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脂联素(adiponectain,APN)是由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免疫、炎症反应、抗氧化等生理过程.脂联素的研究范围广泛,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然而大部分研究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脂联素水平却是明显升高的.尽管目前脂联素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尚不明确,但是大量试验已证实脂联素与慢性心力衰竭密切相关,是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王萍  王莹  史新华 《山东医药》2009,49(29):15-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CHF患者(CHF组)和25例对照组血清脂联素、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CHF组血清脂联素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NYHA级别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1)。血清脂联素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835,P〈0.01)。高脂联素血症组(脂联素≥14 mg/L)与非高脂联素血症组(脂联素〈14 mg/L)比较,6m in步行距离明显缩短(P〈0.05)。2 a的随诊期间内,高脂联素血症组较非高脂联素血症组心衰复发住院次数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是预测CHF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对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与肾脏功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尿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及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纤维蛋白原(Fbg),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46.7%的患者CRP水平超过正常参考值5mg/L。实验组血ADPN、TNF-a和Fbg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ADPN与CRP、TNF-a和Fbg均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51和-0.43(P值均<0.01)。结论在尿毒症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内炎症反应、贫血及营养不良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是一种保护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6.7±11.3)岁;测定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ApoB、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糖呈负相关,与二尖瓣E/E’呈正相关。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脂联素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患者下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ApoB、BUN、肌酐、CRP、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HDL、ApoA1低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围、血红蛋白含量和E/E’与合并代谢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425,P=0.032;r=-0.562,P=0.001;r=-0.402,P=0.04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其下降与炎症、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心衰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三亚组:NYHAⅡ级34例;Ⅲ级32例;Ⅳ级34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NF-α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心衰组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心衰程度加重,APN水平降低更加明显.APN与TNF-α、hsCRP、HOMA-IR呈负相关(r=-0.118,P<0.01;r=-0.578,P<0.01;r=-0.446,P<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降低更加明显.脂联素在心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11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PN水平,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心功能相关指标。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对CHF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分析血清APN水平与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血清ANP逐渐升高(P=0.011);随着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ANP、LVEDd、IVST、LVPMT、LVM与LVM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HF患者血清APN与LVEDd、IVST、LVPMT、LVM及LVMI均呈明显正相关(r=0.511,0.615,0.411,0.441,0.531;P<0.05)。结论 CHF患者APN水平越高心功能越低,且与其水平与心脏左心室重塑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CHF患者心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心功能(NYHA)Ⅱ级18例、心功能Ⅲ级27例、心功能Ⅳ级15例]、健康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脂联素并对其变化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为(14.22±5.34)mg/L;冠心病无心力衰竭组血清脂联素为(4.79±1.61)mg/L;健康对照组为(6.98±1.62)m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显著升高[NYHAII级为(9.25±2.71)mg/L,NYHAⅢ级为(13.72±3.38)mg/L,NYHAIV级为(18.0±6.72)mg/L,P〈0.01]。结论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升高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明显升高。血浆脂联素可能参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进展和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入选89例CHF患者,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定腰椎L2~L4正位、总髋部、左股骨颈骨密度,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浆脂联素及其他生化指标;根据患者骨密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结果:CHF组腰椎、总髋部、左股骨颈骨密度均...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衰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TNF-α、CR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心衰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14±1.23)μg/L比(9.25±1.74)μg/L,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心功能Ⅱ级组(5.30±0.72)μg/L,心功能Ⅲ级组(4.17±0.97)μg/L,心功能Ⅳ级组(2.98±0.74)μg/L,P<0.01],心衰患者不同病因组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CRP、HOMA-IR呈负相关(r=-0.608,P<0.01,r=-0.592,P<0.01,r=-0.668,P<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并与心衰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分析APN水平与炎性反应递质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的CHF患者82例,健康对照组41例,CHF组按NYHA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PN,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APN及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均随着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APN水平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2,P〈0.05),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61,P〈0.01),与心脏指数(CI)呈正相关(r=0.41,P〈0.05)。CHF组Ⅲ、Ⅳ级患者随心功能的快速改善,APN水平显著减少(P〈0.01),TNF-α为AP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男性患者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APN水平显著增高,并且与血清炎性递质呈显著负相关。随心功能的快速改善,APN水平显著降低。血清APN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和比较98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室性期前收缩后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结果 心力衰竭组TO(0.13%±0.19%)高于对照组(-0.03%±0.12%),TS(2.29±0.62/ms/R-R)低于对照组(3.15±0.91/ms/R-R),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经2±0.5年随访发现患者死亡率以TO和TS均异常组最高,TO或TS不正常组次之,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窦性TO和/或TS值异常时死亡率增高,及时观察其TO和TS值对检出猝死高危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时间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QRS时间分为≥120ms组(n=120)和〈120ms组(n=500),比较两组患者QRS时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房左心室大小、二尖瓣反流、左心室壁厚度和住院死亡率。