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中医治疗高血压多倾向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等,这成为中医治疗该病疗效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近年认为痰瘀与高血压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从痰瘀论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从如下几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文靖 《吉林中医药》2011,31(8):713-714
高血压在中医发病机制上以肝肾阴虚而致肝阳上亢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以心、肾、脑及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为形态学改变,在中医病因学属痰或瘀的致病特征范畴。因此,高血压与并发症的病机相合则为"肝肾阴虚、痰瘀相兼"。从标本兼顾上确立治疗方法则为调肝肾,祛痰瘀。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关于中成药治疗高血压方面的不足,从而对高血压病起到预防和远期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痰瘀同病”理论与血脂的关系的基础研究,得出痰瘀相关、痰瘀同病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机关键.根据古代医籍对“痰瘀”理论的认识,结合中医辨证理论逐步确立了“痰瘀同治”可作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治疗依据,认为此理论可以作为治疗骨坏死的重要入手点.  相似文献   

4.
中医中认为,痰瘀阻络是导致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因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要从痰瘀入手,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消痰化瘀攻毒是中医治癌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发表之前,笔者已就中医治疗癌症先后发表了“癌症从痰论治”、“癌症从瘀论治”、“癌症从毒论治”等3篇文章,而实际上若从癌症病因学探讨,痰、瘀、毒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时表现为以痰为主,瘀毒为副;有时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就中医的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作了探讨 ,认为痰瘀是导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主张治疗高血压应注重从痰瘀入手 ,以期达到不仅治证而且治病的目的。同时强调高血压病的预防也应从痰瘀作起 ,强调从青少年做起 ,以防生痰生瘀 ,防患与未然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高血压与气虚、血瘀、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瘀痰毒论治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根据顽固性高血压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疏理“痰瘀互结”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古籍、现代医学等文献,从痰、瘀病理因素的形成及关系、“痰瘀互结”理论的内涵、COPD“痰瘀互结”相关病机及治则进行深度挖掘;从“痰瘀互结”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其在COPD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等,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全方位分析,旨在提高COPD痰瘀互结证的中医临床诊治水平,为“痰瘀互结”理论论治COPD提供基础及临床研究依据。通过分析COPD的核心病机是“痰瘀互结”,且贯穿于COPD的整个病程,具体病机为肺气不足,致痰饮伏于肺中,肺治节不利,不能助心行血,久则瘀血阻塞于经脉脏腑中,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化痰祛瘀是阻止本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治则,方用金龙定喘合剂联合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  相似文献   

9.
张磊  刘迎迎  于杰  郭伟星  李运伦 《世界中医药》2021,16(10):1561-1566
通过梳理中医学关于"痰""瘀"的古、今文献,厘清"痰瘀互结证"的证治源流,对"痰瘀互生互变,共同致病"的病理机制进行深入探析,提出痰、瘀既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司的病理产物,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二者同源共生、互生互化、交互同病,全程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及演变,成为高血压中医病机的关键环节,为中医临床从痰瘀互结辨治高血压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痰瘀互结证为其常见证型。为能充分了解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形成的病理基础,以期更好地指导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就痰瘀的形成及痰瘀互结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中医“虚损”、“痰饮”、“瘀血”角度纯用中药治疗 2 0多例心力衰竭患者 ,大多取得完全控制症状的效果。心力衰竭包括左右心衰竭。我们把左心衰竭看作中医的痰瘀阻于心肺的表现。把右心衰竭作中医的痰瘀阻于三焦四肢的表现。既然心力衰竭的症状是中医痰瘀病机的表现 ,则中医治该病无疑当着力于利痰化瘀。但痰瘀是病之标 ,治病必求其本。心脏病发展至心力衰竭多为病之末期或病情严重 ,大多表现心肺大亏的局面 ,因此峻补心肺是治本之道。我们由是认为峻补心肺和行痰化瘀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法则。我们通过临床探讨将心力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节奏的增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中医在高血压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李七一教授认为,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长、症候复杂、涉及多个脏腑,但病机以痰瘀互结为核心,血瘀停痰,痰聚碍血,二者互结终致痰瘀阻滞于经脉,造成痰瘀胶结停滞不通,发为高血压病。