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应用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服用普萘洛尔治疗是有效的,经精心护理与观察,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确地、准确地用药,用药后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重视对家长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患儿顺利地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血管瘤婴儿120例,均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治疗,服药期间给予护理支持,观察婴儿不良反应、瘤体颜色及大小的变化。结果本组血管瘤患儿经口服普萘洛尔药物治疗和和护理干预,治疗均有效,无不良反应,婴儿瘤体均不同程度缩小,颜色变淡。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治疗剂量为1 mg/(kg·d)(≤3个月)或1.5 mg/(kg·d)(3个月),维持剂量不超过2 mg/(kg·d)。治疗期间观察血管瘤病变的变化情况,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以及睡眠紊乱等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儿服药48 h内,75.06%的患儿病变均可见不同程度缩小,色泽变浅,表面张力减小,至出院有效率可达95.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3%,其中以血压降低发生率最高。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短期有效性较高,可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局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并发溃疡形成的效果,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4例婴幼儿血管瘤并溃疡形成患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43例,采用局部治疗为主的方法;普萘洛尔治疗组21例,采用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出血、局部疼痛、腹泻及心率过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普萘洛尔治疗组治疗的时间(21±7.3)d,短于传统治疗组(56±18.9)d;局部瘢痕发生率14.3%,低于传统治疗组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56,x2=12.14;P〈0.05)。结论婴幼儿血管瘤并溃疡形成在传统局部创面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加速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特殊部位婴幼儿血管瘤4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0例患儿肿物消退,5例控制生长;伴发功能障碍的患儿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蔡洛尔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但需在治疗前综合评估患儿病情,密切观察患儿服药期间的临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总结32例婴幼儿血管瘤应用普萘洛尔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给药前评估及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正确给药,用药期间加强药物不良反应及血管瘤的观察,重视出院指导。经治疗,32例血管瘤均不同程度缩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儿童血管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60例血管瘤患儿口服大剂量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60例患儿按时准确地服用普萘洛尔,仅有14例有不良反应,治疗护理过程安全有效。[结论]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儿童血管瘤的过程中要详细评估患儿有无口服普萘洛尔的禁忌证,严密观察普萘洛尔的不良反应和瘤体变化。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70例血管瘤婴幼儿在本科行"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及护理,主要包括遵医嘱给予"阶梯加量"方案治疗、护理,住院期间严密观察和监测,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与及时处理等。认为"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切,同时积极的护理与健康指导有利于患儿顺利接受治疗及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素32P简易敷贴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核素^32P简易敷贴对758例体表血管瘤婴幼儿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表皮血管瘤740例,混合血管瘤18例。表皮血管瘤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740/740),治愈率为98.9%(732/740);混合血管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9%(16/18)。结论对于婴幼儿体表血管瘤而言,核素32P简易敷贴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高、费用低、痛苦少的治疗措施,其对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12例婴幼儿血管瘤伴瘤体破溃患儿施行普萘洛尔口服及磺胺嘧啶银粉创面换药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经严格创面护理,营养、给药护理及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等,12例患儿破溃瘤体全部创面愈合,婴幼儿血管瘤瘤体均瘤体变平,色泽较入院时变淡且瘤体基底面积明显缩小。认为创面的全面护理,营养及给药的细致护理及给予患儿家长耐心的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高婴幼儿血管瘤伴瘤体破溃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时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血管瘤患儿在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时,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 h、3 h、1个月检测其血糖水平.[结果]口服普萘洛尔后2 mg/(kg·d)不同时段,患儿血糖水平有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有4例患儿在服药后1 h血糖<3.90 mmol/L,嘱家长给予患儿进食,2 h后复测血糖,2例患儿血糖恢复正常,还有2例患儿血糖仍<3.90 mmol/L.这2例患儿将普萘洛尔剂量减半至1 mg/(kg·d)分2次口服,复测血糖值恢复正常.以上患儿1个月后复查血糖均正常,其余患儿服药前后1 h、3 h及1个月后血糖水平均正常.[结论]普萘洛尔可影响血管瘤患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但仍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需引起临床医生警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TACE(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颈部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7例颈部巨大血管瘤患儿,所有患儿接受了TACE治疗,且在手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普萘洛尔。门诊及影像学随访2月到1年,血管瘤体积的减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定义为有效。