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力对患者术后肝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力不同对患者术后短期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理。方法选择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各自分别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各分为低气压(8mmHg)和高气压(15mmHg)组。在术前及术后1、3、5天行肝功能检测,比较4组间术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LC组与妇科组中的高气压组与低气压组比较,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总胆红素升高明显。LC组中的高气压组与妇科组中的高气压组相比,以上几项检测值明显升高,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术前肝功能正常的病人,较高的气腹压力对人体肝脏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LC尤甚于妇科手术。对肝功的影响于5天内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胆囊结石、急性阑尾炎且术前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5例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保胆组),同期5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5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4天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ALP、TBIL。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肝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组患者术后血清肝酶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1天,保胆组、LC组ALT、AST、TBIL升高,保胆组患者于术后第4天恢复正常,ALP无明显变化。结论:LA对肝功能无影响,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及LC均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均为一过性现象。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肝功能存在影响可能与术中牵拉、术后胆囊功能一过性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的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LC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术中分别采用9 mm Hg(A组)、12 mm Hg(B组)及15 mm Hg(C组)的气腹压力,对比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肝脏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3组患者ALT、AST、TBIL、DBIL、ALP及GGT均较术前升高(P0.05),TP及ALB较术前降低(P0.05);A组患者术后第3天ALT、AST、TBIL、DBIL、ALP、GGT、TP及ALB恢复正常;B、C两组于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3组患者ALT、AST、TBIL、DBIL、ALP、GGT、TP及ALB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变化最明显。结论:LC术中建立的CO2气腹可能是引起患者肝功能一过性变化的原因,且随气腹压力的上升变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手术前后肝功能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观察术后肝功能变化规律及两种术式对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并为今后手术病例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胆囊良性病变且肝功能正常需行胆囊切除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病人分为LC组和OC组,并分别按开放法或腹腔镜方法实施胆囊切除术。术前、术后第1、3、7天,分别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DBIL、GGT、ALB、ALP。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构成及术前肝功能无显著差异,LC与OC术后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相同。LC与OC术后血清ALT、AST、TBIL均较术前升高;上述指标术后第3天即明显下降,至术后第7天达正常水平,且所有病人术后顺利恢复。LC与OC术后血清ALB均有下降,血清DBIL、GGT、ALP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1)LC与OC对肝功能均有影响,但仅为一过性现象,不影响病人恢复;(2)在全麻下,腹腔内气腹压力为12~15mmHg时,LC对肝功能的影响与O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此情况下施行LC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患者肝功能、动脉血气及对颈、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LC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住院先后顺序对应入组,随机均分为气腹压力10 mm Hg(1 mm Hg=0.133 kPa)组、12 mm Hg组及14 mm Hg组3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手术后肝功能、血气指标以及术后当天、第1和第2天恶心、呕吐及颈肩部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前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压力越大,其术后AST、ALT及TBIL水平升高越明显,而pH及PO2的下降越明显,PCO2的升高也越明显;术后患者颈、肩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压力越大,术后颈、肩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越高。结论 CO2气腹压力对术后肝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变以及术后颈、肩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二氧化碳气腹持续时间对患者手术后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根据气腹持续时间分为短时间气腹组(S组,气腹时间在2 h以内,n=20)与长时间气腹组(L组,气腹时间在3 h以上,n=20),术前排除肝肾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全身免疫性疾病。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法,术中气腹压力为12 mmHg。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肝功能。结果:二氧化碳气腹持续时间S组平均(114.3±13.1)min,L组平均(210.6±2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均出现胆红素轻微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与S组相比,L组升高较明显(P<0.05)。术后第3天,L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一过性升高(P<0.05),术后第5天降低至正常范围内;S组未出现肝功能相关酶的变化。结论:长时间CO2气腹对患者术后肝功可产生一过性的影响,但较轻微,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海拔地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探讨海拔高度对L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海拔地区共选择80例慢性胆囊疾病患者行LC,根据手术地点的海拔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西宁地区患者(平均海拔2 200 m),B组为兴海县患者(平均海拔3 300 m),术中气腹压力维持在14 mm Hg,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与术前1 d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肝功能ALT、AST、TBIL、DBIL均显著升高,且以术后第3天最为显著(P0.05);至术后第5天,A组患者ALT、AST、TBIL、DBIL已恢复术前水平,而B组患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A、B两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ALT、AST、TBIL、DBIL均高于A组(P0.05)。结论:在CO2气腹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海拔高度可能是LC术后引起患者肝功能变化的因素之一,海拔越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以术后第3天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CO2 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肝功能、动脉血气及对颈肩部疼痛的 影响。 方法:选择行择期LC 术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A,B,C 3 组,每组40 例。A 组气腹压力设置为 10 mmHg(1 mmHg=0.133 kPa),B 组为12 mmHg,C 组为14 mmHg。对比分析3 组手术前后 肝功能、血气指标及术后1~3 d 恶心呕吐、颈肩部疼痛的发生率。 结果:术前3 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3 组间肝功能、血气指标 改变及恶心呕吐、颈肩部疼痛的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结果显示,气腹压力越大, 术后肝功能(AST,ALT,TBIL 升高)和血气指标(PCO2 升高,pH,PO2 下降)变化越明显,且 术后颈、肩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越高。 结论:气腹压力对LC 术后肝功能,动脉血气,颈,肩痛及恶心呕吐有明显影响,故术中应尽量降 低气腹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气腹腹腔镜与悬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心肺功能正常患者血气分析及呼吸末CO2分压(PET CO2)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心电图、胸部正位片正常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术式分为气腹组和悬吊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后5 min(T1)、术中气腹或悬吊后20 min(T2)、术后停气腹或悬吊后30 min(T3)抽取患者足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各个时段动脉血pH值、PaCO2、CO2总量以及T1、T2时段的PET CO2。