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药 (XQ 930 2 )对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测定XQ 930 2治疗 2 1例HIV感染者 /AIDS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 ,并与仅进行对症治疗的HIV感染者 /AIDS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经XQ 930 2治疗后 ,4 2 9%HIV感染者 /AIDS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上升 >5 1% ,为显效 ;33 3%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升高 11%~ 5 0 % ,为有效 ,总有效率为 76 2 % ;CD4细胞计数上升 <10 %为无效 ,无效率为 2 3 8%。 5 2 4 %HIV感染者 /AIDS患者的病毒载量下降≥ 1log ,呈显效 ;38 1%的HIV感染者 /AIDS患者病毒载量无变化或下降 <1log ,为有效 ;仅 9 5 %HIV感染者 /AIDS患者病毒载量上升 ,为无效。所有HIV感染者 /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改善。对照组HIV感染者 /AIDS患者病毒载量呈稳定及上升状态 ,临床症状均未获改善 ,呈无效。结论 XQ 930 2对HIV感染者 /AIDS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上升以及病毒载量下降有效 ,且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外周血病毒载量(VL)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相关性。方法采用BD流式细胞仪和LightCycler PCR仪检测585例HIV/AIDS病人同期外周血CD4细胞及VL,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48例VL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537例能被定量检测。VL与CD4细胞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1),不同CD4细胞区间VL值有显著性差异(χ2=134.29,P0.01),在CD4细胞≤200区间VL与CD4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CD4细胞在201~400区间二者无相关(r=-0.16,P=0.09),CD4细胞400区间二者呈负相关(r=-0.28,P=0.04)。结论 HIV/AIDS病人CD4细胞与VL在CD4细胞不同区间相关性表现各异,同时检测CD4细胞及VL有助于掌控病人病情变化和调整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20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后的实验室数据及临床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 999~2 0 0 2年在北京佑安医院接受中药治疗的2 0 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1 )病毒载量(VL)的变化:接受治疗的2 0 0例中,VL下降超过1log 2例(%) ,VL下降超过0 .5log 1 8例(9%)。(2 )CD+ 4 细胞数的变化:在CD+ 4 ≥2 0 0 /μl的1 2 9例患者中,治疗后5 6例(43. 4%)患者的CD+ 4 细胞数上升>5 0 /μl;在CD+ 4 细胞数<2 0 0 /μl的71例患者中,只有6例(8 5 %)CD+ 4 细胞数上升>5 0 /μl。同时,有85 %的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中药能部分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但在病毒抑制方面的作用较弱。中药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晚期治疗则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规范化应用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r,佳息患)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仑(Efavirenz,施多宁)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用施多宁联合佳息患对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3、6个月随访,监测病毒学和免疫学参数[病毒载量(VL)、CD4+细胞绝对计数、CD4+和CD8+免疫活化标志HLA-DR、CD3+8],药物毒副作用,基因型耐药变异情况,临床表现和依从性。结果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治疗前平均VL为5.17log拷贝/ml(3.58×105拷贝/ml),治疗6个月后平均下降3.25log拷贝/ml(P<0.001),其中9例达到检测不出的水平(<400拷贝/ml)。CD4+T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上升178个/μl(P<0.001)。CD3+8HLA-DR+CD4+细胞平均百分比和CD3+8HLA-DR+CD8+细胞平均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4.9%(P<0.01)和22.9%(P<0.001)。病人临床症状缓解且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10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均未出现原发耐药变异。结论佳息患联合施多宁规范化治疗不同感染阶段的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6个月,可有效抑制HIV-1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无原发耐药变异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庆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外周血病毒载量(VL)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相关性。方法采用BD流式细胞仪和LightCycler PCR仪检测585例HIV/AIDS病人同期外周血CD4细胞及VL,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48例VL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537例能被定量检测。VL与CD4细胞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1),不同CD4细胞区间VL值有显著性差异(χ2=134.29,P〈0.01),在CD4细胞≤200区间VL与CD4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CD4细胞在201-400区间二者无相关(r=-0.16,P=0.09),CD4细胞〉400区间二者呈负相关(r=-0.28,P=0.04)。结论 HIV/AIDS病人CD4细胞与VL在CD4细胞不同区间相关性表现各异,同时检测CD4细胞及VL有助于掌控病人病情变化和调整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者/AIDS患者与肿瘤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 (AIDS)患者与肿瘤病人CD+4和CD+8T淋巴细胞 (TH 和TS 细胞 )数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78例HIV感染者 /AIDS患者和 37例肿瘤病人外周血中TH 和TS 细胞的数量以及计算TH/TS 的比值 ,组间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结果 HIV感染者 /AIDS患者TH细胞显著减少 ,且下降的幅度大 ,TH<5 0 0 / μl的占 83 3% ,其中 <2 0 0 / μl的占 5 6 4 % ,TH/TS 平均为 0 2 9;肿瘤病人TH 细胞计数也明显降低 ,TH<5 0 0 / μl的占 70 3% ,其中 <2 0 0 / μl的占 18 9% ,TH/TS 平均为 1 2 6。