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Chen HR  He XP  Yang K  Lou JX  Liu XD  Guo Z  Chen P  Liu B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93-2696
目的 观察CD25抗体(巴利昔单抗)治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发生肠道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9年9月北京军区总医院20例单倍型HSCT后发生肠道Ⅲ~Ⅳ度aGVHD的患者,男13例,女7例,于确诊肠道aGVHD当日给予巴利昔单抗治疗,同时使用甲泼尼龙1 mg·kg-1·d-1静脉点滴,巴利昔单抗分别在第1、4天静脉点滴,每次的剂量是20 mg,如果肠道aGVHD无改善,第2周再重复使用,分析治疗疗效,观察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为5例,总有效率75.0%.使用巴利昔单抗后1~12 d,患者肠道aGVHD症状开始缓解,平均取得缓解时间为7 d.随访时间6~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在完全缓解的10例中8例持续完全缓解无aGVHD复发;2例aGVHD复发患者,再次用巴利昔单抗取得缓解.9例生存,最长存活64个月,其中4例患者停用糖皮质激素,另外5例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Kaplan-Meier生存计算2年无病生存率为47.5%.结论 巴利昔单抗治疗单倍型HSCT后发生的肠道Ⅲ~Ⅳ度aGVHD疗效显著,未增加白血病复发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移植相关并发症. 方法: 分析1995-01/2003-01我院33例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骨髓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7(51%)例患者发生了轻、中度口腔黏膜炎,重症出血性膀胱炎和肝VOD者各1例,白质脑病1例,全身放射治疗后发生脑水肿1例,1例移植期间出现结核性胸膜炎,并发间质性肺炎. 对可评估的性别不同的10例供受者性染色体分析发现3例(30%)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体,仅2例发生皮肤cGVHD. 随防42(6~96) mo,19例(57.6%)无病存活,4例(12.1%)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8例(24.2%)术后复发,2例(6.1%)发生了移植后MDS. 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能够有效诱导GVL效应,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且并无增加移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高蕾  张曦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08,37(4):425-42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ematopoi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梁金清 《医学争鸣》2009,(24):3212-3213
0引言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造成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影响到多器官全身并发症.我院2001-07/2008-06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与小剂量、短疗程霉酚酸酯(MMF)三联方案预防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140例,能显著降低GVHD的发生率,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8月进行Allo-HSCT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69例ALL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按移植方式分为单倍体组(n=42)和全相合组(n=27),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单倍体组2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eukemia-free survival,LFS)分别是63.4%、59.4%,而全相合组分别是53.9%、53.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年累积非复发死亡率(cumulative non-relapse mortality,NRM)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relapse rate,RR)单倍体组明显高于全相合组(39.5% vs 19.5%,P=0.014).造血重建方面,单倍体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明显晚于全相合移植组(P =0.002),两组血小板植入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72).单倍体组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相合组(P =0.008),两组间Ⅲ~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体组半年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全相合组(P=0.0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移植前的疾病状态(非CR1)为异基因移植患者的危险因素(P =0.001),其危险度为7.581;而发生局限性慢性GVHD和初诊距离移植时间较短者为预后保护因素(P=0.013和P=0.012),危险度分别为0.178和0.688.结论 在高危组ALL患者的治疗中,单倍体Allo-HSCT与全相合Allo-HSCT的整体疗效相当,因此,单倍体供者可以作为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 方法 15例(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和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allo-HSCT.预处理方案包括:4例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全身放疗(TBI)+环磷酰胺(CY)、5例TBI+ CY+依托泊苷(VP-16)、2例TBI+ CY、4例白消安(Bu)+CY.以环孢素A、霉酚酸酯、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加短程甲氨蝶呤预防aGVHD. 结果 15例患者发生肠道aGVHD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9(19-143)d,Ⅲ度aGVHD 8例,Ⅳ度aGVHD7例.经治疗,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疗效欠佳,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结论 肠道aGVHD是allo-HSCT后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5例GVHD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GVHD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异基因移植患者5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LM)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2例.