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电针刺激内关穴组(关穴组)和电针刺激列缺穴组(列缺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6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关穴组和缺穴组分别采用电针刺激实验动物双侧内关穴和列缺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家兔心肌Bax呈高表达,而内关组心肌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内关组与模型组和列缺组比较,心肌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0.05)。结论电针刺激内关穴能抑制心肌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LV Yun-bo  曾秋棠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764-276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健康SD大鼠,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再通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n=10)和药物(依达拉秦)组(n=10)。检测各组3h后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局部凋亡相关因子Bcl-2、Fas的表达,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中反映氧化损伤程度的MDA明显升高(P〈0.01),抗氧化酶SOD则明显减少(P〈0.01),Fas含量升高(P〈0、01),Bcl-2含量明显减少(P〈0、01);药物组较I/R组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Fas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依达拉奉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和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缺血延迟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细胞凋亡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陈晨  吴伟康  赵丹洋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48-50,i0001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能否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 方法:①实验于2003-08/2004-12在中山大学中西医研究所完成。选用出生两三个月的SD大鼠32只,雌雄不拘。②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状动脉结扎,缺血1h,再灌注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状动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个缺血预处理,24h后,缺血1h,再灌注1h。③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Bcl-xl mRNA/Bcl-xs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Bcl-xl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核因子KB亚单位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大鼠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大鼠心肌Bcl-xl mRNA与Bcl-xs mRNA表达的比值: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③大鼠心肌Bcl-xl蛋白表达: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④大鼠心肌核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核因子κB P65发生核转位且明显高于与缺血再灌注组(P〈0.01)。 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细胞凋亡,此种作用发生可能与核因子KB括化后促进Bcl-xl的表达,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电图正常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列缺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6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家兔心肌ICAM-1表达明显升高,电针内关组心肌ICAM-1表达与模型组、电针列缺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内关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ICAM-1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炎性病理损害,达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00min;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输注环磷腺苷葡胺2mg/kg。心肌细胞凋亡和NF-KB表达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组织中NF—kB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和NF-kB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评价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功能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30只,分为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和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一对角支1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组套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应变率成像测定左室局部收缩功能,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EDV)及收缩末容积(ESV),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收缩期应变率(SRs)与LVEF及TUNEL阳性细胞指数(AI)呈良好的相关性。SRs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EDV及ESV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组AI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的评价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指标,局部心功能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7.
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粉防己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初步探讨其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及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各16只。粉防己碱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提供,纯度〉98%。②造模前20min,粉防己碱组腹腔注射粉防己碱3mg/kg(约1.2mL)。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2mL。③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当结扎点远端心前壁变紫、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为冠状动脉结扎成功,松扎后抬高的ST段回落1/2以上为再灌注成功的标志。实施30min缺血,再灌注24h。假手术组不造模,在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间穿线,不结扎,30min关胸,24h后处死。④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心肌梗死范围,并应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及凋亡指数。 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粉防己碱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①生化指标测定值:心肌细胞受损后,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粉防己碱组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t=4.337-10.81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4.352,P〈0.01)。②梗死范围:粉防己碱组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3.28&;#177;4.38)%,(43.76&;#177;6.30)%,t=7.552,P〈0.01]。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①琼脂糖凝胶电泳:假手术组心肌细胞DNA电泳呈一条大分子DNA片段,为正常DNA带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组DNA电泳呈“梯形结构”,可见形似云梯状的DNA片段。为凋亡的典型表现;粉防己碱组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梯形条带明显减弱。②原位末端标记:假手术组偶见凋亡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可见大量胞核呈深浅不一棕褐色的凋亡心肌细胞;粉防己碱组凋亡心肌细胞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明显减少,但较假手术组有所增加。③凋亡指数: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凋亡指数均显著增高[(0.65&;#177;0.39)%,(19.36&;#177;5.28)%.(8.62&;#177;2.45)%,t=9.096~10.006,P〈0.01];但粉防己碱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t=5.224,P〈0.01)。 