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偏头痛的发病率较高 ,尤其是女性。在美国男性占 1%~10 % ,女性占 3 %~ 2 0 %。临床研究表明 ,偏头痛与中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预防中风 ,现就偏头痛相关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分型和发病机制作一论述 ,希冀有益于临床。1 流行病学特点一项资料表明 ,偏头痛可增加青年女性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而另一项调查则认为典型偏头痛可使男性缺血性中风发病增加 ,并且仅影响无其他中风危险因素的男性。最近一项研究表明 ,偏头痛可使中风的总发病率及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增加 ,它可使中风的总发病率增加 80 % ,使缺血性中风的发…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与偏头痛发作有关的中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放射学特征及其预后,作者温习了1976年~1980年已被确诊为偏头痛的4874例记录,并严格病例筛选标准。结果20例符合标准,女16例,男4例;确诊时年龄为9~48岁(平均28岁)。17例曾发生一次中风和3例发生了一次以上的中风均与偏头痛发作有关。首次中风前有典型偏头痛者10例,一般偏头痛者2例,两者兼有者1例;有7例无偏头痛病史,但在中风时发生了典型偏头痛。20例共发生了27次局限性脑缺血,6例属可逆性的局部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S),其缺血区定位是:大脑后动脉12次,大脑中动脉10次,小脑后下动脉1次及多部位4次。20例均作了头部CT检查,10例异常,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性中风病人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35~42岁,其中枕叶梗塞2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塞1例。并结合文献,对偏头痛性中风的定义、中风类型、病灶分布与大小、预后、预防与治疗及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然各类不同缺血性中风人群中约8/是血液异常所致“’。尤其是年轻病人,因此应引起临床的应有重视,现回顾近年来的国外有关文献,概述如下:征血与中风机制凝血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大防卫系统.由三种因素:()血管壁,特别是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系统,包括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在于维护体内血液的流动性。一旦血管壁破损,即迅速凝血以保护该损伤处[’]。血栓形成是起始于细胞与血小板的表面膜。当体内出现凝血三联征(血管睾异常,前通血状态与血流减慢)时,即…  相似文献   

6.
对50余个与中风发病可能有关的因子进行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效因子,形成经验式,通过专用电脑软件,进行分析预报。研究了三种预报方法,其中综合JB、F、TIA和中风史,再结合年龄进行综合分析,经专用计算机进行预报的方法,可使正确性提到90.8%。综合1540例正常人和各种病人的回顾性观察,中风预报的符合率为80%。对81例预报危险和安全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符合率为85.1%,错误率为14.9%,(假阳性率10%,假阴性4.9%)。  相似文献   

7.
明凤存  杨晶 《卒中与神经疾病》1996,3(3):152-153,155
本文对偏头痛型中风的发病率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偏头痛型中风占脑梗塞的8.47%。其临床特征是头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多伴有视觉症 和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CT扫描显示其梗塞部位多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中风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中风发生率之间关系的估价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的研究和缺血性中风预防都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超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来预测将来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率。 使用7.5MHzB型多普勒超声检查214名日本病人颈动脉狭窄和溃疡斑块程度,以此评估颈动脉  相似文献   

9.
头痛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其发生率各组报道不同.我们研究300例各种类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临床表现、CT或MRI发现及血浆TXB_2和PGF_(1α)含量,探讨头痛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缺血区域、缺血程度、CT或MRI发现和TXB_2与PGF_(1α)含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偏头痛发作的文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儿童和成人有显著差异。儿童偏头痛,男性占半数以上,较少单侧性头痛或视觉先兆,头痛间隙期有较多的惊厥发作。两组近亲中至少一个有偏头痛的百分数均很高。偏瘫型偏头痛在儿童常见得多。可发生在同一家庭中的几个成员,有许多儿童诉述,在头痛或头痛的间隙期伴有明显的眩晕,晕动病或头昏等症状。在这些患儿中伴有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包括常尿床,梦呓或梦游;而成人偏头痛中,这类症状则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溶栓疗法,30年前开始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处理,而且已经积累了近3000例的治疗经验,相关的实验室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二年来的有关文献给予回顾,将溶栓疗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近况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2.
血清铁蛋白与缺血性中风近期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清铁蛋白与缺血性中风近期预后陈韶华吕传真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铁所介导的自由基机制,尤其是脂质过氧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用两种中风评分法研究脑梗塞近期预后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病例选择华山医院神经科1995年1月~19...  相似文献   

13.
14.
盐酸小檗硷与阿斯匹林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对比研究冯栓林刘顺兴冯清燕赵莉本文随机抽取急性脑梗塞患者各60例,分别服小檗硷与阿司匹林,作对比观察其抗血小板聚集率,并通过其血小板内TXA2和cAMP含量检测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另对55例TIA患者分别服用小檗硷...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检测53例脑梗塞、20例健康对照者红细胞膜唾液酸及膜微粘度,发现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唾液酸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膜微粘度显著对照组,且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膜唾液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变化对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中风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24项新颖的指标,对121例正常人及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凝血因子增高,抗凝因子减低,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粘稠度增加。揭示患者体内有高凝状态存在,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吡拉西坦是一种神经保护剂,能增加中风病人的局部脑血流量,改善临床预后。作者进行了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以检验在发病后12小时内给药是否有益。 对象为入院时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幕上性中风的病人,年龄在40~85岁,随机分组治疗。这些病人的发病时间均在12小时内,神经功能由Orgogozo评分标准确定为<70和>5。发病24小时内行CT扫描以证实诊断,如有必要可在8日内重复CT扫描,CT影像将显示有临床症状的非腔隙性幕上性梗塞(>1cm~2)。早期CT扫描可排除脑出血和(?)中线偏移的占位效应(≥0.5cm),还可排除木僵、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以及有后遗症的陈旧性中风和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缺血性中风临床前期一些危险(致病或诱发)因素的探讨,可从人群中发现易患者,予以早期预防及治疗。美国心脏病联合会中风委员会规定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为:1.高血压(血压160/95或更高);2.血清胆固醇超过250mg%,或电泳时出现前β-脂蛋白组分;3.X线示心脏扩大;4.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5.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6.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或心律失常;7.饭后2小时血糖超过160mg%及糖耐量异常,空腹或意外的血糖超过120mg%。本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发生原因分为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和继发性出血性转化。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即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10%(文献报告)或1.4%~7.3%(多项研究证实)或0~3.4%(汇总分析),溶栓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9%~12%(头颅CT证实)或10.0%~19.8%(多项研究证实),血管介入治疗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8.1%~37.0%,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抗凝治疗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0%~5.3%,和1.4%~13.0%。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既往的尸解研究中发现:急性脑梗塞产生脑水肿,导致脑干受压,这是引起34.2%脑梗塞病人死亡的原因.在早期,有关类固醇对中风的疗效报告是相互矛盾的.有的报告部分病人用类固醇治疗后神经系统病情恶化;有的则认为应用类固醇治疗后效果较好,也有报告则显示无效.这些早期的报告由于类固醇剂量低,疗程短,病例少,难以说明问题.但在一些鼠的实验表明:糖皮质类固醇可使神经元产生缺血性损害.近来也曾报告用双盲法对113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意进行对照实验提示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治疗无效.为此,作者从近8年在24小时内急性卒中住院病人使用类固醇治疗的病例中,采用随机法进行对照回顾性研究,以评定类固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