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组术前、术中各项指标及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比较仅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机体血气的影响大于悬吊腹腔镜手术,合并心肺功能障碍、老年患者、预计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提倡选择悬吊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为胆囊结石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n=65)及LC(n=65)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ALT、AST、TBIL均较术前升高,术后第5天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1天、第3天,OC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IgA、IgM、IgG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可造成患者肝功能明显升高,但术后可迅速恢复,对免疫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β2-微球蛋白、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探讨β2-微球蛋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腔镜术中评估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83例,分别在术前和气腹后30min、90min、术后第1天、第3天抽取空腹静脉血送检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项目为BUN、Scr、β2-微球蛋白及肾脏的血流指数。结果:与气腹前相比,β2-微球蛋白在气腹后30min、90min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肾动脉阻力指数在气腹后30min、90min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UN、Scr在气腹后90min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腹后30min、术后第1天、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术中β2-微球蛋白、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早期评估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不同气腹压力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术前肾功能正常及异常均欲行LC手术的患者中抽取两组,分别定为A组和B组,每组再随机设定在低气腹压(8~12mm Hg)或高气腹压(13~15mmHg)状态下手术。结果:术前肾功能正常及异常者在不同气腹压力下(8~15mm Hg)行LC,低压时对肾脏功能影响不大,高压时部分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的CO2-CP值会有所下降,肾功能异常者的有较明显的影响。结论:对肾功能异常欲行LC者,术中应选择低气腹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asles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GLLC)的应用、优点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60例GLLC(免气腹组)及60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气腹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血气分析、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切口均甲级愈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BP、PaO2、PaCO2、SpO2、PETCO2、pH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SBP、MAP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PaCO2、SpO2、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SBP、MAP、PaO2、PET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微创、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无CO2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对人体血流动力影响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于静脉用药前、手术后第1、4天采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药结率(RR ICR)、肿瘤细胞花结率(RTRR)。结果:A组患者腹腔镜术后第1、4天分别与术前相比各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4天A组各项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值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气腹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LC76例,根据术中CO2气腹压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低气腹压组(LP组,n=20)腹内压(IAP)维持在1.3kPa水平、标准气腹压组(SP组,n=33)IAP维持在1.6kPa水平和高气腹压组(HP组,n=23)IAP维持在2.0kPa水平。其中SP组根据术中气腹维持时间再细分为两个亚组,即A亚组(时间>50min),B亚组(时间≤50min)。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d及术后4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SP组和HP组的血清ALT、AST水平均在术后1d明显升高(P<0.01),其中HP组升高较SP组明显(P<0.01),而LP组升高不明显(P>0.05)。SP组在术后4d血清ALT、AST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HP组虽有下降,但多数患者仍高于正常水平。SP组中的A亚组术后1d血清ALT、AST升高水平明显高于B亚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建立的CO2气腹可能引起老年患者术后一过性肝功能异常,且与CO2气腹压的高低和维持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压力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按心功能等级分组,分别采用标准压力气腹和低压力气腹,观测患者血浆脑钠肽(B N P)及左室射血分数(LV EF)的变化。结果:心功能正常和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行LC时,所有时间点标准压力气腹组(H组)和低压力气腹组(L组)患者LV 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采用低压力气腹在术后24、72 h的LV EF明显高于H组(P0.05)。心功能正常和心功能Ⅰ级患者行LC时,所有时间点H组和L组患者B N 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采用低压力气腹的患者在气腹后30 m in时B N P值明显高于H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采用低压力气腹在气腹40 m in和气腹后30 m in时B N P值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对于N Y H A分级较高的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低压力气腹行LC可能减轻C O2气腹对其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免气腹与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气腹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0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免气腹LCⅠ组与气腹LC组各30例,同时选择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冠心病的胆囊炎患者10例为免气腹LCⅡ组,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免气腹LC在术后镇痛药应用、术后体温、住院费用、并发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等均优于气腹LC。结论:(1)免气腹LC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痛苦轻、住院费用少等优点,优于气腹LC,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免气腹LC较气腹LC在免疫功能方面更具优越性;(3)气腹改变血流动力学指标;(4)免气腹腹腔镜对因气腹禁忌而失去常规腹腔镜手术机会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为118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LC(LC组),5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1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LC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OC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AST、ALT、ALP、TBIL及肾功能指标BUN、SCr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LC组上述指标基本下降至术前水平,而OC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相比,术后第1天、第5天,OC组患者AST、ALT、ALP、TBIL、BUN、SCr均高于同时点LC组(P<0.05)。结论:LC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实施个体化治疗原则,为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LR)CO2气腹压力、腹壁辅助切口长度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患者88例,其中51例行腹腔镜手术(LR组),腹腔镜组内根据腹壁切口长度、气腹压力又分为腹壁长切口、高压力组(LR-Ⅰ组,n=21)与短切口、低压力组(LR-Ⅱ组,n=30);37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resection,OR,OR组)。采用酶联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段血浆VEGF水平,并进行组间同一时段、组内不同时段的对比。结果:术后腹壁切口平均长度方面,OR与LR组相比、LR-Ⅰ组与LR-Ⅱ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患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EGF水平3组患者均有所升高;自术后第3天,OR组与LR组患者同一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Ⅰ组与LR-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LR组仅术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R组术后第1天至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VEGF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腹腔镜组升幅低于开腹组;LR-Ⅰ组与LR-Ⅱ组的手术切口、气腹压力对VEGF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38例。腹腔镜组实施LC,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前及术第1、3天的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第1、3天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其中开腹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