结论:粉防己碱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及抗氧自由基,为保护濒死心肌提供了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脑组织及内皮细胞的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内皮索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 方法:①实验于2004-03/2004-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家兔24只。随机将兔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葛根索处理组,每组8只。②3组均按“六血管”模式分离颈内动脉、外动脉和椎动脉。缺血再灌注组和葛根素处理组脑缺血30min再灌注4h。葛根素处理组阻断动脉前静注葛根素5mg/kg,注毕阻断上述6条动脉,继之以微量泵150μg/(kg&;#183;min)输注至实验结束+缺血再灌注组不用药。③用比色法测定缺血前15min和再灌注4h 2个时点血浆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再灌注4h血浆丙二醛水平: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葛根素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前15min(P〈0.01)。②再灌注4h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葛根素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前15min(P〈0.01)。③再灌注4h血浆内皮素水平: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高于缺血前15min(P〈0.05)。④再灌注4h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缺血前15min(P〈0.05)。 结论:葛根索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期家兔血浆丙二醛、内皮素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促进降钙紊基因相关肽的释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沉寂信息调节因子2激活剂-白藜芦醇干预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沉寂信息调节因子2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3/10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细胞衰老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白藜芦醇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0min后松开扎线,再灌注2h。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给予二甲基亚砜-质量浓度为0.009的生理盐水1mL/kg,白藜芦醇组给予白藜芦醇10mg/kg,分别于缺血前15min及再灌注前1min以1mL/kg舌下静脉给药。实验结束取出心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沉寂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SIRT1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以背景灰度值进行标准校正,计算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相对量。其灰度值愈大则阳性强度愈大。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凋亡指数=(视野内凋亡细胞个数/视野内所有心肌细胞个数)&;#215;100%。 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每组10只,无脱失。①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细胞的SIRT1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08),但低于假手术组(P=-0.040)。②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00),而缺血再灌注组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00)。③白藜芦醇组灰度值为27.40&;#177;1.87;而缺血再灌注组灰度值为34.69&;#177;1.71,着色强度显著高于白藜芦醇组(t=9.098,P=0.000)。 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增加沉寂信息调节因子2表达,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抑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目的:观察黄芪抑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再通的方法,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黄芪治疗、心肌缺血、假手术等不同情况下心肌梗死面积(TTC法)、心肌细胞DNA电就凋亡细胞的形态(TUNEL法,电镜)进行了观察。结果:再灌注组和黄芪治疗组的梗死面积小于单纯缺血组;DNA电泳发现再灌注组呈凋亡的典型表现,单纯缺血组表现为细胞坏死,黄芪治疗组梯形条带中DNA含量较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TUNEL染色发现缺血组有散在阳性细胞,再灌注组有大量的阳性标记,且积聚成团,黄芪治疗组再灌注组明显减少;电镜观察发现再灌注组线粒体等细胞亚结构损伤严重,而黄芪治疗组则明显减轻。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黄芪确实可抑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麻醉学实验室完成。纳入SD大鼠81只,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链尿佐菌素55mg/kg腹腔注射诱导,45只大鼠诱导成功36只,成模率80%)和正常对照组(36只)。以穿线结扎左冠脉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两组大鼠再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每组12只。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100mg/kg(用蒸馏水配成50g/L的溶液)灌胃,2次/d,连续1周,手术前1h再腹腔注射乙酰半胱氨酸150mg/kg;其他各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同时检测丙二醛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结果:去除诱导糖尿病模型失败的9只大鼠,最终有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与正常假手术组之间相比,丙二醛、肌酸激酶同工酶、凋亡指数、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砻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和正常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丙二醛、肌酸激酶同工酶、凋亡指数、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各自对应的缺血再灌注组(P〈0.01),高于各自假手术组(P〈0.01)。(固上述参数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高于正常缺血再灌注组(P〈0.01),糖尿病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高于正常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P〈0.01)。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但糖尿病组的疗效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2.
高远  姬汴生  戚敏  刘红  贾丹辉  胡香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57-59,i0001
目的:观察氯氮平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尼莫地平进行阳性对照。 方法:实验于1999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Wistar大鼠240只,单纯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氯氮平24,12,6mg/kg组,尼莫地平组和假手术组6组,每组40只。氯氮平24,12,6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氯氮平,尼莫地平组腹腔注射0.2mg/kg尼莫地平,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均为1次/d,连续7d。给药7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大鼠栓塞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2h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Fura-2负载,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 结果:经补充后24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含水量: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81.62&;#177;0.15)%,(75.81&;#177;0.23)%,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丙二醛含量: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10.85&;#177;0.38),(4.07&;#177;0.63)μmol/g,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缺血再灌注组低于假手术组[(82.47&;#177;10.73),(280.15&;#177;10.32)Nu/mg,P〈0.01],其他4组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④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574.87&;#177;14.56),(215.76&;#177;10.84)nmol/L,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⑤细胞凋亡率:假手术组为0,缺血再灌注组为28%,氯氮平6,12,24mg/kg组及尼莫地平组分别为19%,12%,5%,13%。 结论:①6-24mg/kg氯氮平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游离钙含量,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提示氯氮平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钙拮抗以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②氯氮平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尼莫地平相似。  相似文献   

13.
