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松林  吴宇黎  周维江  张穹 《中国骨伤》2002,15(12):712-7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20例(244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5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远端血栓33例,近端血栓14例,全静脉血栓11例,DVT发生率26.4%,未发生1例肺栓塞。结论: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应用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 对44例(56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量肝素 足底和下肢静脉泵,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44例中,2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结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法是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2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0例,将其分为两组,利伐沙班组100例,给予利伐沙班10mg/d口服,连续14d;低分子肝素组的100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IU/d皮下注射,连续14d.术后14d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两组用药期间有无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5%,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9%,两组均末发生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结论]应用利伐沙班较低分子肝素更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出现严重出血事件很少,二者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不同剂量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231例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补中益气汤组(A组)62例,补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标准剂量组(B组)60例,补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1/2剂量组(C组)53例,补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1/4剂量组(D组)56例。A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单纯补中益气汤,其余3组患者术后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对应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比较4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于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五项。结果:A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为14.52%;B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5.00%;C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9.43%;D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2.50%。B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五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标准剂量预防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单中心大样本连续病例观察性研究旨在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及THA围手术期抗纤溶与抗凝平衡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基于国家卫生行业数据库平台,前瞻性收集本中心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基本资料,纳入患者围手术期静脉或静脉联合局部使用氨甲环酸抗纤溶,术后6 h开始序贯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抗凝。主要观察指标为血栓发生情况及术后30 d全因死亡人数;次要指标为输血率;同时根据氨甲环酸使用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012~2014年,共纳入本中心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 043例。共有199例(6.54%)发生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其中肌间静脉血栓183例(6.01%),非症状性深静脉血栓16例(0.53%),无发生症状性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死亡患者;186例(6.1%)患者接受输血。亚组分析结果提示静脉联合局部使用氨甲环酸较单纯静脉使用术后输血率更低(5.4%Vs 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没有增加(0.6%Vs 0.4%,P=0.578)。[结论]THA围手术期使用TXA抗纤溶后,序贯抗凝维持两者平衡,可安全的减少围手术期输血率。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TK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2004年4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两组,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治疗25例,未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20例。结果预防组DVT总发生率为20%,对照组DVT发生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用药组阳性检出率20%,未用药组为50%。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的开展越来越广泛,但外科医生对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还认识不够。自1999年7月~2002年7月收治的6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说明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地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51例人工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检,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术后采用以低分子肝素抗凝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术后48h,第4、7天复查彩超,阳性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分析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结果51例人工髋术后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8%,未见症状性肺栓塞。结论对人工髋术后采取以低分子肝素抗凝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动静脉脉冲系统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76例(76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A。男25例,女51例;年龄58~79岁,平均66.6岁。左侧41例,右侧35例。患者根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此外实验组术后1~4d不间断应用动静脉脉冲系统,术后5~7d每日应用2次,30min/次。术后7d患者均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13.16%,经给予尿激酶、丹参等药物治疗后完全消失;对照组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11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36.84%,经同样治疗后好转。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继发肺栓塞及死亡发生。结论动静脉脉冲系统可有效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较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血肿形成的原因及诊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血肿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并结合治疗及其效果提出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2005年4月~2007年2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619例,26例(24病人)发生髋关节周围肿胀,男8例,女16例,年龄62~87岁,平均74.3岁。术后作下肢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术后2~7d,平均3.5d的下肢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26例发生肿胀的病例中,有22例发生单纯髋关节周围血肿形成,4例有髋关节周围血肿形成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肢肿胀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甘露醇+迈之灵+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疗和手术切开清除血肿。血肿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疾病和固定方式无关。[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血肿是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甚至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确、及时诊断和治疗血肿是避免或减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