同一水平CD+4T细胞计数所对应的CD+8T细胞数量 ,HIV感染者 /AIDS患者高于肿瘤病人 ;两组病人TS 数量都随TH 数量的升高而增加。HIV感染者 /AIDS患者TH 细胞计数 <肿瘤病人 ,TS 细胞计数 >肿瘤病人 ,HIV感染者 /AIDS患者TH/TS 比值倒置 ,而肿瘤病人TH/TS 比值 >1。结论 HIV感染者 /AIDS患者和肿瘤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损害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两者免疫诊断和免疫功能监测的指标之一 ,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人HIV/AIDS 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成人HIV/AIDS患者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VL)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0年—2001年在本院就诊的200例HIV/AIDS患者进行跟踪分析。结果 CD4~+≥200/μl时,血浆VL(log10)为4.17±0.79;CD4~+<200/μl时,血浆VL(log10)为5.01±0.72,VL水平明显高于CD~+≥200/μl组(P<0.01)。其中CD4~+>350/μl时,血浆VL(log10)为3.95±0.82;CD4~+200~350/μl时.血浆VL(log10)为4.43±0.63;CD4~+100~200/μl时,血浆VL(log10)为4.85±0.68;CD4~+<100/μl时,血浆VL(log10)为5.16±0.68。结论 HIV/AIDS患者CD4~+细胞数与病毒复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外周血CD4~+细胞数与血浆VL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当血浆VL(log10)>5.01±0.72时,应考虑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期。  相似文献   

8.
HIV/AIDS患者并发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HIV/AIDS)患者贫血并发情况 ,探讨贫血程度对判定HIV/AIDS患者病情进展的意义。方法 对未经治疗的HIV/AIDS患者检测免疫功能指标 (CD+ 4 T细胞 )和全血细胞计数。遵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1993年诊断标准 ,对 94例HIV/AIDS患者按病情阶段分为A、B、C组。对血红蛋白浓度 (HGB)和病情阶段及CD+ 4 T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4例HIV/AIDS患者中有 37例并发贫血 ,在A、B、C组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5 6 %、2 4 1%、6 1 7% ,贫血发生率在 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2 1 2 6 3,P <0 0 0 1)。 37例贫血患者的HGB在 3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F =4 978,P =0 0 13)。对 94例AIDS患者的CD+ 4 T细胞与HGB进行曲线拟合分析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曲线相关 (P <0 0 0 1) ,曲线回归方程为HGB =2 3 2 4 6×ln(CD+ 4 )。结论 AIDS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贫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展。HGB随着免疫功能的衰减而下降。贫血的程度对AIDS患者的病情评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50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武汉市≥50岁HIV/AIDS病人基线时一般人口学资料、HIV感染途径、目前抗病毒治疗方案、基线和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与病毒载量(VL)的检测结果以及当次随访时的服药依从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HIV/AIDS病人778人,男635人(81.6%),女143人(18.4%)。年龄范围50~84岁,中位数57岁(53~64岁)。基线和最近一次VL检测中,VL20拷贝/mL的分别有2人(0.3%)、606人(77.9%)。基线和最近一次随访中,CD4细胞≥200个/μL的分别有425人(54.6%)、646人(83.0%)。无漏服药以及较少的漏服药次数者病毒学完全抑制率较高,基线时HIV/AIDS病人CD4细胞≥200个/μL者免疫学效果较好,抗病毒治疗时间较长者病毒抑制效果和免疫学效果均较好(P0.05)。结论武汉市≥50岁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抗病毒治疗时间、服药依从性和基线CD4细胞水平与抗病毒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监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接受冰火两重灸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变化,探索冰火两重灸在重建HIV/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上的作用,为中医灸法治疗HIV/AIDS病人提供指导。方法选择70例HIV/AIDS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冰火两重灸联合HAART)36例,对照组(单纯HAART)34例。监测2组治疗0、6、12个月的CD4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1)在2组基线CD4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试验组治疗后6、12个月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72.61±240.47)个/μL、(398.33±207.98)个/μL,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73.53±159.26)个/μL、(284.59±129.69)个/μL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61,P0.05);2)HAART初治的试验组治疗后6、12个月,CD4细胞计数分别为(497.38±291.92)个/μL、(494.23±201.63)个/μL,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79.11±104.94)个/μL、(330.56±111.77)个/μ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7,P0.05)。结论冰火两重灸可明显提升HAART初治及HAART≥2年后的HIV/AIDS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尤其是在HAART初治时联合使用冰火两重灸,对CD4细胞计数的提升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组织作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HIV储存库的可能。