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合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79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72例癌症合并焦虑和抑郁的患者的心理干预应用方法,通过入院后的全面评估、掌握资料、给予情感支持、正向引导、同情接纳、认知重建、松弛训练、音乐疗法、予以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宣传教育、巩固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具体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病人负性情绪,能让病人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利于康复和预后,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张玲凤 《中外医疗》2012,31(3):153-154
癌症不仅给患者躯体造成影响和痛苦,还引发系列经济、社会和心理精神问题。癌症引发的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医务工作者都认为对心理痛苦进行评估和干预是完善医疗必不可少的部分,临床上患者的心理痛苦、精神抑郁还是经常被忽略。患者得知患了癌症后,首先出现的是心理痛苦,就像所有人在面对意外的生活事件时都会产生心理反应,在我国确诊癌症对多数人来说确是个灾难性打击,可表现出各种从轻到重的症状:如担忧、害怕、失眠、哭泣等。病程中,随时都会出现坏消息:如病情进展、预后不良、出现并发症、治疗失败和不可逆的治疗副反应等,这些消息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甚至出现严重精神抑郁症状。因此在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和放疗的同时,进行特殊的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渡过特殊的化疗或放疗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行骨科手术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焦虑、抑郁评分也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科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增加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进而有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据临床观察,癌症患者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医学治疗。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而且还有助于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肿瘤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引起病人残废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现代人无不是谈癌色变,一旦确诊,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应激,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尤其经过一段化疗后,药物副作用大,静脉穿刺困难,或病情反复时,或经费不足时,患者更容易陷入紧张、悲观之中,往往不愿继续治疗,促使病情恶化.对癌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李绍毅  冯辉  齐爱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94-2595
据临床观察,癌症患者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医学治疗。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而且还有助于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开燕 《吉林医学》2011,(10):2017-2018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对其焦虑情况进行HAMA评估,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HAMA评分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其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问卷的方法,对77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并实施相应心理护理。结果在77例患者中,实施护理前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7.5%和42.9%。给予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给予心理护理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0.
癌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很高,在进行肿瘤治疗的同时,也应注意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重视,以全面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全国20个省市部分肿瘤患者问卷调查表明,抑郁症发生率为57.5%,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8.7%,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中41.8%伴随焦虑症状,有焦虑症状的患者中94.6%伴随抑郁症状[1].本文仅就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53例癌症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抑郁分析及其干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癌症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会对个体造成心理应激反应,故癌症病人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心身问题,并影响康复进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53例被试顺序取自本省某综合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治疗并愿意合作的癌症病人,男43例,女10例;年龄56.00±13.24岁;文化程度:≤初中26例,≥高中27例;职业:干部18例,工人17例,农民8例,其它10例;临床诊断:肝癌26例,肺癌14例,鼻咽喉癌4例,直肠癌4例,食道癌2例,其它3例。二、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李遵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的改善效果,为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被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变化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心理干预组42例常规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检测一般资料、生理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并作干预前后比较分析.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DS评分随治疗时间而下降,SDS总分心理干预组较无心理干预组下降明显.SAS评分随治疗时间下降,但治疗前后两组SA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240例断指再植患者按男女性别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常规治疗外,由专业心理医师每天进行心理干预,共2周.并于术后当天、术后1周和术后2周,应用Zung氏抑郁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测评;同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2周内血管危象发生的例数.结果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SDS、SAI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实验组SDS、S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危象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断指再植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应根据本单位技术条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以降低不良情绪及血管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疗期间介入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78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SDS、SAS进行抑郁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实验组SDS、SAS评分分别为(56.36±3.76)分和(52.35±5.06)分,对照组为(56.21±4.53)分和(52.13±4.39)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分别为(52.69±3.46)分和(48.15±4.63)分,对照组为(59.45±4.11)分和(55.42±5.1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介入心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反应,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改善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和能力,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和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否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方法对我院100例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包括告之患有癌症、癌症的治疗与预后、癌症应对方法、癌症患者同伴教育等,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变化。结果患者焦虑总分、精神症状总分、躯体症状总分在心理护理后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理护理的开展,焦虑程度进一步下降。心理护理前患者中无抑郁者3例(3%),轻度抑郁36例(36%),中度抑郁43例(43%),重度抑郁18例(18%);心理护理后无抑郁者26例(26%),轻度抑郁45例(45%),中度抑郁22例(22%),重度抑郁7例(7%),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癌症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孙亚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77-178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患者会在第一时间失去心理平衡,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2月1日-2006年7月1日在我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符合入组条件且表示能够坚持随访的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按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OS),并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40例(失访4例),在其诊治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失访2例),则顺其自然不进行心理干预,仅给于一般性指导。对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经全程系统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统计,癌症占男性死因的第二位,女性死因的第三位,某些国家和地区已占到病死率的首位.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困扰,恰当的心理干预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