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强的松龙结膜下注射所致的类固醇性青光眼12例(18只眼),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强的松龙0.5m l(25mg/m l)结膜下注射所致青光眼共12例(18只眼);男7例,女5例;右眼10例,左眼8例。年龄12~68岁,平均38岁。其中,用强的松治疗结膜炎发生者2只眼,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22例28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淀(5-FU)的临床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以评价其疗效。临床资料均为近年来我科的住院病人,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2组。观察时间8月~2年,观察内  相似文献   

3.
连××男16岁学生病历号46572右眼红、当地诊所行结膜下注射“强的松龙”后眼痛,视力下降两周,于1986年6月10日来院就诊。右眼视力0.2眼睑轻度肿胀,重度混合充血,颞下方球结膜(近穹窿部)可见9×10mm黄白色扁平隆起肿块,压痛,角膜后沉着物为尘状,房水闪辉(~(++)),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见视盘边缘摸糊,网膜静脉纡曲、扩张,黄斑区水肿,颞下方周边视网膜苍白水  相似文献   

4.
1984年Heuer等首次将5-Fu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抗滤过泡瘢痕形成获得了成功。1991年以来,我院采用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注射5-Fu,对101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本组101例(114眼)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3例(4...  相似文献   

5.
背景 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抑制滤过道瘢痕化的方法是丝裂霉素C的应用,但存在较多的并发症.研究表明贝伐单抗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的作用,其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是否有抑制作用受到关注.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结膜下注射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瘢痕形成的抑制效果.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9周龄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个组,各组兔右眼均行常规小梁网切除术.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兔眼术毕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0.05 ml(25 mg/ml),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分别于术毕及术后3、7d注射贝伐单抗,每次均注射0.05 ml,丝裂霉素C组兔眼术毕局部涂用丝裂霉素C,生理盐水组兔眼术毕以同样的方法注射0.05 ml生理盐水.所有兔眼术后每隔1日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观察滤过泡形态及其表面的血管分布,并用卡尺测量和计算滤过泡面积.分别于术后14d和28 d摘取实验眼行滤过泡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滤过道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的表达以计算微血管数目. 结果 各组兔眼术后眼压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8,P=0.47).与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和生理盐水组兔眼滤过泡的形态比较,术后7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泡高度隆起且弥散,表面血管稀疏.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泡生存时间为27 d,而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均为19d,生理盐水组为13d.术后14d各组兔眼滤过道胶原纤维百分比分别为(49.18±1.54)%、(26.41±1.23)%、(50.68±1.87)%和(70.63±1.81)%,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滤过道胶原纤维百分比均低于生理盐水组,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低于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胶原纤维百分比为(66.82±1.53)%,其他3个组出现瘢痕化.术后14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道组织中微血管数目明显低于贝伐单抗单次注射组、丝裂霉素C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8 d贝伐单抗多次注射组兔眼滤过道组织中微血管数且为3.51±0.31,均高于贝伐单抗注射组、丝裂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有助于维持功能滤过泡的形态,抑制滤过道瘢痕化,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抗体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家兔5只双眼制作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随机选取家兔一眼作为抗体组,分别于手术完成当时和术后5d结膜下注射0.1mL浓度为50mg/L的CTGF抗体;另一眼作为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结膜下注射0.1mL磷酸盐缓冲液。术后1,3,5,7,10,14d分别观察滤过泡形态并测量其面积和眼压值。结果:术后7,10和14d抗体组滤过泡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眼压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CTGF抗体可维持兔眼滤过手术后较大的滤过泡面积和较低的眼压。  相似文献   

7.
结节病为一种病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约25%患者皮肤受累。皮肤病变一般无疼痛,但有损于美容。作者用氟羟强的松龙(Triamcinolone)病灶内注射治疗睑皮结节病一例,取得显著效果。患者:女性,32岁,因双睑皮肤出现妨害美容的病变而就诊。4年前活检证明为结节病。因病变累及肺部,曾全身间断使用皮质类固醇。2年前停止治疗。尔后,双睑出现对称性皮疹,且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7岁,因患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而双眼球结膜下注射强的松花0.3ml。第一次注射后半小时,于颈、面部皮肤出现针头大小出血点.不高出皮肤表面,不痒,散在分布,部分融合成片。化验检查: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观察二小时.病人无其他不适后返回。一周后  相似文献   

9.
肖××,女,37岁,农民,82年3月1日初诊。主诉:双眼疼痛、流泪、模糊20天。既往10年间曾患过三次同样(?)眼病。体检及试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眼部检查:视力,右指数/米,左光感。双眼睫状充血呈紫蓝色(+++),颞侧巩膜有不明显结节数个。角膜上皮水肿,基质混浊,新生血管(+++)粗大而明  相似文献   