方法 20例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至少6个月,需要行包皮切除术或泌尿道/生殖道腔镜手术的HIV/AIDS病人,检测标本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HIV-1总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果 20例病人平均年龄(45.8±14.7)岁,接受HAART(6~36个月),平均(14.1±7.9)个月,外周血HIV-1核糖核酸(RNA)均低于检测下限20拷贝/mL,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平均(417.3±151.3)个/μL,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平均(0.55±0.35),泌尿生殖道组织和PBMC中均能检测到HIV-1总DNA,载量分别为(85.9~89 300)拷贝/10~6个细胞(中位数1 034.12拷贝/10~6个细胞)及(6.83~321 000)拷贝/10~6个细胞(中位数550拷贝/10~6个细胞),两者呈正相关(r=0.53,P=0.018)。但泌尿生殖道组织HIV-1总DNA载量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r=-0.002,P=0.99;r=0.12,P=0.61)。结论泌尿生殖道组织可能是HIV感染者的病毒储存库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6,(3)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进行ART 1年的HIV/AIDS病人8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抑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89例HIV/AIDS病人基线CD4细胞计数为(233.9±151.5)个/μL;治疗3、6、9、12个月后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39.6±167.5)个/μL、(373.4±177.3)个/μL、(380.7±186.8)个/μL、(397.6±208.2)个/μL。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细胞计数均高于基线CD4细胞计数(P均0.01);患者CD4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F=13.517,P0.01)。ART 6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20拷贝/m L)比例为50.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61.90%、60.71%、66.76%。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 12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为75.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84.21%、80.76%、81.00%。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M人群中HIV/AIDS病人ART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水平;对MSM人群HIV/AIDS病人开展ART有利于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3.
HIV/AIDS患者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艾滋病病毒 (HIV) /艾滋病 (AIDS)患者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 (PPD)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的联系 ,并探讨其在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 (TB)预防和治疗研究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2 0 2例健康者及 5 5例经蛋白印迹试验 (WB)确证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做PPD试验 ,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及分组服药 ,对照观察胸部病变情况。结果 HIV/AIDS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为 10 0 % ,健康者PPD试验阳性率 2 8 2 %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7 17,P <0 0 1)。 13例CD4细胞计数 <2 0 0 /mm3 的HIV/AIDS病例 ,PPD试验均无反应 (0× 0mm)。当CD4细胞计数升高时 ,其PPD试验反应增强。病例服药组经化学药物预防治疗后 ,其肺部病变异常率为 30 8% ,低于病例对照组的异常率 4 1 7%。结论 HIV/AIDS患者PPD试验阳性率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人。对HIV/AIDS患者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TB是有效的 ,这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徽省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儿童的免疫学及病毒学状况。方法对2007年安徽省HIV/AIDS儿童进行病史调查,并检测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以及病毒载量。结果安徽省HIV/AIDS儿童的传播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儿童病毒载量的对数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62.5%的儿童病毒载量低于最低检出限,未治疗组儿童病毒载量均高于最高检出限。母婴传播感染HIV/AIDS儿童的感染时间与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P〈0.05),CD8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呈正向回归关系(r=0.553),病毒载量对数值与CD4细胞计数呈反向回归关系(r=0.273)。结论安徽省HIV/AIDS儿童以母婴传播为主,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HIV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病毒载量(VL)检测频率,对初始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分为VL检测低频组(检测次数≤2次/年)和VL检测高频组(检测次数≥3次/年),进行随访观察。收集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同时记录两组病人治疗一年后VL的变化、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变化、换药情况和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VL检测高频组入组422例,VL检测低频组入组145例,两组病人基线情况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文化程度及经济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半年后CD4细胞水平变化,VL检测高频组高于VL检测低频组(P0.05)。治疗一年后,两组VL检测结果在不同VL区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L检测高频组换药率低于低频组(P0.05),监测到机会性感染发生率VL检测高频组高于低频组(P0.05)。结论对初始ART的病人进行较高频率的VL检测,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以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中,经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曾接受包含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HAART的90例HIV/AIDS病人,给予2个核苷类似物(NRTIs)加克力芝进行治疗,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8个月,观察与基线相比实验室生化指标、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与HIV病毒载量变化。