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有或无转移性皮肤癌nm23-H1的表达可否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查38例基底细胞癌及7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比较其nm23-H1过表达率,结果:基底细胞癌过表达率71%(30/38),无转移鳞癌过表达率68%(26/44),有转移鳞癌为0.8%(1/12)。但阴茎鳞癌nm23-H1过表达并不降低转移率。结论:抑制转移基因nm23-H1)过表达与皮肤癌转移呈反相关,差别有显著意义,可作为判断预后指标之一,但阴茎癌除外。  相似文献   

2.
皮肤癌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皮肤癌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52例皮肤癌病人,基底细胞癌占57.7%,鳞状细胞癌占36.5%。单纯放疗22例,术后放疗30例。用^60Co加X线或单纯X线(中层或深层X线)常规分次外照射。单纯放疗剂量29—77Gy,平均55Gy,中位57Gy。术后放疗剂量16—77Gy。平均46Gy,中位48Gy。结果:5年和10年生存率,术后放疗为87%和65%,单纯放疗为86%和63%;基底细胞癌为86%和63%,鳞状细胞癌为74%和57%;T1、T2、T3、T4病人分别为100%、88%、67%、67%和70%、68%、60%。11例复发病人再程治疗后均生存5年以上。最长达16年。结论:皮肤癌单纯放疗和术后放疗效果均较好。两者无显著差异;基底细胞癌效果稍好于鳞状细胞癌,但无显著差异。病期越早效果愈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78例皮肤癌放疗的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总的五年生存率为78.2%,其中基底细胞癌为92.8%;鳞癌为70%。影响疗效的因素主要是病期、病理类型和剂量。  相似文献   

4.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的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和评估δ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ALA PDT)治疗皮肤癌的疗效。方法 :88例患者首次接受ALA PDT治疗 ,其中包含 34例基底细胞癌 (BCC) ,32例鳞状细胞癌 (SCC) ,2例基底 鳞状细胞癌 (BSCC) ,1例疣状癌 ,9例Bowen病 ,2例乳房Paget病和 8例乳房外Paget病。随访 1~ 3年。结果 :经过 1~ 4次ALA光动力治疗后 ,所有BCC病例 ,包括 1例浅表型和 2 9例实体型病变 ,都获得完全反应 (CR)。除 1例腺样SCC(Ⅲ级 )外 ,全部SCC病例 (Ⅰ、Ⅱ级 )经过 3~ 6次治疗后CR。 9例Bowen病经 1~ 4次治疗后都获得CR。对于Paget病 ,单纯ALA PDT不能使之治愈 ,但可以控制其症状。随访 1~ 3年 ,BCC的复发率为 11% (4 34) ,SCC为 2 2 % (7 2 2 ) ,再次治疗有效。结论 :ALA PDT是一种疗效好、无痛苦、无创伤、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尤其适用于年迈体弱以及肿瘤部位特殊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加速器在放射治疗皮肤癌的方法和疗效,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 用切线野加表面填充照射皮肤癌。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78.6%,其中基底细胞癌84.9%,鳞状细胞 癌70.6%,远期皮肤放射性反应发生率I°84.3%,Ⅱ°8.6%,Ⅲ°2.9%。结论 使用低能电子加速器单 纯放疗与文献报道的皮肤癌其他放疗设备,如深浅层X线和电子束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和Ⅱ、Ⅲ度 远期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均相当(均P<0.01)。  相似文献   