同胞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移植45例,非血缘异基因移植7例,HLA半相合移植3例.43例患者采用MMF、CsA联合短程MTX方案.12例患者采用MMF、CsA、短程MTX联合ATG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造血均顺利重建,12例(21.1%)发生Ⅰ~Ⅱ度aGVHD;11例(20%)发生cGVHD,局限型8例,广泛型3例.aGVHD和广泛型cGVHD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MMF、CsA、MTX、ATG三联方案能有效控制同胞间HLA全相合移植的aGVHD,加用ATG能理想的预防同胞间HLA半相合移植和非血缘异基因移植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非感染肺部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Xu D  Liu QF  Sun J  Fan ZP  Wei YQ  Zhang Y  Ye CX  Meng F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8):549-553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迟发性非感染肺部并发症(LONIPC)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方法对17例确诊恶性血液病接受allo-HSCT且生存期超过3个月确诊为LONIPC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ONIPC发病率为17.7%,起病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5个月(3~13.5个月),7例出现于环孢素A(CSA)快速减量过程中。15例发病时合并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病初期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干咳,5例有低、中度发热。肺部CT特征:毛玻璃样改变,不规则片状实变、条索、结节状影等。肺组织病理特征:问质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肺泡闭塞。皮质激素和辅以CSA治疗有效率为70.6%,早期治疗疗效优于晚期治疗。LONIPC相关死亡率为35.3%,迁延不愈患者CT提示肺组织纤维化。结论LONIPC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诊断需结合肺功能检查、肺活检病理,并排除原体感染,其中肺组织病理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LONIPC可能是cGVHD在肺组织中的特殊表现,cGVHD是LONIPC诊断的重要佐证;早期皮质激素治疗及维持治疗时间充分,对LONIPC的缓解及防治肺部纤维化等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ALD)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神经系统迅速恶化和过早死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仍然是唯一能阻止该疾病神经症状的治疗方法。然而,许多患者缺乏合适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匹配相关供体,必须依赖替代供体作为干细胞来源,故本研究探讨采用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 8例无HLA完全相合供体的ALD儿童接受了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处理方案主要用药为马利兰(9.6 mg/kg)、环磷酰胺(200 mg/kg)和氟达拉滨(90 mg/m 2),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药物包括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和短疗程甲氨蝶呤。 结果 8例患儿均接受父亲来源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儿中位年龄为8岁(范围5~12岁),供者中位年龄为36(32~40)岁。干细胞来源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联合动员后的外周血采集物,总有核细胞中位数为10.89 (9.40~12.16)×10 8/kg, CD34 +细胞中位数为7.06(0.74~7.80)×10 6/kg。中性粒细胞植入发生在移植后11 d(范围8~13 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 d(范围8~12 d), 所有患儿在植入时均获得完全的供体细胞嵌合。4例患儿患有Ⅱ~Ⅳ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患儿患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均无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发生。所有患儿中发生2例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血症,2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血症。总体来看,7例患儿无严重相关移植合并症发生且均生存,1例患儿移植后125 d癫痫后脑疝死亡。 结论 初步观察表明,采用这种新方案的单倍体异基因干细胞移植能成功地实现ALD患者的完全供体嵌合;根据我们的经验,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赵鹏  张燕  孙志强  卢英豪  何玲  黄懿  熊杰  王季石 《重庆医学》2015,(32):4538-4540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不同的死亡原因,对影响移植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经典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 )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配合经动员的骨髓和(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辅以预防感染、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治疗,并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发生死亡的患者,进行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死亡患者中,11例疾病复发,15例严重感染(其中9例合并GV HD ,Ⅰ~Ⅱ度GV HD3例,Ⅲ~Ⅳ度GV HD者6例),2例造血功能衰竭,2例颅内出血,1例肺水肿,1例猝死,1例严重肠道GV HD ,1例疾病进展,1例溶血危象。移植后100 d内移植相关病死率为5.7%,移植后100 d至1年内移植相关病死率为8.1%,3年病死率为16.2%,5年病死率为16.7%。结论感染、GV HD和疾病复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最常见死因。移植后1年内容易发生致命性的感染,且感染常常合并GVHD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效果。方法10例恶性血液病病人进行Allo-HSCT治疗,供者中9例为HLA完全相合的同胞,1例为HLA半相合的同胞。预处理方案包括:马利兰-环磷酰胺、马法兰-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马法兰-环磷酰胺、卡莫司汀-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结果全部病人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4.51、8.3 d;5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6例发生慢性GVHD,4例血型不合者均于移植后3个月内血型转为供者型。10例病人28 d时DNA图谱均转为供者型。随访4~23个月尚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Allo-HSCT虽然会发生GVHD等严重并发症,但仍然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的方法。HLA半相合同胞Allo-HSCT的开展解决了供者来源少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造血问题。方法 :对 2例患者分别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CBSCT) ,用血细胞分离机或 6 %羟乙基淀粉去除移植物中的红细胞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根据情况输注血细胞。结果 :2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 ,未出现溶血反应。