结果 90例HIV/AIDS病人中,67例做了病毒载量检测,HIV基线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病人比例为23.9%,改用克力芝治疗18个月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病人比例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54个/mm3,随访结束时CD4细胞计数中位数达到421个/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组病人较200个/mm3组病人增加显著(P0.05)。10%(9/90)的病人报告了28项不良反应,但大多数与研究药物无关。结论以克力芝为基础的HAART是中国经治HIV/AIDS病人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痒疹(PPE)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的发生情况、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收集乌干达金贾医院皮肤科及艾滋病科2年多HIV/AIDS病人的PPE临床资料,部分进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查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 429例HIV/AIDS病人中,患PPE 305例(21.3%)。男∶女为1∶1.48;年龄19~60岁,中位年龄35岁[四分位数间距(IRQ)28~40岁]。PPE在未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病人中的患病率为33.3%(279/837),在行ART病人中的患病率为4.4%(26/592)。279例未接受ART病人的中位病程6个月(IRQ 2-12个月)。PPE表现为瘙痒剧烈的丘疹、结节性痒疹,全身对称发生;42例(13.8%)PPE为HIV感染的首发表现;31例PPE主要病理改变为真皮血管周围有显著的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致密浸润;217例PPE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为4~770个/mm~3,中位CD4细胞计数为41个/mm~3(IQR:21~143个/mm~3),84.2%的病例的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结论 PPE在HIV/AIDS病人中发病率高,ART能改善PPE并降低患病率。PPE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真皮血管周围显著的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8.
不同感染途径对艾滋病病人疾病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经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艾滋病(AIDS)病人疾病进程的差异。方法 按感染途径不同,分析48例AIDS病人感染HIV至发生AIDS的时问及初诊时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 感染HIV至发生AIDS的时间依次为:通过静脉注射毒品(IVDU)感染(3.5±1.6年)<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感染(6.0±0.5年)<通过性行为(7.5±0.6年)感染,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初诊时,通过IVDU感染HIV的病人,其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272.6±153.7/mm3)明显高于通过输血或血制品(18.2±11.3/mm3)及通过性行为(31.2±16.7/mm3)感染HIV的AIDS病人(P<0.05),而后两组AIDS病人的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IVDU感染HIV的AIDS病人比通过输血或血制品及通过性行为感染HIV的AIDS病人发病早。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感染HIV的AIDS病人,其疾病进程比通过性行为感染者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欧美流行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1B亚型株与我国HIV感染和艾滋病 (AIDS)病人 gag特异性CD 8T细胞应答交叉反应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长期不进展者 (LTNP) 7例和艾滋病患者 9例 ,将覆盖HXB2HIV 1gag全长的 12 5个重叠肽段组成 11个肽段库作为抗原 ,用γ干扰素刺激原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方法检测LTNP和AIDS病人的特异性CD 8T细胞应答 ,观察两组病人间的差异及其与CD 4 T细胞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LTNP组和AIDS组HIV 1gag特异性CD 8T细胞应答强度分别为 (12 12± 796 )斑点形成细胞数 (SFC) / 10 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 (182± 2 0 3)SFC/ 10 6PBMC ,识别肽段库的个数 (间接反应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的宽度 )分别为 3 0± 0 8和 0 8± 0 7,LTNP组显著高于AIDS组。CD 8T细胞应答的强度和宽度与CD 4 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结论 欧美流行株与我国病毒株之间具有交叉反应性 ,HIV 1gag特异性CD 8T细胞应答在阻止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CD8+ T细胞激活分子CD38、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HLA-DR)与血浆HIV载量的相关性,分析用CD8+ CD38+、CD8+ HLA-DR+的比例替代HIV载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1998-2006年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初诊的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236例和56名同期健康献血员的抗凝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8+ T细胞分别表达CD38和HLA-DR的比例,用分支DNA技术(bDNA)检测血浆病毒载量(VL).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预测VL>1×103拷贝/mL、>1×104拷贝/mL和>1×105拷贝/mL时CD8+ CD38+、CD8+ HLA-DR+比例的临界值范围.结果 236例患者的CD4+ T细胞计数138(16,262)×106/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8+ T细胞计数618(353,87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 CD38+、CD8+ HLA-DR+的比例分别为85.4%(72.5%,92.2%)和40.3%(17.5%,59.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HIV载量的相关性分别为0.429(P<0.01)和0.282(P<0.01).用CD8+ CD38+>80.4%预测VL>1×103拷贝/m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0.6%和75.0%;用CD8+ HLA-DR+预测VL>1×105拷贝/m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8.7%和81.4%.结论 对HIV感染或AIDS初诊的患者可以尝试用CD38和HLA-DR激活亚群来预测血浆HIV载量,这种替代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