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成功制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家兔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1及2组各8只.另仅开胸未结扎冠状动脉的8只为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电针1、2组术后30 min分别采用电针针刺内关穴与列缺穴60 min,仅1次,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4组家兔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心肌凋亡细胞数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1组与电针2组、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电针内关穴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从而达到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评价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功能与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分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一对角支1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组套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测量左室局部收缩功能,Simpson’s法测左室射血分数,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数。 结果收缩期应变率与射血分数及心肌细胞凋亡数相关性良好。峰值收缩期应变率在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射血分数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阳性凋亡细胞数仅在再灌注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的评价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指标,局部心功能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变率成像观察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局部功能,与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30只,分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一对角支1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组套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测量左室局部收缩功能,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数,RT-PCR法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扎30min后,左室前壁缺血节段收缩期应变率明显降低(P〈0.01)。并出现收缩后压缩(PSC),再灌注120min后缺血节段的应变率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数明显增加(P〈0.05)。缺血组缺血区caspase-3 mRN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增高(P〈0.05),再灌注组进一步增高(P〈0.01)。缺血组缺血区心肌细胞caspase-3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再灌注组caspase-3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促凋亡基因capase-3激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为其早期改变,应变率成像可以评价缺血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先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对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30只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缺血对照组(B组)、维生素c组(c组)各10只。A组仅松套腹主动脉;B组阻断左肾动脉下腹主动脉40min后再灌注4d,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于阻断腹主动脉前15min一次性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0.5g/kg,其余操作同B组。于缺血即刻,再灌注即刻、2h、4h、8h、16h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于再灌注24h、48h和96h采用Tarlov评分评定后肢神经功能;于再灌注96h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各时点,家兔血清MDA含量:A组〈C组〈B组;SOD活性:A组〉c组〉B组;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各评定时间点,A组家兔无瘫痪,B组10只均完全性瘫痪,C组仅3只完全性瘫痪,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再灌注96h与B组比较,C组家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较多,凋亡神经元较少(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芪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黄芪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2/10在承德医学院电镜室完成,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黄芪预处理组(黄芪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于术前1周黄芪预处理组给黄芪注射液。其他2组给生理盐水。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芪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支,40min后松开扎线,再灌注1h。对照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术后即取光、电镜标本,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超微结构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细胞指数(每只大鼠观察4张切法,每张切片计数5个视野中的凋亡阳性细胞核数/总细胞核的比值,取其平均值)。结果:①心肌细胞超微病理改变:黄芪组心肌细胞轻微水肿,核不规则。肌原纤维较少,线粒体略肿胀,嵴呈波浪形,肌浆网略扩张。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亚微结构损伤程度较黄芪组明显加重,心肌细胞肿胀明显。肌膜断裂、缺损,部分线粒体弥漫性肿胀,空泡化。对照组超微结构变化轻微,肌膜完整,肌原纤维平行排列,部分线粒体有轻到中度肿胀。②微血管内皮超微病理改变:黄芪组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肿胀,膜完整。核基本正常。缺血再灌注组血管内皮细胞明显肿胀,膜尚完整,心肌梗死灶内的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变性、断裂和分离。对照组与黄芪组结构相似。③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观察结果:黄芪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14.06&;#177;9.97)%,(19.34&;#177;12.30)%,(t=1.96,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0.96&;#177;0.43)%,(t=4.99,P〈0.01)],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59,P〈0.01)。结论:黄芪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黄芪稳定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5-N-乙基-N-异丙基-阿米洛利(EIP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心电图正常的老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前给药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冠脉。其余各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min。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开胸后及冠脉结扎前10min给予生理盐水2mL/kg.其余2组分别于缺血前10min及再灌注前10min给予EIPA2rag(2mL)/kg。观察各组于再灌注后10min、2h、24h3个时间点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术后24h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可造成明显的心肌细胞损伤。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血清心肌酶谱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活性下降。缺血前及再灌注前给予EIPA预处理的两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其中,缺血前给药组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较再灌注前给药组更为明显。结论:使用阿米洛利同系物——EIPA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处理手段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EIPA钠氢交换器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水平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05只,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及干预组各35只。干预组阿托伐他汀灌胃20d后,与再灌注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p65表达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组及干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明显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24h达高峰;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与再灌注组比较能减少缺血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P〈0.01),减少神经元凋亡(P〈0.01),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并能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阻断家兔主动脉血流所致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损伤组和阿魏酸组。采用阻断腹主动脉血流40min、再灌注7d制备脊髓I/R损伤模型;阿魏酸组于阻断腹主动脉前15min一次性静脉注射阿魏酸50mg/kg;假手术组仅松套腹主动脉,不阻断血流。分别测定腹主动脉阻断前10min(C-10)、开放前即刻(C40)及开放后60min(R60)和处死前即刻(R7d)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检测脊髓凋亡神经元以及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观察术后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①I/R损伤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10值及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值(P〈0.05或P〈0.01),SOD活性变化与MDA变化相反;阿魏酸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10值(P〈0.05),但显著低于I/R损伤组相应时间点值(P〈0.05或P〈0.01),较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OD活性变化与MDA变化亦相反。②I/R损伤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Bcl-2蛋白表达则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阿魏酸组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R损伤组,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和P〈0.05),Bcl一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损伤组及假手术组(P均〈0.01)。③I/R损伤组脊髓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阿魏酸组明显低于I/R损伤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1和P〈0.05)。④阿魏酸组瘫痪发生率明显低于I/R损伤组,其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I/R损伤组(P均〈0.01)。结论阿魏酸能显著抑制阻断家兔主动脉所致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抗氧化反应进而抑制Bax蛋白、增强Bcl-2蛋白的表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