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诊治当重"三结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从医30余年,对诊治疾病有一些肤浅的体会。以下结合临床病例,就临证时当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病辨证与单方验方相结合,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证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证素与证候的概念不同,是据中医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包括辨病位与病性等病变本质,是构成证名的要素,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则和重叠涵盖关系.  相似文献   

3.
米子良名中医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认为辨证中应注意抓主症、辨病位和病性、注意证型联系、证外之证,辨静态证应守法,辨动态证须圆活,辨错杂证宜调平,还要注意隐症、有效证、无效证、加重证;论治应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汤证论治、"病因+病位+症状"三位一体、辨现代病、辨症状用药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病程大多漫长,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从六经的角度辨治此病,可知其病位大多较深,多在"三阴经"。其在太阴,宜温中运脾、燥湿止泻;其在少阴,宜温化阴寒、畅达气机;其在厥阴,宜温上清下、收敛固涩。然病位有合病之态,病邪亦有相兼之时,临床辨治宜守法度,通机变,此时宜遵仲景原意"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拘于一经,而又不忘一经,灵活辨治,圆机活法,临床方可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5.
中医论治疾病,离不开辨病与辨证。单纯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中存在局限性,证同或无证可辨时则难以指导疾病诊疗。文章考究“辨病”理论渊源,总结“辨病”为古现代中医诊疗模式的结合点。基于对《伤寒杂病论》中“证同法异”的条文分析,通过辨定病位、辨清病性、辨识病机、辨明病证与辨别病势5步,对辨病避误思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激发同道寻找临证辨治新思路,为改进中医诊疗模式提供有益参考,为进一步提高临证疗效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疑难杂病重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过程中 ,如何根据四诊证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 ,正确地辨证论治 ,一直是历代医家注视的重要问题。例如 :《内经》在指出辨证论治要四诊合参时 ,强调“欲知其要 ,则色脉是矣”。《难经》中又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提出辨证依据的前后主次序列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论杂病亦强调“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  相似文献   

7.
李鸿涛  高思华 《中医杂志》2005,46(12):950-951
<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因其立论精当,方论并举,病脉证治体系一脉相承,而垂法后世.其中有关病机的论述尤为精要,其辨治思路并不囿于临床的一般表现,临证察机,随机应变,因而其随证所创之方,只要辨证无误,效如桴鼓.本文就其有关"上下"病机病脉证治的论述,略作阐发,藉此可窥见张仲景辨治思想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专书 ,其辨证包括了辨病、辨脉、辨症三大内容。“病”、“证”是《伤寒论》使用频率极高的字眼 ,尤其“病”字 ,有约一半的条文用到 ,它们在不同地方具有不同含义。正确理解其“病”、“证”的含义 ,对于正确认识《伤寒论》辨证的内容 ,明确辨证的含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逻辑学——知识的基础》载 :“概念单独存在时 ,是显不出它的作用的。只有在一定的系统内 ,与其他概念进行一定的联结 ,形成一定的联系时 ,它才具有表达作用。”“因此 ,相同的单词 ,如果它所从属的系统不同 ,作为概念来说也不同。或者 ,即使…  相似文献   

9.
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旭  刘瓦利  许铣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强调辨病在痤疮诊治中的重要性.同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郁乃痤"概括了痤疮发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对痤疮的辨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痤疮的辨病治疗之关键应当是"郁",而不是"热";提出痤疮也存在阴证、寒证,临床可见痤疮阳郁寒凝证型者.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证的精髓所在,辨证应以辨病为前提,辨病应包括中医、西医两种病名,而在辨病时必须坚持中医思维。在临证中总结出三步法辨证论治模式:1)抓住主症,综合兼症;2)提炼病机,确定证型;3)制定治则,选方用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主症、定病机、处方药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思路,也是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是一部以讨论外感病为主而阐发运用辨证论治方法的著作,书中仲景既示人以规矩,又诲人以技巧。其言精奥,其法简详,其中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后世医家或伤寒论注家对此"一证"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对此笔者认为此"一证"定是"主证",其义有二:一为某方所治之证侯;二即某证侯中之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2.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
远道取穴法原理考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强  辜孔进 《中国针灸》2005,25(9):663-664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各组织之间保持着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使人体各形体官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不通,信息沟通差错,就会造成人体产生病理变化.本文以"不通"部位的难确定性,阐述了远道取穴法是疏通病结点的最佳法则,其理论依据与"标本"根结"和"井、荥、输、经、合"理论密切相关,同时还蕴涵着"治病必求之于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之说,不仅基于《内经》,而且见于《淮南子》。《伤寒论》从既病早治,救于萌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安内攘外,截断病传;瘥后防复,防贯始终等四方面阐述了"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治未病思想特点,揭示祖国医学的预防医学学术思想虽来源于《内经》,实发展完善于《伤寒杂病论》。"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思想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孙健  南征 《吉林中医药》2020,40(2):188-189,274
南征教授提出消渴肾病病位在"散膏",其病机关键是毒损肾络,邪伏膜原,治疗当"调散膏"以治病之本,"达膜原"以解散邪毒,创立代表方剂消渴肾安汤,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伤寒论》针灸理论叙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研究古典医籍《伤寒论》中针灸治疗的理论及临床论述。[结果]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指出:"伤寒三阳经病,实热证居多,宜用针法,三阴经病虚寒证居多,宜用灸法"的针灸施治原则。[结论]张仲景遵六经循辨证,确立了"三阳经病宜针,三阴经病宜灸"的原则对当今学习和运用针灸及至临床各科都仍具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按照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比较的原则,设立平行对照组,观察红细胞变性,外周微循环对西医“病”与中医“证”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此二者对“病”的诊断无特异性,对“证”的诊断有特异性,推测在疾病状态下,此二者反映的是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而“证”正是这种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或表达。  相似文献   

19.
“以方测证”方法应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以方测证”方法的应用概况,指出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实验对照设立不合理、药效学指标的选择过于简单、“药病对应”的研究受到忽视等问题。从而提出应用“以方测证”方法进行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病证结合是“以方测证”的关键点;方剂功效的界定是“以方测证”的前提等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及其组织微环境是"髓"本质的生物学基础,围绕"髓"形成单个或多个"靶点"的集合就是"髓"为中心的治疗靶点。针对"髓"的单个或多个靶点的不同组合可提出若干个不同治疗方案,包括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肝硬化、肝衰竭、肝癌防治方案及"补肾生髓"防治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的方案,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防治肝藏病及其相关病证的能力和水平。"髓"是"肝肾同源"的中心环节,极大地深化和提高了"肝肾同源"的理论认识,明确了深入研究中医药调控再生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