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急性有机磷中毒可并发多系统损伤,但并发心房纤颤却不多见。现将我科收治的生产性急性中度有机磷中毒并发心房纤颤1例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蔡某,男,44岁,住院号00221。患者系某农药厂粉剂车间配料工,本工种工龄20年,既往无急、慢性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Af)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的常见的心律失常,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10%~15%[1].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5-08-2009-08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患者,对比胺碘酮与毛花甙C对转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顿服负荷剂量心律平转复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对住院或门急诊的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在48小时以内)予顿服心律平600mg后观察房颤的转复情况.结果 共有14例患者,1小时内转复2例,4小时内转复7例,8小时内转复3例,24小时内转复1例,未转复1例.结论 对于阵发性心房纤颤顿服心律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西地兰与胺碘酮两种方案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 3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56例快速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研究组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地兰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4h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房颤转复率。结果:研究组房颤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起效较快,且疗效颇为理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曦  王瑜  张源明 《现代保健》2010,(29):11-13
目的探讨2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10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38例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夹层类型、血压水平、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73.5%)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26.5%),血压改变以收缩压和平均压的增高明显(P〈0.05)。有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25.1%)高于非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9.5%)(P〈0.05)。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6%,手术治疗组有效率70.0%,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治愈率91.4%,介入治疗组其有效率高于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组(P〈0.05)。A型主动脉夹层较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平均年龄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36.2%)高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9.6%)(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在迅速增多,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国外报道。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危险性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较密切,有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早期死亡率较高。主动脉夹层的预防与治疗方面亟待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柴晓利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66-2267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房颤、窦性心率分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率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合并房颤者比窦性心率者高,且与左房内径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10年来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心血管病研究所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0年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10年共确诊主动脉夹层238例,发病平均年龄(51.9±12.1)岁,男女之比为3.67:1.175例(73.5%)患者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105例(44.1%)患者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Ⅰ、Ⅱ、Ⅲ型夹层构成比分别为35.3%、7.6%、57.1%.A型主动脉夹层较B型发病平均年龄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为36.5%,急性B型住院病死率为9.5%.在两个5年周期中,主动脉夹层病例增加了240%,其中以Ⅰ型增长最快,为360%.平均发病年龄无显著变化.结论 乌鲁木齐市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迅速增加,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国外报道;男性患者比例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病死率均高于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ADB)腔内修复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行腔内修复治疗的24例AADB患者按照发病至到修复治疗的时间分组,分析3组患者预后.结果:甲组、乙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C组(P<0.05),甲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乙组(P<0.05);术后3个月三组最大假腔直径、最大真腔直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乙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丙组(P<0.05),丙组截瘫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的时间越早预后越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特征与出院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673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生活方式、疾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入院血压、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出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死亡资料,研究结局定义为出院NIHSS≥10或住院期间死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者的人院临床特征与研究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具有高血糖、心房纤颤史和风湿性心脏病病史与研究结局相关联,其OR值分别为2.797、3.807、3.376倍(均有P<0.05).经多因素调整后,入院时高血糖和心房纤颤史对研究结局的危险性仍然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2.903和3.370(均有P< 0.05).结论 高血糖和心房纤颤史与出院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10或住院期间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本文分析47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和动态心电图(DCG)及2~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4.7%同时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DCG表明此组患者出现心室率较慢的心房纤颤及合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其长期预后(出现中~重度心衰、心衰死亡、猝死)比对照组更差(P<0.05),提示其心肌病变范围更广泛,程度更严重.结论对存在显著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且心房纤颤发作频繁、症状突出者,应积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95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6个月后,本组95例患者显效47例,有效3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5.3%。(2)本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左房内径改变均不明显(P〉0.05),但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本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可有效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志堂 《现代保健》2014,(15):81-8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后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各40例。