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1988年12月至1997年3月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7例。其中自体骨髓移植(ABMT)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5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o-PBSCT)2例。17例患者中合并感染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2.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及其移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良绪  禹涛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0):659-662
对22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三种动员方案、采集方法及移植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数量与造血重建关系,进行了研究。22例中急性白血病11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何杰金淋巴瘤4例,晚期乳癌1例。三组动员方案:化疗十四氢叶酸+氟美松;化疗+rhGM-CSF(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氟美松;化疗+rhG-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氟美松。用流式细胞计双染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rhG-CSF方案组中7例CD34+/CD33 ̄+细胞。结果表明:(1)rhG-CSF方案组的PBSC产率最高,平均每例MNC(单个核细胞)(8.29±6.14)×10 ̄8/kg,CFU-GM(粒单系祖细胞集落生成单位)(21.35±17.24)×10 ̄4/kg。(2)CD34+细胞数与MNC及CFU-GM数大致相关。CD34 ̄+细胞在动员前外周血中多为0或<0.5%,动员后约在用rhG-CSF后6~8天明显增多,就可连续每日采集,如达到≥5×10 ̄5/kg即可停止。(3)采集与回输的PBSC数量是决定造血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1例霍奇金病(HD)和1例晚期肺癌(ALC)。其中4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ABMT)。ANLL、HD、ALC分别用MAC、SEAM、SEEC方案预处理。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ANLL和HD已分别持续完全缓解489天、372天、335天、230天;1例ALC患者在移植后完全缓解115天后出现颅内复发。初步结果提示AHSCT能延长ANLL、HD和ALC患者的无病存活期  相似文献   

4.
HLA部分不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HLA部分不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造血功能重建情况,及在发生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患者移植后的血象、骨髓象,生化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移植后,+ 13 d 白细胞达2.2×109/L;+ 20 d 骨髓增生活跃;+ 46 d ABO 血型、MN 血型、HLA表型、HLA DNA分型均转为供型者,显示移植物植入成功。+ 10 d 开始出现GVHD征象,+ 29 d 达GVHDⅢ度,经用马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CD3 单抗、CD25单抗后,症状消失。同时造血功能明显受抑。结论:①ALLo-PBSCT造血重建过程中,应用G-CSF可促使移植干细胞加快分化、增殖。②发生严重GVHD后,用ATG等药物抑制T细胞,同时减少T细胞分泌GM-CSF等相关细胞因子,致造血功能受抑制。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具有受者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快 ,供者不需麻醉 ,失血和创伤性小的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供者外周造血干细胞 (PBSC)的动员和分离的安全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作为动员剂对供者的影响 ,我们观察了 15例PB SC同胞供者在使用G CSF动员后出现的毒副反应及血象、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变化。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8年 9月~ 2 0 0 1年 6月 15例接受G CSF动员的PBSC供者 ,均为受者同胞 ,男性 6例 ,女性 9例 ,年龄 17~ 6 0岁 ,…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S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 采集自体骨髓移植CD34^+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用环磷酰胺(CTX)60mg/kg连续2天静滴,马法兰140mg/m^2分次口服,用格拉诺赛特(G-CSF)刺激粒细胞的恢复,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放免法测抗DNA抗体、流式细胞仪测淋巴细胞亚群,观察ABMSCT前后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BMSCT  相似文献   

7.
G-CSF动员同胞供体外周血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动力学,分析移植物细胞成分,探讨供者年龄、特别对动员效果的影响。方法:40个HLA相合的同胞供者一日两次皮下注射G-CSF5μg/kg,于第5、6天采集PBSC,所得PBSC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结果:①G-GSF动员过程中供者耐受良好,外周血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MNC)峰值在第5天;②PBSC含有MNC5.8(3.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时采取干细胞的最适条件,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为指标,对12例造血系恶性肿瘤化疗后PBSCT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化疗结束约2周后,白细胞数2×109/L、中性粒细胞数0.8×109/L、血小板数110×109/L左右时采取干细胞是最适宜的。化疗强度使外周血白细胞数抑制得越低,血象恢复期出现的CFU-GM就越多,外周血象最低时的白细胞数与CFU-GM数之间呈负相关(r=-0.517,P<0.05)。同一病例随化疗次数的增多,CFU-GM数逐渐减少。化疗后早期出现的CD+34细胞并不一定形成CFU-GM,在未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情况下,血象恢复期的CD+34细胞与CFU-GM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CD+34细胞与CFU-GM之间的确切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ML)包括霍奇金氏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组织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来,尽管化、放疗技术已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对中度或高度恶性的ML,特别是临床中、晚期和有B组症状的患者,即使能够完全缓解(CR),多数最终复发或产生耐药而不治。因而,越来越多的ML患者,选择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尤其是复发和难治耐药的病例。异基因移植无肿瘤细胞的污染并具移植物抗肿瘤(GVT)作用,有移植后复发率低的优点,但HLA相合供者的缺乏和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使得它…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追踪观察 ,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骨髓干细胞 (G BM)及外周血干细胞 (G PBSC) ,分别移植给病人 ,比较两者对受者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  1 997年 1 1月~ 1 999年 7月期间共有 57例病人进行HLA相匹配的同胞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随机分成G PBSC组 ( 2 9例 )及G BM组 ( 2 8例 )。G BM组供者使用G CSF动员 ,剂量为 1 0mL/kg ,共 5天 ,于第 6天收集干细胞( 1 5~ 2 0mL/kg)。G PBSC组供者G CSF剂量为 1 0 μg/kg ,共 5天 ,于第 5天晚及第 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