结论 :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Allo -HSCT ,去除供者移植物中的红细胞能有效地防止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及时调整输血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对NOD小鼠免疫系统重建和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①21只6周龄NOD雌性鼠接受9.5cGy全身照射后随机分为两组,移植组10只,对照组11只;②每周监测血常规和血糖的变化;③小鼠饲养至发生糖尿病时或至30周龄时处死,摘取脾脏分离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鼠与非移植鼠脾脏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水平;吉姆萨染色法计数小鼠骨髓分裂相中Y染色体所占比例,检测嵌合程度并作为细胞植活标记。结果:①移植后NOD受鼠经骨髓细胞的性别染色体检测显示均植入成功;②实验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发病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缓(P〈0.05);③实验组和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CD8^+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FN7数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NOD鼠在通过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后,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移植后免疫重建,下调CD4^+/CD8^+T细胞的比值,使Th1/Th2极化向Th2偏移等机制相关,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成为防治1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STR-PCR半定量嵌合体检测方法监测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ansplantation,NAST)后嵌合体。方法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以及凝胶成像分析技术对28例接受NAST的患者进行嵌合体监测。结果27例患者形成造血细胞嵌合体,完全嵌合(completechimerism,CC)22例,混合嵌合(mixed chimerism,MC)5例;其中低比例嵌合(low level of mixed chi-merism,LMC)3例,高比例嵌合(high level of mixed chimerism,HMC)2例。稳定植入的患者+7天即达HMC,3例患者复发前检测到供体细胞嵌合率(donor cell,DC)下降,1例在CC状态下复发,1例LMC发生早期移植排斥,长期存活者均保持稳定CC。嵌合体监测下早期接受临床干预治疗的MC患者转化为CC并延长了无病生存期。结论STR-PCR是一种简单、敏感、经济的监测非清髓移植后嵌合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外周血代替骨髓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方法:采用G-CSF动员与患者配型相合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后,对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结果:移植后2例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迅速,白细胞计数>l.0×l0 ̄9/L。时间分别为+l4d和+15d,血小板计数>20×10 ̄9/L。时间分别为+9和+8d。染色体分析或ABO血型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结论: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可以部分取代异基因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组胺可激发CFU—S从Go期进入S期。这种效应可被10~(-5)M甲氰咪胍所拮抗。在有10~(-6)M甲苯苄二胺存在下,低浓度组胺也能促使CFU—S进入细胞周期。本文讨论了组胺对CFU—S细胞周期状态影响的意义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DC-CIK细胞预防复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12例恶性血液病病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静脉输注及腹股沟注射DC-CIK细胞2~3次,观察疾病的复发情况以及DC-CIK细胞输注后的副作用。结果7例持续完全缓解(CR),中位CR期44(32~56)月。4例死亡,其中3例复发。结论DC-CIK细胞治疗可能有助于清除微小残留病,预防疾病复发,延长病人生存期,且副作用小,临床可以选用DC-CIK细胞预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恶性血液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的特点及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4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前、后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其中18例白血病患者检测其移植前、后不同时期的CD3 CD5 、CD3 CD45RA 、CD4 CD45RA 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重建造血.移植后CD4 T细胞恢复较慢,而CD8 T细胞则恢复较快,导致CD4 /CD8 细胞比值在移植后1年内持续倒置.回输CD 34细胞数量分别与移植后30 d时的CD3 、CD4 、CD8 T细胞数呈正相关.cGVHD组患者的CD3 CD45RA 、CD4 CD45RA 细胞均明显低于无GVHD组患者(均P<0.05).结论: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CD4 T细胞恢复慢,而CD8 T细胞恢复较快.回输CD 34细胞数与移植后早期患者T细胞重建的快慢密切相关.cGVHD可引起初始T细胞亚群(CD45RA 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9.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通过异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HsC)植入受者体内,而使受者获得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方法.随着实验血液学、临床血液学和移植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技术的发展,使HSCT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成为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脐带血作为Hsc的来源之一,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有望在今后的生物学治疗和基因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脐带血HSCT移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在骨髓移植后早期能否加速造血重建。方法:用脾克隆形成单位(CFU-S)测定QXMSC1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计数每根股骨有核细胞数,用半固体琼脂克隆形成法测定粒单系祖细胞(CFU-GM),微量甲基纤维素法测定红系祖细胞(CFU-E及BFU-E)。结果:QXMSC1细胞可明显增加CFU-S克隆数。在骨髓移植后第10天,QXMSC1可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增加CFU-GM、CFUE克隆数。移植后第20天,这些作用更明显,且对BFU-E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与骨髓细胞共移植可明显促进骨髓移植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