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人体观 ,就是对人体的总认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吸收了古代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先进哲学思想 ,继承了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观点 ,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有它共同的物质根源 ,都是由具有两种不同属性的精气所构成。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亦不例外 ,也是物质的 ,是由阴阳二气相媾而生成的 ,不是上帝 (中国古代或称“天”或称“天帝”或称“帝”)意志的体现。《内经》将人体看成是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活动系统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 ,又是多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体 ,而且是高度统一的活的机体。人体的表里…  相似文献   

2.
古代消渴相关病名异同性考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医理分析法、用药规律比较法和统计分析法考察古代消渴和相关病名间关系,进而为探索消渴古代证治规律奠定基础。3种方法对照互参,从不同层面揭示疾病本质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雯  严季澜 《吉林中医药》2010,30(11):1006-1007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古代又有哮、哮喘、哮吼、哮嗽、哮拔、天哮、水哮、久哮、喘鸣、喘呼、喘喝、喘吼、齁(鼻合)、齁鼾、齁喘、(鼻叚)齁、呷咳、呷嗽、呴嗽等多个相关称谓,各称谓含义从文字角度看虽略有差别,却均能体现哮病发作时的症状特点——气喘且喉中有痰鸣声,因此,均为哮病的相关病名。  相似文献   

4.
孙孝忠 《光明中医》2011,26(7):1313-1314
《黄帝内经》书中有关消渴病(糖尿病)的记载零星散在于多处,文章辑集梳理有关记录,以系统阐明该书对消渴病的命名与分型、病因与病机、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成就。  相似文献   

5.
1喎 "口歪"之义 <说文解字>用"咼"表示.<说文>:"咼 口戾不正也."但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未能找到书证."咼"字又是"和"的古字.<正字通·口部>:"咼 <转注古音·歌韵>有‘咼' <淮南子>‘咼氏璧' 即卞和之和."<淮南子·说山>:"咼氏之璧 夏后之璜 揖让而进之以合欢."高诱注:"咼 古和字."为了区分"咼"字的两个义项 <内经>首创"喁"字 在口歪的义项上 与"咼"构成古今字关系.  相似文献   

6.
呃逆病名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呃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疾病.古代曾使用的相关名称有哕、吃忒、吃逆、打咯忒、打嗝、咳(欬)逆、逆、<食厄>逆等多个病名.每个朝代对于呃逆病证使用的词汇,因语言文字的变化或口语使用习惯的影响,在古代文献中,可发现主要常与噫、啘、咳逆三词有混淆的情形发生,因此弄清呃逆相关中医病名的内涵及呃逆一词在历朝沿革情形,对于开展该病的各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对呃逆的历史演变及相关病名转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傅海燕  王屏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69-970
癫、痫、狂,是《内经》中的古病名。癫,主要指癫痫病;痫,指癫痫,也指小儿惊风;狂,指后世的癫与狂两种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心脾相关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光明  邹旭  林晓忠 《新中医》2007,39(11):94-95
心脾相关理论肇始甚早,且代有阐发,日臻完善。笔者仅就《黄帝内经》中的心脾相关理论作一浅析。1生理基础相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理上生克制化,病理上相互乘侮。对心与脾胃的密切关系,《内经》中有详论。其一,经脉关系。如《灵枢·经脉》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黄帝内经》角度出发,通过《内经》中关于消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变证、治疗的记载,以及五脏俞穴的取穴定位、主治规律的论述,探究了针刺五脏俞穴治疗消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强调了《内经》中“治未病”理论在消渴治疗中的重要性。这对于针刺五脏俞穴治疗消渴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一书中与大肠相关的名词包括回肠、广肠、肛、月直、魄门、鬼门等.对以上各个名词研究和考证后发现,《黄帝内经》的回肠和大肠名异实同,包含现代解剖学的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黄帝内经》广肠和肛在直径、长度、容量诸方面皆如出一辙,广肠月直魄门的主要生理功能均为储存粪便,而...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以肾的生理功能和病机传变规律为依据,归纳出《黄帝内经》30个肾系疾病病名。基于变译理论,运用概念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分析个案病名在倪毛信、吴氏父子和李照国三个译本中的翻译异同,发现病名译文存在翻译不一、不符原义、过简过繁、缺乏解释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以改译为基础,结合增、减的变译方法,促使病名译文既符合原义、通俗易懂,又体现中医特色和疾病主症。通过探讨变译理论在中医病名翻译中的应用,为中医翻译工作提供借鉴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的教育观。方法:阅读文献,就《内经》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标准、医学态度、经典学习、授业方法、学习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做了系统地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的教育理念为当代医学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结论:我国的医学教育思想始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丰富完善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病;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机体内各脏腑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体与自然也是统一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并规定其为理论阐释方法;以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养生学的生理学基础,以六淫七情和饮食劳倦内伤作为病理学基础,以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方法,提出精气神三位一体、预防为主和动静结合的三大养生原则。根据保全真气的养生目标,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并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实现养生目标的必备条件。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保养真气,主张顺其自然,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临床诊疗技法丰富,外治法种类尤其繁多,且简便效验,如针灸、推拿、砭石等。目前,针对《内经》外治法的研究尚存在归类不清、记载详略不一、理论浅显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内经》的现代研究,促进中医标准化进程,指导临床,本文对《内经》外治法进行归类拾遗,总结为《内经》外治12法。其中,药物外治法7种,器械外治法5种。多数器械外治法已随着时代变迁成为沉寂技法,其余外治诸法运用亦有不足。但《内经》所载外科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今人当以此为指导,不断挖掘、创造更多行之有效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早期传本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自问世就受到医家的重视,研究者、应用者代不乏人,因而《黄帝内经》的流传虽然“时有所隐,而授学犹存”。如果将经王冰编次、宋代掌禹锡、林亿等人校正的《黄帝内经素问》和南宋史崧所进《灵枢经》看作是今本的《黄帝内经》的话,那么此前《黄帝内经》的流传形式可称为早期传本。本文仅就此略作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内经》重阳思想渊源于《易经》,认为阳气于人至关重要,犹如太阳与天体的关系,不可或缺,是生命的根本和动力,贯穿人的生命现象全过程,与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皆应重视阳气。《内经》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且十分深远,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消渴之名最早载于《内经》,其《素问·奇病论》对消渴的认识较为全面,从消渴的症状、形成的病因、发病的机制、相应的治疗方法、饮食调护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指出消渴的症状以口甘为主,甚至见胸闷、烦躁等症;其病因为饮食失调,尤其强调多食肥美之品所致;其病机责之于脾失运化,津液停滞,泛溢于外,以佩兰等芳香化湿之品以祛除积滞之陈气;并对热中消渴之病提出了用药禁忌以及消渴的变证,如禁食膏粱厚味之品,也包括如辛温芳香、金石类药,以预防发狂。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其在养生理论上汲取了《周易》对立统一的阴阳观、儒家“法先王”的为政观、道家抱朴守真的自然观,确立了顺应自然与强调养神的养生原则。其养生方法可分为养神和养形两个方面。养神包括顺应四时养神、恬淡无为养神、调节情志养神;养形包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黄帝内经》注重形神一体,尽管养神和养形有不同的方法,但强调形神一体共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