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17  
38例腹透患者80例次的观察研究显示,患者的残余肾肾功能与透析效能,营养状况呈正相关。当RRF〉2ml/min时,经残余肾清除的尿素氮和肌酐占整个透析排出量的30%以上,个别患者可达45%。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衰(ESRF)患者腹膜透析(PD)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下降的速率。方法:在透析过程中,每3个月评估一次患者体重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每周总尿素氮表现率(KT/V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total)、蛋白氮呈现率(nPNA)及残余肾尿素及肌酐清除率(Ccr)。计算出rGFR、UV等相应的截距和斜率,并建立回归方程。尿量少于100ml/d或Ccr<1.0ml/min视为无尿。结果:130例患者在平均随访14.4个月后,无论是UV还是rGFR均随透析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除2例患者在透析治疗时即无尿,128例患者中有31例发生无尿(占24.2%)。该31例患者自透析开始至发生无尿的时间平均为(12.7±10.2)mo(4~46mo)。与此同时,WCcrtotal、Kt/vtotal及nPCR等反映透析充分性的指标亦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分别得出透析过程中UV及rGFR的下降速率:UV(ml/d)=1343.9-24.8×透析月;rGFR(ml/min)=5.12-0.13×透析月。糖尿病肾病(DN)、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夜间留腹的患者rGFR下降速率相比较非DN及白天腹膜透析(DAPD)的患者更快(P<0.05)。结论:透析患者的RRF随透析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rGFR(ml/min)=5.12-0.13×透析月,DN及CAPD患者的rGFR下降速率较非DN及DAPD患者更快。  相似文献   

3.
长期腹膜透析与残余肾功能保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长期腹膜透析与残余肾功能保护俞雨生关键词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中图法分类号R459.5大量的研究业已证明,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维持其良好的透析效能是透析成功的关键。其中维护好腹透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是其核心所在。对于所有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来说,RRF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穿刺留置腹膜透析(腹透)管在先心病术后患儿行腹膜透析治疗时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6年9月至2014年9月,18例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减行腹透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月~16个月,体重4.5~15kg。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11例,姑息手术7例。腹透导管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至盆腔最低点。腹透期间动态检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变化。结果 全组死亡3例(病死率 16.7%),其中1例尿量已经恢复(尿量>1 ml/kg),但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治愈13例,患儿住院期间尿量和肾功能恢复正常。将死亡组与治愈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治愈组和死亡组在腹膜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死亡组行腹膜透析时间较晚,并且腹透效果不理想。结论 先心病术后患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减时,需早期行腹透治疗。经皮穿刺留置腹透导管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肯定,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失超滤(Ultrafiltration failure,UFF)是腹膜透析常见及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停止腹透,其发生的风险随着透析龄的增加而增加。文献报道透析龄1年的患者发生率为3%,透析龄长于6年的患者发生率则高达31%。腹膜透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排出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达到液体及电解质平衡。有效最低目标清除率与腹膜转运特性、腹腔淋巴回流(Lf)、残余肾功能及体表面积(BSAm^2)密切相关,某种因素差异或改变,均可导致腹透超滤功能的减退或丧失。  相似文献   

6.