10.
成某,男,39岁,农民。因右眼畏光、疼痛、视物模糊三天,于1981年8月26日,来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处理:在阿托品充分散瞳后,给予强的松龙混悬液0.3ml球结膜下注射,注射后患者感右眼疼痛加剧,伴头痛,视力下降至眼前手动。检查:发现患眼前房充满乳白色液体,十二点钟方位离角膜缘5mm处巩膜表面有一出血点,该处巩膜健康,相应部位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对20例22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了抗青光眼手术,手术方式;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球结膜瓣,剥离成3×6mml/2厚度巩膜瓣,用巩膜咬切器切除小梁组织约2.smm,虹膜作12点时位根切除,巩膜瓣作两对角处缝合,球结膜作连续缝合.术后随机分为;5一氟尿嘧啶组10例11只眼球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3mg,对照组10例11只眼,术后不注射5-氟尿嘧啶.观察结果5-氟尿嘧啶组术后12个月功能性滤过泡占总数92%,对照组为刀%(P(005).5一氟尿呼唤组眼压控制率为97%,对照组为78%,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5一氟尿吨院是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2.
醋酸强的松龙结膜下注射引起结膜坏死国内文献上也有报告,如此例大面积结膜坏死还很少见,现将我院一例报告如下: 王××,女,28岁,农民,住院号1967因右眼患角膜炎,曾在某×医院右眼结膜下注射醋酸强的松  相似文献   

13.
作者等报告一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应用5-FU发生感染性结晶样角膜病变。患者55岁女性,1969年患双眼严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右58mmHg,左71mmHg。施行了双侧虹膜切除术及全层滤过性手术,其后右眼又行滤过泡修复术。1983年右眼行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1985年出现无晶体性大泡性角膜病变早期征象。前次滤过术失败致使1988年右眼行改良的巩膜切除术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并于术毕结膜下注射磷酸地塞米松10mg.氟羟强的松龙(triamcinolone)12mg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利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抗青光眼术后失败滤过泡的效果。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手术后3~22wk失败滤过泡34例(35眼)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滤过泡旁注射,并随访6mo以上,观察滤过泡重新形成和眼压下降情况。结果:成功29例(29眼),手术前平均眼压为23.74±6.2mmHg,手术后眼压平均为13±4.3mmHg。其中3例(3眼)重复针拨、注射。随访期结束后统计针拨前后眼压具有显著性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2a滤过泡成功率82.9%±6.4%。针拨术中有4眼前房出血,2眼低眼压,未见丝裂霉素的其它毒性反应。结论: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可以重新建立功能性滤过泡,有效地控制眼压,减少青光眼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它是挽救抗青光眼术后失败滤过泡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具有毒性小、安全可重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4例(122只眼)青光眼患者术后1~8周内滤过功能不良的滤过泡行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每天结膜下注射一次,共3~7次,MMC浓度为0.004%,配合每天眼部按摩2~3次,观察滤过泡弥散隆起的情况,前房深浅的变化,随访3~6个月。结果122只眼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前: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92只眼、包囊型囊样30只眼。MMC结膜下注射后滤过泡外观形态:轻度膨隆弥散型84只眼,多腔或薄壁型24只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14只眼。结膜下注射前患眼的眼压为(28.6±2.1)mmHg,结膜下注射后患眼的眼压为(15.1±2.3)mmHg。结论对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MMC)联合眼部按摩是安全、有效及简便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联合不同的结膜下注射5-Fu方案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01-01/2007-08间收治的青光眼滤过联合术后结膜下注射5-Fu患者176例,记录各例具体的5-Fu使用方案,并对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较高剂量的5-Fu并不能产生更高的手术成功率(P=0.320);术后第1d即使用5-Fu的患者手术成功率最高(P=0.015);5-Fu于术后1mo内平均注射次数为5.4次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5-Fu作为青光眼滤过术辅助用药,正确、合理的使用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疗早期滤过泡失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 ,有部分患者的滤过泡 (简称滤泡 )于术后早期即失去滤过功能 ,主要表现为滤泡局限或消失 ,眼压升高。对此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往往导致滤过术的失败。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早期滤泡失效采用 5 -氟尿嘧啶辅助治疗 ,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因该药对眼部毒性较大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自 1997年开始 ,采用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滤过区结膜下注射 ,配合眼球按摩 ,治疗一组小梁切除术后滤泡早期失效的病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标准 :小梁切除术后 1~ 4周内 ,眼压 >2 1mmHg(1mmHg =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失败的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和应用干扰素-α2b(INF-α2b)的疗效。方法将50例(50眼)早期失败的滤过泡(术后3月内)的病例随机分为INF组和对照组,各25眼。INF组应用干扰素-α2b行滤过泡针刺分离和结膜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滤过泡按摩。随访6~12月。结果治疗前INF组与对照组平均眼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F组治疗前平均眼压为(31.00±5.57)mmHg,治疗后为(9.3±1.13)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月后,INF组平均眼压为(12.30±3.56)mmHg,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0%,条件成功率为88%;而对照组此3参数依次为(17.37±5.79)mmHg、48%和56%,两组相应参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INF组上述3参数为(14.15±4.6)mmHg、76%和84%;对照组为(23.35±6.05)mmHg、40%和52%,两组相应参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干扰素-α2b对早期失败的滤过泡行针刺分离和结膜下注射治疗,可挽救一部分濒临失败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刘毅  蔡岩  王新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88-1390
目的:评估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3-02在我院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的连续病例34例34眼。分析治疗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从35.51mmHg降至14.43mmHg(P<0.05),成功率达91%。常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撕裂和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