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内镜诊断上消化道癌肿64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琳  任占屹 《内镜》1996,13(1):42-42
  相似文献   

3.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报告超声内镜(EUS)对41例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显示率、确诊率、图像特征及不同频率对图像清晰度影响的研究。并与胃镜、钡餐造影和CT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内镜结合超声内镜进行临床诊断,高频电切及其它方法对直径小于2cm良性肿瘤行内镜下治疗。结果:48例内镜治疗后病理确诊黏膜下肿瘤,仅6例术前活检病理确诊,21例术前接受超声胃镜检查,其中16例与术后病理符合。47例1次切除,1例2次以上切除。单纯高频电切除24例,皮圈或尼龙圈套扎后切除12例,血管瘤栓塞和套扎治疗2例,黏膜切除术10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黏膜下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超声胃镜可判断肿瘤起源层次,确诊有赖术后病理。内镜下治疗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为较小黏膜下肿瘤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1834例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是指T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其病因诸多,诊断困难。现将我院1986年6月~1994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作胃镜检查的1834例诊断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34例中,男1534例,女300例,男女之比为5.1:1,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0年。1834例占同期胃镜检查人数的12%。1.2本组病例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消化性溃疡(PU)1364例,占74.37%,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所有资料均取自于我院 ,经过内镜确认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 ,以 6 0岁为老年组 ,以 6 0岁为老年组 ,共 995例 ,占同期胃镜检查数的 12 .4 % ,其男女之比 2 .1∶1,取 6 0岁以下为青中年组 (对照组 ) ,共 70 2 7例 ,占同期数的 87.6 % ,其男女之比为 2 .5∶1,两组性别无  相似文献   

7.
内镜对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负镜对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经内镜应用挖掘式少检、大块粘膜切除等结合病病量组织学对疑诊粘膜下肿瘤173例进行检查确诊,并采用高频电圈套切除法为主对其中的良性肿瘤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确诊粘膜下肿瘤121例,良性肿瘤87例,经1次治疗摘除79例,2次治疗摘除2例,3次以上治疗不能完全摘除6例。单纯高频电圈套切除62例,单纯皮圈套扎自行脱落4例,皮圈或尼龙圈套扎后行高频电套切除21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活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检查确诊粘膜下肿瘤的主要手段,经内镜治疗粘膜下良性肿瘤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在以往主要建议病人定期随访观察,如病变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出现相关症状或有恶性倾向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创伤相对较大。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多种内镜下技术已经应用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切除治疗。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治疗费用低等优势。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该文综述了对于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李海良 《临床荟萃》1997,12(10):446-447
我院1992年11月~1995年12月应用微波技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70例(切除95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结核的发生及超声内镜(EU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患者病史资料,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手术、深挖活检的方法采集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并给予抗结核治疗.结果 3例患者均有邻近部位结核或结核病史,临床分别主要表现为食道梗阻和腹部疼痛.胃镜检查显示食管或胃窦病变部位呈局部隆起,黏膜破渍或光滑;EUS见病变累及食管或胃壁全层,为不均匀的低回声;病理学可见结核结节及中央少量干酪样坏死病变,有结核肉芽肿;抗结核治疗有效.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可累及上消化道,以继发性多见;深挖活检和EUS-FNA可提高上消化道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诊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该文报道该院近3年16895例内镜检查患者中121例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内镜、病理诊断及内镜下切除术,并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1997年1月~1999年10月内镜检查患者发现粘膜下肿瘤121例。内镜下诊断粘膜下平滑肌瘤64例,性质待查及颖为恶性肿瘤57例。14例原位多次活检法取检病理诊断平滑肌瘤11例,平滑肌瘤肉瘤3例。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20例;内镜下橡皮环套扎术3例;手术切除5例。结论:采用原位活检法常能得出明确病理诊断,对2cm以上较大的粘膜下肿瘤应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对较小的粘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术,对0.5cm以下的粘膜下肿瘤,采用静脉套扎器进行套扎切除。  相似文献   

14.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病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超声内镜(EUS)对17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与胃镜、钡餐造影和C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上消化道隆起病灶以胃居多(69.1%),其次为食管(25.84%),十二指肠最少(5.06%)。(2)对上消化道隆起病灶的总诊断符合率EUS为97.75%,明显高于胃镜(64.61%)和钡餐造影(52.08%)。(3)EUS对上消化道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低于胃镜,对迷走胰腺和静脉曲张的诊断则与胃镜相当。(4)EUS系目前确诊粘膜下肿瘤的最佳方法.发现的最小肿瘤仅0.5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内镜发现的154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根据超声内镜检查结果选择不同内镜微创治疗方案,术后常规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定期内镜随访.结果 154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其中皮圈套扎术83例、高频电凝电切37例、内镜黏膜切除术2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8例.除1例因出血中转手术外,其余均成功切除病灶,无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性质符合率为92.8%,来源层次符合率90.6%.113例内镜术后随访1~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指导下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内镜下切除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EUS)对指导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怀疑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共110例,内镜治疗前行内镜超声评估。根据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及内部回声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及双镜联合治疗。术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内镜超声检查,35例起源于黏膜肌层,9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均为腔内型,超声测量大小0.3~2.0 cm,平均大小0.88 cm,采用ESD治疗;42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2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均为腔内型,超声测量大小0.5~3.0 cm,平均大小1.1 cm,采用ESE治疗;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并呈腔内腔外型生长,超声测量大小0.8~2.5 cm,平均大小1.78 cm,采用EFR治疗;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且超声测量大小>3 cm,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术中穿孔13例,其中8例为EFR治疗的主动性穿孔,4例为双镜联合治疗病灶较大的穿孔,1例为ESE的小穿孔,除1例4.7 cm的病灶经双镜联合治疗后穿孔创面较大而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穿孔均由金属夹封闭抑或联合组织胶喷洒。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EUS检查对黏膜下肿瘤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达98.3%和95.5%。结论 内镜超声能够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和性质进行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肝硬变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云林  刘晓丹 《内镜》1995,12(3):135-137
肝硬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2例,出血后6小时-1周内行胃镜检查及硬化剂治疗。检查证实无食管胃底静脉曲线2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明显糜烂14例(22.6%),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9.7%)。9例(14.5%)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7例(11.3%)为双因素性出血,表明将肝硬变上消化道大出血-概推断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片面的。作者强调早期内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在内镜下处理的经验。方法:根据异物的性质、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方法,内镜下取出异物或设法让异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结果:56例患者中,54例通过上述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2例失败后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成功率96.4%。结论:经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异物8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内镜室自2002年起开展上消化道异物电子内镜下取出术,至今共同收治此类病人89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上消化道异物患者89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4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1岁10月,平均年龄52岁,10岁以下病人4例,60岁以上25例,其他患者年龄在20~59岁之间。就  相似文献   

20.
内镜色素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探讨内镜色素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行胃镜下局部喷洒染剂后,观察着色情况并取材。结果;18例食管疾患复方碘染色不染区取材,病理示食管癌9例、Barrett食管3例、慢性炎症6例。美蓝染色胃疾患36例中29例(80.55%)着色区取材,胃癌5例、肠化及不典型增生21例、十二指肠球溃疡球部染色18例中11例(61.11%)不染区检出胃上皮化生。结论:内镜色素染色具有扩增内镜诊断的能力,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