老年腹透患者腹膜转运特性及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老年腹透患者腹膜转运特点并评价营养状况。方法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及非老年组(<60)。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判定腹膜转运功能(D/Pcr)。计算溶质清除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和总肌酐清除率(TCcr)。测定或计算营养指标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瘦体重和瘦体重的百分比(LBM%)及标准化的总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结果两组比较,老年组患者D/Pcr和TCcr显著增高,残肾清除率(GFR)和血肌酐(SCr)明显降低;老年组患者的体重、ALB、LBM%、SGA和nPNA5项营养指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体重、ALB、LBM%与GF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龄患者溶质清除率高,营养状况差;应加强高转运及高龄患者的饮食管理和指导;残余肾功能对营养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53例慢性腹透(PD)患者通过测定整体尿素清除率(KT/V)、肌酐清除率(Ccr)、蛋白分解代谢率(PCR)、标准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白蛋白(ALB)、臂肌面积(AMA)来观察腹透的充分性和有关营养状况.结果表明:①KT/V与Ccr有显著相关性(r=067,P<0.01),其中KT/V<1.4的16例,Ccr<50/周14例(占28.3%);②KT/V、Ccr与PCR、nPCR有显著相关性(r=0.36~0.72,P<0.01),W、Ts、AMA与PCR有显著相关性(r=0.29~0.27,P<0.05);③高龄者、近期透析者ALB偏低.提示KT/V、Ccr是了解透析充分性、调节透析量的有效手段.PCR、nPCR在评估PD患者营养状态中,肥胖及消瘦者可影响nPCR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PD)充分性是PD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为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Kt/V已经由既往指南的>2.0,降低到≥1.7即可。除了小分子溶质清除外,容量平衡、营养状态、临床症状等也是透析充分性的评估指标。因此,PD充分性评估既有小分子溶质的清除,也包括其他综合性因素。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因素中,残余肾功能、腹膜转运特性为主要因素,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机体炎症状况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透析治疗后机体炎症状况及肾功能变化;记录两组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情况。结果透析后,观察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透析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尿素浓度均显著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则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透析后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能有效降低老年CRF患者机体炎症状态,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提高透析充分性和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终末期肾病行PD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的基础资料、IMA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158例患者进入研究,男性82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46.12±11.81)岁。依据IMA水平分为高IMA组(52例,IMA≥85.56KU/L),正常IMA组106例。高IMA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残余肾小球滤过率、总肌酐清除率均低于正常IMA组,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和低总肌酐清除率是IMA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亚组分析显示Alb30g/L的患者IMA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总肌酐清除率60 L/(W·1.73m2)的PD患者IMA水平较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多。结论:Alb水平、总肌酐清除率是影响PD患者IMA水平的重要因素,改善PD患者的营养状态、保护残余肾功能、提高透析充分性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影响透析充分与否的因素,本文研究了65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尿素反跳和残余肾功能对尿素、KT/V-尿素和PCR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肌酐的反跳率取决于溶质的分子量,残余肾功能以及透析;血磷反跳与残余肾功能无关,在无残余肾功能的患者中,计算KT/V尿素和肌酐生成率必须考虑反跳因素。否则,4h透析,KT/V尿素和肌酐生成率分别可能被过高评估为15%、20%,因此,适当调整影响因素,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2.
Yao Q  Qian J  Lin A  Ren Q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70-472
目的 尽管近年来腹腔感染率有所降低 ,但腹膜透析 (PD)仍有较高的失败率。探讨何种患者行PD有较高的失败率以望指导透析治疗。方法 选择 96例PD病人 ,平均腹透龄 ( 2 3 .1±10 0 )个月。分为两组 :A组为因各种原因 (脑血管意外、营养不良、失超滤、胸腔积液、反复感染等 )终止PD而改血液透析或死亡患者 ( 2 5例 ) ;B组 :PD持续至今者 ( 71例 )。两组的透析量 (DV)、体表面积(BSA)和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对他们透析首月的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残肾功能及腹膜转运功能进行比较。同时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数据显示B组透析充分性明显好于A组 ,透析初始月的残肾功能 (RRF)在两组中有显著差异 ,残肾功能较好 (RRF≥ 2ml/min)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较差组 (RRF <2ml/min)。A组中高转运特性患者的比例 ( 4 0 0 % )高于B组 ( 2 3 .5 % )。结论 透析开始时达较高的清除率水平似可维持较长时间的透析 ,而这与透析开始时所具有较好的残肾功能不无相关。当患者残肾功能逐步下降 ,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无法保证透析充分性 ,尤其当水平衡难以维持时可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自动腹膜透析(APD)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腹膜透析患者14例,先后行CAPD和APD治疗,并进行PET试验测定腹膜溶质转运功能。分别比较不同腹膜功能患者APD与CAPD充分性差异的异同。并比较不同腹膜功能患者延长存腹时间对APD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APD小分子溶质清除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1.77±0.57,内生肌酐清除率(Ccr/w)(46.6±19.9)L——可达标,超滤量与CAPD无差异。