6.
李立  钱宏 《现代医学》2001,29(4):234-236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BS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食管癌手术病理档案,对符合基底细胞样鳞癌的病例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960例食管癌中10例为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占0.3%.其中8例曾误诊为低分化鳞癌、腺鳞癌、腺样囊性癌和小细胞癌.肿瘤主要由核大浆少的基底细胞样癌组织与多少不等的鳞癌或(和)原位鳞癌构成,两者间无移行.1例部分细胞免疫组化癌胚抗原阳性,2例局部癌组织突出素、嗜铬素阳性,1例灶性角蛋白17、角蛋白8阳性;无一例表达S100和肌动蛋白.结论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主要由基底样细胞组成,并具有鳞癌的变异型,具有高侵袭性又易在病理上误诊,因而需要对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透彻研究和进一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头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5次。3个月内,每2周随访1次;3个月后,每个月随访1次。结果 经过5次ALA-PDT治疗后,25例患者中,18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果。浅表型基底细胞癌治疗效果最好,完全缓解率达90%。随访6~19个月,18例完全缓解患者中2例复发,复发率11.1%。结论 ALA-PDT是一种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无创伤性的治疗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126例头面部皮肤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头面部皮肤癌的放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1980年3月~1996年4月,本院共收治头面部皮肤癌126例,采用单纯放疗与术后放疗两种不同治疗手段。结果术后放疗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基底细胞癌预后好于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越晚疗效越差。结论放射治疗对头面部皮肤癌疗效肯定,可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不同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魏温涛  李恒平 《甘肃医药》2010,29(3):356-357
目的:研究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评估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分别行手术治疗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癌患者的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例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基底细胞癌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随访10年无复发。另外1例激素依赖性皮炎合并皮肤鳞癌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肩胛舌骨肌上淋巴结清扫加颈部转移皮瓣修复术,术后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为皮肤癌的患者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淋巴结清扫、局部皮瓣转移的手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10.
Ⅲ期肺癌41例均行开胸手术,切除27例(65.9%).中央型肺癌切除14例中,鳞癌10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1例.周围型肺癌切除13例中,鳞癌5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腺鳞癌各1例.肺叶切除17例,全肺切除10例中,姑息性切除3例,2个月内死于呼衰2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对27例进行随访,随访>5年15例中,失访1例,死亡9例,5年存活5例.本文资料表明:鳞癌切除率高,周围型肺癌切除率高于中央型,全肺切除死亡率高,并发症多,需持慎重态度;术前放疗,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作者报道4例皮肤癌肉瘤(CS),并对有关皮肤CS的文献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CS发生于老年患者(平均年龄80岁)日光损害的皮肤,为短期的角化性丘疹。皮损切除后无复发。CS表现为基底细胞癌混有不典型的纤维黄瘤细胞群。免疫表型示波形蛋白阳性或角质蛋白阴阳的纺锤形细胞和波形蛋白阳性或角质蛋白阳性的上皮细胞。3例患者在癌样组织和肉瘤样组织均出现p53蛋白的表达。复习文献发现38例皮肤CS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表皮来源(基底或鳞状细胞癌上皮成分)CS发生于老年男性(平均年龄72岁)日光损害的头颈部皮肤,70%的患者可有5年的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基底鳞状细胞癌(BSC)被定义为包含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癌(SCC)以及二者移形区域的肿瘤。梭形细胞鳞癌(SCSC)可能含有普通鳞癌和梭形细胞的变异成分。作者报道一89岁女性患者,患头皮皮疹数十年。肉眼可见损害大小为8.5cm×6.0cm×1.8cm,为一灰白色中部黑色的肿块。镜下,肿瘤上部未溃烂部分由巨大的多角形鳞状细胞组成,偶伴角化过度(SCC),外周栅栏状的基底样细胞呈柱状生长(BCC),并有一部分区域两种细胞混杂生长。肿瘤的其余部分为一黏液样区域,含狭长的纺锤状梭形细胞,系起源于普通鳞癌。免疫组化显示,SCSC的肿瘤细胞(普通SCC细胞…  相似文献   

13.
头面部皮肤癌行放射治疗 ,可达到治愈目的。回顾性分析 2 4例皮肤癌放射治疗的疗效 ,着重强调放疗的重要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组 2 4例头面部皮肤癌患者于 1993 - 10~ 1996 - 0 3先后完成放射治疗。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39~ 91岁 ,平均 5 6岁。所有 2 4例病人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鳞癌 10例 ,基底细胞癌 14例 ;T1期 10例 ,T2期 8期 ,T3期 5例 ,T4期 1例。1.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采用深部X线治疗机 ,射线能量为 12 0~ 2 0 0kV ,常规照射 (1.8~ 2 .0Gy/次 ,1次 /d ,5次 /wk)。治疗范围包括病灶周围 2…  相似文献   

