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其对血气、电解质、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4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疗法,监测换血前后血气、电解质、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430.33±121.92)μmol/L和(216.83±63.66)μmol/L(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49.8%。换血后血钙、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P<0.01),术前贫血纠正。换血过程中心率、呼吸、血压无明显波动。结论全自动换血术具有较高的胆红素换出率,操作简便、安全,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双倍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3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双倍换血治疗,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结果】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换出率分别为52.66%、52.25%,换血后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有显著下降,血钾和血钙显著下降,血钠和血氯无明显变化,换血后无并发症。【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双倍换血治疗实用、可行、并发症少,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晶 《工企医刊》2012,25(2):7-9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2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检测比较换血前后患儿的胆红素、血常规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换血前比较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血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尽早的进行换血治疗,换血治疗中应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和血常规、电解质、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尽可能保证供血新鲜,如出现高血钾症、贫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做应对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双泵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33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双泵换血疗法,并与手动换血31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比较,监测换血前后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双泵组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和换血后分别为(425.47±91.33)μmol/L和(178.97±53.32)μmol/L(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6.06±11.60)%;手动组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和换血后分别为(405.44±107.47)μmol/L和(175.72±59.02)μmol/L(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5.82±8.12)%。两组换血后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变化,白细胞、血小板、血游离钙、血钾、血氯、及血钠均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值之内。换血后血糖双泵组正常,手动组增高。换血过程中手动组部分心率及血压有波动,双泵组心率及血压均稳定。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双泵控制换血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能更好地维持内环境及生命体征稳定,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对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及作用。【方法】采用以桡动脉或肱动脉、大隐静脉或足背静脉作为换出、输入途径,输注与换出平衡的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法治疗18例新生儿溶血病。换血前后监测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常用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换血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24 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机体内环境。该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换血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4例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血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对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换出率46.15%,间接胆红素换出率46.61%,血清钙离子、血糖、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有轻微改变。结论: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是快速、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ICU中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该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7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式进行治疗,换血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糖等指标变化,并在结束治疗后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比较。结果所有患儿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均显著下降,6例患儿出现贫血,22例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49例患儿出现高血糖症,无血钙、血钠及血钾异常改变。结论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同时对患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400例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分析换血前后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电解质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患儿换血前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血小板、pH值、剩余碱(BE)值和血钾分别为(543.65±129.52) μmol/L、(518.45±122.64) μmol/L、(175.40±33.89) g/L、(295.81±104.96)×109/L、(7.39±0.06)、(-3.78±4.01)、(4.71±0.53) mmol/L,换血后分别为(207.10±60.46)μmol/L、(189.48±60.79) μmol/L、(187.98±22.88) g/L、(120.62±50.64)×109/L、(7.31±0.07)、(-11.27±5.69)、(3.25±0.72) mmol/L,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三位不良反应有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分别占25.8%、23.8%、17.8%. 结论 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但应注意换血后不良反应,严格掌握换血指征及换血适应证,密切监测术后血常规、血生化和电解质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常规补钙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71例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接受外周动静脉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时,采取常规补钙治疗的86例患儿,纳入研究组(n=86);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接受外周动静脉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时,不采取补钙治疗的8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n=85)。统计学比较2组患儿外周动静脉血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前、后血清总钙浓度,低钙血症、高钙血症及血清钙浓度异常发生率。对研究组患儿钙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并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早产儿与足月儿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治疗前血清总钙浓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后,血清总钙浓度为(2.51±0.33)mmol/L,高于治疗前的(2.27±0.26)mmol/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8,P0.001)。对照组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后,血清总钙浓度为(2.09±0.37)mmol/L,低于治疗前的(2.33±0.35)mmol/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268,P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总钙浓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4,P0.001)。(3)2组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后,血清钙浓度异常发生率比较(11.8%vs 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5)。研究组低钙血症发生率为2.3%(2/86),低于对照组的11.8%(10/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7,P=0.016);研究组高钙血症发生率为9.3%(8/86),对照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0,P=0.012)。