虽APD总Ccr/w(46.6±19.9)KT/V较CAPD(63.8±29.4)KT/V下降,但亚组分析显示,此差异主要来自低转运、低平均转运者。这部分患者APD 14 h KT/V(1.67±0.50)较10 h(1.45±0.48)增加。结论 APD尤其适用于腹膜高转运、高平均转运患者;低转运、低平均转运者小分子溶质清除充分性差,需延长存腹时间或增加透析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HDF组)23例,对照组(IHD组)22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观察皮脂肌肉消耗情况及胸腹水发生率;计算尿素氮清除率(kt/V);并对比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病人kt/V>1.2,对照组病人kt/V<1.2,两组透析充分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人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治疗组病人皮脂肌肉消耗不明显;治疗组胸腹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如何合理选择透析剂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前瞻性观察了不同透析效能与透析剂量的关系,从而寻找出适合国人特点的透析剂量。方法对44例病人共134例次测定按NCDS标准分为充分(44.0%)、临界(23.1%)及不充分(32.8%)三组,观察各组病人之间尿素KT/V、肌酐清除率、蛋白质表现率和血浆白蛋白、残余肾功能(RRF)、透析总量(PV)及单位体表面积透析剂量(PV/BSA)改变及相互关系。结果三组病人在上述指标上有明显的差异(P<0.001)。分析PV与PV/BSA反映透析效能诸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显示,后者较前者更为显著(P<0.01)。分析透析充分组病人PV/BSA与RRF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合理的透析剂量应为:PV(L/d)=(5.6-0.24×RRF)×BSA。结论所有腹透病人应采取个体化的透析剂量,以上述公式计算透析剂量,绝大多数病人能保持理想的透析效能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是利用人体生物透析膜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血液及透析液间溶质浓度与渗透压梯度的不同,依靠扩散原理,清除体内毒素和过量的水分,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腹透具有居家透析、操作简单的优势。故患者易于自己安排生活。由于其连续性治疗的特点,可较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有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且对血压、水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另外,据国外大型研究资料表明,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维护较血透好。故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腹透与血透、肾移植一起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挽救了众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除了慢性肾衰竭外,对于急性肾衰竭(ARF)临床上也可采用腹透治疗。ARF临床常见,据统计,住院患者中有5%~8%的患者出现ARF,ICU中ARF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由于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更接近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可以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接受.尽管随着透析连接系统的改进,腹透相关的腹膜炎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1].但是,腹膜炎仍然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退出腹透治疗的一种主要原因[2].由于DN患者本身的易感性,在透析中合并腹膜炎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本文对接受CAPD治疗的DN与非DN病人的腹膜炎发生率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尿毒症。随着腹膜透析的进行 ,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尿毒症的所有临床症状可相应缓解。但随着透析时间的推移 ,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尿量亦逐渐减少。Ccr和尿量是评价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可靠指标。我们对透析患者随访 8~ 10个月 ,认为影响残余肾功能的因素与患者血压 (BP)、血糖 (GLU)及血脂 (TC)的高低相关。对象与方法1.对象 :我院 1997年 9月~ 2 0 0 1年 2月住院患者 60例 ,年龄 3 2~ 85岁 ,平均年龄 45 .6岁 ,男性 45例 ,女性 15例 ,3 0例患…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PD)因其便于保护残余肾功能(RRF)、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日益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透析方法,但PD的方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2006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 ISPD)推荐ESRD患者最小PD剂量应使每周总尿素清除指数(Kt/V)(腹膜+ RRF)>1.7,透析模式一般应予透析液24h留腹循环进行.  相似文献   

20.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RRF)对腹膜透析(PD)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根据PD患者随访过程中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水平将其分为A组(GFR 0~2 ml/min)、B组GFR(2.1~4 ml/min)、C组GFR(4.1~6.0 ml/min)和D组(>6.0 ml/min).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全面评估患者的伞身情况及透析状态,包括血浆白蛋白(AI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cr)、每周总尿素氮清除率(Kt/V 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 total)、蛋白氮呈现率(nPNA)、心脏超声和胸部平片. 结果:四组不同RRF患者Kt/v total分别为1.66±0.42、1.85±0.40、2.11±0.45、2.60±0.69(P<0.01);四组间心胸比分别为0.54±0.08、0.51±0.07、0.51±0.06、0.50±0.06(P<0.05);左室后壁厚度分别为(10.4±1.79)、(9.96±1.35)、(9.51±1.33)、(9.65±1.40)mm(P<0.05);室间隔厚度分别为(10.9±1.88)、(10.4±1.59)、(10.2±1.59)、(10.1±1.47)mm(P<0.05);此外四组间AIb、SBP、DBP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RRF每下降2 ml/min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增加,且室间隔厚度与RRF呈负相关.RRF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