14.
张杨琳  肖燕标 《当代医学》2021,27(14):80-82
目的 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64例,包括鲍温病6例,疣状癌5例,日光性角化病5例,基底细胞癌22例,鳞状细胞癌18例,Paget病8例.所有患者均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鲍温病、疣状癌、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患、Paget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5.45%、88.89%、87.50%;随访6个月,鲍温病、疣状癌、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患、Paget病复发率分别为16.67%、20.00%、20.00%、13.63%、11.11%、1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包括皮损周边轻度糜烂、红斑、水肿、疼痛感,但症状较轻.结论 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在临床上以光动力疗法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不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基底細胞癌为一种较为少見的癌肿。胡氏等曾謂白种人患此病者甚多,而我国人患此病者极少。胡秦二氏(1936)統計的132例皮肤癌中基底細胞癌只占9.1%。作者查阅过解放十年来有关国内文献及各医学院校学报仅有孙、刘二氏(1956)报告191例皮肤癌中有基底細胞癌38例。楊钧氏等(1952)报告眼脸部基底細胞癌3例(其中一例为基底鱗状上皮癌),赫雨时等(1952)报告眼脸部基底細胞癌9例(其中三例为基底鱗状上皮癌),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学系(1959)报告耳鼻咽喉肿瘤1565例中外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皮肤科2011年3月-2014年6月间就诊的皮肤癌前病变及皮肤浅表癌患者60例,对其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然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日光性角化及疣状癌的总有效率为100%,基底细胞癌的总有效率为95.2%,鳞癌的总有效率为85.7%,鲍温病的总有效率为14.3%,pa的总有效率为88.9%,不同类型疾病之间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的随访,发现患者容易出现复发现象,疣状癌的复发率为25%,日光性角化疾病的复发率为20%,鳞癌的复发率为14.3%,鲍温病的复发率为14.3%,基底细胞癌的复发率为14.2%,Paget病的复发率为11.1%,通过对各疾病之间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应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临床疗效较好、无痛苦、患者较为满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     
001009外阴癌临床治疗309例报告/王淑珍…//中华肿瘤杂志一2(X)0,22(2)一170一173 回顾性研究1958一1995年间收治的309例外阴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结果及其多发转移的特征。309例中鳞状细胞癌300例、腺癌4例、基底细胞癌3例、印戒细胞癌1例、优状癌飞例,工、n、111、W期分别为35例、114例、100例和60例,分别占21.3%、36.9%、32.4%和19.4%。治疗方法:单纯外阴切除5例,外阴根治性切除46例,外阴根治性切除 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术106例,外阴根治性切除十腹股沟淋巴区放疗94例,外阴及腹股沟区放疗25例,单纯外阴放疗18例,姑息性治疗巧例。309例患…  相似文献   

18.
背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 SCs)在器官移植受者中的发生增加,但尚无有关移植与免疫活性鳞癌和基底细胞癌(SCCs,BCCs)的单中心比较研究。目的:比较移植和免疫活性NM SC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连续纳入1995—1997年移植受者NM SCs(SCCs60例,BCCs100例)和免疫活性NM SCs(SCCs4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肤癌应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5例基底细胞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及1例汗腺癌患者,根据病灶范围的大小,制定粒子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病灶部位进行持续照射。在粒子植入术后局部使用化学药物搽敷,有2例患者同期加用全身化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肿瘤完全消退(CR),1例部分消退(PR),1例无变化(NC)。结论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皮肤癌,近期疗效满意,治疗操作简单,损伤小,经济实惠,对缺少放射治疗设备的医院提供一种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的病理组织学与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经我院放疗和有随访5~20年资料的200例鼻咽癌的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其结果如下: (1)组织学分型参照1978年南宁会议提供的标准进行,结果为:高分化鳞癌57例(28.5%),低分化鳞癌110例(55%),泡状核细胞癌8例(4%),小细胞型未分化癌10例(5%),多形细胞型未分化癌15例(7.5%),无腺癌:(2)间质淋巴细胞量在高分化鳞癌与未分化癌间,在低分化鳞癌与未分化癌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3)间质内淋巴细胞量与五年生存率之间有密切关系,统计学表明,间质淋巴细胞丰富( )组与中等量( )或少量(-~ )两组的任何一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