结果:15名患儿经历1次TACE治疗,2名合并KMP(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患儿术后第2月进行第二次TACE治疗。12名患儿血管瘤完全吸收,3名患儿血管瘤体积减小大于50%,2名患儿血管瘤体积减小小于50%。结论:TACE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颈部巨大血管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血管瘤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5%~12.0%,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婴幼儿血管瘤常在新生儿期出现,然后进入增生期,1岁左右停止生长进入缓慢消退期,50%左右患儿在5岁内可完全消退。但部分血管瘤由于生长迅速可致破溃甚至感染的并发症发生,往往需要干预治疗。自2008年首次报道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有效以来,它的疗效不断被证实。虽然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尚不明确,但从国内外报道及我们的经验来看,其疗效确切,正逐渐成为治疗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药物。我科于2012-03-25收治了1例臀部严重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经过外用磺胺嘧啶银粉剂联合口服普萘洛尔等综合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患儿出院时创面愈合,血管瘤消退明显,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31例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声门下血管瘤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对31例婴儿声门下血管瘤患儿采取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用药前后检测心率、血压、血糖,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认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声门下血管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加强对婴儿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让患儿顺利的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姣苹   《护理与康复》2018,17(2):57-58
总结79例婴儿血管瘤口服普奈洛尔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服药前的患儿评估和对家长的心理疏导,服药治疗中做好给药护理,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79例患儿均显示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对21例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为:第1天0.5 mg/(kg·d),第2天1mg/(kg·d),第3天及以后2 mg/(kg·d),均分3次餐后口服,住院服药6~8d,如无明显异常反应,出院继续服药4个月,减量停药,随访.观察瘤体大小、色泽变化,服药后不良反应,停药后有无复发等指标.结果:初始服药平均年龄为5.7个月(2.2 ~ 9.2个月),停止服药的平均年龄为11.2个月(6.2~22.3个月).患儿口服普萘洛尔48 h后瘤体颜色即开始变淡,体积有所缩小.1周后瘤体缩小明显,有效率达90.47%(19/21).服药4个月后,部分完全消退,总有效率达95.23%(20/21).2例伴发溃疡的血管瘤患儿,溃疡在服药后1个月痊愈.共4例观察到不良反应(19%):1例患儿服药后出现腹泻,1例肝功轻度异常,2例患儿有出汗增多现象,其余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停药随访半年,尚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切,可考虑应用于有治疗指征的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其不良反应目前发现较少,但仍需扩大观察例数及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对近期本科室收治的2例体表巨大血管瘤伴卡梅现象(KMP)患儿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2例患儿均采用积极的内科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预防出血、保护瘤体皮肤、用药护理及对患儿家长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等护理措施,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2例患儿住院期间瘤体体积得到明显控制,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门诊随访示瘤体明显消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标准化宣教处方对提高血管瘤患儿院外服用普萘洛尔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对入院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宣教处方进行宣教,出院15 d后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及监测效果.结果 两组依从性及心率、血糖、血压、大便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喂药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化宣教处方可提高血管瘤患儿服用普萘洛尔期间不良反应观察的依从性,从而起到保护患儿健康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史菊芬  周云凤 《全科护理》2021,19(26):3612-3616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评价与应用护理方法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普萘洛尔临床运用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循证护理方法,针对婴幼儿血管瘤使用普萘洛尔治疗疗效与应用护理,检索NGC、NCBI、Europe PMC、NICE、Cochrane Library、Wiley、RNAO、中国知网(CNKI)、Nature、PubMed Central、BMJ最佳临床实践(Best Practice)、WHO官方网站、ENA等权威数据库或网站.采用AMASTAR量表评价,选取JCI制定的"调查研究或试验研究质量评价工具"以及其他对应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定与证据级别评价.结果:最终从8篇文献总结出22项证据,包括普萘洛尔临床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适应证与给药前评估、正确给药不良反应防护、婴幼儿血管瘤疗后观察及记录、做好患儿家属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5个方面.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使用这些证据时,应合理评估自身医疗机构临床条件、医护人员认知、相关促进与阻碍因素、病人意愿与偏好,实施针对性证据选取,并持续更新确保使用最佳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孤立肿块型腮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36例孤立肿块型腮腺海绵状血管瘤患儿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和血管瘤切除术,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中安全及出血情况.结果:本组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出现暂时性面瘫,术后3个月内恢复;未发生涎瘘.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婴幼儿孤立肿块型腮腺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护理时应针对患儿特点,进行有效配合,可避免损伤、面瘫、低血容量、呼吸道梗阻、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