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内镜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7年10月行PELD和MED手术的内镜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其中PELD 30例,MED 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费用。采用VAS评分、ODI评分、改良MacNab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LD组出血量较MED组少,切口长度较MED组短,而透视次数较ME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3 d时PEL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优于MED组(P<0.05),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评价疗效,PELD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MED组优22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5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地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早期缓解患者腰痛方面具有优势,MED术中透视次数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手术、常规开放手术和脊柱融合术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 2009年5月临床诊断并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44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47岁(22 ~ 53岁),病程平均7.3个月(5周~11年).病例均为单节段:L3、4椎间盘9例,L4、5椎间盘69例,L5S1椎间盘66例.治疗分为三组,A组微创手术组:使用椎间盘镜(MED)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41例;B组常规开放手术组(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56例;C组为脊柱融合术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47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和患者对治疗主观满意度,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术后病例随防18 ~49个月,平均26.5个月.三组病例术后VAS和ODI评分进行对照:三种治疗方法术后VAS评分依次降低为(5.6±1.7),(5.7±1.5),(5.5±1.6);(F=0.2,P=0.817 1);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依次降低为(25.3±2.9),(23.9±3.1),(24.9±3.2);(F=2.73,P =0.068 9);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A组92.7%,B组89.3%,C组87.2%.[结论]三种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有效治疗,均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患者功能,其中脊柱融合术手术创伤最大,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而微创手术或常规开放手术因为疗效确切,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应作为主要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病变类型分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和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MED治疗并对比疗效。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术后两组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腿痛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DI及下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odic改变与患者术后下腰痛恢复情况密切相关,提示腰椎Modic改变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对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内窥镜下微创治疗伴腰椎终板信号改变(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经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4.3岁(23~67岁),平均随访36.7个月(7~62个月),根据有无终板改变分为A、B两组。A组:MRI影像显示终板无信号改变,共33例;B组:MRI影像示终板有信号改变,共45例,其中ModlcⅠ、Ⅱ、Ⅲ型分别为13、25、7例。分别记录术前、术后及最终随访时的VAS、OD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A、B组的VAS、OD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DI值改善率分别为A组86.2%、B组81.3%,VAS改善率分别为A组89.2%、B组77.2%,A组ODI值及VAS改善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终板不同Modic改变类型间疗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术式,终板Modic改变可能是引起术后腰痛的一个原因,并影响术后腰痛的缓解,且MED术对治疗不同类型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MED)与经皮内镜(PLED)经后路切除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优缺点,找到两种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从中随机挑选80例,分为两组,即MED与PLED组。结果两组获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MED组、PLED组ODI改善率比较(95.2%、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改善率(75%、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0、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其康复时间相对较长;PLED手术时间长、康复快,但复发率稍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MED)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8年12月解放军第188医院收治的59例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ED组30例、微创TLIF组29例,对比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结果59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0.5~5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获Ⅰ期愈合,无椎间隙感染和神经功能损伤。MED组术后5例复发,均表现为下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MRI检查证实为原位椎间盘再次突出,后采用TLIF术治愈;微创TILF组术后无复发,X线片检查示所有患者骨性融合。术前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微创TLIF组明显优于ME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ED比较,微创TLIF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复发率低、疼痛缓解理想、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髓核摘除术结合Wallis系统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采用髓核摘除术结合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以同期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为观察点,采用下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来评估2组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获12 ~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有明显下降,较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5),Wallis组术后12个月的下腰痛VAS评分及Oswestry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 <0.05),而腿痛的VA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74 >0.05).[结论]Wallis系统置入简单,创伤小,结合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间盘切除、棘突间Wallis系统置入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21例L3、4、L4、5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统计病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VAS评分及ODI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椎间盘切除、棘突间Wallis系统置入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但宜观察术后腰椎活动度和长远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与经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组(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经椎间盘镜组(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前后Oswestry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术后优良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症状、体征、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5.0±1.1)次、(5.0±0.9)次(P0.05);PEID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MED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MED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EID组术后1周VAS评分及ODI评分较MED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之间VAS评分及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PEID组优良率88%,MED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及M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术中透视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但PEID较MED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5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cNa评价法比较疗效.[结果]本组5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良率84.4%.术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安全的微创手术,提高疗效的关键是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按程序仔细操作,但不能替代传统减压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