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提出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增强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集的8800份病历,其中3000份病历中使用抗生素,最后分析统计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类别以及联合使用情况。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34.09%。3000份病历中,抗生素单用率为74.67%、二联用药率为21.03%、三联用药率为4.30%。外科使用率、内科使用率高于其他科室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抗生素应用类型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使用使用频率最高的包括:头孢曲松、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克肟等。3000份病历中,不合理病历一共225份(7.50%),其中用药剂量不合理使用率、无适应证用药使用率最高。结论本院临床抗生素使用比较合理,但是在抗生素使用中,还是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不断加强抗生素管理,增强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克林霉素在我院外科手术科室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在我院外科手术科室的应用,以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1月~12月外科手术科室使用克林霉素的病历19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Ⅱ类或Ⅲ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克林霉素是合理的,56例Ⅰ类切口手术中绝大部分围手术期用药具备预防用药的指征,仅有极少数的比例在应用中无明显指征,为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给药时机不当及用药时间过长.其在外科使用率最高的是胸外科、骨肿瘤科和妇科,符合克林霉素的抗菌特性.另外,联合用药在被调查病例中占有相当比例(67.3%),主要以二联用药为主,其中30.7%的病例为克林霉素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联用.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结论:我院应用克林霉素基本合理,但亦存在不合理之处,仍须严格用药指征,掌握合适的给药时机和用药时间,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红  蔡美贤 《海峡药学》2007,19(8):131-132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利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按设计好的内容,对2006年11-12月份住院病历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登记。结果:抗生素使用率61.9%,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者占10.2%。抗生素使用的频率头孢菌素类最多为34.9%,氟喹诺酮类23.8%,其次为硝基咪唑类17.5%,青霉素类11.1%。单用抗菌药物占35.4%,2联占56,7%,3联占7.9%。给药途径以静脉为主,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为:给药方式、联合应用和预防性用药不当及频繁更换用药等。结论加强抗生素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滥用及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115-117
目的调查抗生素处方的使用情况,探讨抗生素使用现状及合理使用的原则。方法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抽取1600张门诊处方,其中抗生素处方460张,回顾性分析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用情况、抗生素类别等情况。结果①本次调查抗生素使用率为28.75%(460/1600);②单用抗生素处方358张(358/460,占77.83%),二联用药处方91张(91/460,占19.78%),三联用药处方11张(11/460,占2.4%);③不合理处方率为7.60%(35/460),不合理处方的类型以剂量不合理(12张,占2.61%)、无适应证用药(10张,占2.17%)为主;④类别主要有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统计抗生素处方中排位前5的抗生素为头孢泊肟酯(71张,占15.43%)、克拉霉素(68张,占14.78%)、阿奇霉素(65张,占14.13%)、克林霉素(50张,占10.87%)、头孢克肟(38张,8.26%)。结论抗生素使用率在合理范围内,存在少部分不合理性,应通过规范其使用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三年来我院门诊儿科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三年间门诊儿科处方,每月50张每年600张,总共1800张处方.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三年来抗生素的使用率逐年上升,第1、2、3年的使用率分别为64.5%,68.3%,73.5%(P<0.05);抗生素种类主要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三年中抗生素使用的构成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倾向于静脉给药(56.6%、58.4%、66.2%,P<0.05)及联用抗生素(14.2%、24.2%、30.2%,P<0.05);对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分析发现,呈现越来越不合理的现象(P>0.05).结论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较高,且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297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有利于加强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方法 随机抽取2002年~2005年4年间住院患者出院病历共4357份(分别为1025份、1132份、985份和1215份)进行回顾性调仓.结果 抗生素使用人数为2974人,总使用率为68.3%.其中治疗用药占63.71%,使用人数为1895人;预防用药占36.29%,使用人数为1079人.抗生素联合用药情况中以二联为主,占51.69%,其次为单联,占32.41%,三联及以上最少,占15.90%.抗生素应用种类居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氟唑诺酮类,单个药物使用频率居前三位的是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左氧氟沙星.临床病原送检率为19.2%,病原检出率为45.0%.结论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部分存在不合理现象,病原送检率偏低,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应加强管理,制定指导性政策干预,降低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院手足口病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8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历1 104份,评价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是否明确、品种选择是否合理、用法用量及疗程是否合理等。结果:1 104份病历中有897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25%。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广谱青霉素、青霉素-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微生物学送检率高,达92.08%,但检出率仅有12.35%。897份病历中有279份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使用率达31.10%,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联合使用不合理为主,占44.80%,其次为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1.15%。结论:我院应加强抗菌药物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管理,不断寻找最佳感染证据,促进抗菌药物使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与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年1—12月我院妇产科出院归档的手术病历232份,统计分析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232份手术病历中,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24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其次为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头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其中单一用药146例、二联用药84例、三联用药2例。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不合理、持续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剂量偏大、溶剂选择及药物浓度配制不当等。结论: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问题较多,有待进一步规范,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监督、检查及规范化管理,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叶友燊 《今日药学》2007,17(2):64-66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茵药的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临床科室2005年的全部出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为77.05%,单联、二联、三联用药率分别为66.94%、38.67%、6%,抗菌药使用人次最多的类别和品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结论 我院抗菌药使用率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分析原因,促进儿科用药更趋合理。方法:抽取我院儿科2014年1-6月出院患者病历,每月随机抽取40份,共计240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计算我院儿科1-6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1-6月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分别为50.67,98.52,74.98,46.1,51.2,39.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5.83%,使用品种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因素,主要体现在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过高,中途换药无依据等。  相似文献   

11.