结果①≥120ms组QRS时间(143±21)ms,〈120ms组为(89±12)ms;②〈120ms组LVEF及LVFS分别为(47.02±16.13)%、(22.85±10.34)%,均较≥120ms组(37.00±13.91)%和(15.65±8.83)%大(P〈0.01);⑨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120ms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120ms组大(P〈005或001);⑧≥120ms组二尖瓣反流率(82.1%)较〈120ms组(67.5%)高;⑧两组患者左心室壁厚度和住院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间可作为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盛京医院心内科2005年6月~2008年6月住院患者,CHF组391例,非CHF组429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对CHF组患者进行随访1~42个月,平均14.46个月,进行前瞻性研究。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F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CHF组(P<0.001);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调整了年龄、总胆红素、肌酐等潜在影响因素,白蛋白OR值为0.859(0.789~0.935)(P<0.001),提示低白蛋白水平为CHF发生发展中的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提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增加CHF不良预后(心血管疾病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HR0.945(0.894~1.000),P0.049]。结论 CHF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CHF组,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CH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CHF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白介素-27(IL-27)的水平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BNP、IL-27水平变化,观察不同程度CHF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浆BNP、IL-27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BNP的表达水平[(512.42±324.4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0.50±20.30)pg/ml](P0.05),血浆IL-27表达水平[(0.58±0.21)pg/ml]低于对照组[(0.89±0.43)pg/ml],且BNP与IL-27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4,P0.05)。血浆BNP水平从心功能Ⅱ级[(756.45±184.82)pg/ml]、心功能Ⅲ级[(1090.78±220.32)pg/ml]、心功能Ⅳ级[(2130.26±265.89)pg/ml]依次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7表达水平从心功能Ⅱ级[(0.51±0.18)pg/ml]、心功能Ⅲ级[(0.32±0.15)pg/ml]、心功能Ⅳ级[(0.18±0.10)pg/ml]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血浆BNP、IL-27相关性分别为(r=-0.51,r=0.61,P0.05)。结论血浆BNP、IL-27水平变化均可反映CHF程度,而BNP表达的更为敏感,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心脏室壁心肌具有电异质性,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产生的一个正常存在的电生理现象,并且发现异常增大的跨壁复极离散度是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源性猝死)发生的主要基质,也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1]。T波峰-末间期(Tp-e)已证实可作为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量化指标[2]。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
白藜芦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脂联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03年8月长治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CHF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白藜芦醇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藜芦醇2 mg,2次/日;另设15例健康人作对照(正常对照组)。所有CHF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未期内径(LVD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脂联素、sICAM-1、CRP、IL-6等指标。结果:①CHF患者脂联素水平较健康人降低,sICAM、IL-6与CRP水平增加,彼此之间紧密联系。②脂联素与sICAM-1、IL-6和CRP均呈负相关(r=-0.43,-0.51,-0.47,P<0.05);CRP与sICAM-1及IL-6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r=0.63,0.53,0.54,P均<0.01)。③白藜芦醇组治疗2个月后与对正常照组比较脂联素水平提高,sICAM-1、IL-6和CRP水平降低(P<0.01),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优于常规CHF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升高CHF患者血清脂联素及显著降低CRP、sICAM-1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c troponin I,cTnl)水平与心功能、左室射血数(LVEF)及血清肌酐(C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8例CHF患者采用发光免疫方法检测血清cTnl含量,根据血清cTnl水平分为两组,同时选20名无心、脑、肾疾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所选患者都进行心功能检查,LVEF及血清Cr测定。结果CHF患者血清cTn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Ⅳ、Ⅲ、Ⅱ级患者之间血清cTn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HF组血清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cTnl升高组血清Cr水平与血清cTnl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cTnl含量与血清Cr水平呈正相关(r=0.172,P<0.05);而血清cTnl升高组LVEF与血清cTnl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cTnl升高组中,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脏病之间病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cTnl含量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平行,与肾功能损害有关,但与病因及LVEF无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是否升高.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190例CHF病人(心力衰竭组)和75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cTnT.结果心力衰竭组cTnT浓度为0.23±0.17 ng/ml,对照组cTnT浓度为0.03±0.01 ng/ml,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105例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其血清cTnT浓度为0.31±0.22 ng/ml;85例病人LVEF>0.35,其血清cTnT浓度为0.13±0.07 ng/ml,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心功能分别为Ⅱ、Ⅲ、Ⅳ级(NYHA)的病人,其血清cTnT浓度分别为0.11±0.10 ng/ml、0.19±0.20 ng/ml、0.38±0.21 ng/ml(Ⅱ级与Ⅲ级相比、Ⅲ级与Ⅳ级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血清中的心肌cTnT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γ=-0.493,P<0.001).结论CHF病人血清cTnT浓度升高,其升高程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航空总医院心内科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200例,同期收集非心衰入院患者18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检验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并依据尿酸水平,将200例心衰患者分为尿酸正常组、轻度高尿酸血症组、显著高尿酸血症组,统计分析心衰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衰组患者。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OR 值为2. 244 ( P <0. 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尿酸血症者较尿酸正常者,心功能状态更差,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心功能指标进一步恶化。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更高,高尿酸血症可能是慢性心衰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越高,患者心功能状态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