李师临床善从祛痰化瘀入手,认为祛痰有利于化瘀,化瘀有利于祛痰,痰瘀同治贯穿于高血压治疗的全过程。在选药方面注意阴阳协调,虚实兼顾,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为患者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著名中医疑难病专家李积敏关于疑难病“虚瘀痰毒水”病机理论的学术思想 ,阐述了“虚瘀痰毒水”病机理论的基本内容为 :疑难病主要与“虚、瘀、痰、毒、水”相关 ;“虚瘀痰毒水”诸因相兼 ,病机错杂。应用这一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阴两虚挟痰瘀、气阴两虚挟瘀、阳虚挟痰瘀、气虚挟痰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肾阴虚挟痰瘀7个证型.探讨各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气阴两虚夹瘀>心肾阴虚夹痰瘀>气虚血瘀>阳虚夹痰瘀>气虚挟痰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居多,气虚血瘀夹瘀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居多.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痰瘀互结证型的提出源自《黄帝内经》中关于津血同病的研究。古代、现代中医各家对痰瘀互结证的研究众多,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痰、瘀两者彼此既是相互独立的证候要素和病理产物,又是疾病在病证转变和病情转归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尤其在心病的诊治过程中,往往痰瘀互结贯穿疾病的全程。从痰瘀互结病机证候理论着手探析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从古籍文献源流发现,痰瘀互结为胸痹的关键致病因素,现今更多研究重视胸痹痰瘀互结证之辨证论治。不稳定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与西医学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机制关系密切。临证应基于痰瘀互结辨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灵活应用祛痰、活血中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治疗,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石磊  彭吉新 《四川中医》2013,(12):72-73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血清胆红素(Bilirubin,BIL)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23例进行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辨证,进行统计分类积分,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计算出回归方程。结果:瘀证的TBIL及IBIL水平与痰证、非痰非瘀证、痰瘀互结证比较时,数值最小;有“痰”组与无“痰”组比较,有“痰”组IBIL较高,有“瘀”组与无“瘀”组比较,有“瘀”组IBIL较低,TBIL及IBIL与中医痰、瘀证证候积分在诊断确立时存在直线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BIL及IBIL可以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病理因素瘀的辨证提供客观依据;并为痰、瘀证的严重程度判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浩洲 《中医药学刊》2003,21(7):1058-1059
探讨了著名中医疑难病专家李积敏关于疑难病“虚瘀痰毒水”病机理论的学术思想,阐述了“虚瘀痰毒水”病机理论的基本内容为:疑难病主要与“虚、瘀、痰、毒、水”相关;“虚瘀痰毒水”诸因相兼,病机错杂。应用这一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石磊  张波 《吉林中医药》2013,(11):1115-11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227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采集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证候要素痰、瘀进行辨证积分分类,采用2×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证候要素组间Hcy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血瘀组>痰浊组>无痰无瘀组;在“痰”证成立的冠心病患者中Hcy水平与痰证积分呈正相关;在全部瘀证积分范围内Hcy水平与瘀证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cy水平与中医证素“痰”“瘀”皆存在相关性,Hcy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痰”证严重程度的客观化指标,并可作为中医冠心病中医“瘀”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从痰论治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卞镝  李敬林  董天宝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04-1405
中医历来重视糖尿病肾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人认为该病是以脏腑虚损为本,无形之痰为标。而痰病系血,血病系痰,“痰瘀并存,痰瘀同治”,“善治痰者,必先治气,同时也要治血”。简析了痰的成因、痰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从痰论治DN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何佳教授从"脾之痰,肝之瘀"论治H型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何佳教授临诊,搜集H型高血压相关医案,结合中医经典基础理论及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总结何佳教授对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的辨证思维及临床经验,并附举验案。结果:何佳教授认为H型高血压多痰多瘀、血瘀入络伤津,治疗以平肝滋肾、化痰通络为基本治疗。遣方用药气血并重,行气逐瘀化痰,巧用虫药,搜风通络。所附医案,以独特经验辨证论治,随证化载加减,临床效优。结论:何佳教授对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的辨治独具见解,常获良效,可资同行道友互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