ARB。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肌应变率(SR)在射血分数(EF)正常的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102例CHF患者左室EF(LVEF)均正常,其中,房颤组52例,非房颤组50例,同期50例查体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3组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LVEF、心肌质量指数(LVMI)、心率(HR)、E峰、A峰、E/A、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左室收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E)和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A)差异变化。结果 3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LA、LVEDV、LVESV、LVMI、HR、E峰和E/A显著高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而A峰则明显低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3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生理改变不符;3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差异显著(P<0.05)。房颤组左心室后间隔和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明显低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3组SRS、SRE、SRA在各节段差异变化明显,房颤组后间隔和侧壁SRS、SRE、SRA在左心室各节段显著低于非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SR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定量方法在EF正常CHF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评价中优于超声心动图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入选179例CHF患者,按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和心电图诊断分为永久性房颤组(n =61)、阵发性房颤组(n=48)和窦性心律组(n=70).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永久性房颤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P均<0.01);阵发性房颤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P<0.01).永久性房颤组LAD、LVEDD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P均<0.01),LVEF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P均<0.01);阵发性房颤组LAD、LVEDD均高于窦性心律组(P均<0.01),LVEF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结论 房颤可显著增高C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永久性房颤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较阵发性房颤更明显,且CHF时房颤的发生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单用依那普利的疗效对比.方法 CHF患者60例,在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用组,每组30例.联合组口服缬沙坦(80~320) mg/d与依那普利(5~20) mg/d;单用组仅口服依那普利(5~20) mg/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行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LA、LVDD、LVSD、LVEF心功能均有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CHF与单用依那普利无明显差异.在治疗CHF时,首选单用ACEI,当患者由于干咳,或者其他副反应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时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不推荐ACEI与ARB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尔硫对慢性肺心病快速性房颤伴轻、中度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例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50~100μg/min静脉微泵维持6~8 h,1次/d,疗程为1周。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为7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房颤转为窦律:治疗组为73%,对照组为55%(P< 0.01)。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地尔硫可用于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CHF模型,6 w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CHF组、Fos10组、FOS20组(福辛普利10、20 mg·kg~(-1)·d~(-1))。治疗8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透射电镜观察左室心肌组织形态的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CHF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显著下降(P<0.01);与CHF组比较,Fos10组和Fos20组大鼠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显著升高(P<0.01),且Fos20组效果明显。电镜下观察:Fos10组和Fos20组心肌损伤程度较CHF组明显减轻。结论福辛普利可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CHF大鼠心室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参芪扶正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常规治疗。参芪扶正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参芪扶正组LVEDD和LVESD分别为(55.16±5.07)mm和(42.27±7.39)mm,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60.27±6.41)mm和(50.89±8.31)mm(P<0.01);LVEF为49.25%±8.78%,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40.75%±7.43%(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改善CHF病人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β-受体下调,因而对外源性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有人建议应用β-受体阳滞剂治疗CHF。美多心安(Metoprolol)曾广泛应用于CHF的治疗。但新的具有不同疗效的β-受体阻滞剂正在评价。布新得洛(Bucindolol)是一种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