(4)研究组86例患儿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过程中,静脉推注钙剂时,8例(9.3%,8/86)出现心动过缓,停止静脉推注钙剂后恢复;静脉推注钙剂结束后,3例(3.5%,3/86)出现局部皮肤发红,1例(1.2%,1/86)出现局部皮肤肿胀,无一例发生高钙危象。结论本研究发现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过程中,采取静脉补钙措施并不能完全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反而增加高钙血症、钙剂外渗风险。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过程中,是否有必要采取常规补钙措施,尚需更多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改良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符合换血指征)的15例患儿采用腋静脉-桡动脉同步全自动换血疗法。换血在NICU辐射抢救台密闭的系统中全自动完成。监测换血前总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pH、电解质及心率、呼吸、血压之变化。结果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换出率47.87%,换出前为(492.6±70.23)μmol/L,换血后为(249.45±47.26)μmol/L,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水平稳定,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波动。结论改良换血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是新生儿换血中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血红蛋白、电解质的变化。方法对符合条件的37例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输血,桡动脉或颞浅动脉抽血,同步进出速度为100~150ml/kg,配血量为150~180ml/kg,(其中10~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并进行比较。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换出率分别为53.4%、54.92%,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P<0.01),血钾、钠无明显改变,血钙略有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对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4例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法置换出体内1.5~2倍的血量,监护生命体征,换血前后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等。【结果】换血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51.85%,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换血术后均有下降(P<0.05),血钾、血钙明显下降(P<0.05),血糖明显升高(P<0.05),换血后无并发症。【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好,简单、实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年-2007年12月收治的5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前、换血中及换血后的护理。结果:换血后监测血清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又例出现暂时性高血糖,1例出现短暂低体温,其余监测指标无明显变化,未发生脱管、外渗及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操作简单易掌握,疗效好,副作用少,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生儿损伤,缩短了换血时间,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梁永辉  汪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60-6161,6166
目的 探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离胆红素血症(NHB)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明确具有换血治疗指证的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进行换血治疗,观察患儿换血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等变化.结果 换血前TBIL、IBIL、DBIL分别为(443.19±83.28)μmoL、(407.14±72.23)μmol/L、(36.05±22.11) μmol/L,换血后为(197.73±52.35) μmol/L、(175.28±42.31) μmol/L、(22.31±12.17)μmol/L,抉血前后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BIL、IBIL、DBIL换出率分别为56.39%、54.44%、38.74%;换血后患儿WBC、PLT、Hb、K+、Ca2+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好,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分析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22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基于多功能生命监护仪的监测,采取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同时加强整个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治疗,患者平均总胆红素从换血前468.37±55.24umol/L降到了换血后227.80±41.40umol/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工作,可使患者胆红素得到有效地下降,使患者预后得到有效地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时换血量与胆红素换出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开展已比较普遍。较多文献证实了换血治疗可使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迅速下降,但关于换血量与胆红素换出率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较少。为了解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换血量与胆红素换出率的关系,探讨合理的换血量,我科特设计此前膳性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17.
马素苓  陈辉  刘月梅  张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47-2148
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对2003年6月~2007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胆红素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换血治疗,胆红素值明显下降,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可有效降低血胆红素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下新生儿全自动换血疗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8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疗法进行治疗,并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结果 平均换血时间为150min,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8.7%,换血前后血电解质、血糖水平稳定,换血前后有创动脉压(9.52±0.64kPa、9.92±0.84kPa)、呼吸(42.30±8.70次/min、39.50±8.60次/min)、心率(142.50±20.30次/min、136.30±18.40次/min)、血氧饱和度(97.50%±5.19%、98.70%±3.10%)无明显波动(均P>0.05).结论 有创动脉压监测下全自动换血安全、方便、操作简单,是新生儿外周血管自动换血中最重要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价值,为以后的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给予其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观察患儿换血量与换血时间,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治疗后患儿进行随访调查和记录,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儿平均换血量为(171.31±34.05)mL/kg,换血时间为(160.4±12.7)min。治疗后,患儿TBIL(总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与DBIL(直接胆红素)等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患儿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WBC(白细胞)和PLT(血小板计数)等均低于治疗前(P<0.05),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且经1年时间随访调查,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严重性并发症,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采用换血疗法治疗,患儿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同步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11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全部采取外周血管同步换血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电解质、血糖、血常规、血气、胆红素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患儿的TBIL、IBIL、DBIL分别为(443.38±120.32)μmol/L、(431.56±112.57)μmol/L、(18.53±9.17)μmol/L;治疗后,患儿的TBIL、IBIL、DBIL分别为(238.63±93.42)μmol/L、(225.85±86.92)μmol/L、(11.57±5.41)μmol/L(P0.05)。WBC、Hb、PLT、Ca2+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RBC、Na+、K+、p H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同步换血疗法,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