他汀组入院前已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非他汀组入院前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心梗后房颤的发生率及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结果:他汀组的房颤发生率10.0%明显低于非他汀组的22.5%,且阵发性房颤再发生率33.3%明显低于非他汀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MI后房颤的发生率,且有利于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生,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发展为永久性房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阵发性房颤通过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患者的血清F G F-21水平及心功能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3月~2020年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通过挂号随机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29例.对照组通过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通过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血清FG...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对心室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常规组给予地高辛治疗,治疗组给予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静息心室率、活动后心室率、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0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造影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冠心病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比较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87例房颤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56例,持续性房颤31例,均行冠造检查,通过房颤患者冠脉狭窄的分布.评价两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87例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36例中,阵发性房颤20例.冠造示冠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者8例(40.0%);持续性房颤16例.冠造示不同程度冠脉狭窄者10例(62.5%)。(2)冠脉造影对房颤病因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阵发性房颤56例中确诊为冠心病者4例(7.1%);持续性房颤31例中确诊为冠心病者16例(51.6%)。结论冠造诊断价值可靠、准确;房颤患者不能单凭房颤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long term disadvantage of single lead ventricular pacing in sick sinus syndrome. Ventricular pacing mode predicts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implant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goal of the report was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single atrial and dual chamber (atrio-ventricular sequential) pacemaker treat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ur university hospital 16 atrial based 5 and dual chamber 11 pacemaker were implanted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with or without AV conduction disturbances) complicated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mean age were 61 (24-78), nine males and seven females. Before or during pacemaker implantation sinus node and AV node function analysis, and echocardiography were performed. There were no surgical complications, lead and/or generator failure. All patients had routine follow-up performed at 4 weeks, 3 months, 6 months. Mean follow up was 31 +/- 8 months (range 3 to 93 months). The atrial based and dual chamber pacing were effective in 90% of our cases. In one patient the treatment had to be combined with propafenone. According to our result, the atrial based pacing may be use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careful programming of the base atrial pacing rate, and it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frequencies of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and pacemaker syndrome.  相似文献   

17.
李新玲 《现代保健》2014,(9):117-119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收治的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治疗期间对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max和P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Pmax和P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症状较为轻微。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就诊的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患者均于心房颤动复律后24 h内开始服药,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胺碘酮第1周200 mg/次,3次/d,第2周200 mg/次,2次/d,第3周起2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托伐他汀10 mg,1次/d。若血压不能达标则加用吲达帕胺片2.5~5 mg,1次/d。两组均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阵发性心房颤动再发率、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左房内径、血脂、hsCRP、肾素、AngⅡ的表达水平及肝肾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67.5%、32.5%、15.0%,治疗组分别为92.5%、7.5%、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左房内径及血脂指标(TC、LDL-C、HDL-C、TG)[(35.42±0.36)mm、(4.33±0.79)、(2.80±0.21)、(0.99±0.21)、(2.04±0.48)mmol/L]与治疗组[(33.10±0.45)mm、(3.24±0.60)、(1.44±0.20)、(1.26±0.17)、(1.13±0.35)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hs-CRP、肾素、AngⅡ水平[(3.52±0.12)mg/L、(0.47±0.27)ng·ml~(-1)·h~(-1)、(60.94±21.44)pg/ml]与治疗组[(2.98±0.11)mg/L、(0.36±0.32)ng·ml~(-1)·h~(-1)、(50.89±30.22)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再发率,减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减小左房内径,降低血清hs-CRP、肾素、AngⅡ的水平,从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主动脉近端形态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分别对36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不伴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近端形态改变的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主动脉近端管径于四个水平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主动脉近端内径,主动脉窦部>升主动脉近端>窦管结合处>瓣环,经方差分析检验,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主动脉近端形态改变组和主动脉夹层组主动脉窦部、窦管结合处和升主动脉近端的管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但主动脉夹层组升主动脉近端>窦管结合处>主动脉窦部>瓣环,经方差分析检验,P均<0.05。与主动脉近端形态改变组比较,主动脉夹层组主动脉窦部、窦管结合处和升主动脉近端的管径增大更为明显(P<0.01)。主动脉近端内径增宽患者分析发现,主动脉近端内径越大,发生夹层的几率越高。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近端明显扩张,主动脉近端扩张,尤其升主动脉近端、窦管结合处扩张与A型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主动脉近端扩张发生夹层的可能性与其扩张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左心房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EF、LVAmax、LVAmin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适功能相对较低,舒张功能障碍会出现在心肌肥厚之前,而心肌肥厚者EF较低,此时说明患者还存在收缩功能下降的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血流多普勒、组织多普勒检查中,可以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因此,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