张斌  杨微  于卫江  赵秀莉 《中国药房》2012,(10):870-872
目的: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归档病历171份,制定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对抗菌药物的药品选择、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用药疗程、更换药物等项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占78.9%(135/171),其中合理者57例(42.2%),不合理者78例(57.8%)。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疗程过长26例(33.3%)、药品选择不当25例(32.1%);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以第1、2代头孢菌素为主,选用头孢唑林60例(44.4%)、头孢硫脒35例(25.9%)。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率较高,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选择不当、使用时间较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逐月抽查2011年1—12月住院病历共计1 479份,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22.8%(5 140万元/22 560万元),用量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40.3%(2 070万元/5 140万元);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812/1 479),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细菌培养率为37.0%(184/49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为48 DDD,抗菌药物平均治疗疗程为6.3 d;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历占7.1%(58/812),占不合理用药病历总数的71.6%(58/81)。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符合卫生部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但仍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临床医师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12月33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并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30例患者中23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茵药物使用率为70.91%;31例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达到13.25%。结论: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抗茵药物使用率偏高,需加强对抗茵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减少耐药菌株,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我院抗茵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药物应用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为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该院10个主要临床科室,随机等间距抽取各科室每月20份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药物应用分析。结果 2400份住院病历中,发现不合理用药病历248份(10.3%),共317处不合理用药,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73处(86.1%),主要表现在药物应用方法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和药物应用时间不合理。结论该院住院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李庆云  高华  张素峰 《中国药事》2013,27(6):654-657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抗菌药物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急诊2011年11~12月含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全部处方,对处方数量、用药频度(DDDs)、联合用药及处方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地嗪钠1g用药频度居第一位,急诊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为27.14%,2种以上联用率为7.76%。结论我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存在使用不合理情况,药物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基本一致,建议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因,以期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医院32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报告。结果在320份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不合理使用病历136份,不合理率达42.50%。外科系统160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93份,不合理率为58.12%;内科系统160份中,不合理使用43份,不合理率为26.88%。结论外科系统在围术期预防抗菌药物时,用药时机、预防时限、药物选择、Ⅰ级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高,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内科系统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掌握不严、缺乏临床循证证据支持等问题;对及时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重视不够,经验性抗感染占较大比例,且以换药频繁为主要特征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乳腺病损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医院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制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对我院2012年2-9月间的285份乳腺病损切除术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合理性评价,其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病历有173份,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173例患者均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时机不恰当171例(98.84%);用药疗程过长149例(86.13%),且最长的达9 d;药物选择起点高1例(0.58%);不合理联用13例(7.51%);超剂量用药56例(32.37%)。结论:我院乳腺病损切除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较为规范,但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医院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8.
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下半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7至12月份的住院手术病历每月60份,总共360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我院抽查的360例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以下问题:①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达96.11%;②药物选择起高点过高;③术后用药时间过长;④用药时机不规范;⑤无指征预防用药;⑥在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更换以及联合用药指征的掌握、药物配伍等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熊汉申  张兆利  张引兰 《中国药房》2014,(14):1260-1262
目的:探讨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分别调查我院2012年7-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10 226张(含不合理典型处方75张)以及2013年1-6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11 051张(含不合理典型处方70张),分别作为干预前和干预后数据。比较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指标变化,检验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明显上升,由干预前的63.70%上升到干预后的75.50%;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8.99%下降到干预后的7.15%;不规范处方和超常处方大大减少,分别由干预前的44.30%和22.14%,下降到干预后的38.72%和11.66%;平均每张不合理典型处方不合理用药表现次数下降,由干预前的2.04人/次下降到干预后的1.54人/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合理应用具体指标有改善,其他仍需继续改进。结论:合理的干预措施使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全面提升是可行的,但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的归档病历中,每月抽取100份出院病历,涉及各临床科室,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病原学检查、抗菌药物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不合理用药情况等。结果:我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54.71%;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Ⅰ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偏高;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包括选药不当、用量过大、使用级别过高、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临床药师应加大对临床用药的干预力度,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减少细菌耐药,减轻病人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